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新乡土中国[014]第四篇.第十章政府服务:武义模式元素之六(一).
[打印本页]
作者:
徐杰舜
时间:
2009-12-30 09:00
标题:
新乡土中国[014]第四篇.第十章政府服务:武义模式元素之六(一).
第四篇 沟通:人与人和谐的武义
人类社会的发展,从另一种意义上来说又是人与人的关系史,而人与人的关系史从一定的层面去解读就是人与人沟通的历史。由此,千百年来,人类社会演出了无数威武雄壮、气吞山河的历史大剧。但是无论是悲剧,还是喜剧,或是悲喜剧,本质上都是人与人的沟通在起作用,沟通得好,就可能是喜剧;沟通得不好,就可能是悲剧;沟通得时好时不好,就可能是悲喜交加。简言之,人与人的沟通往往决定了是和平还是战争。
人是热爱和平的,尤其是人类社会发展到物质文化高度发达的今天,人类更是向往和平,追求和谐。而新农村建设,也正是改革开放取得伟大成就之后,中国农民追求和谐生活的另一种文化表达。因此,从本质来说,新农村建设要实现人与人的和谐发展就必须沟通交流。
那么,人与人的关系如何才能得到沟通和谐发展,武义新农村建设从政府服务、教育优先、下山脱贫、村务监督和文化活力五个方面为人们提供了经验,构成了武义模式人与人沟通和谐发展的基本元素。
第十章 政府服务:武义模式元素之六
在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中,如何协调人际关系、构建和谐社会,政府的角色和作用至关重要。武义县委、县政府近几年来解放思想,转变政府职能,强化服务意识,积极营造创新、高效、开放的服务环境,以服务群众、服务经济发展为己任,为武义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空间,实现了武义社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这使得武义县委、县政府在广大群众和企业家中拥有良好的口碑,政府服务也成为新农村建设武义模式的一个重要元素。
一、转变职能:从管理走向服务
武义作为欠发达地区,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甚至赶超发达地区,必须要在改善和提升政府服务水平上下功夫,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办事效率,以创新、高效、开放的服务来发展生产、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推进新农村建设。
1.观念转变是前提
要转变政府职能,强化服务意识,首先要转变的是思想观念。武义是个传统的农业县,重农轻商的意识比较浓厚,思想观念的滞后是制约武义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主观因素。武义人大多安于农耕,缺乏经商和外出谋生的传统。古县志中也称武义人是“不为商贾、技艺、轻去其乡”。因此,武义在发展意识上与周边的义乌、永康等县市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在改革开放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武义机关一部分干部中还存在着一提发展就谈困难,一干工作就找框框,一拿措施就照抄照搬,一讲改革就等待观望,不论大事急事,总是慢慢腾腾,四平八稳,不讲效率等现象。要实现政府职能的有效转变,观念转变是前提。武义县委、县政府逐步认识到,如果不从根本上破除传统上自我封闭的小农思想的制约,形成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思想、新观念,武义就不可能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搏击前进。1995年以来,武义先后组织干部群众开展了“解放思想树雄心、振兴武义创大业”大讨论、“实现跨越式发展”大家谈、培育“武义新精神”大讨论等一系列思想解放活动,在讨论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强化发展意识、机遇意识、创新意识、开放意识这四大意识,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经过这一系列思想解放活动,武义县干部群众逐步形成了与市场经济和时代发展相适应的“开放、创新、实干、自强”的武义新精神,从而为转变政府职能,营造“人人思发展”的舆论氛围创造了有利条件。
2.从管理走向服务
为转变政府职能,从“管理型政府”走向“服务型政府”,近几年,武义县大力塑造以服务为品牌的政府形象,把提升政府服务作为党政“一把手”工程来抓。
武义县提出政府主要要做好三件事:第一件是修“高速公路”,就是要创造有利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环境;第二件是当“交通警察”,就是维护市场竞争的公平秩序;第三件是建“加油站”和“修理站”,及时解决和排除发展过程出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这三件事的核心就是“服务”,为基层、为企业、为群众排扰解难,竭诚服务。作为地方政府,政府的主要职责不在于控制和管制,而在于掌舵和服务。服务树形象,服务出效益,服务既是投资软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一种竞争力很强的无形资本。
