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解玺璋:听京梆子 [打印本页]

作者: 放牛班的课堂    时间: 2010-2-8 19:24     标题: 解玺璋:听京梆子

听京梆子

中国新闻网 2009年12月21日 14:07 来源:北京日报



  听京梆子,在我的经历中,只有很少的几次。最近这一次,是今年春天,在北京长安大戏院,观看刘玉玲从艺京梆子50周年专场演出。刘玉玲是当今京梆子的代表人物,曾经两度获得戏剧“梅花奖”,在戏曲界可谓艺压群芳。她初入这行的时候,只有 11岁,先从恩师李云卿开蒙,随后又拜京梆子名家李桂云为师,专工青衣、闺门旦。李桂云是京梆子的一代宗师,由于她的不懈努力,京梆子在经历了三四十年代的衰落之后,终于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起死回生,返老还童,开创了京梆子的新生面。刘玉玲就是她的得意门生,衣钵传人。

  京梆子这个称谓,最初就是听刘玉玲讲的,以前习惯上都称“河北梆子”。在一次戏剧研讨会上,刘玉玲站出来为京梆子正名,她说,叫了这么多年的河北梆子,其实是个误会。北京的梆子,还是应该叫京梆子。

  梆子腔出现得很早,大约是明末清初,在西北的民间,就生成了一种全新的戏曲音乐体制,它区别于以昆曲为代表的曲牌连缀式唱腔,以节奏、板眼(节拍)为主,又辅以旋律的变化,于是被称为“板腔体”。李调元在《剧话》中说:“俗传钱氏《缀白裘》外集,有秦腔,始于陕西。以梆为板,月琴应之,亦有紧慢,俗呼‘梆子腔’,蜀谓之‘乱弹’。”实际上,这种“以梆为板”的乱弹,也只是针对着昆山腔被文人士大夫称为 “雅部”、“正声”而言,一俗一雅,泾渭分明。不过,这种不雅的“板腔”却是戏曲舞台上的新生力量,清康熙以后,它与被尊为“正声”、“雅部”的昆山腔争夺艺术生存空间,几乎占据了戏曲舞台什之七八的地盘。到了乾隆年间,昆山腔不仅在乡村庙会上无力与“乱弹”竞争,就是在城市的戏园中也只能“边缘化”了。乾隆二年,徐孝常为张坚的《梦中缘》传奇作序,曾这样描绘北京戏园的情景:

  长安(北京)梨园称盛,管弦相应,远近不绝。子弟装饰备极靡丽,台榭辉煌。观者迭股倚肩,饮食若吸鲸填壑,而所好惟秦声啰弋,厌听吴骚。闻歌昆曲,辄哄然散去。

  这段记载告诉我们,早在乾隆初年,梆子腔就已经征服了北京的观众。可见,它离开自己的发源地,即陕西、甘肃一带,或陕西、山西交界处的蒲州、同州一带,进入北京的时间,应该更早。后来被尊为国粹的京剧,即皮黄腔,也是“乱弹”之一种,也采用“板腔体”,只是比梆子腔晚出,其中的“西皮”,据说还是从梆子腔中演化出来的。

  最初的梆子腔主要是在村社的戏台或旷野搭台演出,康熙末年有一首《竹枝词》,单道此事:

  山村社戏赛神幢,

  铁板檀槽柘作梆。

  一派秦声浑不断,

  有时低去说吹腔。

  还有一首《江南竹枝词》,绘声绘色地描述了梆子轰动扬州的情景:

  由来河朔饮粗豪,

  邗上新歌《节节高》。

  舞罢乱敲梆子响,

  秦声惊落广陵潮。

  由此可见,梆子腔从一开始就表现出与昆山腔完全不同的音乐特质和艺术风范,而这种特质和风范显然来自它所依赖的不同于昆山腔的文化背景,这其中就包括了它的民间身份、草根情怀,以及它独有的地域环境特征:来自黄土高原的强劲西北风,以及从天而降的黄河之水,这些都赋予梆子腔粗犷、单纯、浑厚、苍凉的音色和韵律,从这里流淌出来的声腔,就有了一种慷慨悲壮、高亢激越、痛快淋漓、刚劲流畅的穿透力,有人描述为“其声甚散而哀”,又说,“其声呜呜然”,都是强调它的悲情、悲愤的意味。戏剧家洪深先生曾经指出:“秦腔剧目悲剧最多。”也是注意到了梆子的这个特点。80年代初,我在《山西日报》实习,曾跟随陈其安老师在临汾、运城一带的县城听蒲剧,听碗碗腔,以后又在长治听上党梆子,在忻县听晋剧,即中路梆子,那种苍凉凄楚、高亢粗犷的声腔,裹挟着来自乡野的泥土气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至今难忘。

  然而,进入北京之后的梆子,为了适应城市观众的口味,不得不在唱腔、表演、伴奏等方面进行诸多改善。那些有心计的艺人就吸收了当时盛行于北京的京腔以及其他戏曲演唱形式,因此曾有“京秦合流”、“昆乱兼演”等现象的发生。如果说,明末清初的北京戏曲舞台曾有过“以俗胜雅”的经历的话,那么,在后来的日子里,梆子、皮黄却更多地转过来寻求“雅”化了。于是,“雅”化了的梆子,就被人称为京梆子。特别是到了民国时期,人们更是用京梆子来命名李桂云——刘玉玲恩师的表演艺术。李桂云是梆子艺术的改革者,她很善于从其他艺术中汲取营养。早在30年代,她就拜梅兰芳先生为师,革新了梆子的青衣花衫。同时,她也曾得到程砚秋先生的指导,并与盖叫天、贾碧云、童芷苓等京剧名角同台演出。洪深先生说她“兼有梅程之长”,又说她“雍容华贵如梅,唱腔多变化如程”,这都绝非虚言。实际上,她还向电影、话剧学习,丰富自己的舞台表现。人们都说,经她改造过的梆子腔,不再仅仅是高亢粗犷、慷慨悲壮,还有了优美动听、沉稳细腻的特点,也能婉转传情,给人留下很多不尽之意。

  刘玉玲的演唱脱胎于李桂云,又有她自己的特点。尤其是在兼学其他艺术方面,向声乐界求师访友,颇有先师的风范。70年代,她拜在郭兰英的门下学唱民歌,并将民歌的演唱方式和音乐旋律移植到梆子的唱腔设计和演唱中来。她的嗓音宽厚,行腔自如,更赋予京梆子一种清新、细腻、柔美、甜润的审美特征。在从艺50周年专场演唱会上,她表演了三个节目,分别是《柜中缘》、《状元打更》中“责夫”一折与《王宝钏》中的 “大登殿”。

  刘玉玲的京梆子,近乎绝唱。对我辈来说,有机会听一场她的演唱,真是很难得的。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令人眼花缭乱的新生事物层出不穷,而那些伴随了我们多少辈子的旋律乡音,却要从我们的生活中消失了。我们把手伸向虚空,就是想抓住那些似乎还来不及飘散的长歌短调。它们曾招魂般地让人牵肠挂肚,心旌摇荡,但如今,它还能勾起人们对传统戏曲的那份刻骨铭心、血浓于水的遥远记忆吗?

  解玺璋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