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新人要取新名字 新婚之夜不同房 [打印本页]

作者: folkman    时间: 2010-2-3 12:05     标题: 新人要取新名字 新婚之夜不同房

                                       新人要取新名字 新婚之夜不同房
                                     发布时间:2010-02-02  来源: www.ccdy.cn 作者:胡小平

  神秘的刮脸,席地的婚宴,奇异的请拜,通宵的“打跳”……近日,经朋友介绍,笔者前往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德昌县,亲历了傈僳族姑娘张正秀的婚礼。

  傈僳族实行族内通婚制。婚姻有“姑表亲优先”的习俗,比如姑姑生的女儿必须先嫁给舅舅的儿子,其次才是堂姑亲和姨表亲。婚礼分别在男女双方家举行,须请两位男子主持,傈僳族称“娃拿扒”,即证婚人。农历七月半后说亲、订亲,婚礼多在腊月至次年二月举行。规矩是“男方不给聘,女家不陪奁” 。

  婚宴吃单不吃双

  刮脸是傈僳族婚俗中的重要环节,因从不让外人特别是男性看见,所以要在大山深处的密林里进行。刮脸回来后,张正秀就由姐妹陪伴在闺房。外面送亲的酒席在热闹中开席,舅母回到闺房为她洗脸洗脚,改换嫁衣。按传统要将新娘洗过的水泼洒在闺房的地上,以示吉利。新娘随后穿上由亲人缝制的绣花衣裙,从头到脚焕然一新。傈僳族婚嫁历来十分简朴,娘家给女儿的嫁妆只有一件长衫、一张长头帕和一床陪送的被褥。

  在娃拿扒再三催促下,依依不舍的女儿才叩拜父母、叩拜家神,在葫芦笙手的领亲曲中缓缓启程。出堂屋跨门坎时,舅母帮张正秀提起裙摆,其意是不让新娘把娘家的财运扫走。

  送亲不论山高坡陡、路途遥远,新娘都必须和送亲的人一起走路。新娘在娃拿扒和葫芦笙手的带领下来到新郎家的院坝,待新娘走到堂屋门外时,男方家接亲的人便会抓起羊屎粒撒向新娘,其意是驱赶新娘从野外带来的饿鬼和病魔。新娘进屋时,不能与新郎及家人碰面,意思是避免婚后不和。新郎叫杨才富,是在一次激情飞扬的“打跳”中认识了张正秀。

  傈僳族婚礼最热闹、最丰盛的是男方家的婚宴,俗称“正酒”。正酒席除了与女方家的送亲宴相同外,还要宰羊。羊肉除供食用外,羊头、羊脚另有特殊用途。傈僳族婚宴讲究吃单不吃双,通常是吃9大碗。现在生活好了,碗数也变成11到13个。

  张正秀的婚礼有400多人参加,婚宴采用先到先吃轮流开饭的方式进行,可谓你方吃罢我登场。傈僳族原本是狩猎民族,上山打猎,无论谁打到猎物,都要把肉平分,男女老少共享,这种习俗沿袭下来变成如今的草地婚宴。通常这样的婚宴都要吃到天黑才结束,待他们吃完酒席,请拜喝酒的仪式就要开场了。

  丢“请拜钱”,跳“蹢脚舞”

  婚礼上的请拜在傍晚举行。请拜仪式前还有前期准备工作:一是要将前面讲到的羊头、羊脚请到男方家堂屋中的神龛上供奉;二是要找一对童男童女把草席铺在洞房门口,以备新人谢拜之用。傈僳族新郎新娘拜堂,俗称“请拜”;赠送新人礼金,叫丢拜钱。新郎新娘被带到堂屋,站在草席上,他们面前放一簸箕用来装拜钱,簸箕里还要放4碗酒。

  照傈僳族的习俗,请拜的人只要往簸箕里丢拜钱,不论多少,新郎新娘都要鞠躬答谢。负责敬酒的人从簸箕里端两碗酒左右交叉后递给客人,客人交叉接过碗后,要将右手碗里的酒倒进左手的碗中,并把空碗还给敬酒的人,然后端着酒退出堂屋与他人慢慢品尝。

  娃拿扒在傈僳族的婚礼中扮演着特殊的角色。不同于汉族的媒人,他既是婚礼的主持操办者,又是证婚人、领亲人。据说每年的腊月至次年的二月期间,能干的娃拿扒要忙十来个婚礼,但不能主持操办与他同姓的女方家的婚礼。

  请拜结束后,娃拿扒要为一对新人另取新名。先由男方家请一位德高望重、懂礼仪的长者端酒为跪于草席的新人祈求吉利的封赠语,新人饮酒。然后,两位娃拿扒各端一碗切碎的熟羊肝分发给在场的人,其中一位能说善道的娃拿扒从神龛上取下事先供奉的羊头、羊脚,向家神敬酒两次,告诉家神要给新人另取新名了。傈僳族有这样的习俗,即新人的新名只有他们本族人才知道。长辈可以叫新人的新名,小辈不行。

  婚礼的高潮是通宵“打跳”(跳蹢脚舞)。傈僳族的新郎新娘结婚当晚不能同房,要由新娘的兄嫂或姐姐、姐夫陪同,在新房共眠。吃过喜宴喝完请拜酒已是晚上八九点钟,宾客们回家不可能,新郎家又无法解决几百人的住宿,所以,跳舞就成了他们的最佳选择。蹢脚舞的舞步有三脚、七脚、搅脚、靠背等多种变化形式,舞蹈节奏激昂,舞姿轻盈,充满依恋、浪漫之情。

  按传统的傈僳族婚俗,第二天早晨,新郎和新娘要带未成年的弟妹上山放羊,表示新家庭的诞生、新生活的开始。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