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春节庙会:现代金城的民俗传承 [打印本页]

作者: folkman    时间: 2010-2-25 11:35     标题: 春节庙会:现代金城的民俗传承

                                             春节庙会:现代金城的民俗传承
                                                       2010年02月25日 10:39 来源: 兰州晨报


  中国人过年,庙会是少不了的。庙会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老百姓进行物质交流、文化娱乐的重要形式之一。

  从2月15日(正月初二)开始的第八届兰州春节文化庙会上,社火巡演、秦腔班社大叫板、群众迎春书画笔会、民间工艺品展销等9道“文化大餐”,让兰州人的这个年过得是有滋有味……

  隍庙的一天

  给隍爷烧个香去!

  “破五”这天天气特别好,阳光灿烂。早上10点左右,68岁的“老兰州”柏敬塘就从西站的家出发了,他赶到隍庙时还不到11点,不过这时候隍庙里早已是人头攒动,锣鼓喧天。

  从正月初拉开帷幕的兰州春节民俗文化庙会将持续到正月十五,包括文艺演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示、社火表演、秦剧戏迷会、皮影戏演出、元宵灯展等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文化活动将在这里一一展示。一段威武的太平鼓表演结束之后,围观的人群分散了,在人流的裹挟下,柏敬塘来到了隍庙的戏楼下。戏楼上的秦腔演出马上就要开始,拉板胡的、弹三弦的都已经坐定了,就等着演员出场……站在戏楼下,有一刻,柏敬塘有些走神了,他似乎看到解放前那个曾经红遍整个兰州城的秦腔名角郗德育在戏楼上唱得正欢呢……

  说到城隍庙的戏楼,可是有历史了。据记载,城隍庙始建于清乾隆年间,戏楼坐南朝北,楼高15米,四柱亭式木质结构。戏台高5米,台沿三周嵌有矮木雕柱栏。整个戏台,雕梁画栋,富丽堂皇,是最早戏曲演出的主要场所。1984年的一场大火,戏楼毁了,如今的戏楼是火灾后重建的。《兰州市志·文化事业志》记载:昔日的兰州城隍庙,每逢初一、十五,尤其是过年前后,总是热闹异常,善男信女川流不息,而戏楼上锣鼓笙歌,秦腔眉户连演数日不停。

  “兰州人的隍爷是西汉名将纪信。以往,每逢初一、十五,特别是过年前后,老百姓都到隍庙来给隍爷烧香,祈愿平安。”柏敬塘说的这一点,在《兰州市志·古建筑》的记载可以寻到出处:城隍庙始建于金明昌七年即南宋庆元二年(1196年),元、明、清历代重修。原为忠烈侯坊,后为兰州府城隍庙,祀西汉名将纪信为城隍。纪信为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人。公元前204年,项羽围刘邦于荥阳,并切断汉军粮道,汉军形势十分危急。《史记·项羽本纪》载:“纪信说汉王曰:‘事已急矣,请为王诳楚为王,王可以间出。’……纪信乘黄屋车,曰:‘城中食尽,汉王降。’楚军皆呼万岁。汉王亦与数十骑从城西门出,走成皋。项王见纪信,问:‘汉王安在?’信曰:‘汉王已出矣。’项王烧杀纪信。”纪信死后,刘邦追谥为“忠右”,后世称忠烈侯。

  看了几段折子戏后,柏敬塘就又到捏泥人的、刻葫芦的、卖藏品的摊子前转了转,随后又看了看非物质文化遗产及文化产业项目成果展示,一天的时光就这样过去了。原本想给隍爷烧个香的,因为人多也没有烧成,出了隍庙,他忍住了隍庙大门外的各种小吃美食的诱惑,急着赶回家去吃老伴做的搅团了。

  “初五也称为‘破五’,关于这一天,兰州人有不少讲究——关门过年的商铺纷纷开业,各家各户把从初一以来积攒的垃圾倒掉,因为之前是不能倒垃圾的,怕把财气和福气倒了;这天,兰州人还讲究吃搅团,以荞面的为好,浇上臊子汤,调上油泼辣子、蒜泥等,酸辣爽口开胃。”民俗家邓明说,不过现在“破五”的这些讲究差不多都已经没有了。

  庙会文化

  传统的庙会是一个以庙为载体的狂欢节,而具有了时代色彩的现代的庙会已成为一个由官方组织的丰富老百姓娱乐生活的文化集市。

  中国民俗学会理事、甘肃民间艺术协会副主席、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彭金山介绍说,庙会又称“庙市”或“节场”。这些名称,可以说正是庙会形成过程中所留下的历史“轨迹”。东汉时期佛教开始传入中国,同时道教也逐渐形成,在南北朝时都各自站稳了脚跟。到唐宋时,则又都达到了各自的全盛时期,出现了名目繁多的宗教活动,如坛醮斋戎、水陆道场等等。而庙会作为一种社会风俗的形成,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和历史原因。“早期庙会仅是一种隆重的祭祀活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交流的需要,庙会就在保持祭祀活动的同时,逐渐融入集市交易活动。这时的庙会又得名为‘庙市’,成为中国市集的一种重要形式。随着人们的需要,又在庙会上增加了娱乐性活动,于是逛庙会成了人们不可缺少的过年内容。但各地区庙会的具体内容稍有不同,各具特色。”

  每年过年,彭金山都要逛几天庙会,今年还是一样。大年初六这一天,他从安宁的家出发,先到小西湖公园,然后到文化宫,最后来到了五泉山。“在小西湖公园看到的一种表演让人印象较深,表演者妆扮成类似卡通形象进行表演,很新颖,也很具有时代性。”

