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叶涛 于 2010-1-14 22:23 发表
首先要感谢燕赵先生对网站的关心,讨论什么话题确实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当然,网络不同于实体空间,在这个虚拟空间里,如果都是扳着面孔的说教,会索然无味的。
以我自己的情况为例,我上来之后首先会看看博客里发了什么好文章,再就是看看论坛有什么新话题,再次才是去看其他资源类的版块。话题栏目是大家喜欢的栏目,两位主持人、尤其是马知遥功不可没。
完全赞同爱东的建议,将《批评与方法》栏目前置,把话题之外的一些栏目盘活,增加学术讨论的空间,使大家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真正享受到学术的乐趣。
请任双霞好好跟着施老师做好版块。
原帖由 施爱东 于 2010-1-14 22:07 发表
巴莫JJ的回复真是太认真了。
这段长篇回复应该好好存下来,兴许将来做学术史还用得着。
谢谢巴莫JJ的认真,但也别太较真,别把自己弄得太累。
学术不是一本正经的坐而论道,
但也不是一味插科打诨,
两者都得 ...
原帖由 叶涛 于 2010-1-14 22:23 发表
首先要感谢燕赵先生对网站的关心,讨论什么话题确实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当然,网络不同于实体空间,在这个虚拟空间里,如果都是扳着面孔的说教,会索然无味的。
以我自己的情况为例,我上来之后首先会看看博客里 ...
原帖由 施爱东 于 2010-1-14 22:07 发表
……部分接受燕赵悲歌兄的建议,
不过,悲歌兄本可用更平和一些的语气来共同商议更好地开办民俗学论坛。
免得把较真的巴莫JJ惹得一晚上没睡觉。
……
我提议,
可以把《批评与方法》栏目提前到第二位,
我自告奋勇要求与任双霞童鞋搭档,主持这个栏目。
请叶涛兄和巴莫JJ批准。
...
原帖由 叶涛 于 2010-1-15 06:47 发表
王京是不是认领“他山之石”?就先从日本民俗学的经验讨论开来,这是你拿手的。
或者,就先介绍你的导师福田先生的学问与为人吧。
我1996年秋天和福田亚细男先生相识,那次是钟老请他来北师大开设 ...
原帖由 笛威辛亢 于 2010-1-15 11:52 发表
拿老师的论文开涮不仅仅需要勇气还需要见识,带着质疑读“大师”“前辈”的文章才是正经态度。这也是爱东老师一直强调和主张的。
爱东老师应该会喜欢这个东方民俗的。
要是这个大气的小毛孩儿能进一步剥皮抽筋的拿 ...
原帖由 东方民俗 于 2010-1-15 09:18 发表
从准备考民俗学的研究生开始到现在,我接触(只能说是初级接触)民俗也几近一年的时间了。作为一名徘徊在民俗圈里圈外的边缘人物,通过自己这段时间登陆论坛的经历,简单说一下自己的感受和一点点自己不成熟的意见, ...
原帖由 恩施土家 于 2010-1-15 11:35 发表
东方民俗 我原以为是一个很牛A的人物,我估计是从日本求学归来的高材生,因为这名字太拉风了 。看了他自己的陈述,没想到和我一样,也是民俗学的一个小小虾米,不过语出惊人,敢拿老师的论文开涮,这个贴要是被某些老 ...
原帖由 燕赵悲歌 于 2010-1-16 12:32 发表
多谢巴莫老师循循善诱的解释。让我对网站有深入的了解。
特别被巴莫老师的耐心、细致感动!民俗学有这样的人才真幸运!
感谢施爱东老师的提醒,善意的提醒,我一定也要多提醒自己,吾日三省吾身,让自己平和一些。 ...
原帖由 燕赵悲歌 于 2010-1-16 12:32 发表
多谢巴莫老师循循善诱的解释。让我对网站有深入的了解。
特别被巴莫老师的耐心、细致感动!民俗学有这样的人才真幸运!
感谢施爱东老师的提醒,善意的提醒,我一定也要多提醒自己,吾日三省吾身,让自己平和一些。 ...
原帖由 王京 于 2010-1-16 15:31 发表
原帖由 叶涛 于 2010-1-15 07:09 发表
让霄冰和王京共同主持他山之石,一个东洋,一个西洋,这就全了。
王京:
被点了名,如果没有特别的理由,扭扭捏捏就是矫情了。但可能的问题,也要事先说明一下。
1,我对这个斑竹的事业,特别是一些技术上的问题,实在是不甚明了。今天看个博客留言就折腾了许久,而试图将论坛的帖子引入日志,到现在也没有成功。
2,在另一个给爱东老师的回帖中也曾说过,有时想法有,一欲下笔,思路缠绕,文滞笔钝,费时甚多。
建议以霄冰老师为主,我打个下手,如何? ...
原帖由 王京 于 2010-1-16 15:31 发表
被点了名,如果没有特别的理由,扭扭捏捏就是矫情了。但可能的问题,也要事先说明一下。
1,我对这个斑竹的事业,特别是一些技术上的问题,实在是不甚明了。今天看个博客留言就折腾了许久,而试图将论坛的帖子引 ...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 Powered by Discuz! 6.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