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郑杭生 杨敏]】社会互构论: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的新探索 [打印本页]
作者: 放牛班的课堂 时间: 2010-1-4 20:32 标题: 【郑杭生 杨敏]】社会互构论: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的新探索
社会互构论: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的新探索
郑杭生 杨敏
原载《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信息来源:社会学视野网 2010-01-04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百所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郑杭生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五”重点课题“社会转型过程中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研究”,阶段性成果是由郑杭生、杨敏执笔的《社会互构论:世界眼光下的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新探索》十余篇系列论文。现将这些成果中的主要观点摘报如下:
一、现代性与社会学的关系,以及两种类型的现代性与两种类型的社会学的关系,对于社会学的发展以及当代中国社会学的理论创新,具有根本意义
社会学随现代性而来,是为现代个人和社会而产生、而思考的社会知识系统。社会学的独特质性正在于,以现代性过程的具体经验现实作为知识的基础和来源,通过持续的追踪式研究,对这一空前宏大的历史性变迁给予了广阔而深入、宏大而细致的反映和刻画,以努力回答并解决现代性和现代社会生活的种种问题。可以说,社会学是一面现代性之镜,它将人类走向现代的整个过程都化入了自己的诞生、发展和重建之中。也正因如此,社会学在现代社会的研究中具有关键的地位。理解了这一点,也就理解了社会学及其理论创新的意义。
约 17 世纪,现代性发轫于西方社会,这一过程的出现标示了人类生活模式、社会组织模式由传统向现代的变迁。由于社会根本制度和文化价值取向的局限性,西方现代性从一开始就建立在自然和社会巨大代价的基础上,导致了对自然劫掠的不断升级,造成了个人与社会之间裂痕的不断深化。而且,西方现代性的扩展逐渐祸及了非西方社会,形成了全球范围的发展困境。所以,尽管西方现代性是对传统规范和旧的观念的所谓“反叛”和“断裂”,然而其实质却与传统性和陈旧性难解难分。我们将这种建立在自然和社会双重代价基础之上,背离人类解放的丰富意涵和远大理想的过程,称为旧式现代性或传统现代性。
随着殖民化、资源争夺、世界市场瓜分等,广大非西方国家和社会的卷入,使现代性进程脱出了西方地缘,并出现了重大分化。一方面,西方旧式现代性的发展走向了全球;另一方面,非西方社会的本土具体现实也使其内在局限性显露无遗。 20 世纪中、后期以来,第三世界的壮大,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兴起,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推动了非西方 世界 对于现代性本土道路的探索,并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旧式现代性危机时期的来临。特别是我国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在 现代性新型道路的探索方面具有突出的代表性。在 改革开放、科教兴国、共建两种文明、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西部开发和扶贫共富,以及新型工业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思想和实践中,已经强烈地透显出新型现代性的基本理念和初始内涵。我们认为, 新型现代性 是能够充分发挥本国特色优势、包容吸纳西方现代性优点的现代性;是能够促进两种文明的共同发展、全面改善生态环境的现代性;是使人与自然相携永存、使人类社会获得永久安全的现代性。简言之, 所谓 新型现代性 ,就是指以人为本,人和自然双盛、人和社会双赢,并把自然和社会的代价减小到最低限度的现代性。对于新型现代性的这种 自觉和远大抱负,是中国社会转型加速期 日益增强 的实践指向。
旧式现代性的困境及其社会问题,构成了西方社会学研究的基本内容,锻造了以往社会学理论——它的感受力和想象力、设问和眼界,甚至它的理论抱负和期望所能达到的限度。反过来,西方社会学成为了旧式现代性的学术折射,反映了这一过程的社会与自然、个人与社会的深刻裂痕和尖锐冲突。中国社会学虽起始于西方社会学的传播。但毕竟根植于中国本土的现代性过程。对两种密切关联但又相互区别的现代性的认识,对中国现代性取向和道路的探索,是中国本土社会学的一项基本任务。
