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关于“历史民俗学”-萧放&赵世瑜(整理贴) [打印本页]

作者: 王京    时间: 2010-1-26 02:34     标题: 关于“历史民俗学”-萧放&赵世瑜(整理贴)

引用:
原帖由 叶涛 于 2010-1-25 23:47 发表
钟老关于历史民俗学的倡议,萧放兄用力最勤。以我之见,世瑜兄虽然口上不说,但一直是有不同看法的。烦请世瑜、萧放二兄在此版块另辟一话题,针锋相对,说道说道,我们也好用心领会。
王京是不是给两位清理一下场子 ...
奉命清理场地。没经验,西瓶女士把把关哟。
作者: 王京    时间: 2010-1-26 02:36

萧放教授的观点(节选并整理)
《历史民俗学与钟敬文的学术贡献》《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2年第2期


理论:“什么是历史民俗学,历史民俗学成立的学术依据“
 
1,定义与内容:历史民俗学是研究历史上的民俗事象与民俗理论的学问,它包括民俗史与民俗学史两个部分。“对综合或者单项的民俗事象的历史的探究与叙述,包括通时的或断代的事象的探究与叙述”(钟语)

2,方法:民俗史侧重从文献中搜集资料,因此要对资料进行辨伪、考订,再用唯物史观对所描述出来的事实进行分析综合,民俗史的编著主要采用历史考索和叙述的方法(钟语间接引用)。民俗学史是 “关于民俗事象的思想史、理论史,也包括搜集、记录、整理和运用它们的历史”(钟语),大概与研究民俗史方法类似,首先是文献资料 的搜集、整理,其次是从一般民俗理论原理出发,对历史上的个人与著述进行理论的分析与阐述。

3,学术依据:
1)民俗学本来就是研究民间传承的学问,传承是一个时间过程,也就是历史过程,历史性是民俗文化自身的特性。・・・要真正解决田野中遇到的问题,一般来说离不开历史民俗学的眼光与民俗史知识的运用,否则就不大可能对民俗事象的形成变化作出合乎实际的解释。
例:山西柳林正月十五的“盘子”习俗与天官信仰。为何这里如此盛行天官崇拜,它跟地方历史文化传统、地方社会构成有什么样的关系,这就不是单纯口头调查能够解决的,它更多地依赖历史文献的资料,来复原地方历史文化传统形成的过程。

2)中国历史文化传统与文化积累决定了历史民俗学在中国民俗学中的学科地位。・・・中国是重史的国度,・・・民俗文化常常成为记录与辑录的对象。文化人对民俗也较为敏感,自觉不自觉地记录、议论民俗,这样就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民俗历史文献。(例:《诗经•国风》、《风俗通义》、《荆楚岁时记》、《东京梦华录》等。)也有不少有关民俗的观点与评论,如《礼记》的部分论述等,也就是说,有民俗事象的记录史与民俗事象的理解史。・・・拥有这样一份独特的文化财富,我们不去作专门的研究是说不过去的。

3)历史民俗学即民俗史、民俗学史的研究将为当代中国民俗学提供一些适用的学术概念,如谣俗,礼俗、风习,风土等,并且我们的“民俗”与 folklore不尽一致,我们的民俗除了民众生活习性外,还有民欲的意义。在先秦语言中,“俗”与“欲”音义相通,这在《汉书•地理志》中有反映,俗的 变化“随君上之情欲”。民众的精神欲求很早就受到关注,被归在民俗的范围之内。

实践:“钟敬文与历史民俗学的学科建设”

1,对本学科的学术史一向特别地留意,在其论著中,有关民间文艺学史、民俗学史的学术史内容占有相当重的分量。例:《晚清时期民间文艺学史试探》。

2,有关历史民俗文献的研究。例:《楚辞中的神话与传说》、《山海经》研究。对《杭俗遗风》、《帝京岁时纪胜》、《东国岁时记》、《北平风俗类征》等的学术评介。

3,对历史民俗事象的研究。例:《七夕风俗考略》、《中国古代民俗中的鼠》。“理解人类过去智的生活进展史,更为着理解人类过去一般的生活的进展史”(钟语)这样一种学术宗旨关注着历史民俗的研究。

4,研究现存民俗事象时,注意抉发民俗事象的源头。例:《金华斗牛的风俗》比较中国式斗牛与西班牙斗牛的不同风格

5,钟老之外的历史民俗学的成果。
民俗史:张亮采《中国风俗史》、江绍原《中国礼俗迷信》、钱南扬《谜史》,2000年后国家社科基金课题《中国民俗史》;
民俗学史:张紫晨《中国民俗学史》、王文宝《中国民俗学史》。“我们可以从编写近、现代民俗学史入手,以后再分阶段持续努力。这样就有可能在短时期内编裁出一部比较完整的民俗学史”(钟语)
作者: 王京    时间: 2010-1-26 02:37

刘锡诚老师对萧放老师论文的补充材料(2008年3月4日)

“历史民俗学”的成立(钟敬文)
“民俗学”,在我看来,应该说是“民俗诸学科”,就是说它里面可以包涵很多分支学科,比如民俗理论、民俗史、神话学、故事学等等。这次的民俗研讨会中,有位同志(注:程蔷)提出可否建立“历史民俗学”的问题。我以为这是可以的。问题在于处理的是不是历史民俗现象,或者是否从历史学的角度去考察民俗现象。如果有上述两种情形,那么,这种支学就可以成立。历史民俗学,应当包括民俗志、民俗史、民俗学史以及其他有关著述。它与神话学、故事学等一样,可以成为民俗学的一个支学。现在日本有一些学者,主要从历史角度去探讨民俗,自称其所著书为《历史民俗学》。他也被称为“历史民俗学家”。现在我们还没有这样的学者,将来学科发展了,也许自然地要出现吧。(摘录于《谈谈民俗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刘锡诚编《妙峰山:世纪之交的民俗流变》中国城市出版社1996年2月)
作者: 王京    时间: 2010-1-26 02:38

赵世瑜教授的观点(节选)

历史学与民俗学研究对象的界线
《既是民俗的又是历史的》《民俗研究》2009年1月


    我当时没有能想清楚的、对研究好民俗史有直接关系的问题是什么呢?就是民俗史应该怎样写的问题。作为民俗学学科的民俗史和历史学科的民俗史究竟在没有什么区别?需不需要有这种区别?如果有的话,我们应该怎么样在实践当中付诸施行?大家注意到,书中有很多重复的东西,因为是按照时代来编写的,有时候就不可避免。衣食住行,每个朝代或历史时期都写,表面看起来颇多雷同,有很多区别。甚至区别很大,书中在篇章设计上有时候感觉似曾相识。其实这里之所以存在,我认为就是因为没有想清楚民俗学科的民俗史是什么。

    我想,我们所研究的民俗更多的是保留到今天的东西,是我们能看得到的。它不是昙花一现的时尚,而是经过长期传承的东西。昙花一现的那种时尚可以留给做现实研究的人。比如社会学者。还有一些,历史上曾经存在,但是今天已经没有了,这个量可能更大,只可能留在博物馆当中和文献资料当中,这部分我想应该交给历史学家来研究,也就是历史学研究的一部分,就是社会生活史。民俗学研究的民俗史应该是什么呢?民俗学面对的民俗事象是一个传承下来的、一个有生命力的生活内容。因此,那些过去在历史当中出现,并在人民生活当中起过重大作用,甚至一直到今天还保存、还存留。有的可能几百年、上千年地保留下来.这就是民俗学研究的。简言之,民俗学研究的对象就是传承。传承的背后一定有某种非常重要的机制在起作用。而这种机制在不同的区域、不同的时间段内可能是不太一样的.在不 同的族群的内部也可能是不一样的。因此,如何寻找到长期传承的民俗事象的变异过程,特别是背后起重要作用、使它们能够传承下来的一个机制?这是民俗学民俗 史研究的重要内容,我觉得甚至是一个主要的部分。

例:黄帝传说。像这样的一些东西,从口头的传承到实践的层面,从老百姓生活的层面到国家的礼制,一直到今天的精神文明建设,牵连到各个方面的因素,有许多变化和差异,内容非常丰富。这里包含的不仅是我们多数人讲的民俗,就是钟老讲的三层文化里的下层文化,也包括国家层面的、制度层面的东西。这既是我们研究民俗史的学者,也是希望从民俗角度去研究的历史学者所应该研究的东西。

参考1:什么是民俗学问题
《自我的放逐/序》《民间文化论坛》2007年第1期


    什么是民俗学问题?记得我讲了四点,一是多年来大 家都希望明确民俗学科的学科本位,但一直都没有十分明确,也一直受到不同学科的质疑和挑战,如果我们这个学科的从业者都回答不好这个问题,讲不出与其他相 邻学科的区别,那实在是岌岌乎殆哉。最近许多人都在忙着保护遗产,设计项目,分钱花钱,不太有空追问这个根本的、涉及整体的、具有学科特色的问题,所以旧话重提可能不太时髦,但这个问题并没有很好的解决。二是如何梳理学术史上的民俗学问题,比如从“文化遗留物”说到传播论,是不是早期的民俗学问题?中国现代民俗学创立以后,它的问题意识又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轨迹?三是思考其他学科的发展而获得的启示,有些古老的学科很占便宜,比如历史和地理,它们的问题就在时间和空间这两个维度上,是自然存在的。剩下研究人与社会的许多学科,都在拼命想办法,划分势力范围,但是从内容或对象上是不好分的。这些学科面对的是共同的生活世界,具有共同的知识背景,因此我们努力去做的,可能只是尽可能提出独特的或者对其他学科有所贡献的问题。四是我着重强调了传承问题——民俗学就是要回答文化的传承问题。

参考2:田野对于历史学者的意义
《文本、文类、语境与历史重构》《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 年第1 期


    田野虽然是鲜活的、多样的,但却是变动不居的,图书馆虽然是僵死的,但却是稳定持久的。对于历史学者来说,前者多多益善,后者则不可或 缺。我们在下田野之前,往往会在图书馆做较充分的案头准备,但那些内容对我们往往是隔膜的;我们从田野回来后再进图书馆,往往会发现那些隔膜的历史变得亲近起来,变得可触摸和可理解了。例:高王凌《租佃关系新论》即“佃户欺负地主的历史”。

  因为我们的祖先对于文字的传统下了太大的功夫,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遗产,因此我们对使用它们来重构历史有太多的自信。但这并不等于说,口述的、图像的、音律的、实物的文本传统或历史文类就没有历史记忆意义上的价值,问题只是在于我们的祖先在这些方面没有留下太多的遗产,而我们又还缺乏能力去发掘其价值,总结其方法,利用其重构更多面向的历史。
  这当然是个更为复杂和专业的问题,无法在这里细述,但却揭示了田野研究于历史重构的更大空间。
作者: 王京    时间: 2010-1-26 02:40

西瓶女士向萧放教授提出的问题

读了这几篇文章,收益非浅。
我有两个问题想请教:

1 《楚辞中的神话与传说》受到容肇祖先生的好评,为什么钟先生本人却不甚满意?他自己对这篇文章有没有什么评论?

2  像《诗经》、《楚辞》、《论语》、《史记》这样的文学、哲学和史学作品,该如何当成民俗学的资料来使用?法国学者葛兰言(又译格拉耐)的《诗经》研 究曾受到很多欧洲汉学家的批评。他用宋儒的阐释,加上当代的民俗资料,来演绎《国风》中所反映出的古俗,这在史学家眼中,是一种十分不严谨的治学方法。我 们该怎样替他辩护?
萧放教授或哪位知情者能否帮忙指点一下迷津?
作者: 王京    时间: 2010-1-26 02:41

巴莫老师转送的萧放教授的回应:


From: xiaofang
To: Bamo Qubumo
Sent: Monday, January 25, 2010 10:44 PM
Subject: Fw 也向萧放教授取经 - 他山之石 -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 Powered by Discuz!

