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张勃]节日:时间的驿站,生活的华章
[打印本页]
作者:
张勃
时间:
2010-1-27 10:19
标题:
[张勃]节日:时间的驿站,生活的华章
当绿色的枞树挂满各式各样的饰品、《铃儿响叮当》的歌谣四处唱响、美国人欢庆圣诞节的时候,当罗马尼亚人穿上民族盛装、跳起民族舞蹈、迎接带给他们丰收与幸福的谷物女神的时候,当到处张灯结彩、巴西人穿上艳丽的奇装异服倾城而出、尽情狂欢的时候,当索马里人高擎树枝、呐喊着奔向对方、互相抽打的时候,当斐济人在街上搭起彩色牌楼、化装游行、评选红花皇后的时候,也许我们会意识到,其实没有哪一个国家,没有哪一个民族没有属于自己的节日。
是的,节日是一种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文化现象,所有文化中的人们都会安排一定的时间举行约定俗成的活动,或者为了庆祝,或者为了纪念,或者为了祈求,或者兼而有之,从而使这段时间成为我们所说的“节日”,并与乏味、单调、平庸、世俗的其他时间区别开来。
中国自然也不例外。
如果我们拿一本今年常用的中国历书来看,就会发现上面标记有各种节日。这些节日大约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种是国家或政府为主导带有更多政治色彩的纪念性节日,如五·一劳动节、七·一建党节、十·一国庆节等,一种是外来节日,如情人节、母亲节、感恩节、圣诞节等,再一种就是中国本土的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龙抬头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元节、中秋节、重阳节、除夕等。它们共同构成了当今中国的节日体系。
由于“节日是社会文化所设置的时间单位,以历日和季节等组成的历年作为循环的基础”,要了解中华节日,尤其是中华传统节日,就不能不了解一些中国的历法知识。
出于生产、生活、交流的需要,每个社会群体都要对时间进行计量和表记,其结果便是历法的出现。简单地讲,历法就是依据天文的客观规律,而后按照某种人为的规定,将“年”、“月”、“日”等合理地编排起来以计算时间的方法。由于地理环境人文条件不同、认识水平有别、对天象天体的关注不同等原因,不同时期不同群体使用的历法并不相同。从世界范围来看,成熟的历法主要有三种,即阳历、阴历和阴阳合历。
阳历以太阳的周年视运动周期——回归年作为制历依据。以春分点作为起算点,太阳沿黄道运动一圈又回到春分点的时间间隔为回归年,其长度为365日5小时48分46秒。阳历每年的月份、日期都与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符合。一年分为十二个月,这个月是人为规定的,与月亮没有任何关系。阳历是目前全世界通行的历法,又称公历,其历年采用公元纪年,以传说中基督教创始人耶稣诞生为公元元年,平年365天,闰年366天。
天文学意义上的阴历,是以月亮的运动为天文依据,采用朔望月(月亮位于太阳和地球之间,其经度与太阳相同的时刻叫“朔”;月亮位于地球的另一边,经度与太阳相差180度的时刻叫“望”。从朔到朔或从望到望的时间间隔即为“朔望月”。一个朔望月的平均长度是29日12时44分3秒。朔望月的长度是月亮盈亏的周期。)作为基本周期,和太阳视运动没有任何关系。目前仍然在一定范围内使用的伊斯兰教历就是阴历。
