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陶立璠]怀念张紫晨先生 [打印本页]

作者: 陶立璠    时间: 2010-1-30 13:54     标题: [陶立璠]怀念张紫晨先生

[陶立璠]怀念张紫晨先生


    元月28日参加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的张紫晨先生诞辰80周年暨张紫晨先生学术思想座谈会。环顾会场,不禁感慨。感慨之一是会场里坐着三代人,3040后,5060后、7080后,唯独少了1020后,即少了新时期中国民俗学的大纛——钟老那一代学者;感慨之二,参加这样的纪念张紫晨先生的座谈会,有点复活或激活二十世纪80年代的感觉。那是一个值得回忆的年代。当代中国民俗学的恢复、发展正是从这一时期开始的。80年代对于中国民俗学来说,是生气勃勃的年代,一代学人留下了累累足迹,张先生也是代表之一。
张紫晨先生离开我们已经18个年头了。18年,学界失去一位有才华的学者,我失去了一位学长、兄长和挚友。记得在他弥留之际,我去北医三院看他,临别时他的那句话“兄弟,保重!”,至今还留在我深深的记忆之中。
我和张先生的相识大约在1979年冬或1980年春,那时他还在北京对外贸易学院当老师,讲授和民俗学不怎么相干的文化课。1983年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全面恢复民间文学教学时,他调到师大,才又一次回归民间文学和民俗学队伍。自此以后,由于教学,特别是中国民俗学会的业务上的关系,我们的交往渐渐密切起来。在彼此相识到他去世的十年时间里,我们在师大与民大之间架起一条"轻轨",彼此召之即来,为中国民俗学学科的建立尽绵薄之力。
时间过去了10多年,每每回忆起和张紫晨先生相处的日子,宛如昨天。我和张先生的第一次合作,是1983年中国民俗学会成立之后.是年暑假期间与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联合举办的第一届民俗学与民间文学讲习班。那时张紫晨先生的教学任务和科研任务十分繁重,但还是放下手头的工作,全力投入讲习班的教务工作。我负责联系所有讲课的先生,他负责组织教学。三伏天,只见他每天早晨八时准时骑车从师大赶到民院主持教务,在长达一个月的时间里,从未间断,精神令人感佩。这次给讲习班讲课的老师上自钟敬文、费孝通、杨成志、杨堃、马学良、白寿彝、罗致平、常任侠、容肇祖、罗永麟诸位先生,下自刘魁立、张紫晨、柯杨等学者,可谓阵容庞大。事后张紫晨经过录音整理,选编,出版了《民俗学讲演集》(书目文献出版社,1986年)。讲习班后,当我们见面进行总结时,张先生感叹为讲习班掉了10多斤肉,我说,我也亦然,互相只是相对一笑。
接着是19879月学会举办第二届民俗学讲习班。这次讲习班选在远离市区的门头沟西峰寺举办,目的是让大家排除都市的喧嚣,静心学习。同样是在一个月的时间里,我们在深山之中度过难忘的日子。记得那年的中秋节是在西峰寺度过的,当晚学员们举办舞会,我和刘铁梁、宋德胤陪张先生饮酒,交谈,恍如置身世外桃源,惟民俗学是瞻,忘却其他。至今两届讲习班的学员见面总以黄埔一期、二期相称,充满自豪,可见讲习班在学员心目中的地位。而张先生留给我的记忆始终是清晰的。在中国民俗学的恢复重建中,他总是放下自我,甘当人梯,这就是他留给我们的精神遗产——无私的奉献精神。

说话到了1990年,中日南方稻作农耕民俗文化联合考察开始。此次考察由中国民俗学会与日本国立历史民俗博物馆首次合作,组成由中日民俗学者联合调查团,进行为期3年的中日南方稻作农耕民俗文化考察与研究。这一计划是由日本历史民俗博物馆民俗部的坪井洋文教授、福田亚细男教授访问北京时向中国民俗学会提出的,得到钟敬文先生的同意和支持。后因坪井洋文先生去世,由福田先生实施这一计划。此次考察,考察团团长是福田亚细男先生,副团长是张紫晨先生和我。中方学者有刘铁梁、周星、白更胜、何彬、巴莫曲布嫫、尹成奎和江苏的周正良、浙江的朱秋枫先生参加。20多位中日民俗学家混合编组,在中国江苏的常熟、浙江的兰溪、丽水畲族地区,日本的茨城县、千叶县、冲绳县进行深入细致的农耕民俗文化考察。这次考察历时三年,张紫晨先生是实际的组织者之一。特别是最后诸位中方学者的考察报告,由张紫晨先生亲自审定并交福田先生。记得1991年我正在日本筑波大学访问,得知张先生生病,曾写信给他,劝他在京养病,日本和福田先生的交往,考察报告的审定、呈送由我就近代劳。张先生一向的风格是做事有始有终,绝不半途而废。于是抱病亲赴东瀛,对考察报告最后审定。这就是后来由福田先生编辑出版的由中日学者联合完成的《中国江南的民俗文化——日中农耕文化的比较》(日文,福田亚细男编,日本国立历史民俗博物馆,1992。)


张紫晨先生离开我们已经18年了,回顾80年代的他,对中国民俗学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他是一位有才华的学者,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短短的10多年时间里,有17部关于民俗学、民间文学的著作出版。这对于久渴逢甘雨的中国民俗学来讲不能不是一种滋养。他还是民俗学界一位出色的活动家和组织者,对中国民俗学的组织建设,学术养成和各种活动的开展贡献了智慧和精力。今天我们怀念他,正是出于这样的理由。
   
作者: 人生一世    时间: 2010-1-30 22:47

读之泪下,思之泪流,仰之高山,望之流水,平淡一生,授之后学。紫晨先生于民俗学之深情,足令吾辈青年学习矣。
作者: chxj02    时间: 2013-12-5 00:26

看了先生的书,更爱先生其人,
先生英年早逝,痛哉!
沉痛悼念张紫晨先生!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