巴莫你好
     我看到王的问题,但不能贴东西,文字不能上传,所以请你帮助,所以用我的名义贴上去。感谢!
                   萧放  

=============================================
对不起各位,我刚刚才打开邮箱,这就代萧放传上:
=============================================

  提倡历史民俗学的理由及相关问题的回答

  萧 放

  提倡历史民俗学理由:第一是要补充仅靠田野访谈的不足;第二是重视以前历史学忽视的基层社会民俗事象、历史民俗学是在历史学与民俗学两个学科的交叉处工作,不存在跟着历史学跑的问题,也没有与田野调查的民俗学较劲的意思。只是多一个学术维度,在中国这样一个文字发达的文献大国有它的用武之地。我的论文经修改后将发表在《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第2期,到时欢迎讨论批评。但不要简单说跟在谁后面,霄冰以为然否?

  问题一,没有听到钟先生对于自己这篇文章的不满意回答。这是他早年的学术实践。

  问题二,民俗学是对民俗生活文化事象的研究,历史社会中同样存在民众习惯性的生活文化,并且它们常常构成我们今天所见生活文化的历史源头,比如,我们的年节仪式,家人团聚、举杯庆贺、拜年等等,从汉代以来就如此。对民俗传承演变的研究当然要有历史的眼光,而对历史时代的民俗事象的认识,就必须依赖历史文献。而古代社会向来有重视民俗民风的传统,《诗经》就是周王“陈诗以观民风”之作,所以在历史文献中有较多民俗事象的记载与评论毫不奇怪。除了《史记》 大量汉代及以前民俗资料之外(《货殖列传》就保存了较多的区域生计、民性、民信、民知的资料),还有《风俗通义》,当然正统文献较多是上层视角,但毕竟给我们保存了历史时期的民俗资料,何况也有较多专门记载民俗生活的文献。中国文化是一个连续的文化,中国人的生活传统悠久绵长,我们不仅在精神上累积了厚重 的传统,我们的先人还将它们写进了各种文字文献、图像文献、或者器物之中,对历史民俗研究就必须从各种传世文献中搜罗资料,我们以民俗学的视角看待它,不管它被前人分到何种部类中。章学诚“六经皆史”的说法,对于我们今天历史民俗学研究来说,可以借鉴。

  问题三:葛兰言的诗经研究,为传统诗经学打开了新的局面,将诗经还原到历史语境中理解,让我们看到了诗经时代的文化生态,他追求的是心灵与精神的真实,追求的是文化理解,这不是一般考据派所能理解的。作者之所以引入现代资料目的在于要“活化资料”,他有许多界定,有自己运用现代资料的原则。我觉得, 无论今古,人性如一,今天的古朴生态环境中的人的生活与早期有类似性,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古人的生活。就像妙峰山庙会,今天人们追求政府承认的“非遗”,与 清代追求的“皇封”,形式上类似,且最终动机如一,就是有一个传统的合法化,民众为自己求一个表达的空间。所以我们通过今天庙会动力的研究,也可说明传统社会中的一些问题。我们不能看起来科学的手段,学科的界定去局限文化的研究,特别是对中国这样一个文字发达、历史没有中断的文献大国来说,历史民俗学尤其有成立的必要,钟先生晚年的体会是有道理的。
作者: silver    时间: 2010-1-26 02:58

王京,萧放还有一自留地儿,你没发现?
作者: silver    时间: 2010-1-26 02:59

中国民俗学网·历史民俗学

http://www.chinafolklore.org/web/index.php?ChannelID=107


   历史民俗学是研究历史上的民俗事象与民俗理论的学问。包括民俗史与民俗学史两个部分,民俗史是对综合或者单项的民俗事象的历史的探究与叙述,包括通时的或断代的事象的探究与叙述。民俗学史是关于民俗事象的思想史、理论史,也包括搜集、记录、整理和运用它们的历史。历史民俗学是属于民俗学学术领域,它虽然探讨历史上的民俗事象,但注重的是民俗属性的研究,本质上是以民俗学为前提的。

    历史民俗学的研究对象包括:中国上古民众生活、中国中古民众生活、中国近世民众生活。

中国上古民众生活

  中国上古民众生活包括远古民俗和古代民俗两个部分。

  远古民俗是指在漫长的的原始社会孕育形成的,它基本上是史前时期的民俗,史前民俗是中国民俗的开端。这个历史阶段出现了大量的原始习俗。远古时期人们的生产力水平极低,人们不得不过一种纯粹的群居生活,形成了最初的生活规则和群体习惯。例如刀耕火种的生产习俗及对女娲的崇拜;钻木取火,吃熟食的习惯取代了吃生食的习惯;以及他们在敬畏自然时,对拟人化的自然神灵的崇拜;还有在这种敬畏之中创造的对付超自然力的巫术和占卜习俗;都是后世生产、饮食、信仰民俗的雏形。

  古代民俗主要是指春秋战国到魏晋南北朝间的民俗。在汉朝之前是汉族形成的时期的,也是汉族的风俗形成的时期,例如婚礼的六个程序(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迎亲)就是在周代确立形成的,而在汉朝,中国经历了有史以来的最大规模的民族融合,随着封建制度的确立,各种风俗习惯也逐渐成型并在中国的疆域上传承,秦始皇推行了许多政策,其中很多是针对风俗的,例如推行薄葬,统一服饰,令平民同意裹黑头巾等,到了汉武帝时,中国的岁时节令习俗就已经的基本形成,与今天的岁时民俗相差无几。

中国中古民众生活

  中古指的是隋唐五代及宋代这一历史时期。这个时期的民俗逐步走向丰富和成熟,许多民俗逐渐固定下来,成为流传至今的文化遗产。中古民俗与现实生活结合紧密,虚妄程度大大减弱,生活气息日渐浓厚,更易于为人们接受,因而对近世民俗影响极大。其中,都市民俗的发展尤为突出,它们与都市文化相适应,不仅在信仰,而且在服饰、饮食、游乐以及遵守成规等方面都有较大发展;有些民俗愈演愈繁,对喜庆的追求也愈演愈烈。

  饮食方面:唐代的饮食渐趋精致,出现了烹调技术的专著,当时已经有著名的店铺如长安张手美家,每节专卖一物,元日之元阳脔,人日之六一菜,上元之油画明珠,二月十五之涅槃兜,上巳之手里行厨,寒食之冬凌粥,四月八日之指天饺馅等。唐代节令饮食于此可见一斑。宋代饮食则更加多种多样,不但出现了王楼梅花包子、曹婆婆肉饼、郑家油饼、湖上鱼羹、宋五嫂羊肉、王家血肚羹等著名风味食品,而且还注重食品的形象和包装。《东京梦华录》卷之五“民俗”云:“凡百所卖饮食之人,装鲜净盒器皿,车担使动,奇巧可爱,食味和羹,不敢草略。”

  服饰方面:唐代服饰的特点,除了普遍用乌纱帽以外,还受少数民族影响较大,胡服盛行,自天子到庶民都穿着;另外,还用衣服的颜色来区分士人的等级,庶民则穿白色。到了宋代,等级的区分愈加明显,而且还出现了用服饰区分各个行业的做法。在北宋,多以紫色为贵,后来皇帝与内臣的衣服加深为黝色,士庶渐相仿效,成为习俗。南宋时,则重视素装,趋于简易。

  婚娶方面:唐代婚娶风俗发展的极为完备,婚礼纳彩有合欢、嘉禾、九子蒲、朱苇、双石、棉絮、长命缕、胶漆九件象征欢乐美满的吉祥物品,而且改变了上古时期夜晚成婚的习俗,增添了“入帐”和“催妆”两个程序。至宋代婚娶习俗愈演愈繁,程序渐趋繁杂琐细,婚礼开始用乐。这一时期婚娶年龄有所提前,有指腹为婚、襁褓订婚等俗,舅表婚也很盛行。

  另外,宋代还形成了一整套的产育习俗,除催生、满月、百日等习俗外,“五男二女,七子团圆”的说法和“抓周“的仪式也已经产生。而在丧葬习俗方面,宋代一改上古以至隋唐的旧制,丧礼尽废,士大夫居丧期间,食肉饮酒,无异平日。丧仪也大大简化了,但是,尤可注意的是在丧事中出现了供佛、请僧道祈福等宗教程序,烧纸钱的风俗盛行于民间 ,同时还出现了火葬和水葬的风俗,但为士大夫所激烈反对。

  宋代的岁时风俗也发展的相当完备。从正月初一开始,元旦朝会、元宵节、清明节、四月八日浴佛节、端午节、六月六、七夕、中元节、立秋、中秋、重阳、天宁节、立冬、冬至等重要岁时节日,均有民俗活动,而且讲究极多,基本上可以看出近世岁时风俗的雏形,祭灶、桃符之制也与近代类似。

  这一时期,也有人想改革陋俗,增强教化,但多未达到预期效果。宋代官吏有教化属民转巫为药的事例,反映了上层人士对转变社会风俗的正面作用。


中国近世民众生活


  元、明、清三代是我国封建社会后期,这一历史阶段,我们称之为近世。

  元代是蒙古人统治的朝代,所以在元代的民俗中,出现了不同以往的独特风俗,其中大多是蒙古人的本民族习俗,也有部分征战四方的过程中吸纳的各民族习俗,呈现鲜活的异域风采和粗犷的风貌。元代初期,宗教民俗以佛教为主,至元末,道教和喇嘛教相继进入大都,成为统治者推崇的宗教。这直接影响到了大都的民俗和民间文艺活动,出现了极富道教色彩的正月十六中幡盛会,崇信真武神、碧霞元君、关圣帝君、东岳齐天大帝以及窑神、马王神等,一直流传至近代,现在依然可以看到耍中幡的民俗文艺活动,但其中的宗教色彩已经大大减弱了。此外,元代还有基督教、伊斯兰教和蒙古人原来信仰的萨满教等多种宗教并存。

  元大都的民间文艺活动十分丰富多彩,各种说唱、杂技、武术、摔跤等技艺都倍加繁荣,尤其是杂剧,更成为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娱乐项目。清明的秋千、端午射柳、重阳的马球也成为盛行的节日游艺活动。另外,十月一送寒衣、推算生辰八字、丧葬仪式中的鼓乐纸扎以及崇信“石敢当“的习俗也非常流行。

  明代的社会风气,国初尚且质朴,从正德、嘉靖时开始变化,至嘉靖末年、隆庆初年则更为奢靡腐败。饮食、服饰方面僭越现象日益增多,屡禁不止。明朝的代表服饰有六合小帽(即瓜皮帽)、方巾(又名四方平定巾)、东坡巾、忠靖冠及网巾等。民家妇女不受封也可戴梁冠,披红袍或著百花袍。南方淫祀多巫的现象比较普遍。另外,端午的习俗除了沿袭已久的射柳,又有赛龙舟的习俗见于记载;婚礼中撒帐的风俗已经形成;每年上元节的灯市也愈演愈烈,从南宋放元宵的六日街灯增加到十日,变成一年中最重大最热烈的节日活动。

  清代的民俗比较活跃,资料记载也很丰富,从清初至中叶,风俗渐趋奢侈。清代也是少数民族统治的朝代,所以在服饰、饮食、婚娶等各方面都可以看到满族风俗的影响。

  (萧放 撰编)
作者: 王京    时间: 2010-1-26 03:39

小可理解的萧放教授与赵世瑜教授的一致与分歧

1,在文献对研究今天存在的民俗有助的理解上,
赵老师认为,“那些过去在历史当中出现,并在人民生活当中起过重大作用,甚至一直到今天还保存、还存留。有的可能几百年、上千年地保留下来(的民俗现象)。这就是民俗学研究的。”而研究过去时利用文献资料也是理所当然。
而萧老师认为“对民俗传承演变的研究当然要有历史的眼光,而对历史时代的民俗事象的认识,就必须依赖历史文献”。
这一点上,双方意见一致。

2,在田野可以帮助对文献的理解上,
赵老师认为“从田野回来后再进图书馆,往往会发现那些隔膜的历史变得亲近起来,变得可触摸和可理解了”
而萧老师认为“无论今古,人性如一,今天的古朴生态环境中的人的生活与早期有类似性,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古人的生活”
在这一点上,双方也是一致的。

3,但对于仅存在于过去的民俗现象的研究,双方意见相左。
赵老师认为“历史上曾经存在,但是今天已经没有了,这个量可能更大,只可能留在博物馆当中和文献资料当中,这部分我想应该交给历史学家来研究,也就是历史学研究的一部分,就是社会生活史。”
而萧老师认为“必须从各种传世文献中搜罗资料,我们以民俗学的视角看待它,不管它被前人分到何种部类中。”也就是只要是民俗现象,即使现实生活中已不存在,也是民俗学,具体而言是“历史民俗学”的对象。