阴阳合历则兼顾月亮的运动和太阳视运动,既要考虑历月和月相变化的对应,又要考虑历年与季节变化的协调。中国传统社会的历法就是一种阴阳合历,一方面,月的长度考虑的是月亮的运动,根据朔望月而定,强调历月与月相变化的对应,大月30天,小月29天,平年12个月,闰年13个月,年的长度是当年月份日子的迭加。另一方面,历法中还设有二十四节气,而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运动划分的,从春分点开始,每隔15°为一气,依次是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立春、雨水和惊蛰。二十四节气与月相变化没有丝毫关系,而是同太阳视运动密切相关,所以是一种特别标准的阳历。将二十四节气与朔望月配合使用,并用闰月的方法弥补历年与太阳年的岁差,使节气基本固定在特定的农历月份中,如春分在二月、夏至在五月、秋分在八月,这正是我国传统历法的独到之处。
自汉代起,这种非常复杂的历法就一直是中国人的常用历法,直到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宣布改用阳历、以公元纪年,情况才发生变化。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同样以公元纪年,以世界上通用的阳历为正式历法,传统社会的历法就失去了正式历法的地位。不过,在民众生活中,它仍然得到广泛的应用,甚至在国家颁行的历书上也占有一席之地。我们翻阅中国历书时只要稍一用心,便能发现,在标注阳历的阿拉伯数字下面还有一些汉字,这就是目前被中国人自己称作“阴历”(以与阳历相区别)或“农历”的中国传统历法,其中有月数日期,有二十四节气,还有诸多节日名称,这些节日多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在不少外国朋友眼里,中国传统节日的日期非常不固定,难以把握,这是因为他们总以阳历为参照,而没有将其放到中国传统历法中去认识。事实上,在中国传统历法中,这些节日的日期非常固定,以至于人们常用节日在历法中所处位置来称呼它,比如春节时在正月(一月)一日,被称为“大年初一”,元宵节时在正月十五,被称为“正月十五”;端午节时在五月五日,被称为“五月五”;七夕节时在七月七日,被称为“七月七”,中元节时在七月十五日,被称为“七月十五”;中秋节时在八月十五日,被称为“八月十五”,重阳节时在九月九日,被称为“九月九”;除夕时在腊月(十二月)最后一天,被称为“年三十”,等等。
当然,我们应该知道,所有这些节日之所以被称为传统节日,是因为它们都都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虽然沧桑变化,它们还是穿越时光隧道,从千百年前一路行来。
时间如风,来去无踪;星移斗转,天道无穷。时间的神秘流动,曾使古代民众对宇宙造化有着神奇的感受,“天何言哉,四时行焉。”四时的轮转将无限的时间纳入了有限的循环,于是,时间也就有了可触的质感。在传统社会里,民众眼中的春夏秋冬不仅是自然时序代换的标志,而且是生命机体变化的标志,人们从保护与发展自身出发,对自然时序的变化感受极为明显,由此形成了种种周期性的保障通过的岁时仪式。中国民众将抽象的不可逆的时间,转换为具体的重复出现的日常生活,以有声有色的节庆礼仪作为时间段落的界标。
据学者们研究,早在先秦时期,随着历法的逐步完善、历日的确定,敬天顺时的先民们就渐渐将各种祭祀、庆贺、占卜、禁忌等活动集中于某些比较特殊的日子里举行,比如根据成书于公元前三世纪的《吕氏春秋·十二纪》的记载,在二十四节气之一的立春日,周王要亲帅三公、九卿等迎春于东郊;在另一个节气夏至里,则要求君子斋戒,止声色,定心气,身安毋躁,由此出现了节日的萌芽。
汉魏时期,传统节日体系形成。这主要体现在:首先,此时,传统节日中的绝大多数节日,如正旦、人日、正月十五、上巳、寒食、端午、七夕、重阳、春秋社日、立春、立夏、夏至、冬至、腊日、除夕等均已出现。其次,传统节日特定的习俗活动基本具备,“后世的岁时节俗大多是在这一基础上的扩充与发展”(萧放:《岁时——传统中国民众的时间生活》)。再次,节日传说,如与寒食节相关的介子推传说、与端午节有关的屈原传说、与七夕节有关的牛郎织女传说等,都已出现,这些传说往往成为当时和后世民众对某些节日、节俗起源的经典解释或经典解释的蓝本。
