Board logo

标题: 请大家一起来讨论:《学术行业生态志——以中国现代民俗学为例》 [打印本页]

作者: 施爱东    时间: 2010-3-9 23:05     标题: 请大家一起来讨论:《学术行业生态志——以中国现代民俗学为例》

.

.

学术行业生态志:以中国现代民俗学为例

(《清华大学学报》第2期)


施爱东




  摘要:如果我们把学术研究还原为一种普通的社会职业,那么,学者们学术生活中惯行的学术行为,也就可以视为一种“行业民俗”。通过对中国现代学术生态的民俗志书写,我们可以发现:学术研究的行业民俗与其他社会职业的行业民俗并没有本质差别,在学术界,一样有祖师崇拜、有学术赶集、有资辈亲疏、有派系与行规、有反抗与革命,有主流与边缘的对立、有师承与圈子的壁垒、有尊老与维亲的传统、有王婆卖瓜似的叫卖与吆喝。通过对普通学者行业民俗的功能分析,我们还可以看到:许多貌似不良的学术风气,却是现代学术生态滋生出来的必然结果。学术界的行业民俗是学者们在特定学术体制下必然选择的生存方式,是受到传统生活伦理深刻影响的典型世俗生活。现行学术体制使大多数普通学者成了学术行业的弱势群体。

  关键词:学术史 学术生态 学科危机 学术革命 行业民俗



  传统学术史多为思想史、发展史或者编年史。能够进入学术史的只是极少数对学术发展有突出贡献的知名学者,而与他们同时的绝大多数普通学者,都被排斥在学术史的大门之外。如果我们能够换一种眼光,把学术研究看作一种特殊的行业类别,就会发现,作为“学术工匠”的普通学者,他们所处的学术生态,以及他们的行业民俗,一样是我们必须讨论的对象或话题。

  所谓行业民俗,即某一行业群体所共同传承的,或习以为常的一些行为方式。这些习俗所赖以生存的社会、文化环境,及其与行业主体之间的复杂关系,即为本文所指的行业生态。在当代中国学界,最重要的行业生态就是基于学术体制而衍生的各种学术圈与社会关系。每一个学者都是体制内的学者,为了获取学术利益,就必须习得体制内的各种游戏规则,围绕游戏规则展开博弈。


  中国现代民俗学滥觞于1918年的北京大学歌谣运动,学术史不长不短,学术圈不大不小,正可以看作中国现代学术图景中的一个缩影,非常适合作为我们考察现代学术行业的研究个案。更重要的原因是,作为一个民俗学者,笔者必须选择自己最熟悉的学术领域作为研究对象。


  对于本文写作需要说明的是:一、民俗研究往往把“乡村”和“乡民”作为考察对象,本文只是略略转换视角,将“学界”和“学者”作为考察对象,因此,本文讨论的是普通学者的生存状态,而不讨论什么是学术、什么是学科,以及学术的宗旨、意义等形而上的哲学问题。二、目前比较重要的民俗学团队,除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团队之外,全都附属于各大高等院校,因此,本文对于学术机构与学术体制的讨论,主要围绕高校而展开。三、本文拟采用民俗志的方式来检讨某些被学者们视作理所当然的习惯性事件,并以中国最重要的几个民俗学团队作为重点考察对象。四、本文只是一种民俗志写作,因此只讨论一般现象,不讨论非典型特例;对所涉及的学术行为只作功能分析,不作价值评判。



附件中是本文的WORD文档,以及《清华大学学报》的PDF文件,有兴趣的朋友,可自行下载。


.[attach]6470[/attach]
.[attach]6471[/attach]
作者: 王京    时间: 2010-3-9 23:29

重文又出江湖,等着波澜再起。
作者: 施爱东    时间: 2010-3-9 23:42

这篇文章一定会让许多人不舒服,许多人曾经劝我不要刊发这篇文章。
因为你让别人不舒服的时候,别人也会把你往死里踩。
但我最终还是决定发表。

全文近四万字,感谢《清华大学学报》,他们在今年第2期全文刊发了此文。
如果讨论能够得到深入的话,我希望继续将讨论整理刊发。
作者: 人生一世    时间: 2010-3-10 00:04

呵呵,看来还是爱东兄敢言啊。这是任何一门学术行业都存在的普遍问题。

从“在学术界,一样有祖师崇拜、有学术赶集、有资辈亲疏、有派系与行规、有反抗与革命,有主流与边缘的对立、有师承与圈子的壁垒、有尊老与维亲的传统、有王婆卖瓜似的叫卖与吆喝。”

