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对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
[打印本页]
作者:
溯源
时间:
2010-1-23 10:40
标题:
对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
窃以为我五千年中华文化犹如参天大树,枝繁叶茂、果实累累,无论人们怎样采花摘果、裁枝剪叶,尽可为国人引以为荣,独学者们头脑似应更清醒些,所谓“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我想,“固本”才是学者真正该做的事,其实,但凡真的学者都应当知道:我们这棵“参天大树”的“根本”事实上问题多多,纵观世界各大文明古国的文化成就,大致都有这样三个特点:一、明确的文明发源地;二、经典大作;三、影响深远。谨举两例说明:
(一)、西方文明的发源地是古希腊,经典之作是《希腊神话》,影响力是直接促成了当今西方国家的发达,奥运会更成了全人类的盛会;
(二)、两河文明的成果是产生了一座集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犹太教)圣城于一地的耶路撒冷,两大经典是:《圣经》和《可兰经》,信徒遍布全球,影响人数覆盖了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三。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文明对世界之影响还远远不够,究其“根本”,原因正在于此——中国的专家、学者可谓任重道远!
找寻中华文明发源地的任务已有“中国古代文明探源工程”的专家在做了;余下的经典大作,大约从屈原发出那176个《天问》开始就有学者在考虑这个问题了,遗憾的是,一直至本世纪初,倾毕生精力在做这件事的袁珂大师竟也走了,斯人已去,知大师者又有几人?留给我们的岂只是对大师的怀念,更多的恐怕是我们中华老祖宗走过的那段创造中华文明辉煌的历史最终会成为连中国人自己也永远道不清的美丽神话和解不开的千古之谜了,进而让我们及我们的后人重复比屈老夫子还多的“天问”。
作者:
马知遥
时间:
2010-1-23 13:58
作者:
张润平
时间:
2010-1-25 22:47
标题:
回复 1# 的帖子
“对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这是一个沉重的话题!所提也是客观存在。华夏文明在整个全人类的几大文明板块儿中,声誉和势力并不低,可是为什么老是“让我们及我们的后人重复比屈老夫子还多的‘天问’”?支持讨论!
作者:
马知遥
时间:
2010-1-30 22:01
回博主,要想你的论题不下沉,需要经常来提贴啊
作者:
溯源
时间:
2010-1-31 00:14
中华民族的先祖们创造人类文明的辉煌集中体现在三皇五帝时代。三皇五帝是中国人心目中的神,是中华民族的魂,是所有华夏儿女共同遵奉的祖。这个时代集中体现了中华文明形成的渊源,是中国文化的肇始,是中国人的根,我们学者的责任,就是要依此确立中华文明的源头!
作者:
马知遥
时间:
2010-1-31 10:23
标题:
回复 5# 的帖子
这个话题有意思:他提出一个应该不断给予重视的问题:寻找中华民族之根应该从哪里开始?
作者:
马知遥
时间:
2010-1-31 10:27
假日可能人气比平时少了很多,但你可以不断地将你关于三皇五帝的研究贴上来,估计会有人和你讨论的。目前看,观点还没出来啊
作者:
溯源
时间:
2010-1-31 11:56
标题:
乌丙安老先生留言
是一篇很有见地的文章,很值得认真思考和讨论。其中涉及到一些重大的认识问题和文化史问题,一言难尽!容以后从多个角度探讨交流,最好不去先验地笼而统之地做出论断或认定。就文明的寻根知本、追本溯源而言,首先端正神话观和古史观非常重要。
作者:
华夏子
时间:
2010-2-1 09:20
溯源先生,你强烈看好你,能看出你学富五斗,好多话没有说出来,我就顶你了,希望一路走好!
作者:
华夏子
时间:
2010-2-1 09:21
是我强烈看好你
作者:
张润平
时间:
2010-2-1 17:55
议题还不够明确。是想谈寻根还是谈弘扬?谈寻根,必须要借助考古,才能谈得深透。谈弘扬,必须要首先梳理出弘扬什么。请老师再明确些。
作者:
恩施土家
时间:
2010-2-1 21:37
我觉得可以从文化形态和文化心理两方面看这个很大的问题,中国有许多文化典籍,也有许多文化思想,很多都是优秀的 ,不好说到底要弘扬么子;如果从中国传统人文心理上去考究,可能会找到根在何处……
说到考古,当前对曹操同志的关注我们可以窥见 国民的一些文化心理,具体是么子,我也说不清,还请各位指教……
作者:
马知遥
时间:
2010-2-1 23:14
观点明确起来,大家才好发言,没有靶子,不好放箭。。。。。。
作者:
张润平
时间:
2010-2-2 12:54
标题:
回复 13# 的帖子
作者:
张润平
时间:
2010-2-2 12:55
标题:
回复 13# 的帖子
作者:
溯源
时间:
2010-2-3 09:07
呵呵!说一下吧,我已在“探源中华文明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文中做了进一步的阐述,请各位老师光临指导
主题:溯源固本
溯源既是“寻根”还是“探究”;“固本”则是不但要知道“固”的对象要寻到“本”,还要知道为什么要“固”这个“本”,更要知道该怎么“固”这个“本”——实即弘扬什么。
作者:
张润平
时间:
2010-2-3 11:30
“探源中华文明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在哪儿找?我是新手上路,既不懂规矩,也不知道门径,请指点,我好学习。
作者:
溯源
时间:
2010-2-3 12:18
回张老师的话,和您一样,我更是新手上路,“探源中华文明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一文在我的博客日志里,您点我的名儿就可进入。多谢您!
