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叶匡政:2009年的文化主线是抢救历史
[打印本页]
作者:
放牛班的课堂
时间:
2010-1-5 09:00
标题:
叶匡政:2009年的文化主线是抢救历史
叶匡政:2009年的文化主线是抢救历史
中国新闻网 2010年01月04日 15:16 来源:时代商报
2009年在喧嚣、激荡和艰难中,即将过去。回望2009年的文化热点,可能最瞩目的现象,就是学术老人的离世了,他们或者是文化大师,或者是科学大师。总之,每个老人的辞世,都引来大规模的纪念和感叹,媒体也会不惜手笔地渲染。一方面,这表明慎终追远的古典情怀,在今天悄然复活;另一方面也映射出当下民众,对价值观与文化精神双重缺失的隐忧。
今年离世的学术老人,多是高寿。1月,85岁的梁羽生老人在悉尼病逝;5月,93岁的漫画家丁聪过世;7月,95岁的戏剧家欧阳山尊去世;7月11日,98岁的季羡林和93岁的任继愈同一天离世;8月,87岁的文化老人舒芜逝世;10月, 89岁历史学家唐德刚在美国去世,106岁的生物学大师贝时璋仙逝,98岁的钱学森老人去世;11月,95岁的翻译家杨宪益先生辞世,95岁的文物家王世襄与世长辞。这些老人都高龄离世,一生历经沧桑,有起有落,忧患过,也欢喜过,但走时都福寿全归、功德圆满。
这些老人大多是这个时代知识分子的精神导师,也是很多学科的象征性人物。他们走了,也带走了一段段让人唏嘘感慨的历史。他们的离世,让人们明白了古人所言西山日落、风木与悲的意味。一年之内,如此多的文星陨落,不禁更让人感到当下学界的萧条与惨淡。随着学术老人的逐一故去,掩埋在老人心中的历史真相,彰显在老人身上的才德情志,似乎也在慢慢泯灭。
另一个引人注意的文化现象,也与老人有关,不过这次受到关注的却是老人们的历史。今年2月,学者李辉在《北京晚报》发文质疑“国学大师 ”文怀沙的年龄和学识,在文化界和民众中引起轩然大波。4月,作家章诒和在《南方周末》发表文章,将文化老人黄苗子和冯亦代抛上了风口浪尖。章诒和用细腻的笔法,写出了黄苗子当“告密者”和冯亦代成为“卧底”的历史。
或许我们站在一个历史盲点上,民众对过去历史的知之甚少,使得这些历史事实,在民众听来竟然像是八卦消息,成为媒体的热点是必然的,但也表明我们确实到了要探究历史真相的时刻了。时代就像一个人,会把过去的龌龊事看成自己的稳私,总是希望抖搂得越少越好。然而,这些事实终究会有暴露的一天,早一天被暴露,早一天获得人们的理解或原谅;早一天呈现,也早一天成为人们未来行动的经验。历史是人类为未来而储备的经验,一旦我们丧失了这种基本的教育或训练,就等于失去了判断自己今天行为的能力。所以,真实从来是历史的最高主题,只有从完全真实的人类经验中,我们才可能学习到保持生命尊严的方法。
是历史学家出卖了真相,还是他们没有能力说出真相,是我们从这类事件中真正要思考的问题。现在评判这段历史还太早,现在去理解这段历史更谈不上。我们所能做的,仅仅是期望能看到更为全面的史料。给一个人或一件史实,贴上善恶的标签太容易了,但在没有获得那个时代大量文献的情况下,在没有充分了解那个时代的历史境况前,这种随意评判毫无意义,甚至可能失之偏颇。即使在今天这个时代,最为睿智的思想家,也不敢肯定他们所奉行的评判标准就绝对公正。这个时代,我们更需要的是还原历史真相。有了对历史真相的认知,我们才能清晰地认知我们这个民族,认识到我们如何走到了今天。
当然,今年还有一些文化热点,诸如余秋雨“假捐门”等的争论。无论是学术老人离世所引起的担忧,还是老人历史的被质疑,都让我感受到这一年的文化现象有一条潜在主线,那就是对抢救历史的呼唤。我们今天关于历史和文化精神的公共记忆,已经到了一个空前苍白与贫瘠的境地。如何聆听来自历史深处一切真实的声音,如何学会理解与认知历史记忆中的真相,成为2009年文化热点留给我们的一个必须回答的问题。
叶匡政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