可以看出“对所涉及的学术行为只作功能分析,不作价值评判”有点难度。

支持学术平民化(自己想当然的哈,非爱东兄之意)。

只是希望能将对师长的尊敬,不要过于渲染成另外一种味道就好了。先打住。
作者: 陶立璠    时间: 2010-3-10 10:44

独立思考是很重要的,自由表达更应该肯定,学术需要争鸣。爱东的“生态论”提出的问题,只是中国民俗学的弊端之一。
作者: 穆昭阳    时间: 2010-3-10 14:51

恩,仔细读下。上次年会老师提到这篇文章了
作者: 恩施土家    时间: 2010-3-10 19:26

作为“行”内 人的自我分析和 学术生态批评,既要有洞察力,又要有勇气!
作者: hermony    时间: 2010-3-11 10:00     标题: 回复 3# 的帖子

北师大新生代是支持施老师的!
这与我们对钟先生的个人情感无关。
如果硬要说有关系,那也是出于对钟先生和民俗学更深沉的爱!
作者: 游在民间    时间: 2010-3-16 11:41     标题: 回复 1# 的帖子

对施老师的感言报以极大地赞赏和钦佩。尽管您的话常常让人不舒服,但不舒服更让人警醒。一个追求进步的人是不应该害怕别人说自己的不足的。忠言逆耳是古语。真的希望学界多些像您这样的人,这样我们的学术会更自由。
作者: 查拉图泰来    时间: 2010-3-16 12:47     标题: 回复 3# 的帖子

犀利的师叔!
作者: 品三    时间: 2010-3-19 19:01

引用:
原帖由 查拉图泰来 于 2010-3-16 12:47 发表
犀利的师叔!
简称:
犀利叔

作者: 施爱东    时间: 2010-3-21 12:46

引用:
原帖由 陶立璠 于 2010-3-10 10:44 发表
独立思考是很重要的,自由表达更应该肯定,学术需要争鸣。爱东的“生态论”提出的问题,只是中国民俗学的弊端之一。
谢谢陶老师鼓励。
作者: 张润平    时间: 2010-3-22 17:23

欣赏了全十节内容,感到酣畅淋漓,妙语如珠,一串一串,振聋发聩,直击要害。我在施老师《田野知识的不确定性》中说“又是一篇好文章。施老师一直是一个清醒者。这对于一个学术团体是多么的重要啊。”当时这一感慨其实是针对此文来发的。的确,施老师一直是一个清醒者,他对学术界普遍存在的社会性问题站在学术性的高度,以民俗学家的睿智,做了全面透彻的学术分析。他分析的弊端不仅仅在民俗学界存在,是一个带有普遍性存在的弊端,其它学科可能依然如此。我作为圈外人感到其分析十分必要,而且十分可贵。他不仅对学术团体是十分的重要,对整个民俗学的发展也是十分的重要。一个团队、一个学界,有这样一个学者随时、及时醒脑,是非常幸运的。而且在施老师身上,我看到了些许鲁迅的影子或者说光芒。我是个乡间草民,没有受到过学术规范教育,也不懂什么学术规范,粗浅感知,请施老师不要见怪。
作者: 恩施土家    时间: 2010-3-22 22:14

“而且在施老师身上,我看到了些许鲁迅的影子或者说光芒。”

还没成为民俗学的研究生,就能和这般大师交流,真是我们学生的一大幸事,感谢网络,感谢论坛!
作者: 张润平    时间: 2010-3-22 23:09

身在乡间,还真没有见过研究生是什么模样,说实话,连本科生是什么模样也没有见过,真得“感谢网络,感谢论坛!”真难为施老师“这般大师”了。从这个帖中我又感受到了施老师在文中所揭示的弊端的影子。不过我相信施老师是一贯的清醒者,他能容纳常人难以容纳之事,也能够做到不容纳常人容易容纳之事。这就是我们的施老师。

[ 本帖最后由 张润平 于 2010-3-22 23:24 编辑 ]
作者: 施爱东    时间: 2010-3-22 23:22

土家兄弟:
你这话是很杀人的!
民俗学界,除了钟先生这一辈人在活着的时候被称作大师,此后数辈,还没有哪位在世的学者敢担起大师称呼的,即使是民俗学会的这些理事长、副理事长们,也没有谁敢担起大师的称号。
你这么说,会将我置于死地的。