作者:
张润平
时间:
2010-2-3 20:31
首先感谢溯源老师的指教!我对这个话题感兴趣,并不是因为有什么研究,而是一直心中有一个结,中华文明之源头究竟在哪里?是一元还是多元?她有多远?有多深?有多大?有多高?清晰的面孔是什么?有多英俊?有多漂亮?有多迷人?多年来,看到这样的文章和专著,我就收集起来。确实如溯源老师搬出的【乌丙安老爷子对这个话题看得深看得透些——因为这“其中涉及到一些重大的认识问题和文化史问题】的缘故,让我看了完全满意的很少,更多的是某个方面或部分的满意,有些文章不是有“刻舟求剑”之嫌,就是有“隔靴搔痒”之感。由于受疑古派的影响及等等因素,对中华文明的认定是很不令人满意的。我为什么说要探源,必须得借助考古,因为在中华大地上,从东到西、从南到北,旧石器、新石器时代的遗址都有分布,且有一万多处,七千年至五千年的遗址最为多。可是在探讨中华文明之源的文章中,全面、系统、充分借助和利用考古成果的很少,可能是我井底之蛙、孤陋寡闻之故,成为了我心中的一个结。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也是我经常关注的一个话题。因此,一看到溯源老师的这个话题,就不由自主地想看个究竟。
谢谢溯源老师给“文化”这个词先下的“准确”定义,让我受益匪浅。我在上一世纪九十年代初“文化”正潮热的时候,就专门搜集过关于文化概念的定义有一百多种,据有的学者统计说有三百多种。至今还没有绝对权威的准确地定义。但这都无关紧要,关键是我们要时刻有文化自觉,从而去尊重文化,敬仰文化,弘扬文化,保护文化。
探源或寻根与弘扬并不矛盾。而且寻根是弘扬的路径,弘扬是寻根的目的。这一点溯源老师已说得很清楚。
关键是如何探源?如何弘扬?既然溯源老师已经说:《三皇五帝》揭开国家“十五”科研重点项目“中国古代文明探源工程”之谜,我就只好等待看过了《三皇五帝》之后再说话了。恳请溯源老师能赏赐一本吗?
作者:
溯源
时间:
2010-2-5 19:15
呵呵!张老师高人,一下子说到要害了,“关键是如何探源?如何弘扬?”
——我的《三皇五帝》仅仅是一已之探索而已。究竟该“如何探源?如何弘扬?”才是大家要讨论或各抒已见的话题,也是乌丙安老先生倡导的“从多个角度探讨交流”的意思,溯源不才,愿闻各位高见!
作者:
张润平
时间:
2010-2-6 15:02
俺是矮人,各位老师才是高人。《三皇五帝》肯赏赐否?
作者:
溯源
时间:
2010-2-7 19:29
朋友们,帮帮忙,页面里我的专栏怎么修改?
作者:
英古阿格
时间:
2010-2-7 20:48
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这个话题很重要,很复杂,不知何处谈起。
因在学校教点语文,提点小问题。
“(一)、”后的顿号就不须加了。
作者:
溯源
时间:
2010-2-12 10:07
格格老师批评的好!已经警告自己:是狗也要改了吃屎的臭毛病。
这几天事多,本想再写篇拿得出手的文章,顺便也向一直关心我的各位老师拜个年,可总也腾不开身,才转了几位好友的博客,留下了些拜年的话,终觉不能一一致敬,就利用这个小平台向大家问好了,祝诸君:
牛年牛气、虎年虎威,年年兴旺,岁岁平安!
作者:
华夏子
时间:
2010-2-21 08:48
可惜了,这么好的课题居然没人顶,真做学问的人有几个?
作者:
imorange
时间:
2010-2-21 17:01
标题:
讨论的目的,归根究底,最后还不是解决个人的谜题和困惑么。
不是没有人讨论,而是楼主一下子就抛出这个一个大问题,很容易陷入空泛的老生常谈。窃以为脚踏实地从自己做起,多做些有意义的事,就是弘扬。像我们这代小青年,对神话民俗感兴趣的人不少,入门就是从袁珂的著作读起。学者做好份内工作,以后有兴趣的人自然会按图索骥,获益良多。JUST DO IT,不管是确立源头也好,弘扬文化也好,都是切实需要做的事情。退一步讲,就算在学者中达成共识,可是能否也影响到大众呢,学术上的成果最终还是要回归大众的。
作者:
溯源
时间:
2010-2-28 22:14
楼上的朋友,对不起了,我因一直思考痛批由民俗学会指导的“新编12生肖故事大赛”事,一直没顾得上看这个帖子。我完全同意你的观点,即回归到大众去!寻根——固本——弘扬这三者缺一不可,而弘扬的的最好办法正是你说的能否影响到大众?
作者:
华夏子
时间:
2010-3-1 16:46
溯源先生:你的——痛批由民俗学会指导的“新编12生肖故事大赛”——为什么没了?是不是有人有意删了?你快看看!
作者:
华夏子
时间:
2010-3-1 16:49
什么意思吗?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