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钟晓晴】从李庄到丽江 一个学者的东巴寻呤 [打印本页]

作者: folkman    时间: 2010-1-29 15:12     标题: 【钟晓晴】从李庄到丽江 一个学者的东巴寻呤

                                从李庄到丽江 一个学者的东巴寻呤
                                           [ 来源:四川日报 | 更新日期:2010-01-29]

                                                        作者:记者 钟晓晴

  1941年,中央博物院以李庄为大本营,开始进行大规模的西南少数民族民俗研究,在中国第一次掀起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高潮。

  中央博物院的助理设计员李霖灿,深入四川盐源、云南丽江潜心研究东巴象形文字及民俗并取得丰硕学术成果,在宜宾李庄完成了他的两部传世之作——《麽些象形文字字典》和《麽些标音文字字典》,成为研究纳西东巴文化的奠基之作。

  当年李霖灿如何展开田野调查?在长达8个月的行程中,他有哪些全新的发现?宜宾电视台主创人员追寻他当年的足迹拍摄《寻吟“东巴”》,掀开了这段尘封的历史。

  进行田野调查研究东巴文

  抗战爆发时,李霖灿正好从杭州艺术专科学校毕业,为避难随同学一起徒步到了昆明。他在昆明第一次看到《东巴经》,就被那满纸“幼稚”的图画给迷住了。当他知道这些图画居然是在讲故事时,愈发激起了好奇心,于是他去了丽江

  1939年,李霖灿在丽江一边绘画,一边收集美轮美奂的《东巴经》,研究那些原始的图画。

  1941年夏天,中央博物院聘李霖灿为中央博物院的助理设计员,专门进行纳西族民俗学研究。

  为使李霖灿能尽快做好研究工作,时任中央博物院筹备处主任的李济在给李霖灿的信里教授他进行田野调查的方法,资深的人类学家凌纯声教授为李霖灿拟定了详尽的研究考察计划,中央博物院还给李霖灿寄去了一笔三千大洋的研究经费。

  李霖灿对纳西族的民俗研究,以全新的田野调查方式展开,李霖灿选择了《东巴经》里的图画为研究的突破口。这些图画在纳西语里称为“斯究鲁究”,意思是“木与石的记录”。李霖灿认为,《东巴经》里的图画是世界上还活着的象形文字,处于由图画向文字演变发展的初期,是文字的雏形。

  “李霖灿孜孜不倦地研究东巴文字,对东巴文的评价非常高。”南京博物院民族民俗研究所常务副所长陆建芳接受宜宾电视台主创人员采访时说。

  那时,中央研究院的甲骨文大师董作宾也在李庄,李霖灿回到李庄后与他成了邻居和好朋友,后来董作宾利用李霖灿研究纳西象形文字的成果,考证破译了许多甲骨文字。

  重走纳西先民迁徙路线

  《东巴经》最重要的文献《创世纪》记载了这样一个传说:纳西族的祖先从天堂来到一座高高的雪山上,然后从雪山下来,辗转迁徙来到云南丽江,这座雪山就是贡嘎山。

  《东巴经》记载,纳西先民到了木里后分为两支,一支继续南下到了云南的丽江,另一支则往四川的西昌一带迁徙。这活着的象形文字和《东巴经》,究竟蕴涵了纳西族人什么样的历史文化呢?

  在研究考察中,纳西族的两种原始宗教仪式引起了李霖灿极大的兴趣。他发现,两种仪式的路线完全一样,连地名都是一样的,只是行进方向相反。李霖灿决定,按照其中一种仪式的路线标注的地名,从丽江出发,往北走到雪山下,进行田野调查。这次调查历时8个月,行程一千多公里。

  紧邻泸沽湖的盐源县木跨村,曾是李霖灿当年进行田野调查的一个重要节点。据盐源县政府有关负责人介绍,木跨村是四川省境内纳西民风保存最完整的村落。而此次前往木跨村拍摄,却让宜宾电视台的闫冰和他的同事们亲身体会了李霖灿当年调查的艰辛。

  2007年10月26日,闫冰他们从凉山州木里大寺出发,近130公里的路程,摄制组走了整整12个小时,直到晚上11点才到达泸沽湖。“淌过三条没有桥的河,边走边"修筑"山路,”闫冰说,当年李霖灿考察途中的艰辛可想而知。