民俗学界藏龙卧虎,许多大牛都不屑于上网交流。
我只不过是秉承巴莫大当家的旨意,在这里帮着看个场子,抛头露面得多了些,如果以后再说些类似于大师这样的话,我也没脸再在论坛上混了。
你如果想把我踢出论坛,就再给几顶高帽子吧。

大家在论坛上,还是平等交流的好。
我更希望大家能像王京兄和金文兄一样,多提些意见。
只有在碰撞中,才能促使你进一步地思考,我们的学业,才能有所长进。
说实话,我原本以为这篇文章能引起大家的热烈讨论,可是,文章贴了这么久,除了王京兄的帖子,没听到什么建设性的意见,我的内心非常失望。
作者: 齐鲁青未了    时间: 2010-3-23 00:21

引用:
原帖由 施爱东 于 2010-3-22 23:22 发表
土家兄弟:
你这话是很杀人的!
民俗学界,除了钟先生这一辈人在活着的时候被称作大师,此后数辈,还没有哪位在世的学者敢担起大师称呼的,即使是民俗学会的这些理事长、副理事长们,也没有谁敢担起大师的称号。
...
爱东老师不要失望,您的大作我正在拜读。只因我生性愚笨,读的比较慢。到读完的时候还想说一下自己一点不成熟的意见,还望到时候老师能多多赐教。
作者: 恩施土家    时间: 2010-3-23 10:06     标题: 回复 16# 的帖子

从第一贴开始,我就有一种隔岸观虎斗的冲动,可惜后来我们这些粉丝也失望了,也许正如王老师所说的那样,是潜在的规则,很少有人敢正儿八经拿出来论,蛰居学界几十年的老前辈们好多话都憋着不说,这些刚入门的年轻学者及童鞋们,当然就更不敢发言,事实上也是没有发言权,只有在学术圈子之间游走多年的人才可能认清一些东西。不过很感谢施老师,我想其他学科的学者肯定也很少有老师这么深入的思考,且能上升到整个学界的学术生态问题。小的们确实开眼了,也许再过三十年以后来看老师这篇文章,想法就很多了。

最近坛子上的老师来得很少,估计是教学任务太重吧
作者: 柳倩月    时间: 2010-3-23 20:34

真是开卷有益啊,我到民俗学论坛来玩,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增广视野。今天我又长了见识,施老师所谓“学术行业生态”,是我以前没有接触过的术语,是施老师的独创吗?
作者: 施爱东    时间: 2010-3-23 22:52

这其实是一篇“学术行业民俗志”,
因为打算投到非民俗类学术刊物发表,所以,我想在正标题上尽量回避“民俗志”这样的专业术语,免得读者以为文章说的只是民俗的事(其实我是想用民俗学来说整个学术界的事)。
经与吕微陈泳超等诸位兄长商量,最后决定用“生态志”作为正标题,然后在副标题上注明“以中国现代民俗学为例”。

这篇文章其实是我的出站报告《中国现代民俗学检讨》中的一部分。
2008年,我将《中国现代民俗学检讨》申请了文学所的学术出版基金,但吕微对该书的体例不大满意,让我再写一个前言,概括地说一下该书的主要思想。
本来只想简单地说一说,应付吕老大的差使,没想到一落笔,居然一发不可收,越写越长,后来干脆放开了写,写成了一篇独立的长文,
初稿大约成于2009年5月,然后发给业内外同行传阅了两个多月,广泛征求了一下大家的意见,接着又改了一个多月。
定稿大约成于10月。
作者: 齐鲁青未了    时间: 2010-3-24 16:00