4,分歧的原因,似乎在于对作为民俗学对象的“民俗”概念的理解不同。
赵老师是从所谓“民俗”的性质出发。认为存在于今天,是活着的,是必要条件。为了避免学科概念与一般社会概念的混淆,赵老师有意使用了传承这个词,强调对其机制的研究。在这里,民俗学被限定为说明并理解今日的学问,应该是今日眼光,今日意识,因今溯古。
而萧老师是从今天为大家所默认的“民俗”之范围出发,认为无论古今,只要是在这一范围内的现象,都可以算作民俗学的对象。与赵老师相反,萧老师毋宁说是有意不在学科概念上与一般社会概念做区分。在这里,民俗学也可以是理解古代生活的学问。可以是因古视今,因为今与古都是一个连续着的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抛砖引玉,希望两位老师能够针锋相对的讨论一下这个问题。也希望其他有兴趣的同仁畅所欲言。
作者: 王京    时间: 2010-1-26 03:56

引用:
原帖由 silver 于 2010-1-26 02:58 发表
王京,萧放还有一自留地儿,你没发现?
没有,谢谢了!
有了这篇文章的内容,两位之间的意见分歧就更一目了然了。
因为“历史民俗学”的对象被具体描述成为上古、中古、近世的“民众生活史”,
而这些在赵老师那里,正是被称之为“社会生活史”的范畴。

撇开用词上的不同,
这个“民众生活史”与“社会生活史”的本质差别在哪里呢?
其目的、理论假设,以及研究方法上的不同具体有哪些呢?
作者: 王霄冰    时间: 2010-1-26 05:16     标题: 感谢萧放教授的引导并请求进一步指点

东瓶先生:辛苦了!板凳已搬到,快坐下歇会儿吧......
在没有请出赵先生之前,先容我回应一下萧放教授的回帖。

首先,非常感谢萧放教授的耐心引导。关于“民俗学跟着历史学跑”的言论,那是我受了史学家的刺激发的牢骚,前日经“心理医生”的点拨,问题已经解决。这句话我心服口服地收回。不过关于历史民俗学,有些地方我还是没有想通,趁着萧放教授在场,烦请再指点指点。

民俗学研究应有一个历史维度,这点绝无疑问。因我是在中央民族大学读的民俗学,在德国学的也是民族学,所以我的立场从一开始大概就比较偏向于人类学(好在在这一点上有一贯性,不存在叛变的问题)。而在人类学的领域里面,也有历史人类学这一分支。德国的教科书把田野调查、历史重构和文化比较列为人类学的三大主要方法。所以我表示怀疑的,并不是“历史民俗学”的合法性问题,而是它的具体方法。

所谓方法,就是历史民俗研究可以用什么资料,应如何运用这些资料,最后要解决什么问题。在萧放教授的论著中,第一个和第三个问题都有比较清楚的答案了,但对第二个问题,我还没有完全理解清楚。到底怎样才能从《诗经》和《楚辞》等等中,解读出几千年前的古代民俗来呢?这些上古文献的字面意义,当然文字学家们可以为我们解释。但这些诗句所反映的民俗,谁能讲得清楚呢?“无论今古,人性如一,今天的古朴生态环境中的人的生活与早期有类似性,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古人的生活。”这句话说得非常好。可是恐怕只能作为文学语言来欣赏,不能作为学术的准则来应用吧?不然的话,人类文化史上的所有问题,几乎都可以通过这样的类比法来解决了。研究中国史不仅可以引用古埃及的例子,还可以引用古代巴比伦的例子,等等。至于中国历史从古至今都有很强的承续性的说法,可能在文化史研究中也是不大讲得通的。只要看看今天日本的文化,我们就会发现,他们和汉唐文化的相似之处,可能比近现代中国还多。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我们还不如直接使用日本的民俗资料,来研究中国上古乃至中古时期的民俗了呢。

河南大学历史系的已故教授孙作云,过去曾致力于《诗经》、《楚辞》的文化解读。他写的文章,光看题目就能让搞民俗学的人眼馋得不行:《说<九歌•东皇太一>是迎神曲》、《<九歌>湘神考》、《<九歌>东君考》》、《<九歌>司命神考》、《<九歌>山鬼考》、《周先祖以熊为图腾考--<诗经•大雅•生民>、<小雅•斯干>新解》、《读<秦风•蒹葭>--〈秦风〉中的上巳祓禊诗》、《周初大武乐章考实》……还有很多很多关于美术考古资料中所反映出的“古俗”和神话传说研究,等等。2003年河南大学出版社出了他的六卷本文集,我特意邮购了一套。由于孙先生的史学和文字学功底都非常厚实,所以这些文章读起来确实让人觉得很过瘾。但事后想想,却好像什么也没有留下。而且他的这些研究成果,在学界好像也并没有真正地流传开来。究其原因,大约就是文中作为结论推出的种种猜测,事实上根本无法得到最后的验证。

我们今天所做的很多历史民俗研究,其实都是步孙先生这一代人的后尘。和他们相比,我们在问题的解决方面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而且加上我们的古文功底远远没有他们那一代人好,所以在文献考据上也显逊色。所以我很想知道,我们到底该怎么做,才能超过上一代人、在学术上做出自己的贡献呢?
作者: 王京    时间: 2010-1-28 00:33

赵世瑜教授2010年1月27日的论坛回帖

转自本版“向赵世瑜教授取点经”

关于“民俗史”的三言两语
我很少来这里浏览,承蒙巴莫师妹提示,知道有些同好关心“民俗史”的问题,颇为高兴。不过我除了了解钟老对于“民俗史”或“历史民俗学”的一些想法以外,对其他同好的知之甚少,无由置评。
    这里涉及几个不同层面的问题。
    第一个,钟老在80年代的一次讲话(后来也发表了)中谈到一个问题,即民俗学是一门现代学,而非古代学。我在写博士论文的时候,因为题目是关于民俗学史的,所以多次和他讨论这个问题。我体会,钟老这个说法主要是针对以往的一些研究的,比如神话学的一些研究,比如江绍原的一些研究,等等。这是很有道理的,就像我们的民族学,在一个时期被放到原始社会史的框架里,因为当时认为今天那些“原始”民族的现实生活反映了原始社会的状况,林耀华、黄淑聘、庄孔韶三代人都做过这个事,这是时代的问题。但还是需要对这种状况进行反思。
    不过,我当时的看法与钟老还是有小异,也与钟老当面探讨过(记得那次谈话是在一个下午)。我的意思是,民俗学虽不是古代学,但却可以是历史学,因为民俗学是讲传承的学问,势必牵连到过去;而历史学却也可以一直讲到昨天,这个意思在我的博士论文的绪论里明确表述过。钟老听了以后,是明确表示赞同的,后来也多次在不同场合用了这个说法。
    提到这点,是因为在时间的意义上,民俗学与历史学有着密切的关系,钟老之所以重视民俗学科中“史”的因素,比如民俗史、民俗学史,后来又提出“历史民俗学”,都与此一学科特点有关。在重新申报民俗学重点学科的时候,我也在讨论和填表时在场,“历史民俗学”被钟老列为三个重要方向之一,其中有诸多因素,时过境迁,也就不足为人道了。
    第二个层面,前面也已涉及,即无论钟老还是我们这些后辈,多会将学术研究的对象与某个名称区分开来。建立一个学科或一个方向,起个比较响亮的或吸引眼球的名字,本来说白了,是为我们一群人谋个饭碗,不能太当真的。比如我们的“历史人类学”也是这样,现在变得有点时髦,实际上我们一些国内的“始作俑者”却谁都不承认自己是“历史人类学者”的。招牌的重要性很大的,可以进入学科目录,招生、争项目,进许多钱,然后利用这些条件把我们真正想做的事做起来。这个道理,生活在今天的人大概没人不明白。只是有时候被迫需要为这个名称一本正经地做些论证,也是不可避免的,读者也莫要太过当真。
    我在《中国民俗史》座谈会上的发言,是从研究问题的角度出发的,而不是从学科名称的意义上说的。无论叫民俗史还是叫历史民俗学,都无关宏旨,那只是个名字罢了。比如我叫赵世瑜,换个名字写文章,文章还是一样的风格。我的意思是说,这个民俗史民俗学家可以写,历史学家也可以写,但重要的区别的是,民俗学家写的民俗史与历史学家写的民俗史会有本质的区别,正像历史学家的历史人类学与人类学家的历史人类学的关怀不同一样。为了民俗学这个饭碗,我们一定要把问题想清楚。如果不想清楚,大家想的、写的都一样,那饭碗恐怕就要砸了。
    第三个层面,我在很多场合都没说的,也因此不愿意参加许多场合的,就是这根本不是民俗史的问题,而是民俗学的问题。很多人为民俗学做了很多有益的事,比如这个民俗学网的建设,等等,但是我们还缺乏集体智慧,或者更多的是我们努力不够,民俗学科自身还比较青涩,还不能在学术界的许多重要领域与文、史、哲、政、经、法平起平坐。像我们所讨论的问题,虽然做了一些成果出来,但一些基本问题都还没有想太清楚,哪里会吸引别的学科的眼球?顶多是我们自己在那里自娱自乐而已。
    倒是“非遗”这个事,无论对民俗学者的参与有什么样的评价,但至少在这件公众关注的事上,大家都要想到民俗学家,想到民俗学。我还是要表示一点敬意的。
作者: 王京    时间: 2010-1-28 00:35

引用:
原帖由 silver 于 2010-1-26 22:27 发表
萧放这几日上网遇到了莫名的障碍……
他在电话中说,过几天会以一篇新作来回应~~
引用:
原帖由 silver 于 2010-1-27 23:11 发表
西瓶女史,你把俺师兄喊出来了耶~~
要知道他现在可是人在贵州,冒泡出来回帖精神可嘉!
twizsy=赵世瑜,大家都知道的吧。
主角终于都齐了。
一个远在贵州,一个上网不便,但都在认真地思考,也引导着大家思考。
加上西瓶女士的主持,好戏可待!
赶紧抢板凳・・・
作者: 王霄冰    时间: 2010-1-28 06:06     标题: 那就请两位先生具体谈谈方法论的问题吧

既然身为史家的赵先生都不在乎我们使用“历史民俗学”的名头,那我们就更可以放心大胆地用了。不过方法论上,到底什么是历史学的民俗研究,什么又是民俗学的历史研究,还望赵、萧二位先生能拨冗指点指点哦。到底是在研究中所要解决的问题不同,还是使用的材料不同(比如是否可以征用当代民俗的例子),抑或是材料相同而解读的方法不同?
作者: twizsy    时间: 2010-1-31 12:16     标题: 不情之请