  经过李霖灿考察证实,这一仪式的路线图上的每一个地方都是真实存在的,他据此绘制出了纳西族的民族迁徙图。在这张图上,从木里到贡嘎雪山画的是一条虚线。原来,李霖灿在结束了木里的考察后,准备继续北上考察纳西人传说中的雪山——贡嘎山。可那时木里一带的匪患很厉害,在当地土司竭力劝说下,他放弃了。这条虚线是李霖灿终身的遗憾。

  追寻纳西文字的起源

  纪录片《寻吟“东巴”》一开始吟诵经文的东巴,是丽江的东巴,是闫冰他们采访的东巴中会《东巴经》最多的一位,而且懂几句汉语,能和他们比较顺畅地沟通。木跨村的东巴杨阿甲能听懂汉语,也会几句汉语,但对话时需要他的女儿作辅助翻译

  李霖灿惊奇地发现,前往四川西昌一带的纳西族人不会写字,也没有《东巴经》,是迁往丽江的纳西人创造了文字。“看是看得来,念得来,就是写不来。”杨阿甲说,他会的东巴文都是上个世纪50年代初在木里跟老东巴学来的。摄制组在杨阿甲那里证实了李霖灿的发现。

  那么,是什么样的动因使他们产生了创造文字的冲动呢?李霖灿研究发现,东巴文的创造发明与一条南北走向的河流密切相关。东巴文中“水”字和汉语的“水”字极不相同,东巴文中的“水”字从中间分开就是东巴文的“北”和“南”两个字。

  李霖灿苦苦地思考着这两个字构造的缘由。他在散文里记载,有一天清晨,他被万马奔腾的无量河水所惊醒,站在河边,突然明白过来:南北走向的无量河一定是东巴文字的起源地。

  在我国境内,河流普遍为东西走向,南北走向的河流尤其少。可是摄制组查遍了地图资料,始终找不到一条名叫“无量河”的河流。摄制组循着李霖灿的足迹,通过多方打听,从木里年长的纳西族人嘴里听说了一条名叫“通天河”的河流,也就是现在的木里河。

  摄制组迫不及待地来赶往木里河边,正值下午2时左右。“山的倒影和水流几乎成了垂直关系,因为只有南北走向的河流这时才可能出现这一景象。”闫冰告诉记者,眼前的一切让他们立即兴奋起来。通过再三核实,他们终于找到了李霖灿提及的“无量河”。由于片长有限,在木里河边拍摄的镜头没能和观众见面,这成了摄制组成员心中一个小小的遗憾。

  李霖灿简历1913年生于河南省辉县。1938年在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毕业后,到丽江作民族艺术调查。1941年7月受聘于国立中央博物院(当时迁至宜宾李庄),从此开始了他长达近半个世纪(1938年至1983年)的纳西东巴文化研究,代表性论著有《麽些象形文字字典》、《麽些标音文字字典》等。1984年,自台北故宫博物院副院长之职务上退休。1999年,因病去世。

  [链接]

  《寻吟“东巴”》是宜宾电视台2006年以来,历时前后两年多拍摄制作的。在25分钟的纪录片中,采用明暗两条线索进行叙述,以李霖灿在抗战背景下对纳西族民风的研究为明线,以讲述纳西民族独特的东巴文化为暗线,使得故事既有国家民族兴衰的宏大背景,同时又表现出专家学者那种保留中华民族文化的历史使命感,还展现了神秘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风情。2009年,《寻吟“东巴”》一举夺得第九届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成为民俗影像类的6部获奖作品之一。这也是我省第一次获得这一奖项。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宗教网

[ 本帖最后由 代启福 于 2010-2-23 14:53 编辑 ]
作者: 英古阿格    时间: 2010-2-20 20:57

东巴寻呤?
搞不懂“呤”是何意。
后面倒有“寻吟”,也是不解其意。
关于李霖灿,在丽江图书中也有不少涉及到他,与洛克一同成为丽江旅游宣传的符号了。
杨福泉的《绿雪歌者》是李霖灿与东巴文化关系研究的力作。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