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国务院举办春节文化论坛 马凯:让春节焕发新光彩
[打印本页]
作者:
张勃
时间:
2010-1-8 20:11
标题:
国务院举办春节文化论坛 马凯:让春节焕发新光彩
2010年01月08日12:49 来源:人民网-文化频道
人民网北京1月8日电 (记者文松辉)由国务院参事室、北京市人民政府、中央文史研究馆联合主办的“春节文化论坛”今天在北京举行。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马凯出席,并以《让中华民族的盛大节日更加丰富多彩》为题发表了讲话。
马凯在讲话中指出,春节已成为炎黄子孙永远不能忘怀的鲜明的文化符号和文化记忆,也是喜庆时间最长、活动内容最多、节日气氛最浓、影响范围最大、全国各族人民最为重视的传统节日。但当下,国人明显感受到春节的年味淡了、节日气氛不浓厚了,相反,圣诞节、情人节等洋节却显得十分热闹。
源于农耕文明的这个中国传统节日,怎样能在现代文明中焕发新的光彩呢?马凯提出,要深入发掘、保护和传承春节优秀文化内涵,研究春节文化内容和形式如何创新,研究弘扬传统节日文化与扩大消费、发展文化产业的关系,研究政府如何发挥主导作用并与民间结合,研究如何借鉴世界各国,特别是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国家节日文化的精华,从而让中华民族的盛大节日更加丰富多彩。
国务院参事室主任陈进玉在致辞中指出,国务院参事室、中央文史研究馆将继续加强传统节日文化的研究,增加传统节日的文化含量,让人们在欢乐中、在热闹喜庆中、在休闲消费中享受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北京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北京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蔡赴朝在致辞中指出,北京市参与举办本次春节文化论坛,对于推动和创新首都春节文化内涵、形式具有重要意义,北京已经有庙会等多种春节品牌活动,还将结合现实不断创新,办好网络春晚,以更活态的形式将春节文化深入到人民的生活中。他同时提到,北京是历史文化名城,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市委、市政府愿意为开展各种文化研讨和交流提供平台,希望社会各界对首都文化建设献计献策。
国务院参事冯骥才、张抗抗,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王蒙、舒乙,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何星亮,山东大学民俗学研究所所长张士闪等在论坛上就如何弘扬春节文化等话题发言。
参加论坛的还有国务院参事室党组成员、副主任陈鹤良、方宁,副主任王明明,北京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陈启刚,国务院参事室新闻顾问、《中华书画家》杂志社社长赵德润,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常务副院长杨延文,以及30余位国务院参事、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100余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专家学者和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师生等。
(责任编辑:文松辉)
作者:
folkman
时间:
2010-1-8 23:03
标题:
[冯骥才]中国申报世界非遗 春节应放在首位
中国申报世界非遗 春节应放在首位
——冯骥才1月8日在国务院参事室、北京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春节文化论坛”上的发言要点
国务院参事 冯骥才
2010年01月08日17:33 来源:人民网-文化频道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节日,也是民间生活最大的事。在几千年农耕生活中,人的生活与自然节律一致。年是大自然季节更迭周期之始,也是人们生活的新起点,人生道路的共同节点。人们自然要把对未来的希望、憧憬和热望,通过年俗表达出来。数千年来,中华民族集体创造了一整套极其密集和丰富的年文化。