在当代,现代性面临着重大转折,这也是社会重构、个人重塑、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重建过程,社会学不可避免地将发生 视野的重大调整、预设的根本变化、理论的更新 和重铸。 处在旧式现代性步入没落、新型现代性勃然兴起的历史时期, 中国特色社会学的理论构建面对着一个更高的起点和更广阔的前景。 我们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从一个方面 反映了当代中国社会学 对时代要求做出的回应 。
二、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是现代性过程的根本表征和基本社会事实,是社会学的元问题和基本问题,也是当代社会生活的一个重大课题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经历了从前现代性到现代性、再从旧式现代性到新型现代性的转变,体现了人类生活和组织模式变迁的重大现象和根本内容。“走向现代”使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凸显出“问题性”,并成为现代社会一切问题的根源。所以,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研究,对社会生活的理解、把握、设计、组织和导向,具有战略和策略、方针和政策的意义。对这一问题的正确认识和处理, - 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对这一问题的错误认识和处理,往往是导致生活和实践的失误的根源。
我们通过研究说明,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 如何 - 权益主体与规范主体的关系,如何聚焦在 个人权益自主与社会权力规范的问题上;个人为什么追求行动和权益的自主性,社会又为什么要运用权力提供规范和秩序,两者的诉求和实践如何构成了现代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领域的现实内容,影响了人类共同体的合作与分离、整合与冲突的基本过程。我们还探讨了 个人权益与社会规范的现实二重性 :对于个人而言,意味着 权益与义务、自主与节制,以使自我行动的合理性;对于社会而言,则意味着权威与承诺、约束与保障,以使制剂的目标满足公共一致性利益。 个人权益自主的最大威胁来自其自身,行动的无条件性和独断放任必会损害自己的权利资格;社会权力规范的最大威胁也来自自身,忘记或转移了目标,褪变为自我满足、自我伺服的系统,也会丧失自己的权威性和合法性。 因此, 现代 社会生活的一个实质性内容,正在于上述两个方面不断地相应性调适。
社会学以不同形式、从不同方面、直接或间接地对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进行了研究、刻画和阐释。正是通过对这一问题的时空具体性内容的直接研究,社会学构建起本学科的一整套基础理论和方法论体系,并延伸出自己的全部分支学科和应用学科。这一问题是社会学的逻辑起点和元问题,是社会学的论题、设问、概念以及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得以形成和展开的经验事实基础,也是社会学理论方法的二元分裂传统的根源,并且仍然是当代社会学理论分歧和论战、反思和重建的源头。这一问题也是社会学的基本问题,因为,它是表征现代社会一切重大问题的“符码”,正是由对这一符码的“破解”,社会学建立起与现实生活的联结,形成了对社会世界的多重真实性的理解和解释。元问题与基本问题的重合决定了社会学知识的一个基本质性,即艰深的理论思考与生动的经验研究合为一体,知识和理论的逻辑与历史和现实的路径相互交叠。
可见,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理论和实践的一个前沿问题。从理论上说, 越是具有元意义的事实及其概念、判断、范畴、预设、命题、传统、理论系统,越是需要深入研究。因为,在人们对社会生活和组织模式进行设计和实施时,这类问题具有逻辑上的先在性 , 往往构成了成功或失败的根源。从实践中看 ,当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正在经历更为深刻的变化。经济全球化浪潮汹涌而来,霸权主义、单边主义和多极化原则并存,强权政治与超级跨国资本集团意欲根据自己的意志安排世界的未来;人类生存环境恶化、南北发展差距扩大、贫富两极分化加速;商品化、资本化和资源化趋势,使围绕市场和战场的鏖战愈演愈烈,“人”尚未回归自我的真正目标。显然 , 这一问题与困扰全球公众和世界社会的紧迫论题直接关联在一起。我们必须从时代的高度,深入研究这一至关重要的当代课题。