施老师的大作自从贴出来之后,俺就一一的复制到文档里逐字逐句的看,天天看,天天寻思。
但我毕竟只是个“小学生”,对于其中很多的事情是不知晓的。只能在此献丑,不当的地方还请施老师多包涵,同时,也请各位前辈和老师拍砖。
愚以为,施老师的文章不仅仅是对民俗学现在的生存状态进行思考和发问,这也是对目前整个国内学术界的一种审视。这些问题都是学界的顽疾。虽存在已久,但却没有人敢站出来如此这般的进行揭示。所以,施老师的这种精神,是很使我敬佩的。学界就应该多些像施老师这样敢于正视问题,富有批判精神的学者。
再有,就文中所提的几个问题,想请教施老师:
1 施老师在文中第一和第十部分提到了关于学术崇拜的问题,愚以为,在学界不宜立任何领袖。即便是领袖,那么也不能是学术领袖。崇拜只能放在对于前辈的个人人格和学术观点。学术带头人的存在,不是说在学术上他就有独断专行的权利,恰恰相反的是,他应该用包容的观点去吸纳来自各方的意见,全盘审视,目的在于让这个学科发展的更好。但是,目前的学界,在一个学术团队当中,年轻学者恐怕只有服从的份儿。尚若有“反叛”的心,那恐怕在这个圈子里一辈子翻不了身。
2 曾经读过万建中老师的一篇文章,是对民俗学现状和在高校的开展情况的反思。同时,自己在网上也搜索了一些和民俗学科的发展及现状相关的一些文章。读过之后,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民俗学现在的状况在学界实际处于边缘的状态,并不受重视。比同类的社会学,民族学,人类学等学科相比,那是弱小得多。而且,民俗学圈子里的人现在的实际状态就是“自娱自乐”,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绕来绕去。
我这样讲可能会有些严重。但真正能向钟老那样全新民俗学的发展着想的人,能有多少呢?
民俗民俗,离开了人民,就失去了源泉。试问,学者当中每年真正用来进行田野调查的时间有多少呢?而浪费在那些价值不大的这种会那种议上的时间又有多少。说到这里,我不得不对那些在基层对民俗学发展做出贡献的人肃然起敬,民俗绝对不仅仅是论文和学成果上。最后,我觉得施老师还可以就民俗在社会上的传播和如何使人们重新认识民俗学方面加以探讨。
3民俗学的创新,真的是一个不错的议题。这种创新,是方法上的也好,是理论上的也罢。总之,当它出现的时候,我们切不可冠以”观点不够新颖“之类的帽子,任何新事物的产生,我们都应该给他一个生存的空间,不要一棒子打死,真理越辩越明,谬论不攻自破。
献丑了。请施老师多多见谅。
祈愿民俗学的明天更加美好!
作者: 施爱东    时间: 2010-3-25 16:10

学术领袖分两种,一种是自然形成的学术权威,一种是半学术半官僚的学科带头人,或者学术官员。
学术权威是必须的,一个学科如果没有一批令人尊敬的学术权威,就如同一盘散沙。
学科与学科的对话,不是这个学科的全体人员与那个学科的全体人员之间的对话,而是学术代表与学术代表之间的对话,这样的学术代表,必须是学术权威。
一个没有学术权威的学科,根本无法参与高端的学术活动,也就无从获取各种社会资源。

一个人只要充当了学科带头人,他就必须拥有相应的权力,
没有权力无从集合团队开展工作,也无从约束属下参与项目,
学科带头人必须能为这个学术团队带来实际的利益,否则,跟随他的属下就只能喝西北风,最后导致下属相率离队,
所以,一个好的学科带头人,他不仅必须搞好自己的学术研究,还得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社会交际等各方面,他得处理好各种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
所以,学科带头人一定得是个相当有主见的人,而大多数有主见的人,都是独断专行的。
这就是学术生态。

我们首先得明白了学术生态是怎么一回事,我们才有可能用更完善的制度来改变和完善这种生态,
而不是在既有的生态环境之下,从道德上要求学科带头人。

制度设计上,首先得承认学术领袖的权威作用,也必须赋予学科带头人必要的行政或财政权力。
然后,在其他方面制约权力的滥用。
作者: 施爱东    时间: 2010-3-25 16:19

第二个问题,
民俗学是否能受到足够的重视,不是我们所能左右的,而在于整个社会的需求。

无论从纵向的历史来看,还是从横向的国际环境来看,
希望民俗学成为显学,几乎是不可能的。

但是,越是显学,越是热闹,越容易达到熵最大,也就越容易过时、被抛弃,
民俗学虽然弱一些,但只要民俗学的对象作为一种学术资源没有失效,民俗学就不会消亡。

所以说,
细水才能长流。
民俗学弱小,可弱小也有弱小的好处。做好自己的事就行了,不必强求做大做强。
作者: 施爱东    时间: 2010-3-25 16:23

新生事物受棒打,自古皆然,这是没有办法的事。

新生事物其实并不需要刻意加以扶持,
时机成熟了,你不扶他,他也要破土而出,
而如果时机未成熟,你就是想扶他,他也是扶不起的阿斗。
作者: 齐鲁青未了    时间: 2010-3-25 21:08

谢谢施老师的耐心解释,受益匪浅。
作者: 恩施土家    时间: 2010-3-25 22:12     标题: 回复 23# 的帖子

施老师,接着东方兄的第二个问题,我有个疑问:
基层民俗文化工作者算不算民俗学生态中的一份子?
地方性的学术成果算不算民俗学学术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俗学学科有着自己十分的特殊情况,是不是不具有作为学术行业生态研究的代表性?