读了各位的跟帖,颇受启发。特别是还把我和萧放兄的观点做了归纳排比,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真是受宠若惊!
     不过有两个不情之请,希望各位理解。
     第一,这个主题中的“赵世瑜vs萧放”有点不妥,最好别这样提吧。大家共同讨论问题而已,并不是像《水浒传》里讲的“捉对厮杀”,何况有的帖子意思是指萧放兄基本上代表钟老的意见,而我的看法与他们有所不同,这个指涉让我冷汗直冒。
     第二,既然这个问题大家有兴趣,不妨都来参与参与。不要把我们俩当成“巴厘岛的斗鸡”,大家在旁边看得兴高采烈,不小心还赌上一把。因为我和萧放都是历史学出身,难免都会有点局限性。
     说到这里,不妨暴露一点“隐私”。我与萧放教授认识于1987年夏天,当时在同一场合出现的还有已经归西的黄仁宇。这已是22年前的事了,那时我28岁,萧放27岁,大概比与民俗学界的任何一人都认识得早。原来我们都是做明清史的,他早年在江西师大的师兄弟以及后来在湖北大学的同事,都是我的好朋友。后来他必我先一步靠近民俗学,他来北师大做访问学者时,我打水时遇到他,我对这个还不甚了了,不想日后我也跑到民俗学来,真是世事难料。
     关于大家所讨论的问题,多引自我们的文字,但这里恐怕还要看我们的个案研究。我要声明的是,我的主要研究都不是民俗学的,都是历史学的,不管有没有点交叉,我要回答的都是历史学问题,而不是民俗学问题,这个有的帖子已经注意到了。这一立场应该与萧放兄不一样。因此讨论我们的看法,比如田野作业什么的,一定要注意这点。田野作业对于历史学当然不是主要的方法,文献学的才是主要方法;但对民俗学来说就不同的,田野作业就是主要方法。不管是哪个分支,只要说是民俗学下面的分支,就得是这样。
     关于民俗学的基本性质,站在民俗学者的立场上,我还是坚持钟老的“现代学”立场的,就是研究现存的民俗事象;但为什么还会涉及历史呢(即民俗学的“历史学”特性)?就是因为民俗不是时尚,不是转瞬即逝的灰尘,它必定从某一历史时刻传承演变而来,所以我们涉及历史,是为了理解民俗传承至今的机制,是为今而古。历史学不一样啊,它就可以为古而古。大家知道历史学的研究是无所不包的,过去的方方面面都是历史学的研究对象。如果民俗史研究的是只存在于历史上的民俗,那和历史学家研究历史上的民俗没有区别啊,你只是可以说这个民俗事象在历史上是怎样的、为何这样,最后落实到某个历史的因果上去,这不是与历史学研究其它历史现象一样吗?包括孙作云教授的研究,也是属于这个范畴。
    当然,如果论者承认说,在这点上,我们做的就是与历史学者研究历史上的日常生活一样,那我也就没什么话说了;再有个人说,我们民俗学的田野作业方法与人类学的也一样,那我就更没话可说了。我们民俗学就快快关门吧,或者也可以改名为现在时髦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学”。
    说句老实话,某种民俗事象在时间上的传承和空间上的传播,其复杂多样性远超我们目前所能的想象。所谓传承,往往是无穷尽的“传统的再发明”,这些再发明的背后,又是许多不同的人群和他们的活动。正像某帖所说,哪有什么一以贯之的东西,那大多是我们汉人为了维持文化法统编出来骗人的。真对民俗学中的历时性因素感兴趣的同仁,有这么有意思的东西去研究,何必去和历史学者在一个桶里抢粥喝呢?何况,如果不是具备像萧放兄这样先具备了十几年史学功底的人,抢得过吗?
作者: 王京    时间: 2010-1-31 13:47

引用:
原帖由 twizsy 于 2010-1-31 12:16 发表
     第一,这个主题中的“赵世瑜vs萧放”有点不妥,最好别这样提吧。大家共同讨论问题而已,并不是像《水浒传》里讲的“捉对厮杀”,何况有的帖子意思是指萧放兄基本上代表钟老的意见,而我的看法与他们有所不同,这个指涉让我冷汗直冒。
     第二,既然这个问题大家有兴趣,不妨都来参与参与。不要把我们俩当成“巴厘岛的斗鸡”,大家在旁边看得兴高采烈,不小心还赌上一把。因为我和萧放都是历史学出身,难免都会有点局限性。
第一点,我来办。遵从赵老师的意见,主题已经修改,一片和谐大好。
至于第二点,还希望周围“看得兴高采烈”的诸位,也来掺和一把!
特别是赵老师回帖的最后两段,出手凌厉,“民俗学”实有关门之危。
作者: 人生一世    时间: 2010-1-31 22:17

看的实在带劲,实在忍不住,还是参与一下。重在参与嘛。

“历史民俗学”从其名即可知两种趋向“历史学的”和“民俗学的”,赵先生强调“民俗学”是“现代学”,研究方法主要是田野调查,之所以要进行“历史”探析,“是为了理解民俗传承至今的机制”,而“过去的方方面面都是历史学的研究对象”,“如果民俗史研究的是只存在于历史上的民俗,那和历史学家研究历史上的民俗没有区别啊,你只是可以说这个民俗事象在历史上是怎样的、为何这样,最后落实到某个历史的因果上去,这不是与历史学研究其它历史现象一样吗?”

从这些可以看出(或猜测),赵先生强调民俗背后的传承性,则对断代性质“民俗史”是持疑问的

转换一下思路,或许赵先生的民俗史只能是某一具体民俗的历史(从古至今发展变迁,及其背后传承机制)

或许再从民俗“传承”特性看,做民俗史是否合适,或这种提法是否必要,恐也是赵先生思考的问题。

但是,如果我们用长时段和短时段来看“民俗史”的写作,既有宏观历史时代背景,又有某一具体时代民俗传承的衔接,是否可以解决其中的问题。从“编年体”和“纪事本末体”,或许可以找到一个解决的法门。

,本不想打扰二位先生论争,看到王京兄与霄冰兄的忙碌,还是来“轧场子”喔。

纯属个人浅见,如有不是,还请谅解。
作者: 王霄冰    时间: 2010-2-1 06:27

"本不想打扰二位先生论争,看到王京兄与霄冰兄的忙碌,还是来“轧场子”喔。"

参与得很好,多谢一生先生帮忙!
作者: twizsy    时间: 2010-2-1 12:08

第一,什么叫断代的民俗史?明朝的民俗史?清朝的民俗史?王朝体系在历史学领域自20世纪初就被任公批判过了,这里不用多说。一个王朝的兴衰只是个政权的轮回,怎么能框住民众的生活?哪有因为换了皇帝,老百姓的吃喝拉撒睡就变了的?
第二,除了具体的民俗事象的传承演变,难道还有一个普世的、抽象的民俗?或者黑格尔意义上的民俗?
第三,说的更明确点,民俗学是要研究传承的,“悠悠万事,惟此为大”。要做好这一点,必须用历史材料来帮助,后者是前者这个主体工程的一部分。只有民俗学,没有民俗史——当然历史学里可以有,作为民俗学一个学科分支的牌牌唬人,也可以有。就是别顺便把自己也给唬了。
第四,这个问题不是怎么写的问题,而是民俗学者涉及历史上民俗事象的目的问题,是认识问题。这个问题不明确,你用什么体裁也没用。先有一个宏观时代背景?这就是文学史的惯用伎俩,结果都是抄的通史书,不是自己研究的,最后通史书上写的大多是错的,自己还拿文学作品拼命往那个时代连,多丢人呢!过去我们民间文学写冯梦龙,动不动就是资本主义萌芽或者市民运动,现在还有人这么讲吗?
作者: 放牛班的课堂    时间: 2010-2-1 12:34

沙发。。。。

赵老师好! 向您问安!!!
作者: hermony    时间: 2010-2-1 14:36

每次遇到这样的大场面,我就心痒,
虽然是听着赵老师和萧老师的课成长的学生,
也要来响应两位王老师的招呼,
想到啥就说点啥,
重在参与,
也让老师们了解一下学生们的理解程度是怎样的,
以后教学时也可以有个参考
我觉得西瓶老师提出的这个问题,
表面上看是历史民俗学,
其实,最终关注的是民俗学的研究理念。
东瓶老师总结:萧老师和赵老师的不同只是在研究对象的范围上。
这个分歧本身不重要,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分歧才重要。
萧老师还没有进一步的回应,
我就先谈谈我对赵老师和王老师帖子的理解。
西瓶老师一步紧接着一步的问题,最终是要弄明白民俗学自己的研究理念是什么?
而赵老师的回答是一声长叹——民俗学就是没弄清楚这个!
清不清楚,咱也拿学科史来说事,
也拿钟先生来说事,
钟先生一手创建了这门学科,并一直努力于描绘学科建设的蓝图。
这些关于学科建设的文章固然是高屋建瓴的指导,不可或缺,
但遗憾的是,看来看去,就是没有看出这门学科的研究理念是什么,
问题意识是什么。
这些似乎都模糊在先生为民俗学规定的任务中:“以科学的态度,对历史与当代的民俗事象,进行调查、收集、描述、分析和论证,探求它的本质结构、特点与社会功能,揭示其发生、发展、传承、演变、消亡的规律,为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服务。民俗学是一门帮助人们认识历史与文化、改造现实社会生活的人文科学。”(民俗学概论)
看看学科发展史,民俗学似乎真的缺少问题意识的连续脉络,
我觉得赵老师是给民俗学的研究提供了一个理念的选择,就是”传承“。
传承——既界定了民俗学的研究对象范围,也确定了以什么样的眼光来看待民俗事象。
赵老师说:“所谓传承,往往是无穷尽的“传统的再发明”,这些再发明的背后,又是许多不同的人群和他们的活动。正像某帖所说,哪有什么一以贯之的东西,那大多是我们汉人为了维持文化法统编出来骗人的。真对民俗学中的历时性因素感兴趣的同仁,有这么有意思的东西去研究,何必去和历史学者在一个桶里抢粥喝呢?”
这倒让我想起前些日子敬文沙龙陈泳超老师的报告。
现在想来,陈老师的研究似乎是诠释了赵老师的这一理念。
不知道赵老师怎样看待陈老师的研究呢?
我们毕竟需要一个具体的个案研究来将理念清晰化。
您当时说要私下和陈老师论剑,
不知道您听没听到当时观众席上要求“现在就说吧,我们也想听”的声音,
赵老师可以在这里透露一下吧?
作者: twizsy    时间: 2010-2-1 15:40

泳超那个事儿吧,我那天其实三四剑都戳出去了,只不过没等他还击,我有事先闪了——有点不地道哈!
不过我临走也撂下话来,到时候会等着他反击。请施公子和嫫小姐公证。只是他老人家回了江苏老家,又把我们闪了——等他回来吧。
不过,如果看官那天听得清楚,我那几剑都是奔要害去的,估计血淋淋的吧?因此等泳超兄好好缓缓——易安居士不是说过吗: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作者: silver    时间: 2010-2-1 15:51     标题: 回复 22# 的帖子

得令,俺作证:是俺这个想围观的“召集人”忘了CYC/PKU的回家行程,把“单挑”+“小酌”安排在了2月4日。结果他临走发来Email称:

=============================================

Sent: Friday, January 29, 2010 7:06 PM
Subject: Re: 【酒党通知】

可惜呀可惜,我盼星星盼月亮,盼到今晚火车回南方,你开始召集了,故意的吧??!!

你们好好喝吧,我只好遥知兄弟兴高处,遍地灯花少一人了。

=================================

更逗的是一个名叫Dulan的酒魁是这么回复滴:

Sent: Friday, January 29, 2010 11:20 PM
Subject: 回复:【酒党通知】

哇,谢谢巴莫姐姐了!
因为你写“酒党通知”,被北大邮件系统定位为垃圾邮件!哈哈!

===================================

咳咳。。。“单挑”只能延期到节后,这次是“围观”不成鸟……
作者: 张志娟    时间: 2010-2-2 14:12

引用:
原帖由 silver 于 2010-2-1 15:51 发表
得令,俺作证:是俺这个想围观的“召集人”忘了CYC/PKU的回家行程,把“单挑”+“小酌”安排在了2月4日。结果他临走发来Email称:

=============================================

Sent: Friday, January 29, ...
话说泳超老师可是一直心心念念着巴莫老师这顿酒哪!
离京前最后小聚,老师一反常态不肯多喝,问起,说是这两天巴莫老师还约了酒呢~~
呵呵,没想到还是木有喝成

另,可以报名围观单挑么?
作者: 王京    时间: 2010-2-2 20:54

引用:
原帖由 hermony 于 2010-2-1 14:36 发表
东瓶老师总结:萧老师和赵老师的不同只是在研究对象的范围上。
这个分歧本身不重要,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分歧才重要。
感谢hermony兄的参与。但就上面的内容,容我解释一二。
第一,我没有力量来“总结”,只是谈谈自己的理解,提供一块垫脚石而已。
第二,“萧老师和赵老师的不同只是在研究对象的范围上”,不是我的意见。
我的原文如下:
“分歧的原因,似乎在于对作为民俗学对象的“民俗”概念的理解不同。
赵老师是从所谓“民俗”的性质出发。认为存在于今天,是活着的,是必要条件。为了避免学科概念与一般社会概念的混淆,赵老师有意使用了传承这个词,强调对其机制的研究。在这里,民俗学被限定为说明并理解今日的学问,应该是今日眼光,今日意识,因今溯古。
而萧老师是从今天为大家所默认的“民俗”之范围出发,认为无论古今,只要是在这一范围内的现象,都可以算作民俗学的对象。与赵老师相反,萧老师毋宁说是有意不在学科概念上与一般社会概念做区分。在这里,民俗学也可以是理解古代生活的学问。可以是因古视今,因为今与古都是一个连续着的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二位老师对“民俗”概念理解的不同,绝不只停留于所谓研究对象的范围,更深及视角、眼光和立场。
希望两位老师具体探讨这个分歧,各抒己见,也正是因为它牵涉到如何从根本上来理解“民俗学”这门学问。
作者: 王京    时间: 2010-2-2 21:02