与后世不同的是,汉魏时代的节日还具有较多的神秘性质。以岁末宫中大傩仪式为例,人们选童子120人组成驱鬼队伍,他们头戴红帻,身穿黑衣,手中持鼓。又有人身披熊皮,手执戈盾,头戴假面,率领队伍呼喊舞蹈。皇帝和文武官员则齐集殿前。傩舞反复三遍后,持火炬送疫疠凶鬼出端门,再由千名骑士接过火把送出司马门。门外又有五营骑士千人接过火把,送到洛水边,将火把投入水中。整个仪式充满了神秘感。此外,年节放爆竹、祀门神、挂桃弓苇矢,意都在驱鬼;上巳节要在河边举行驱除不吉的祓禊仪式;寒食节,人们在寒冬的黑灯瞎火里吃着冷冰冰的食物,小心翼翼地避免神灵的怪罪;端午节本来就被视为恶日,更是充满了除恶禳毒的色彩。总之,不少被后世称为佳节令辰的节日,在汉代还笼罩在驱鬼除邪的氛围之中。两晋南北朝之后,节日开始朝着娱乐性方向发展,节日游艺活动逐渐兴起,节日欢乐气氛有明显增强。此外,这一时期又承继了汉代以来对节日、节俗来源进行传说化解释的趋势,产生了一些新的节日传说。像与正月十五紫姑神传说、晦日送穷的廋约[1]传说、端午节追悼屈原的传说、重阳节桓景登高避祸的传说,等等,都已成为节日的组成要素,成为节日传承过程中最为稳定的一部分内容。
隋唐宋时期是中国传统节日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中国传统社会几乎全部重要的节日:元旦、人日、元宵、天穿日、送穷日、中和节、花朝节、上巳、寒食、浴佛节、端午、竹醉日、分龙日、七夕节、中元节、中秋节、重阳节、十月节、腊八节、交年节、岁除、立春、清明、立夏、夏至、立秋、冬至、春社、秋社、观音生日、梓潼帝君生日、真武生日、东岳帝诞辰、大禹生日、拜斗等,均已出现;岁时节俗活动的娱乐化倾向在此时表现得更加明显。元明清时期,娱乐性的节日风俗仍在持续,与此同时,一些传承久远的节日或节日的若干习俗也开始遭遇淘汰或淡化,或慢或快地退出了民众的日常生活。而20世纪初期以来,由于种种力量的作用,传统节日更是处于衰微的地步。所以,今天历书上标明的传统节日,并非曾经存在的传统节日的全部,而只是仍然活在我们生活中的那些。它们,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等,正构成了本书的主角。
春节,是农历新年,处在年度周期与四季循环的新旧交替时间关口,是以辞旧迎新为核心、节期长达月余、流传历史最久、流传地域最广、过节人数最多的中华民族第一大节。为了辞旧迎新,人们从腊八开始进入年节阶段,腊月二十三祭灶后,就忙着蒸年糕,打糍粑,买春联,贴年画,包水饺,滚元宵,直到大年三十除夕日,家家户户在此起彼伏的爆竹声中围坐一起,饮酒言欢,享用旧年的最后一顿“年夜饭”;并在“守岁”中坐等新年的到来。当新年到来的钟声在午夜时分敲响,顿时烟花飞舞,鞭炮齐鸣,全国人民都欢腾起来。在以后的几天里,人们祭祖先,祀神灵,拜大年,贺新春,直到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来临。
清明是一个春天的节日,一个死亡与再生交织的节日,一个欢乐与伤情共存的节日。节日期间,历来有着慎终追远、报本返始传统的中国人会来到先人坟墓面前,添一锹黄土,焚一叠纸钱,进行缅怀和祭奠;与此同时,他们也会插柳,踏青,放风筝,荡秋千,在春意盎然的大自然中享受生命的快乐。
端午节时在农历五月初五,在这个被中国人视为阳气过盛的夏季节日里,人们采草药,插艾蒿,用菖蒲,缠五色丝,划龙舟,吃粽子,从事各种各样的习俗活动以避瘟驱邪,并怀念屈原等历史人物。
农历七月初七是七夕节,是传说中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这天,女子们会悄悄地躲到葡萄架下,听牛郎织女倾诉别后之情;又会穿针,观影,看巧云,吃巧果,以乞求上天让自己心灵手巧,多子多福,美丽动人。