三、社会互构论:世界眼光下的当代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新探索
我们正 经历着中国自走向现代以来最为深刻的变化。 以旧式现代性为基础的人和自然、人和社会的关系趋于瓦解,个人与社会的相互依赖超过了以往任何时期从世界范围看,在和平与发展的主题下,多极化和多元化趋势日益增强,强弱悬殊、支配屈从不是社会生活过程的主导机制,相反,协商对话、平等互惠、强弱双赢才是现时代的主要特征。必须寻求使社会与自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得到修复和重建之路,这正是新型现代性所要探索的。社会互构论是在上述思考和探索的基础上,对当代中国社会快速转型过程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理论提炼和学术表达。
概括地说,社会 互构 论是关于个人与社会这两大行动主体间的互构共变关系的 社会学基本理论。 所谓 互 构,即指社会行动主体之间的相互建 塑 与型构的关系。 社会互构论将对互构主体、互构时空、互构内容、互构形式、互构效应等做出具体阐释。 所谓共变,是指社会行动主体在 互构关系 过程中的相应性变化,并重视这种变化的共时性和共变性。正向 谐 变、逆向冲突、相互构建等都被视为共变的基本形式。我们更强调对正向谐变的正面研究,把逆向冲突看作是达到正向谐变的一种方式。
社会 互构 论的一个基本预设是,个人和社会分别表现了人类生活共同体的二重性:个人是社会的终极单元,社会则是个人的存在方式;从共同体的构成而言,它是众多的个人;从众多个人的关系上看,它就是社会;人类共同体的发展就是个人与社会互构关系的演变过程。这一过程 既是 对立的和冲突的,也是协调的和整合的。通过对立和冲突的促进协调和整合,通过协调和整合的洞察对立和冲突,是社会 互构 论的研究目的。
在不同社会制度下,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性质是不同的,对待原则和处理方式也不同。我国的社会主义根本制度决定了,社会关系结构、组织模式的设计和选择,以及方针、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以人民大众的权益为最高宗旨和最终归宿,这一点不仅体现在国家的最高决策中,而且要贯彻在政府执行机构和基层社会组织的运作中。只有从根本上正确认识、对待和处理社会主义制度条件下的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才能尽可能地避免实践中的重大失误,实现社会稳定、加速社会进步。我们确信,在当代中国,个人与社会之间的互构互生、共存共荣之义,休戚相关、血肉联体之情,是实质性的事实和总体性的倾向。社会 互构 论的基本目标就是阐释这一事实的意义、促进这一倾向的发展。这一基本目标贯穿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社会关系结构、组织模式及变迁,个人结构、行为方式和生活样式等各个方面的研究中。譬如,关于个人化、个人间分化、个人类型化和分布及其意义的研究,阐述了当代中国个人的重大变化与中国社会转型以及跨国化和全球化趋势的关系。又如,关于个人丛、个人丛化、个人丛类型、 个人丛的组织化和法团化 的研究,探讨了个人与社会、社会和国家与个人的互构关系。再如,个人间互构、个人间与社群 / 法团间互构、社群 / 法团间与国家间互构的研究,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不同层面对于个人对社会和国家的影响,以及社会和国家对个人的导向和调控,形成新的探索和解释。
上述观点与社会学研究中的一些倾向,如或者强调个人,或者偏重社会,或是试图“消解”个人与社会客观上的二元对立统一关系,有着根本的区别。在学科发展和建设上,对于社会学的理论构建和实证研究以及知识的承续和积累,有可能提供新的视野和路向;对于现实的实践过程来说,在关于社会生活方式、社会关系结构、组织模式及其变迁的理解、设计和选择,有助于开拓新的眼光和思路 。
价值取向是任何社会科学理论都无法回避的。在现代性过程中,社会学对于提升人类智慧、解除社会生活忧患、减缩社会代价、增促社会进步,始终负有道义上的责任。社会学的精神本性是关注当代、指向未来。我们认为,改善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的之间关系,对于克服社会病态、促进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有着根本性意义。新型现代性的勃兴正在敦促中国社会学的崛起。中国社会学必须赢得与时代竞跑的前沿地位。
[ 本帖最后由 马衣努 于 2010-1-6 15:39 编辑 ]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
Powered by Discuz! 6.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