引用:
原帖由 twizsy 于 2010-2-1 15:40 发表
泳超那个事儿吧,我那天其实三四剑都戳出去了,只不过没等他还击,我有事先闪了——有点不地道哈!
不过我临走也撂下话来,到时候会等着他反击。请施公子和嫫小姐公证。只是他老人家回了江苏老家,又把我们闪了——等他回来吧。
不过,如果看官那天听得清楚,我那几剑都是奔要害去的,估计血淋淋的吧?因此等泳超兄好好缓缓——易安居士不是说过吗: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关于事件的背景:
2010年1月10日下午在北师大主楼701室第十三期敬文民俗学沙龙上,北大陈泳超老师做了题为《民间传说演变的动力学机制》的学术报告。内容以山西省洪洞县尧舜传说为例,围绕着当地“接姑姑迎娘娘”信仰习俗,从区域性、阶层性和时代性这三个视角剖析了民间传说演变的动力因素。并指出在诸多层次交织的动力机制之中,“民俗精英”是主导力量,引领着传说的变异方向。
据叶涛老师说,陈泳超老师关于民间传说动力学的文章已经写好两年了,这是第一次公开对外发表。施爱东博士在评议中,对陈泳超的研究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而陈泳超老师2010年1月12日透露,文章应该发表在今年5月份的《文史哲》上。
有参会者称,会上赵世瑜老师表示要找陈泳超老师单挑。

至于赵老师戳出去的“奔要害去的,估计血淋淋”的三四剑,因本人未曾与会,也没找到相关报道,具体细节无从得知。
作者: 王京    时间: 2010-2-2 21:07

补充

作为评议人的施爱东老师在2010年1月13日的回帖中表示自己“对泳超的这篇论文评价很高。我个人认为,这篇论文将来一定会成为我们这一代学者的代表性论文之一。”并针对会场提出的部分质疑,做出了如下回应:

“可是,也有许多学者对这篇论文的学术贡献提出了质疑,质疑的主要理由是:你论文中所得出的结论,以及你所讨论的问题,我们早就知道了,那么,你的论文的贡献在哪里呢?
泳超兄当时没有时间回答这些提问。事后我们光顾了喝酒,也没有再深入讨论下去。
下面是我替泳超兄所作的一点回答:

其实,许多学术史上很有贡献的理论,都是在此前就已经开始被讨论,并已经被学界所认识到的,但是,如果没有一个学者用最精细的论证把它完整地揭示出来,这种认识就只能停留在随想录中,只能停留在口头传统之中,而不能作为一个确定性的知识传承给后代学者。

在顾颉刚的层累造史观提出之前,关于传说的“变”,早就有人提出来了,什么崔述、顾炎武等等,都对孟姜女故事有过精采论述,可是,他们只停留在对于事件本身的评论上,没有把它精细化,更没有用一个理论术语和一套理论工具把它上升为一种具有普适性的学术思想。

所谓“我们大家早就知道的结论”,其实大都只是“感觉到了的知识”,这在数学上叫做“猜想”。任何未经逻辑论证的知识,都只是“猜想”。“猜想”是不能作 为稳定性知识进入实践运算的。同样的道理,人文社会科学中的猜想如果得不到精细的论证,是不能作为有效的理论来操作其他对象的。传说动力学的提出,以及对 于动力因子的精细分析,以一个有力的个案,解构和回答了传说学中许多“我们大家早就知道了”却又悬而未决的理论问题。

“哥德巴赫的猜想”是数学史上最有名的猜想之一,多少人为了这个“早就知道的结论”耗费了一生的心血呀。难道我们认为这些数学家们所有的工作都是没有意义的吗?

看来是泳超的演讲讲得太生动了,以至于让人只听出了生动,未能听出生动背后的理论贡献。”

注:26#的背景整理和本回复27#之资料均来自本论坛“学界动态”以下主题,有兴趣请参考(有大量当天的照片上传,可以目睹诸多重量级学界人士之风采)
  
http://www.chinesefolklore.org.c ... &extra=page%3D1
http://www.chinesefolklore.org.c ... &extra=page%3D1
http://www.chinesefolklore.org.c ... &extra=page%3D1
作者: 王京    时间: 2010-2-2 21:51

引用:
原帖由 twizsy 于 2010-2-1 12:08 发表
第一,什么叫断代的民俗史?明朝的民俗史?清朝的民俗史?王朝体系在历史学领域自20世纪初就被任公批判过了,这里不用多说。一个王朝的兴衰只是个政权的轮回,怎么能框住民众的生活?哪有因为换了皇帝,老百姓的吃喝拉撒睡就变了的?
第二,除了具体的民俗事象的传承演变,难道还有一个普世的、抽象的民俗?或者黑格尔意义上的民俗?
・・・
第四,这个问题不是怎么写的问题,而是民俗学者涉及历史上民俗事象的目的问题,是认识问题。
关于第一个问题,萧老师也应该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在本主题已经贴出的文章(8#)中,他对“历史民俗”,没有简单地按王朝断代论述,而是有着按较长的时段,即“上古”(包括远古和古代),“中古”和“近世”来整理和理解的意图。

关于第二个问题,从同一文章中萧老师的论述来看,虽然不存在“普世的、抽象的”或“黑格尔意义上的民俗”,但设定了超越“具体的民俗事象”的层次,这就是“民俗类别”(这是我造的词,或许不准确),即生产民俗、信仰民俗、岁时民俗、饮食民俗、服饰民俗、婚娶民俗等。

有了“民俗类别”这一层次,似乎就可以与第四个问题,即研究目的的问题挂上钩。这就是对历史上民俗事项的研究,可以整理某一“民俗类别”(也就是“生活领域”?)的形成、发展及所受影响的状况。具体的民俗现象虽然可以消失,但民俗类别却一直存在至今,也是“现在的”。这样,能不能说是在另一个层面与赵老师提倡的对具体民俗的传承机制研究并行不悖且可以互为补充了呢?

上面这些都是出于在下的揣测,在萧老师拿出具体意见之前,先给赵老师练练手吧。
作者: hermony    时间: 2010-2-3 19:56     标题: 回复 25# 的帖子

谢谢王京老师,您的意见我都同意并接受!
我又看了一下帖子,是我表达有问题,
我在写“研究对象的范围”时,
心里的逻辑是:赵老师与萧老师“民俗”概念理解不同,因为萧老师的理解是“古代生活的学问”,赵老师是“传承”的文化事象——界定民俗学研究对象的标准不同,标准不同,民俗学研究对象的范围就不同。
我的理解有点跑偏,表达更是欠锤炼,
当当当,
警钟敲响……
作者: 王京    时间: 2010-2-4 01:09

hermony兄太客气了,互相探讨而已。
我以为,平时我们说话之所以可以随意一点,
因为是在互动之中,还可以靠表情、语气、确认、重复、补充等多种方式来避免歧义。
而落成的文字,只能靠自己和上下文来说明,无法互动,
因此,一定要多推敲,尽量谨慎一点,尤其在归纳别人的意见时。
互相督促吧。
作者: hermony    时间: 2010-2-5 11:51     标题: 回复 30# 的帖子

王京老师说的极是,
语言表述也是见真功夫的地方,
我一定心向往之的同时,
继续努力!
作者: 凯南    时间: 2010-5-9 10:39

今日认真读罢本帖,受益匪浅,于是乎决定消除上次的言论,学识不到啊,不敢妄言!

[ 本帖最后由 凯南 于 2010-5-10 01:27 编辑 ]
作者: 王京    时间: 2010-5-9 12:47

萧赵两位学者对于“历史民俗学”的不同意见,是因为各自对“民俗”及“民俗学”理解的不同。但在什么意义上,这些不同意见的碰撞,“可以看作是一种对民俗学自身的自卑”呢?
而凯南先生反对“所谓的前沿性带有学科交叉性质的学科理论建构”,具体理由又何在呢?
愿闻其详。
作者: 凯南    时间: 2010-5-9 19:03

其实以上均是看过此帖的简单印象!见谅!

[ 本帖最后由 凯南 于 2010-5-10 01:16 编辑 ]
作者: silver    时间: 2010-6-9 17:21

引用:
原帖由 silver 于 2010-1-26 22:27 发表
萧放这几日上网遇到了莫名的障碍……
他在电话中说,过几天会以一篇新作来回应~~
文章来鸟,大家继续──


中国历史民俗学的理论与方法论纲

萧 放[①]

(北京师范大学 文学院,北京100875)




  〔摘要〕历史民俗学是中国民俗学学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关于民俗事象的历史研究与历史社会民俗事象、民俗记述及民俗评论的研究,通常包含民俗史、民俗学史、文献民俗志三方面。它与历史社会学与历史人类学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又具有自己的学术特点。历史民俗学概念最早出现在日本民俗学界,钟敬文是中国历史民俗学的倡导者与建设者。历史民俗学有自己特定的研究范围、学科特征与研究方法,是一门正在生长的新型学科,它在中国民俗学研究中有着独特的学术意义。

  〔关键词〕历史民俗学 民俗史 民俗学史 文献民俗志



  小引

  钟敬文先生在《建立中国民俗学派》著作中对中国民俗学体系有一个总体的规划与界定,在他倡导的民俗学学科的结构体系中,把历史民俗学、理论民俗学和记录民俗学作为民俗学结构体系的三大支柱,这是他根据中国学术文化发展的实际所提出的真知灼见[②]。本人在2002年前撰写《历史民俗学与钟敬文的学术贡献》对钟敬文历史民俗学思想进行了初步探讨[③]。近年来笔者从事历史民俗学的教学与研究,对历史民俗学及其相关理论与方法不断进行思考,为了弥补当前中国民俗学研究中历史民俗学研究的不足,尽快真正建立历史民俗学支学,本文在前人的基础上对历史民俗学作尽可能的理论阐述,以此就教于学界同仁。

  一般西方民俗学者重视理论民俗学与记录民俗学,对于历史民俗学提及甚少。究其原因,欧美民俗学跟人类学、民族学与口头文学密不可分,民俗学独立的学科地位并不牢固,更不用说去发展它的支学历史民俗学。同时欧美学界与历史民俗相关的有两个领域:其一,是兴起于20世纪20年代的法国年鉴学派,年鉴学派关注长的历史时段与大背景的历史,特别关注基层社会生活与物质文化历史,它跟历史民俗学关注的对象有近似之处;其二,在20世纪下半期,欧美兴起历史社会学。历史社会学在欧洲有深厚的学术传统,它重视社会研究中的历史取向[④]。因此历史民俗学在西方世界缺少它适合的学术生长条件与存在空间。

  东亚国家虽然近代学术与西方有着密切关系,但毕竟有自己的文化根基与学术需要,对于历史民俗学情有独钟。日本民俗学者沿着柳田国男重视文化根源与乡村生活史研究路径,开辟了历史民俗学新方向。韩国学者也在20世纪90年代因为主体文化认识的需要,创建历史民俗学方向。后文有具体论述,此不赘述。中国是世界上唯一没有出现文化断层的国家,历史文化积存丰厚,文化延续性强,特别体现在民众的文化层面,上层文化主流可能会改朝换代,但是民间文化传统悠久绵长。历史民俗学对于研究与理解中国民俗文化有着重要学术意义以及现实社会意义。

       阅读全文:

       ① http://www.chinesefolklore.org.cn/blog/?action-viewspace-itemid-15878.html 【萧放的博客】

       ②http://www.chinesefolklore.org.cn/web/index.php?NewsID=7046  【中国民俗学网】
作者: silver    时间: 2010-6-9 17:30     标题:   一、历史民俗学概念的提出与中国历史民俗学的拓展

  从今天中国民俗学研究情形看,历史民俗学无疑是一个学术新词。但是,并非自觉的历史民俗学的学术实践早就开始。历史民俗学这一词汇最早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