八月十五是中国的团圆节——中秋节,秋高气爽、丹桂飘香时候,人们祭月、拜月、赏月、玩月,吃月饼,访亲朋,将它演绎得浪漫而充满人性的辉光。
“九月九,九重阳,菊花做酒满缸香。”这个以登高野宴、吃重阳糕、饮菊花酒、佩茱萸囊、遍赏菊花为俗的日子,也是中国社会的女儿节和老人节。
综观上面六个传统节日,可以说,每个节日都有自己特定的节期,特定的饮食,特定的活动,特定的传说,不可谓个性不鲜明。但我们又不能不说,这六个间隔着排列在年度时间里、个性鲜明的节日,其实还分享着不少共性。
首先,它们都贯穿着阴阳和谐、顺天应时的观念和精神。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也是人们理解自然和社会现象的基本概念。阴和阳,既可以表示相互对立的事物,又可用来分析一个事物内部所存在着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一般来说,凡是剧烈运动着的、上升的、温热的、外向的、明亮的,都属于阳;相对静止着的、下降的、寒冷的、内敛的、晦暗的,都属于阴。人有阴阳,女人为阴,男人为阳;数字也有阴阳,偶数为阴,奇数为阳。阴与阳既对立又可以互相补充,无论在哪个领域,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或是一个人自身,阴阳和谐便平安吉祥,阴阳失调,无论是阳盛阴衰还是阴盛阳衰都会导致天灾人祸的发生。在中国人的世界里,阴阳和谐是一种追求。面对阴阳失调的状况,人们应该顺天应时,通过自己的努力去促成阴阳和谐的达成。这样的观念对中国古代政治、哲学、宗教、医学、伦理、军事、天文、历法等领域都发生了深远影响,节日也不例外。上述几个节日多是被视为阴阳失调的日子,其种种节俗活动在其起源之初,总是因应阴阳消长而做出的顺天应时的相应努力。
其次,它们都拥有尊神敬祖、敦亲睦族、热爱生活的文化品格。而这正是中华民族价值观念、道德观念、行为模式、审美情趣的集中表现。
再次,它们无不有着千年的历史,负载着厚重的文化积淀,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华美篇章。这一华章里,刻写着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复述着中华文明的集体记忆。而正是包括这种集体记忆在内的关于中华民族历史与文化的全部集体记忆形成了坚定不移的民族认同感和持久不衰的向心力、凝聚力。
再次,它们在唐宋以后都营造了一个轻松欢快、相对自由的生活时空。每届节日来临,大家都兴致勃勃地参与其中,祭祀给予自己恩惠的神灵祖先,会见平日难得聚首的亲朋好友,跳起节奏明快的舞蹈,品尝特定的美味佳肴……由是,一个节日就成了日常生活之路上的一个驿站。借着它,为谋生而终日忙碌的人们可以暂时歇歇脚,缓缓神,念一念过去,想一想未来,让疲劳倦困、紧张压抑的身心得以放松,将平日因疏于交往而中断的联系重新接续,使个体的孤独无助感消泯于群体的融洽之中。经过短暂调整,人们会再次积聚起奔波的热情和能量,投入到生产和工作中去,直到下一个节日如期来临……
也许理解了这些,我们就能明白,为什么这些节日能够穿越时光隧道,依然在今人生活中散发着熠熠光辉。
[1]据《荆楚岁时记》,相传紫姑为人家之妾,为大老婆所嫉,经常被驱迫至厕所、猪圈等处干脏活,后于正月十五日激愤而死,此后,人们每逢正月十五日,即迎紫姑出来问卜。传说廋约是个整日衣不蔽体、稀粥充腹的人,人们可怜他,送新衣服给他,他接过后,却或将其撕破或将其烧出一个个破洞后再穿,人们都叫他“穷子”。有一年正月晦日,他死在陋巷。后来人们就在正月晦日这天,用粥和破衣在巷中祭祀,叫做“送穷鬼”。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