  据了解,由兰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第八届兰州春节文化庙会整体活动形式新颖,规模也较往年有较大幅度拓展,在开幕式以及闭幕式上,除过传统的戏曲、杂技、武术等内容之外,一些“非遗元素”——永登高高跷、环县皮影的亮相,也让今年的文化庙会更凸显了文化的韵味。就如主办者在年前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所言:“这一次的文化庙会将会更好地利用传统节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

  无疑,已经连续举办了八年的兰州市春节文化庙会,在保持传统庙会文化的基础上,加重了庙会的文化性与时代性,从而使得现代庙会文化成为城市民俗文化的一种新诠释。

  一个插曲

  从杨晓文的家到五泉山公园,也就五六分钟。不过,杨晓文没有去五泉山看庙会。说起庙会,杨晓文说,他记忆中的一个场景让他觉得那才是真正的庙会。“应该是几年前的一个春节,作为一名编剧我应邀去成县采访,乘坐的车行至成县县城时,正碰上县城里的庙会,那个热闹劲,红火劲,城市里的庙会上是见不到的,在熙攘的人群之中,我看到了一对父子,父亲很年轻,穿着一件黑棉袄,左肩上扛着四五岁的儿子,儿子手里拿着一个‘糖人’,右肩上搭着一个褡裢,褡裢里装得鼓鼓囊囊的,不用怀疑,肯定是给家里人买的好吃的东西,那父子俩的脸蛋被冻得通红,被人群挤来挤去的,但他们的脸上洋溢的是幸福和满足。”杨晓文说,那一刻他似乎完全感受到了来自那对父子的实实在在、真真切切的幸福和快乐,那是一种在城市人脸上很难找到的幸福和快乐。“那样的庙会才是真正的庙会啊!”

  一百多年前的一个春节,当芬兰探险家马达汉在兰州第一次看到庙会时,也发出了慨叹。

  1908年的1月29日,马达汉骑着马进入兰州城,住进了当时的位于兰州城西门瓮城中的一家客栈。也就在马达汉进入兰州城的三天之后,中国人的新年到了。几天后,在旅店睡觉的马达汉被咚咚锵锵的锣鼓声和震天的炮仗声惊醒,于是,这个外国人起身走出了旅馆的门,来到了兰州城的大街上。“除了夜里很短暂的间隙,响声彻夜不停,宣告了盛大节日的来临。商店都关了门,大门上和屋前的廊柱上都贴了写有中国字的红纸对联,还挂了灯笼和彩色纸条,男人们一群群忙忙碌碌地沿街行走,看不到女人,华丽的小马车辚辚地到处可见……从车厢的小小窗框里闪现出身穿绸缎衣服的人物,而在车辕的另一边坐着盛装的侍者……街上大多数人身穿黑色缎子服,所有人头上都戴黑色毡帽……”这是后来当了芬兰总统的马达汉在他的《马达汉西域考察日记》中记录的一段文字。

  “马达汉当时住的旅馆的位置就在现在的亚欧商厦一带。他的这一段文字实际上记录的是一百多年前的兰州人逛庙会的情景。”邓明在他的《兰州史话》中,也用一段文字记录了马达汉眼中的兰州庙会。“马达汉还把那一年(1908年)兰州人逛城外庙会的场面以及清军阅兵庆新春的场面都拍了下来:逛庙会的人们穿着厚厚的棉衣,有的站在轿车子顶部,有的在地上扎成堆,多持风车迎春;东校场上人山人海,骡车并列,新式陆军持步枪,枪刺上扎着黄纸花,督标兵勇则持刀枪,打着花花绿绿的旗帜,在两队骑兵的带领下,缓步前进,接受陕甘总督升允及其他官员的检阅,场面异常壮观。”

  传承

  在彭金山看来,近年来,庙会的复苏和渐成规模几乎是水到渠成的。“不得不承认,随着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富,年味正越来越淡。找回旧时过年的乐趣,已经或正在成为人们的一大心愿。庙会无疑是实现这种心愿的最好载体之一。如今,城市的建设与发展日渐完善,人们的休闲娱乐活动也各式各样。过大年逛庙会,不仅是沿袭了一种习俗,更让一个城市从另一方面鲜活起来。”

  彭金山表示,与以敬神为主题的传统庙会相比,现代庙会则显现出了以官方组织的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目的性。“举办庙会的意义当然很多,但庙会的重要的功能之一就是展示民俗文化事象,把它通过实物表现给游人,让人们汲取民俗传统文化中的有机营养。庙会文化是对我们民俗文化的一种继承和发扬,它对于民俗文化的保护也是显性的。今年庙会上举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成果展示项目就是一个例子,通过这样的展示,会让更多的‘非遗’文化得到应有的重视和保护,所以,举办庙会是十分必要的。”

  初六逛了一天后,彭金山就没有像往年那样接着连续几天去庙会,因为他觉得去了几个地方看了后,感觉今年的庙会没有去年的那样有特点。“作为一个民俗文化的古老载体,庙会其实就是一个舞台,是传统、历史、民间、民俗文化的一个剪影,也是展现老百姓生活风貌的一个窗口,还是一个时代经济文化发展的缩影。在全民商业化的今天,在展示文化的同时,引入商业元素,庙会才会红红火火,一代代地传承下去。但是,商业元素不能过。所以,今天,我们的庙会怎么才能办出特色,的确应该是我们充分考虑的根本所在。在继承传统文化与追求商业元素之间,是需要一种智慧的平衡。”彭金山说。(记者 雷 媛)

      文章来源:甘肃新闻网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