  日本的历史民俗学是在反思与总结柳田民俗学的基础上提出的。因为在柳田时代,柳田讨论民俗学,但不提历史民俗学,柳田认为传统历史研究限于文献资料的利用忽视了社会基层民众生活史,民俗学就是要从研究视角与资料选择范围上进行拓展,以呈现民众的历史生活。民俗学就是要从乡土社会现实追溯过去的历史生活,认为“现在”本身就包含了“历史”。所以柳田的民俗学就是侧重研究下层民众的历史变迁过程的民俗学。柳田国男的民俗学事实上是没有言明的历史民俗学。如福田亚细男所说:“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它就是历史民俗学,也许颇为恰当。显然,对于柳田来说,在民俗学这一用语中,已经包含了‘历史’在内,因此历史民俗学自然就是多余的了。”[⑤]柳田之后,人们重视现在的民俗学,认为民俗学是研究现实的民间生活,忽视民俗事象的历史研究,这样就给历史民俗学发展留下了空间。

  1972年,樱井德太郎发表了《历史民俗学的构想》。[⑥]樱井德太郎所以提出历史民俗学的构想,在于反省柳田国男的民俗学,樱井通过反思柳田的这些研究方法,提出历史民俗学的概念。[⑦] 认为历史民俗学应该从地域社会复原的角度,将民俗事象置于生活共同体中,以完整地把握民俗事象变迁的历史轨迹。即使地域社会缺乏文献资料,也可以利用观察访谈的传承资料将其类型化,然后对类型进行对比以实现历史顺序的构造。而柳田民俗学的重出立证法是“把鲜活的民俗从社会生活实态中强行分离、抢夺,进行类型化,主要是着眼于把那种类型的序列放置在时间的变化过程中”。[⑧]他认为克服重出立证法,是历史民俗学成立的条件。

  在提倡历史民俗学方面,日本民俗学家宫田登亦有贡献。宫田登在1989年,发表了《历史民俗学笔记》,他首先对历史民俗学的领域作了说明,“历史民俗学为标题的一个研究领域,如同佛教学、民俗学、宗教民俗学、都市民俗学、教育民俗学等所有概念一样成立的理论必然产生”。历史民俗学最初的情形是多方面应用历史学文献来构建民俗学研究。其后,结合文献里的民俗史料与传承中呈现的民俗资料,“以此尝试历史民俗学的体系化”[⑨]。民俗学追求对“日常性”的理解,历史民俗学强调对历史上日常的民俗事象的观照,同时注意从现存民俗中追溯历史,寻找民俗变迁的途径。“历史民俗学超越了文献与传承的形态差,持续利用‘宽松的时间’论与空间性视点来得到‘日常性’”。宫田登最后说“历史民俗学立足于真正的历史学与民俗学的结合领域,有关两者的异质性观点在学术性协作关系中扬弃。”历史民俗学理想是要从民俗学的角度对历史社会民俗生活作完整的描述,消除历史学与民俗学的分歧,取消古代、近代、当代的时间段落,沟通古今,以明了今天的日常生活。[⑩]

  福田亚细男(一译福田阿鸠)是当代日本重要的民俗学家,他曾经担任日本民俗学会会长,对历史民俗学有专门思考,他写了一篇文章《历史民俗学的方法》,收在《日本民俗研究大系》中,这篇文章是迄今为止,对历史民俗学最为深入探讨的论文。他对历史民俗学有一个简洁晓畅的定义:“历史民俗学乃是通过并未自觉其为民俗,但却被过去记录下来的民俗资料,从而揭示历史的学问”。历史民俗学是依靠过去的民俗资料呈现民俗历史的学问,那么历史遗留的民俗记录资料就非常重要。福田就此进一步论述“若把过去被记录下来的资料称为‘文献’,那么,历史民俗学也就成了文献民俗学”。当然他所谓的文献并不专指文字记录应包括各种图像,也不尽是写在纸上,各种金石文字也都属于文献范围。虽然依赖文献研究历史民俗或民俗历史,但历史民俗学是属于民俗学学科领域,因为它注重的是民俗的属性的研究,就是用民俗学的眼光去看待历史的一些现象,也就是说历史民俗学本质上是以民俗学为前提的,不同于一般的历史学。它有一个更细的说明,就是说历史民俗学必须是对超越世代,而传承下来的民俗事象研究,它研究超越历史的,延续到现在的,不是完全消亡的。他说:“因此,历史民俗学乃是通过被过去的文书所偶然记录的民俗事象,进而揭示历史事象之传承性侧面的研究方法。”这跟我们的理解不是完全一样的,福田强调历史民俗学是过去的文书,或者偶然记录的一种事项,不是说为了研究历史民俗而记的田野记录,它是生活服务的东西,它是一个偶然记录。[11]

  韩国民俗学界基于重视本国文化主体性视角的要求,在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重视民众生活史的研究,并酝酿成立专门的学术组织,1990年初正式成立韩国历史民俗学会。在拟定“历史民俗学会”这一名称时,韩国学者“既基于可以首创一种‘学’的现实性期待,又立足于当下对作为历史科学的民俗学的现实要求。”因此其会刊也定名为《历史民俗学》(1991)[12]“历史民俗学”作为刊名标举于学界,这不仅是一面聚集专门学者的旗帜,也是学者交流思想、切磋学艺的阵地。韩国历史民俗学会的同仁在学会系列活动中,致力于“在书写的历史和不书写的历史的字里行间再构建‘生动地生活和呼吸着的民的历史’”。[13]韩国历史民俗学者这种学术关切,体现了现实社会对本国历史文化认同的精神要求。韩国历史民俗学的学术起点似乎与日本柳田先生相近。

  上述日本、韩国学者对历史民俗学已经有了相当深入的思考与论证,这对于中国民俗学学术体系中的历史民俗学建设无疑有着现实意义。但是基于中国的历史文化情况与中国的学术发展实际,中国的历史民俗学与国外有所不同。中国民俗学的奠基者钟敬文在他的学术生涯中特别重视历史民俗学的建设,他很早就开始了属于中国历史民俗学范畴的研究,他的晚清民间文艺研究至今仍为典范;对于古代民俗事象也多有研究,如《中国古代民俗中的鼠》、《七夕风俗考》等;他重视对古代、近代民俗文献的整理与研究,如有关《山海经》的民俗文化研究,《楚辞》中神话与传说的研究,《帝京岁时纪胜》中的禁忌研究,以及对《粤东笔记》、《粤风》、《杭俗遗风》的研究介绍,钟敬文还重视域外民俗文献研究,他自己曾亲撰关于朝鲜岁时民俗著作《东国岁时记》的研究文章。钟敬文不仅在历史民俗学领域有诸多开创性的学术实践,而且他熟悉中国历史传统与民俗文化,有强烈的学科自觉意识。因此钟敬文在倡导建设中国民俗学时,重视中国民俗学与中国传统学术的联系。早在1983年中国民俗学会成立期间的讲演中,钟敬文就提出了“历史民俗学”概念。他讨论了民俗学属于古代学还是现代学问题,虽然强调“从民俗学的一般性质来讲,它应当是现代学的”。但他特别指出:“我们还有民俗史、民俗科学史要研究和写作呢。对于中国几千年来的、多民族的、风俗发展的历史资料,应当重视并进行整理研究,这就是中国民俗史。两千多年来,我们学界在这方面留下了大量文献,其中有关于风俗的专门著作或者片段的意见,如《风俗通义》、《荆楚岁时记》等专著,都是相当贵重的。……另外关于别的民族的风俗记载文献,如《真腊风土记》,是关于柬埔寨的,内容虽不很丰富,但涉及面较广。对它要不要整理、研究呢?我们的答复是肯定的。这种研究应该叫做‘文献民俗学’或‘历史民俗学’”[14]由此,我们能够充分体会到钟敬文对历史时期民俗事象的关注与民俗文献整研究的重视,但这时钟敬文尚未对历史民俗学进行学术界定,也没有对它在学科中的位置作明确解说。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钟敬文对历史民俗学有了更深入的思考,他不仅明确地将历史民俗学与理论的民俗学、方法及资料的民俗学并列为民俗学结构体系的三个方面,而且对历史民俗学有了具体的界定:历史民俗学包括民俗史与民俗学史两个部分。对此他有具体的论说:民俗史是“对综合或者单项的民俗事象的历史的探究与叙述,包括通时的或断代的事象的探究与叙述。”民俗学史是“关于民俗事象的思想史、理论史,也包括搜集、记录、整理和运用它们的历史。”[15]研究民俗学史的目的是了解民俗学的起源和演变过程,了解前人在民俗学发展过程中所作的工作,总结出民俗学发展的一般特性。对于民俗史与民俗学史的研究方法,钟敬文也有自己的思考,[16]具体内容我们在下文予以探讨。钟敬文将历史民俗学作为民俗学结构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构想,体现了钟敬文基于中国民俗学术传统学术创见。这在中外民俗学发展史上也前所未有的学术创新。日本学者虽然在钟敬文之前,提出了历史民俗学的概念,但他们都将历史民俗学作为民俗学诸多分支学科之一,更关键的是他们只是从研究视角上说明历史民俗学,没有一位学者将历史民俗学放置到民俗学体系核心结构中。

  1995年在北京妙峰山“中国民俗学论坛”上,钟敬文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程蔷研究员提出可否建立“历史民俗学”的问题时回答:“我以为是可以的”,“历史民俗学应当包括古代民俗志、民俗史、民俗学史以及其他有关著述。”[17]钟敬文在1998年中国民俗学会第四次代表大会上发表了《建立中国民俗学派》的长篇报告,“一般民俗学只讲以上两种(指理论民俗学与记录民俗学——引者注)。不过我以为,就中国的情况而言,还应该加上历史研究这一条。中国有丰富的民俗历史文献,不进行历史民俗学研究是说不过去的。”[18]钟敬文先生在经历了中国民俗学研究80年后,提出将历史民俗学作为中国民俗学重要组成部分,显现出他整体的学科意识与深邃的学术眼光,他为中国民俗学打开了学术的新路。

  钟敬文在历史民俗学领域还进行富有成效的推进工作,他在研究生学位课程中开设《中国民俗学与民俗学史》课程;在博士、硕士学位论文选题中安排相当数量的历史民俗学研究题目,比如《山海经》神话研究[19]、《史记》民俗研究[20]、《荆楚岁时记》与传统岁时观念的研究[21]、明清民间文艺史的研究[22]、现代民俗学思想史的研究[23]、《泰山香社研究》[24],以及《建国初十年(1949-1959)民俗文献史》[25]、等,为历史民俗学学科奠定了学术基础。在其晚年还申请承担了最后一个国家课题《中国民俗史研究》(2000年)[26],对历史民俗学的建立倾注了极大的心血。

  当然在中国历史民俗学建设过程中,还有一些学者进行了重要的学术实践、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学术建议与思考。如著名的历史学家民俗学家顾颉刚先生,他早年在历史民俗学领域卓有贡献,如《孟姜女故事研究》、妙峰山香会的历史考察等。此外,江绍原的《中国礼俗迷信》、钱南扬的《谜史》、郑振铎的《汤祷篇》、闻一多的《伏羲考》、袁珂的《中国神话史》、张紫晨、王文宝分别撰著的《中国民俗学史》等,都是历史民俗学的重要成果。钟敬文等一批民俗学者为建立中国历史民俗学作出了奠基性的贡献。近年来有几位中青年学者在致力历史民俗学的研究工作,他们的成果也值得注意。[27]

  从钟敬文及诸多前辈同好的研究中,我们对作为中国民俗学结构体系之一的历史民俗学有了较多的了解与体会,为了让这一学科获得学界同仁认同以及发挥它更大的学术效用,我们不妨对它进行归纳总结,提出若干理论性的认识。
作者: silver    时间: 2010-6-9 17:30     标题:   二、 中国历史民俗学定义、性质与范围

  (一)中国历史民俗学的定义与性质

  中国历史民俗学是关于民俗事象的历史研究与历史社会民俗事象、民俗记述及民俗评论的研究。就是说中国的历史民俗学有两条研究路径,一是从现存民俗事象出发,对其形成演变进行历史向度的探寻;一是以过往的历史社会时期形成的民俗文献为依据,研究历史时代具有传承性的民间生活文化事象以及对这些民俗事象进行的记录与学理性评论,它通常包含民俗史、民俗学史、民俗文献志三方面。目前我们学界注意到了第一种研究路径,有一定的成果,但更多的侧重于第二种研究。