年文化的本质是精神的、理想的。它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道德、价值观和审美的传承载体;它最鲜明地体现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基因,它是中华文化形象最迷人的体现;它是民族凝聚力和亲和力的源泉;是中华民族精神遗产和传统的软实力。无论其文化规模与价值,还是精神内涵与意义,春节都是中华民族最大的非遗。
从文化学角度看,春运是一种文化现象。它是民众心中对年的需求乃至渴望的表现。它象征着春节在人们心中至高的位置。表明春节这一重大遗产今天仍被生机勃勃传承着。反过来,它也体现春节在中国人心中非凡的精神文化份量。
近五年春节作为非遗受到政府和各界的重视。如列入国家非遗名录、假期前调、春晚、取消除夕禁放烟花爆竹等,春节已摆脱淡化的危胁。
我国在世遗的申遗上,建议将春节应放在首位。作为非遗的春节,全民都是传承者。将其推入世遗,可以提高人们对春节文化保护全民自觉,增强人们的文化自信,促进中华民族的四海一家的认同感和亲和力,同时,加强国家与民族的软实力、文化影响力和民族人文形象。
[注: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只代表署名作者的个人意见。《中国申报世界非遗 春节应放在首位》标题为编者所加]
[
本帖最后由 folkman 于 2010-1-8 23:11 编辑
]
作者:
folkman
时间:
2010-1-8 23:14
标题:
[王蒙]把春节变成全国老百姓畅言心愿的节日
把春节变成全国老百姓畅言心愿的节日
——1月8日王蒙在国务院参事室、北京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春节文化论坛”上的发言摘要
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 王 蒙
2010年01月08日17:40 来源:人民网-文化频道
传统节日现在非常受重视,尤其国务院调整了假期,我觉得现在正是时候。关键有三个问题,一个是提高和丰富我们传统节日的文化含量。一个就是把传统节日和某些群众喜闻乐见的风俗联系起来;还有一个就是改善和提高传统节日的饮食文化,因为中国人是重视吃的,说的任何一个节日都会跟某种特定的食品联系起来。
现在春节还有新民俗,就是说央视的春节晚会,像中央和国务院每年春节的团拜会,这些都很好。还有北京,春节的庙会越做越好,地坛庙会,龙潭庙会,但是我希望全国各地在春节期间也有一些庙会的活动。我建议能够把春节变成一个全国的老百姓畅言自己心愿的一个节日,能够在我们的媒体上,在我们的文艺当中充分表达我们的心愿。
另外,我建议把春节变成中国一个传统的戏曲节,因为我们现在文艺生活越来越多样,但是春节期间唱大戏,既是古老的传统,又是新的传统。每年春节前,在中南海都会有一场由中宣部、文化部组织的中央领导同志观看的戏曲晚会。但是我想让全国的老百姓除去最小和最老,和病重的,在春节期间都能出席。如果春节期间再不听戏,还什么时候听戏?春节听戏多有滋味啊!包括昆剧、京剧,也包括各个地方戏曲。春节后面的我本人也说不太清楚,但是正月十五没有单独的节日,但是正月十五是最热闹的节日。你看历史上灯节是万人空巷,《红楼梦》一上来都把女儿丢了,就是为了灯节看灯。所以元宵节看灯的活动可以比现在搞的好得多,而且我建议这个要和轻工业联系在一起。这个传统节日不光是文化,也是经济的问题。温州现在是全国灯具的一个中心,所以有关的部门可以在温州举办。或者是在上海,在那举办全国的灯展。现在灯具发展得也非常好,我们现在这个灯节不光是挂红灯笼,而且也包括现代的吊灯、台灯、壁灯。每年灯节的时候我主张进行行业评比,灯的制造每年起码一等奖十个,二等奖五十个,变成一种促销。当然各种产品的灯笼游乐性也可以做。
元宵的食品有什么改进我就不知道了,我希望有食品专家来研究一下。现在也有发展,不是没有发展,因此稻香村的元宵达到18块钱一斤。我在北京郊区农村买的农民做的元宵是2元一斤,面没有什么,就是馅,馅有很大的扩展。比如椰蓉馅过去没有,巧克力馅过去北京也是没有的,但是过去北京有一些传统的馅仍然是符合一些老北京人胃口的,比如青丝、红丝、白糖,我希望这些传统的馅也能够得到提高。甚至也可以搞全国元宵和汤圆的比赛,如果他可以选上了几种,请文史馆的馆员去品尝,然后我们给他投票,做一个参考。我觉得这也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注:《把春节变成全国老百姓畅言心愿的节日》标题为编者所加]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