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张鹤鸣和他的寓言教学创作 [打印本页]

作者: admin    时间: 2008-11-9 21:52     标题: 张鹤鸣和他的寓言教学创作

张鹤鸣和他的寓言教学创作


侯建忠 

光明网 发布时间: 2008-11-07 04:03 来源:光明日报




  张鹤鸣先生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一位在寓言创作上有很大开拓性和独创性的寓言作家,他“创作了寓言剧(寓言和戏剧的有机结合)、寓言童话(寓言和童话的有机结合)、校园寓言(校园故事和寓言的有机结合)、寓言体小说(寓言和小说的有机结合)、寓言诗(寓言和诗歌的有机结合)、科幻寓言(寓言和科幻文学的有机结合)、寓言鼓词(寓言和
民间文艺的有机结合)等等,这些寓言的‘变体’很具有活力,使传统的寓言焕发了新的生命力,也符合时代的要求,更能够充分地施展作家的艺术才华。”(谭旭东《角马公主》序)他的创新得到了我国寓言界同仁的充分肯定和赞扬。

  与众不同的是,张老师不但自己创作寓言,还培养出一大批爱好寓言的学子。他不遗余力地培养下一代寓言文艺创作者。张老师曾经对他的学生许诺,你们只管写,谁写得最多,我就帮他出文集。他就这样鼓励着一届又一届学生,把寓言创作的种子播进孩子们的心田。《角马公主》一书是张鹤鸣老师的又一部寓言新著,一部分内容为双羽文艺创作培训学校师生共同创作的作品,从孩子们创作的作品中,我们就可以看出,张老师的心血没有白下,中国寓言文学创作后继有人。

  有基于此,张老师不仅让学生改写自己的作品,还身体力行,做下水作文,将《守株待兔》、《井底之蛙》、《狐假虎威》、《龟兔赛跑》等,改写为《守株新编》、《井蛙新编》、《狐假虎威续篇》、《“冤”的故事》,这些作品新意叠出,令人捧腹的同时,也使孩子们有了效仿的范本,对改写他人作品产生兴趣,在改写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进而达到自己创作的目的。

  以《守株新编》为例,守株待兔的故事已经家喻户晓,为其写续篇的寓言作家也不在少数,张鹤鸣先生的《守株新编》,可以说独出心裁,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农民自从在树桩上得到撞死的野兔,便放下农活,等待别的野兔继续撞上来,任凭别人怎样劝解,都不能动摇他的决心,每天朝霞东升时就坐在田边等候,直到夕阳西下才悻悻离开。幸好这农民的独养儿子是当地有名的孝子,每天老爸去守株,他便将饭菜和二锅头送到田头。不料有一天奇迹真的发生了:农民喝完二锅头,不知不觉睡了一觉,醒来后果然又有一只兔子撞死在树桩上。读到这里,读者一定会感到奇怪,事情咋就那么巧。原来,是农民的儿子为了让父亲每天能早早回家,趁他醉酒酣睡之际,把野兔丢下的。

  读了这则寓言后,给人的最大感受是感动。作者看似写农民守株的荒唐故事,实则写的是一则感人的孝顺故事。生活中,不少老年人如同守株农民一样,有着这样那样的怪异行为,并且受到子女们的指责呵斥。而这位农民的儿子,却能够为了让固执的父亲早点回家歇息,想到放兔子的办法。人到老年,难免会出现一些不合常理的行为,做子女的也没必要对老人求全责备,但一些年轻人往往对父母的言行,横加指责,加深了两代人的代沟。其结果往往就像要把一棵老树扳直,给老人的心灵造成很大的伤害。

  其实,守株农民的行为只是有些不合常理,让人觉得可笑,并没有给别人带来不便,更没有带来什么危害,有什么不可原谅的呢。农民儿子的行为,化解了全家人心头的烦恼,满足了老人的需求,值得每一个年轻人效仿。作品巧妙的构思,也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

  另外,《井蛙新编》、《狐假虎威续篇》、《“冤”的故事》也各具特色。

  张老师的许多学生之所以能成功地改写他本人的寓言作品,进而创作出在全省全国获奖的优秀寓言、优秀寓言剧作品,张老师言传身教,做下水作文,起到

  的示范作用功不可没。当然,改写他人作品,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完成,除了对原作有透彻的理解,还必须在学生作品初稿的基础上,经过老师的指点,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反复修改才能成功。正如裘晓缘《张老师教我写寓言剧》一文所说:“张老师手把手教我们创作寓言剧是十分费神的,他辅导我们完成一个作品,如果同样的精力,老师单独创作,至少可以拿出三个成品……”张老师这种甘为人梯,乐此不疲扶植寓言新人的精神,令人敬佩。

  那些埋怨孩子们写不出好作文的语文老师,从张老师培养学生创作寓言的过程,也许会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