  历史民俗学对于中国民俗学界来说,还是一个新的学术概念,尽管钟敬文先生一再强调,但在民俗学界关注与接受的程度并不十分理想,人们多满足于讲单一的民俗史或民俗学史,没有把它当作一门重要的民俗学支学来看待,更没有深入的学理思考。其实,从历史的角度看待民俗学,或者从民俗学的角度去看待历史社会的民俗事象、民俗评论与民俗文献,它将为我们打开学术的新天地,并且它将在历史学、民俗学中间架起合作的桥梁,促成传统历史学科与新兴民俗学科的资源整合,为推出更重大的学术成果打下牢固基础。我们不仅将为目前所见的民俗文化现象找到它的根基,增强民俗学学科的历史研究深度,同时也为我们寻绎出理解民俗传承变迁的理路。况且我们在这里可以找到民俗的富矿,接受我们先辈的智慧启迪。历史民俗学就是帮助我们找回历史社会的“现场”感觉,让我们在传统的情境中体验传统,并清醒地认识我们当下的民俗生活的学问。为了让大家更深地理解历史民俗学的概念内涵,我觉得有必要对它进行辨析。

  历史民俗学,是一门新兴的民俗学支学,它是民俗学与历史学交叉融合的结果。在历史学与民俗学这两大学科的边缘地带开拓出历史民俗学这块学术园地,是新时期学问发展的必然结果。学科的交叉与综合是当代学术的趋向,近代以来的学科分裂、学术领地的条块分割严重地阻碍了我们学术研究的深入,不利于学科的健康发展。因此在20世纪末期,传统学术研究出现变化,人们开始重视边缘学科,边缘学科逐渐成为学术主流。

  为了说明历史民俗学的性质,我们先看历史学与民俗学这两门学科有哪些内在的关联与区别。历史学是传统学科,广义的历史学包含一切社会生活与文化创造的研究的学问,民俗自然包含其中。白寿彝先生在《民俗学和历史学》专文中谈到:“用历史学的眼光看,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信仰和民间文学,都是社会的存在,也都是历史的一部分。”[28];但我们一般运用的狭义的历史学,即对过去发生的事件的陈述与研究,日常的民俗事象常常在正统的历史学家的视野之外。但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新史学影响之下,历史学开始关注平民的知识生活事件,由此与民俗学发生勾连。民俗学是关于民间生活习惯的学问,民俗学以当前社会基层民众为对象,研究他们承载的生活传统,是一门以现实生活习惯为研究重心的学问。由于它研究生活传统,而生活传统的形成是一个历史过程,因此民俗学在追溯传统的时候必定与历史学交叉。白寿彝先生曾经说过:“历史学的原野和民俗学的原野都很广阔,有好多问题合作起来解决可能更好一些,对这两种学问的发展,可以互相促进。”[29]为了解决历史民俗的研究问题,以及探讨历史社会人们对民俗事象的认识,就需要一个兼顾或者说沟通历史学与民俗学的新的学术方向出现,历史民俗学就是在这样的学术背景下产生的。因此历史民俗学的学科性质具有一种历史学与民俗学的综合性质,这种综合性是有机的合成,不是机械的拼接。为何这样说,因为我们是从民俗学的角度去看待历史社会的民俗事象与民俗理论,它既是历史的,也是现代的。我们探讨历史民俗学的目的,不是发思古之幽情,而是为了探寻民众生活文化的演变过程与民众思想的内在逻辑。

  (二) 中国历史民俗学的范围、任务与主要研究方向

  历史民俗学是具有世界文化意义的新兴学科,近年来国内外学者注意对历史民俗学的研究。但对于历史学与民俗学交叉处生长的新兴学科来说,它要站稳脚跟,就必须明确自己研究范围与主要研究方向,只有如此,这门学科才能持久。根据历史民俗学的性质,历史民俗学以历史社会中的民俗事象、民俗评论与民俗文献志为对象,这同时就是历史民俗学的研究范围。

  历史民俗学在中国尤其具有民族文化建设与学术建设的现实意义。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大国,中国有着西方国家无可比拟的、丰厚的历史民俗文献传统,同时当下的中国又面临着走向现代、融入世界的机遇与挑战,因此历史民俗学在当代中国具有双重任务:

  一是对历代民俗文献的搜集整理研究,从前人有关民俗事象的记录、议论、评述中获取有益的启示,以为当今民俗学学科建设提供学术参考与学理的依据;二是对历史民俗文化现象进行当代文化阐释,寻找中国民俗文化的精神血脉,为民族民俗文化主体的建设提供重要的人文资源。

  根据历史民俗学的研究任务,历史民俗学具有以下三个研究方向:

  (1)民俗史,即民俗文化在历史社会中的变化与演进史。是“对综合或者单项的民俗事象的历史的探究与叙述,包括通时的或断代的事象的探究与叙述。”[30]民俗史研究侧重从文献资料中抽绎出民俗事象的传承变迁脉络,并对特定时期的民俗情形作总体的综合的研究与分析,指出民俗传承变化的历史特点。民俗史既包括衣食住行的物质生活史,人生仪礼、岁时节日等社会生活史,也包括民俗信仰、民俗文艺等精神生活史,甚至还可以扩大到民间工艺史、民间医药史等方面。

  (2)民俗学史,即民俗学学术发展史,研究民俗学史的目的是了解民俗学的起源和演变过程,了解前人在民俗学发展过程中所作的工作,总结出民俗学发展的一般特性。中国民俗学史分古代民俗学史与近现代民俗学史两大段落。古代民俗学是古代中国学者文人关于民俗事象的思想史、理论史,也包括他们搜集、记录、整理民俗文献的方法史。如“三礼”中的礼俗观、《山海经》与上古人民的民俗观念、司马迁的民俗见解、班固、应劭的“风俗”定义、王充《论衡》的民俗记述、《淮南子》关于民俗的论述以及古代民俗志作品中体现的民俗观点等,都是我们研究民俗学史应该关注的重点。现代民俗学史重点探讨民俗学作为一门现代学问在中国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如对五四歌谣学运动的研究、中山大学民俗学会研究、杭州中国民俗学会研究、抗战期间西南民俗调查工作以西北民间文艺采风的研究,以及新中国六十年的民俗学研究等,对于不同历史段落的主要人物、活动及出版物都应该给予关注与评价,这对于今天的民俗学学科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3)文献民俗志,即历代撰述的记叙与反映民俗生活的民俗文献,民俗文献既重视传统的文献典籍,注意利用其中的有效信息,同时根据民众生活的实际,放开眼界,关注民众生活中非典籍形式却具有重要生活服务价值的民俗生活文献。所以文献民俗包括两大部分,第一类是历代文化人的有关民俗的记录,如岁时记、风土记、地方民俗志、全国风俗志、笔记小说、竹枝词等;第二类是各种民众生活中实用的活态文献,如民间唱本、宝卷、水利册、碑刻、家谱、契约文书等。

  中国民俗学的发荣滋长离不开中国历史文化这块沃壤,而历史民俗学在认识、总结优秀民族民俗文化上有它特定的优势,因此,钟先生所倡导的中国历史民俗学研究具有广阔的学术前景与深远的理论意义。
作者: silver    时间: 2010-6-9 17:31     标题:   三、中国历史民俗学的特征、研究方法及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一)中国历史民俗学的学科特征

  历史民俗学是以历史社会民俗事象为主要研究对象,其学科特征大体可归纳为以下三点:

  (1)重视古俗与今俗的关联研究。历史民俗学重视过程中的民俗事象,关注民俗事象的历史性与现代性,对于起源于古代而今天在民众生活中依然以基本相似或者变化的形式存在的民俗事象予以特别关注,以研究其传承与变化的脉络。如传统节日,中国传统节日体系形成于汉魏时期,至今约2千年的历史,人们按照夏历固定的时间,周期过节。节日习俗内容与民众过节的心态虽然发生了不小的变化,但人们依旧利用大体相近的民俗仪式,以表达对祖先的崇拜与对家人、亲邻的友爱,对自然的亲近与对未来幸福生活的祈盼等。民俗传统让我们的社会成员保持着紧密的联系性。历史民俗学对古今民俗的比较研究就在于理解辨明民俗生活的内在特性与文化逻辑。再如一些古老的庙会也体现着民俗的传承与变化,陕西岐山周原周公庙建于唐代,历代相传,那里有三月庙会,庙会主要祭祀姜女原,姜女原是周人的始祖,人们祭祀她,既是对祖先的感念,还是祈求生殖力的重要方式,周原庙会至今仍为地方社会文化节点。

  (2)关注历史社会民俗生活类型的传承。历史民俗学以民俗学基本理论分析研究历史社会民俗生活习俗,特别是对在历史社会中重复出现的具有类型性特点的生活民俗予以特别关注。在中国传统民俗中,类型性的民俗生活事象主要集中在岁时节日、人生仪礼与口承传统上,对于这些类型性的民俗生活的起源、形成与渐变予以专门的考察,有利于我们把握整体的社会民俗形态。对民俗生活类型传承特性的研究是历史民俗学与一般历史学关于社会风俗史研究的区别所在。民俗生活类型的研究要求历史民俗学在研究中重视类型的内部结构与其功能性特点,形态研究与历史研究在历史民俗学中相得益彰。如传统婚俗模式中贯穿始终的是男女双方家庭间的礼物流动,无论礼物的形态如何变化(鹿皮、绢帛、金钱等),其财物补偿与婚姻保障的的基本功能没有改变,男娶女嫁的婚俗基本程序照旧。

  (3)重视对历史社会生活文化事象时代特征的阐释。在一般的民俗研究中,人们关注民俗社会自身的存在,对外在的上层影响不大关心。而历史民俗学关注民俗的时代性,因此政治权力对民俗的影响应该纳入历史民俗学关注范围。正如福田亚细男所说:时代变迁与民俗变迁在总体上有一定的关联性。以往民俗学研究中排除政治权力、政治统治、政治斗争,现在应该考虑将政治问题组合进历史民俗研究中,“历史民俗学带有将政治统治也纳入视野之民俗学的新特质”。[31]这是历史民俗学的学科特性。在中国历史民俗学研究领域尤其应该重视政治统治对民俗社会的影响,传统中国上层统治者注重社会伦理教化、统治者的思想与价值观常常通过各种方式渗入基层社会之中,王朝的更替与好尚风气的转移,往往影响到一般民众,因此民俗也常常或多或少地显现出时代的印记。历史民俗学的任务就是要研究历史民俗的时代特性,辨明民俗传统传承变化的轨迹。同时,我们应重视对传统社会中主流阶层民俗观的研究,总结他们对待民俗文化的态度与认识,以明了民俗文化在历史社会的处境与整体文化中的位置。

  以上三点是中国历史民俗学区别于一般民俗学的学科特征。

  (二)中国历史民俗学研究方法

  历史民俗学通过对历史上留存下来的文字与有形资料以及一定的口承传统资料中所记录或反映的民俗事象与民俗见解的研究,揭示民俗史与民俗学史发展演进过程,以及民俗文献志的基本情况。历史民俗学研究方法为:文献考订(文献学)方法、文本阐释(文化学)方法与田野调查方法,辅之以其他一般方法,如归纳法、统计法等。

  由于历史民俗学包含的民俗史、民俗学史与文献民俗志各部分有具体的学术个性,因此在运用具体研究方法时也会有适当的选择。根据民俗史研究的对象,钟敬文提出了民俗史研究与现代民俗研究的不同方法,他说:民俗史侧重从文献中搜集资料,因此要对资料进行辨伪、考订,再用唯物史观对所描述出来的事实进行分析综合,民俗史的编著主要采用历史考索和叙述的方法。钟敬文没有特地指明研究民俗学史的方法,不过从他的思想精神看,大概与研究民俗史方法类似,首先是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其次是从一般民俗理论原理出发,对历史上的个人与著述进行理论的分析与阐述。[32]文献民俗志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对民俗文献文本分析,并在可能的条件下,复原民俗文献使用的社会语境,在民俗生活中看待传统民俗志的社会功能与文化价值。