一点思考:
出成果的大多数是活跃在学术前沿的专家学者,但这一大批成果的取得往往是依赖于基层文化工作者搜集到的田野材料(当然不否定研究者自己的调查);比如<中国民间文艺学>一书,段先生就参考了大量的地方调查资料,还有很多大型的学术著作,都是以地方志民族志
地域田野材料为依托的,这些集成性的材料应该是民俗学发展的强大支撑,如果不考虑这些厚实浩瀚的"原生态民俗学",是不是让人感觉民俗学界自身在作茧自缚,无视根基.

另,无论是做学术史还是学术行业生态志,往往会只以学术中心为着陆点,可是在中心学术圈之外,还有十分强大学术生态系统,就像一座山峰,四周都是比山峰低矮的丘陵,我们看到的只是山峰的那个顶点上有什么好看的花花草草,而忽略了周围的丘陵却是形成山峰生态环境的基础.民俗学界就是这样,以研究院所和各大高校为研究中心,各地方文化部门文化事业单位的地方文化学者群就是广阔的外围环境(非学术边缘,因为很多地方成果足以写进历史),民俗学的良好生态,估计要靠中心与外围共同营造.

民俗存在于民间,民俗学是否也具有一定的民间性?
作者: 施爱东    时间: 2010-3-26 02:12

首先回答第一个问题。
基层民俗文化工作者是文化工作者,但不是学术工作者,
所以,他们不算学术行业的从业者,也不是学术行业生态志的讨论对象。

第二个问题,所谓“地方性的学术成果”,是重在“地方”呢,还是“学术成果”?
如果是“学术成果”,就没有地方与中央之分。
如果不是“学术成果”,就算是北大的曹文轩写的畅销书,也不在学术史的范畴。

第三个问题,民俗学如果还想在学术版图中占有一席之地,就不能强调自己的“十分特殊的情况”。
试问,有哪门学科没有自己“十分特殊的情况”?
民俗学要想在学术领域站稳脚跟,就只有遵循普遍的游戏规则,遵照学界公认的、统一的学术标准。
其他学科的学者,没有人会抛弃他们公认的标准,为了照顾民俗学,而为你网开一面。

民俗学和人类学,无论对象还是方法,都没有大的差别,
凭什么人类学不需要“特殊性”的照顾,而民俗学却总在强调自己的“特殊性”呢?

当我们不断强调“特殊性”的时候,事实上等于放弃了学术规范的严格要求。
这是非常危险的。

当我们把民俗学当作一门现代学科来讨论的时候,它就没有什么超越同类的特殊性。
它必须也只能是诸多现代学科中的一门。
作者: 施爱东    时间: 2010-3-26 02:22

引用:
原帖由 恩施土家 于 2010-3-25 22:12 发表
出成果的大多数是活跃在学术前沿的专家学者,但这一大批成果的取得往往是依赖于基层文化工作者搜集到的田野材料(当然不否定研究者自己的调查);比如<中国民间文艺学>一书,段先生就参考了大量的地方调查资料,还有很多大型的学术著作,都是以地方志民族志
地域田野材料为依托的,这些集成性的材料应该是民俗学发展的强大支撑,如果不考虑这些厚实浩瀚的"原生态民俗学",是不是让人感觉民俗学界自身在作茧自缚,无视根基.
..
你混淆了主体和客体两个概念。
我讨论的是研究主体,而你所说的是研究客体。
把基层文化工作者排除在研究主体之外,并不等于否认了他们作为研究客体的价值。

我们强调基层文化工作者不是学术工作者,不等于我们认为他们的工作没有价值。
大家只是行业不同,分工不同,各自从事看起来相近,实质不同的工作。
打个比方,他们是种粮食的,我们是磨面做面条的。

