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从“段子”火爆看中国社会 [打印本页]

作者: Robot    时间: 2008-11-12 00:32     标题: 从“段子”火爆看中国社会

从“段子”火爆看中国社会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11日16:17  青年参考

作者: 贾兴安




  每一个时期流行的民谣(现在称“段子”),都是那个时代生活的生动写照,以及当时平民情绪的集中宣泄。因此,细细回味不同时期的民谣,可以看出中国社会的变迁。

  

  “革命小酒天天醉”

  民谣,即民间歌谣。“谣”为“不用乐曲的歌唱”,民谣就是民间不必配曲或者不用乐器伴奏的歌,要押韵上口,便是我们俗话说的“顺口溜”了。

  “一年土,二年洋,三年不认爹和娘。”“革命小酒天天醉,喝坏了党风喝坏了胃;喝得同事背对背,喝得老婆不让睡;老婆告到纪检会,纪检书记也正醉,他说该喝不喝也不对。”像这种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广布于全国各地的民谣,没有广播,不见报端,却一传十,十传百,百传万,万传亿,像风一样,吹遍了大江南北。

  在对中国民谣的系统搜集、考查、梳理、研究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由民间口头创作的民谣,短小精悍,言简意赅,越是那种直接表达和反映民众思想及情感的,越是流传得快、传播得广。

  

  中国社会口述史

  每个时期或者每个阶段流行的民谣,都是那个时代生活的生动写照,以及当时平民情绪的集中宣泄。因此,我们也可以这样说,民谣是中国社会的口述史,亦是时代进程中熠熠闪光的标签。

  进入新时期后,面对急剧变革的社会,民谣似乎有了新的创作源泉。或许是科技、交通、信息、传媒、文化的迅速发展与改善,为民谣的滋生与传播提供了更为便利的条件和生存契机。因此,民谣的质量、数量、包容的现实力量、平民意识与民间情绪,都达到了空前的境界,成为中国社会的一大文化奇观。

  

  “三中全会一枝花”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国开展土地承包,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有民谣曰:“三中全会一枝花,包产到户到俺家,包了工,联了产,又治穷来又治懒。”面对新的时代,大家喜形于色,回顾历史,感慨万千:“经过淹,经过旱,经过杂牌队伍来捣乱,经过鬼子撂炸弹,经过‘中央票子’比纸贱;经过食堂吃‘份饭’,经过‘文革’台前站,经过 ‘四人帮’掌大权。”

  “十亿人民九亿‘倒’,还有一亿在寻找”,大概流行于1989年前后,是对当时公司热、全民经商现象的讽刺。此时,东南沿海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广东人又擅于做生意,先富了起来,所以全国各地的淘金者纷纷南下,人们就说: “东西南北中,发财到广东。”但是,“不到深圳不知道钱少,不到北京不知道官小。”然而,发点儿小财不足挂齿:“万元户,不算富,十万八万刚起步。”

  

  “感情铁,喝出血”

  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民谣创作更为精致,转向针砭时弊和嘲弄腐败。诸如“十年动乱,十年乱动;一面吃紧,一面紧吃”、“富了海边的,肥了摆摊的,美了当官的,苦了上班的”,都显示出对现实的不满。

  喝酒是中国人礼尚往来的重要媒介,所以,民谣很快创作出了新酒令:“感情浅,舔一舔;感情深,一口闷;感情铁,喝出血。”后来又加了一句“感情到,不喝太多也挺好”。此民谣至今仍在各地被以不同的方言演绎。

  如今,流行的民谣触及了各个社会阶层和领域,有关于村干部划分宅基地的,如:“一瓶酒,四个菜,一吃一喝给处宅;十桌酒,十桌菜,说往哪盖往哪盖。”城市有“四大闲”:“下岗职工调研员,老板妻子女大款。”说某些领导干部“上午围着会议转,中午围着酒桌转,下午围着麻将转,晚上围着裙子转”。真是形形色色,不胜枚举,有义愤,有期盼,有嘲讽,有劝谏,有警示,积极与消极混杂,令人喜忧参半。

  

  掺杂“黄色糟粕”

  民谣作为中国民间文化或者民间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源自民间,在漫长的演变过程中,掺杂了诸多封建的黄色的糟粕,难登大雅之堂。其实,反过来看,这或许正是民谣几千年来生生不息的原因所在。

  它的题材选择,它的构思酝酿,它的无端发布,它的广为流播,它的发行量,它的读者面,都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并认真探究,尤其是值得从事文学创作者重视。当前,小说不火了,散文像有病,诗歌没人看,报告文学净瞎编,可面对民谣的市场红火,我们难道不能悟出点什么吗?比如民谣的平民视角、先锋意识、现实态度、文本张扬等。还有,我们不要忘了,民谣是中国历史最真实的时代标签,亦是显现民间情绪的晴雨表。这个独特性,恐怕是别的艺术形式难以企及的。

  (摘自《村庄里的事物》河北教育出版社2008年1月版定价:27.00元)
作者: 张礼敏    时间: 2008-11-12 11:29

小平和毛主席散步。
小平:租西,四介桑最同库地是洒子四琴喽?
       (主席,世界上最痛苦的是啥子事情咯?)
主席:桑班!(上班)
小平:莫友比择更库地了?!
      (没有比这更苦的了)
主席深吸了一口烟,凝视前方:田田桑班.....
      (天天上班)
小平继续问:“有崽同库地吗”(有再痛苦的吗)
主席二目一瞪,把烟袋一摔:“甲板!”(加班)
小平又问:“那崽崽同库滴哩?”
       (那再再痛苦的呢)
主席急了,说:“白甲板!” (白加班)
预祝国庆节快乐!也祝愿各位朋友节日里莫友甲板,要甲板也莫友白甲板!


地主在馒头里掺土被长工发现后管家急匆匆地跑来报告:“老爷,大事不好,你让厨房用细土和面做馒头的事给长工们发现了,现在正闹事呢!”。
老爷问:“面粉里加多少细土?”
管家说:“一斤面粉掺二两。”
老爷说:“这样的比例凭这些长工的智商应该很难发现的,出去告诉他们,就说没有这回事,叫他们别闹。”
一会儿管家回来说:“和他们说了,但他们不听,说非要见老爷不可。”
老爷叫三姨太出面应付。三姨太说“传老爷话,我们是对大家负责任的,绝对不可能用细土和面粉给大家吃的,难道大家辛辛苦苦做事老爷会把土当面给大家吃?大家信不过管家难道还信不过老爷?”
长工们说“不是我们不信老爷,但我们吃了这些馒头后,实在是拉不出大便啊!”
三姨太说“拉不出大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怎么就说是馒头呢?说馒头掺土是奸人挑唆,你们万万不能轻信啊!”
有个多事的长工把馒头烧成灰,露出了土。
于是群情激愤,扬言要闹事,骂老爷不是东西。
三姨太把土拿给老爷看,说瞒不下去了。
老爷出来和大家见面,说事情与老爷无关,是厨房和管家混帐,蒙骗了老爷,辜负了大家。当即宣布换了管家和厨房。
长工们都说老爷英明,为民作主,感激涕零。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