  在历史民俗学研究中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方法是重视对历史社会民俗经典的阅读与分析(包括民俗史、民俗学史与民俗文献,)。通过对民俗经典的精读,我们不仅可以总结当时文人学者记述民俗的方式与对民俗的态度,研究它在传统社会民俗文化传承过程中的历史地位与社会文化价值,同时也可以看到民俗经典在中国传统社会不断地传承并成为民俗生活持续发展的文献依据与精神保证。如中国最早的系统岁时记录《荆楚岁时记》自其成书之后,不断地被各种讲述岁时民俗的著作引用,被人们用来讲述今天节日的历史依据,直到晚清时期,湖北安陆县志仍然对比着《荆楚岁时记》写安陆岁时民俗。[33]后人还续写了《荆楚岁时新记》、[34]《新荆楚岁时记》[35]等。这种连续性的文献记述本身就是一种精神文化的传承,而且它还有修复与接续生活传统的重要作用,中国民俗的传承除了非文字的口口相传外,超越个体、时代的文献同样为民俗知识传递与精神文化的再造提供重要载体。

  从历史民俗学的研究对象、范围与研究方法看,它在科学研究中具有独特的学术功能:第一,重视从历史社会整体的角度把握民俗文化事象,它有利于打通上下层文化研究的分离,活化民俗文化之间互动与联系。一般民俗学研究偏重于社会下层,它通过现实的田野工作,对普通人的生活方式进行调查研究。历史民俗学因为研究对象的时间的间隔与资料范围的限制,更重要的是传统社会政治文化传统对基层社会的影响,社会不同层位间的文化关联程度较强,因此历史民俗学在研究过程中,重视整体生活文化传统的综合研究,加深人们对历史社会民众生活文化的传承与变异的理解,为我们整体把握历史社会的进程与节奏提供了观测的方向与理解的基础。第二,扩大了历史学与民俗学的资料范围,实现了文字文化与无文字文化的联通。历史民俗学将传统历史研究忽略的反映民众心态与行为的非官方的口头与有形文化资料纳入研究范围,同时也使从前单一的无文字阶层的民俗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扩大到利用文字资料。从中国传统社会的实际情况看,文字传统有着强大的影响与效力,民间社会也在部分运用文字文化为自己的民俗生活服务,如家谱、契约、碑刻等。因此对中国历史民俗的研究可以实现文字与无文字资料的联通作业,这无疑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重要展拓。

  中国历史民俗学突破一般历史学对上层文化研究偏重,也突破了一般民俗学忽视社会上层文化影响局限,同时重视民俗事象内在关联的考察。历史民俗学是一门学术作用明显的新型学科,值得我们去建设与发展。

  (二)历史民俗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辨析

  值得说明的是,历史民俗学与其他平行学科的关系,在对历史民俗学与其他相关学科关系的辨正中,我们更能明确把握历史民俗学的学科性质。我们知道与历史民俗学性质最接近的学科有两个,一是历史社会学,一是历史人类学。

  首先我们看历史民俗学与历史社会学的关系。历史社会学是从传统的社会学理论研究中逐渐形成新的学术方向,它其实就是用一般社会学理论去理解历史社会中的问题,以及在社会学研究中带有浓厚的历史倾向,重视对社会变迁与社会生活事件的过程与场景的分析。[36]英国社会学家丹尼斯·史密斯(Dennis Smith)在1991年出版的《历史社会学的兴起》(The Rise of Historical Sociology)中说:”“简言之,历史社会学是对过去进行研究,目的在于探寻社会是如何运作与变迁的”。他批评一些社会学家缺乏“历史意识”,在经验方面,他们忽视过去;在观念方面,他们既不考虑社会生活的时间维度,也不考虑社会结构的历史变迁。与此相类似的是一些历史学家缺乏“社会学意识”:在经验方面,他们忽视不同社会的进程与结构的不同;在观念方面,他们既不考虑这些结构与进程的普遍特性,也不考虑它们与行动和事件之间的关系。相反一些历史学家与社会学家他们致力于历史社会学的发展,“探寻过去与现在、事件与运行、行动与结构的互动与交融。”[37]历史民俗学虽然也关注历史社会,关注文化现象的历史性,但关注的重点有着明显不同。历史社会学关注的历史社会的结构、社会问题与历史背景的关联,关注当代社会结构的历史变迁过程。历史民俗学关注的是历史社会民众的生活模式与民众主体知识、情感与传统的关系,以及对当代民俗习惯的传承变迁理解与阐释。

  其次,我们看历史民俗学与历史人类学的关系。历史民俗学与历史人类学是两个关系密切的学科。二者关系极易混淆,有时甚至可以替换。但如果从民俗学与人类学严格的学科属性看,二者的区别是明显的。人类学是关注他者的文化传统、生活方式以及人类体质特性,文化人类学或者说社会人类学其主要目的在于寻求不同文化的理解与沟通;而民俗学关注吾乡吾土吾族中具有传承性生活文化现象,是寻求自身的文化理解,在当今变化的时代是要为文化主体搭建沟通传统与现代的桥梁,是一门历史性很强的文化研究。简言之,由人类学研究中形成的历史人类学支学,[38]其主要特点是运用人类学的理论方法研究异域的人群的历史文化传统;历史民俗学则关注本国历史社会平民的日常生活传统与生活模式,寻求与自己的生活文化传统的沟通与对话。

  历史民俗学对于中国民俗学发展来说,不仅是一个学术结构问题,还是一个具有现实的价值与意义的课题,钟敬文先生曾在博士生导航课:《中国民俗史与民俗学史》课程中说:“一个中国民俗学者更要熟知中国的民俗史,熟知历史上前人的著作。中国民俗史著作中的思想观念与西方理论相比,会有许多不同的地方,总的说来,在对中国民俗的记录和感受上,中国人毕竟有自己的独到之处”。“民俗学是人文科学,人文科学的人文现象是有自己的出生地的,绝不是风中的蒲公英,没有根须。现代社会强调高科技,但也不能忽视民族的人文文化。……大家要明白,历史不仅仅是一种知识,还是一种教养、一种义务、一种道德,我们应该对学习历史有自觉的要求”。[39]在当代中国,历史民俗学除了学术意义外,还承担着认知民族文明,沟通古今,关注日常生活,整合社会的现实功用。[40]
作者: silver    时间: 2010-6-9 17:32     标题: 【上文刊于《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

  ①〔作者简介〕萧 放,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基地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教授。

  〔基金项目〕教育部文科基地重大项目中国民俗文献史系列课题成果之一(项目号05JJ840003),同时亦为北京师范大学“历史民俗学”研究生课程建设成果。

  [②] 钟敬文:《建立中国民俗学派》,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③] 见《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

  [④] [美]西达·斯考切波(Theda Skocpol)编,封积文等译,董国礼校:《历史社会学的视野与方法》第一章 社会学的历史想象力,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21页。。

  [⑤] 福田亚细男:《历史民俗学的方法》,周星译自《日本民俗研究大系》第一卷《方法论》,日本国学院大学1982年版,中译本见福田阿鸠(即福田亚细男)《日本民俗学讲演录》附录三,成都:时代出版社,2008年版,第227-243页。

  [⑥] 本文是作者在日本信州大学人文学部讲堂讲演稿基础上修改而成,1989年收入东京:吉川弘文馆《樱井德太郎著作集》第八卷。

  [⑦] 本文也收入樱井德太郎编的《灵魂观的系谱》,东京:株式会社讲谈社1989版.

  [⑧] 樱井德太郎《历史民俗学的构想——对乡土中民俗样式的历史复原》,李文静译。选自《灵魂观的系谱》,讲谈社,1989年出版,第227-312页。

  [⑨] 赤田光男《历史民俗学の研究视角》,《家の传承と先祖观》,京都:人文书院,1988.引自宫田登《历史民俗学笔记》第201页,东京:吉川弘文馆,2006版.

  [⑩] 本文收入樱井德太郎编《日本民俗学的传统与改造》,东京:弘文堂,1988.

  [11] 以上引自福田亚细男《历史民俗学的方法》,周星译自《日本民俗研究大系》第一卷《方法论》,译文出处同前文所注。第230页。

  [12] 韩国历史民俗学会《历史民俗学》创刊号,“序文”,庞建春译。1991年版,第4页。首尔:理论和实践(이론과실천)。

  [13]韩国历史民俗学会《历史民俗学》创刊号,“序文”,庞建春译。1991年,第7页。

  [14] 参看钟敬文:《民俗学的历史、问题和今后的工作》,杨哲编《钟敬文生平、思想及著作》,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548页。

  [15]钟敬文《关于民俗学结构体系的设想》,1986年中国民俗学会第二次学术讨论会上的讲演,1990年整理成文,见《钟敬文文集·民俗学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33-47页。

  [17] 钟敬文《谈谈民俗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刘锡诚《妙峰山·世纪之交的中国民俗流变》,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1996年,第3页。

  [18]钟敬文《建立中国民俗学派》,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48-49页。

  [19] 刘宗迪博士学位论文《论<海外经>与<大荒经>与上古历法月令制度的关系》,2001年,指导教师:钟敬文教授、董晓萍教授。

  [20] 郭必恒博士学位论文《<史记>民俗研究》,2002年,指导教师:钟敬文教授、董晓萍教授。

  [21] 萧放博士学位论文《<荆楚岁时记>研究——兼论传统中国民众生活中的时间观》,1999年,指导教师:钟敬文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22] 董晓萍博士学位论文《明清民间文艺学研究》,1989年,指导教师:钟敬文教授。

  [23] 赵世瑜博士学位论文《中国现代民俗学思想的形成与发展》,1997年,指导教师:钟敬文教授。后以《眼光向下的革命(1918-1937)》为题,1999年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24] 叶涛博士学位论文《泰山香社研究》,2004年,指导教师:钟敬文教授、刘魁立教授。

  [25] 黎敏博士学位论文《建国初十年(1949-1959)民俗文献史》,2007年,指导教师:钟敬文教授、董晓萍教授。中国文史出版社,2008年。

  [26] 钟敬文主编,六卷本《中国民俗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

  [27] 齐涛《中国民俗史论》,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高丙中《民间风俗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赵世瑜《狂欢与日常——明清以来的庙会与民间社会》,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王振忠《徽州社会文化史探微――新发现的16至20世纪民间档案文书研究》,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张勃《中国民俗学研究应该眼光适度向上》,《民族艺术》2009年第2期。

  [28] 白寿彝《民俗学和历史学》,张紫晨编《民俗学讲演集》,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6年版,第62页。

  [29]白寿彝《民俗学和历史学》,张紫晨编《民俗学讲演集》,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6年版,第67页。

  [30]钟敬文《关于民俗学结构体系的设想》,1986年中国民俗学会第二次学术讨论会上的讲演,1990年整理成文,见《钟敬文文集·民俗学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39页。

  [31]福田亚细男《历史民俗学的方法》,周星译自《日本民俗研究大系》第一卷《方法论》,译文出处同前。

  [32] 《关于民俗学结构体系的设想》1990年整理成文,见《钟敬文文集·民俗学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33-47页。

  [33] 参考萧放《<荆楚岁时记>研究——兼论传统中国民众生活中的时间观》,附录一。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242页。

  [34] 《艺风》第2卷第20期,1934年12月。

  [35] 韩致中《新荆楚岁时记》,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

  [36] [美]西达·斯考切波(Theda Skocpol)编,封积文等译,董国礼校《历史社会学的视野与方法》第一章 社会学的历史想象力,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21页。

  [37](英)丹尼斯·史密斯(Dennis Smith)著,周辉荣等译《历史社会学的兴起》(The Rise of Historical Sociology)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版,第4页.

  [38] 可参考王铭铭《我所了解的历史人类学》,《西北民族研究》2007年第2期,78-95页。

  [39] 钟敬文主编六卷本《中国民俗史》总序,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4页。

  [40] 参考高丙中《民俗史的价值和意义》,原刊《八年铸一剑,群贤话春秋》,《民俗研究》,2009年第1期,第48-49页。
作者: silver    时间: 2010-6-9 17:34     标题: 文章来源:

http://www.chinesefolklore.org.cn/blog/?action-viewspace-itemid-15878.html 【萧放的博客】

http://www.chinesefolklore.org.cn/web/index.php?NewsID=7046  【中国民俗学网】
作者: 王京    时间: 2010-6-13 19:35

萧放老师再出重文,本帖有望又起硝烟。
先顶一个。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