如果没有他们种粮食,我们拿什么来磨面呢?
但我们讨论磨面工作的时候,需要把种粮食的人都请过来吗?
作者: 施爱东    时间: 2010-3-26 02:34

引用:
原帖由 恩施土家 于 2010-3-25 22:12 发表
民俗存在于民间,民俗学是否也具有一定的民间性?...
民俗存在于民间,民俗学绝对不能具有民间性!
周星教授曾经对“民俗专家”和“民俗学者”做过区分。

“民俗专家”可以很民间,
“民俗学者”必须且只能是现代学术中的一分子,
他必须遵循所有的现代学术的游戏规则,来不得半点江.湖气息、民间气息。
否则,他必将被逐出现代学术的殿堂。
作者: 恩施土家    时间: 2010-3-28 18:59     标题: 回复 29# 的帖子

这几天反复思考了几遍,觉得老师的思考很是经典,改变了我们的一个学理惯性,最近看关于批评尴尬(文学批评范畴)的问题,又从施老师这里了解了关于学术批评的很重要的方法,谢谢老师!
作者: 游在民间    时间: 2010-3-29 21:27     标题: 回复 16# 的帖子

那我就说几句吧,这不是我的思考,而是一个老师的。

他说,施爱东很有才。现象描述的很好,但是深度似乎很不够,比如说 祖师崇拜的社会原因等。不仅要描述一个现象还要分析原因。期待施老师再发“雷言”。

[ 本帖最后由 游在民间 于 2010-3-29 22:17 编辑 ]
作者: 施爱东    时间: 2010-3-29 21:43

谢谢!
所以说,这只是个简单的学术行业民俗志,其实可做的东西非常多,更希望大家一起讨论或提供思路。
一个脑袋的容量太有限了,想破了也只是一个脑袋而已。

希望多几个脑袋关注一下学术界自身。
别以为那些干旱地区的农民才是弱势群体,我们这些无权无势的普通学者,也都是弱势群体。
作者: 英古阿格    时间: 2010-4-18 23:19

作为初涉民俗学圈的门外人,楼主所言,于心戚戚焉。
以国内现代民俗学生态,管窥当下中国学术,其文意义也在于此。
如有国外学者、或研究民国时期学术生态的方家对此作个对比研究,可能更有意义。
当然,这也只是个奢想。
从民俗学论坛而言,此帖恐为第一牛帖,犀帖也!
作者: alekan    时间: 2010-4-27 00:19

认真学习一下,不敢发言。
作者: jinguochen    时间: 2010-8-12 23:11     标题: 施兄敢言敢说

今天才看了施兄的大作,勇气可嘉,但由施兄来写是否应“机”,另当别论。
   有些说法不妥当。比如“尽管车锡伦堪称中国宝卷研究第一人”,施兄虽然是站在褒老先生的立场,却不是事实。
作者: 付伟安    时间: 2010-8-12 23:54

施老师文章字字珠玑,鞭辟入里!学生受教!
作者: 施爱东    时间: 2010-8-13 09:29

引用:
原帖由 jinguochen 于 2010-8-12 23:11 发表
今天才看了施兄的大作,勇气可嘉,但由施兄来写是否应“机”,另当别论。
   有些说法不妥当。比如“尽管车锡伦堪称中国宝卷研究第一人”,施兄虽然是站在褒老先生的立场,却不是事实。
谢谢进国兄!
先说你的不对。这篇文章,我早就发给你了,你也不看,你要是早告诉我,有些说法就能在出版前改过来了。

第二个问题,
关于车先生的这句话,
确实欠妥。一定改。
这是一个歧义句,“第一人”这种模糊的表述确实会让人误解。
我本意是想说车锡伦的宝卷研究在当时堪称“第一”,
但这句话很容易让人误以为车锡伦是“第一个”研究宝卷的。
谢谢进国兄!
如果还能再有重版的机会,一定改正。

第一个问题,关于是不是应机,这些话是不是应该由我来说,我还真的从未考虑。
我知道进国兄为我好,但你也应该知道我从来就不是个怕死的人。
我说了多少不该说的话呀,
要不也不至于被人一脚从中山大学中文系踢了出来。
我从地上爬起来,
该说的接着说。
作者: 施爱东    时间: 2010-8-13 09:32

我刚才在想我为什么会用“第一”这个词。
可能是因为我在广东呆的时间太长了,
广东话里面,就有很多“第一”,
比如,“我会尽快告诉你”,在广东话里面,常常表述成“我会第一时间告诉你”。
作者: 马知遥    时间: 2010-8-13 19:10

此文章早有耳闻,现在好好去看看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