武义县政府服务的内容十分丰富,除了制定公共政策,进行有效管理,保证社会和经济的健康发展之外,主要是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软环境,其主要包括为企业做好既符合本地实际又体现上级精神的政策服务,做好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服务,做好信息咨询、产业引导,人才培育等各方面的服务。经过几年的努力,武义社会经济的各项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政府服务在其中的作用功不可没,并直接体现出创新服务、高效服务、开放服务和重点服务这四大特点。
二、创新服务:下山脱贫大跨越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原浙江省委书记张德江在考察了武义下山脱贫情况后说:“武义县委、县政府在工作实践中,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从本地实际出发,创造了下山异地脱贫这条经验,实践证明效果非常好,怎么评价都不过分。凡是生产、生活条件比较恶劣的地方,都应该积极创造条件,积极引导农民群众下山异地脱贫,这项工作是一项德政工程,任重道远。”
1.下山脱贫的引路人
“老董,你就是武义的‘毛主席’啊!”这是武义一名下山脱贫普普通通的农民发自内心的感激话语。在武义,原县扶贫办主任董春法的名字在当地广为流传,在全县4万多下山脱贫的农民心中,董春法被称为“我们武义的‘毛主席’”。作为武义政府服务的“形象代言人”,10多年来,董春法走村访户,跑遍了全县400多个移民下山村。只要群众一有下山意向,不管山有多高,路有多远,他都要亲自到村,与群众座谈,做群众的思想工作,给他们打气、鼓劲、解决困难。为一个村、几个农户就要跑上几十次的事举不胜举。董春法不计个人得失,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获得了武义广大群众的衷心爱戴和拥护。在董春法身上,集中体现了武义县政府转变职能,创新服务的特点。
1993年,董春法调任武义县扶贫办主任。当时,武义县脱贫致富的任务很重,全县23个乡镇33万人,有13个乡镇11万人戴着“贫困”的帽子。这其中有8万人居住在高山、深山和石山区,8万人中又有4万人的生存条件格外恶劣,发展环境特别困难……
此时,董春法带着办公室借调来的另一位同志小钟,一头扎进武义南部贫困山区访贫问苦搞调研。整整3个多月,他们马不停蹄地跑,到过13个贫困乡镇212个行政村700多个自然村的大部分地方,并重点深入30多个特困村走访,靠自己的两条腿翻山、越岭、过涧。这些山村都坐落在海拔500米以上的高山冷坞中,走的大多是细细的羊肠小道。走访的穷村越多,董春法的眉头蹙得越紧,心情也愈是沉重。(图56:董春法)
3个多月的访贫问后,董春法不仅目睹了贫困山区农民的穷困与艰辛,而且倾听到了广大山民要求下山脱贫致富的强烈呼声。董春法用获得的第一手资料,花了几十个日日夜夜,进行数字统计和情况分析,然后伏案疾书,写下一篇洋洋洒洒的调研报告,上交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在调研报告中,董春法总结出贫困山区农民蜗居高山深山面临行路、上学、就医、婚姻、邮电通讯、用水用电和发展经济“七大难”;又分析了搬迁下山的种种好处。
武义县委、县政府对此十分重视,马上召集县计委、土管、城建、供电、财税、民政、广电等部门和13个贫困乡镇主要领导开会,论证下山脱贫的可行性,商讨下山脱贫的有关政策和措施。1994年5月,武义县人民政府6号令——《武义县高山、深山农民居住迁移试行办法》出台。董春法的构想成了县政府的决策。一场轰轰烈烈的扶贫工程开始了。
然而,实施县政府6号令,让贫困山区农民搬迁下山,真正拔掉千年穷根,既要山民们能够筹措到建设新居的一大笔钱,心甘情愿地离开世代居住的老村;又要接受移民的平原乡镇干部村民愿意以最优惠的价格,提供口粮田、宅基地、菜地和建公墓的山丘,真是要多难有多难,要多麻烦有多麻烦。但董春法不怕难,不怕烦。他满怀信心,日夜忙碌起来。翻山越岭去宣传、去引导,一个村一个村地跑,一家一户地去做工作……
现在离武义县城不过几公里路的金桥村,原本在40多公里外的坦洪乡海拔800多米的高山上。那是个光长石头不长树的荒山。年成好时,人均收入400元;年成不好,村里的粮食连自给都不够。1996年,董春法一次次地上山,和村民们商量搬迁的事。1997年,这个村终于陆续下山来。来到平原,看到这么多粮田,村民们乐得合不拢嘴,拼命地种粮食。对比荒山,他们已经很满足了。可老董并不满意,光种粮食能挣多少钱啊?他又开始琢磨起来。金桥村挨着县城,种大棚蔬菜效益肯定好。年轻的村支书张余胜告诉笔者:他跟我说是不是搞大棚蔬菜,我说这个事情好。收入真的比较高,象有一户人家一亩田有一万多,平均六千多。也是在那一年,老董还帮助村里40多户人家向金华市商业银行贷款9.4万元,发展养猪业。现在大家都忙着种菜、养猪、打工、做生意,日子越过越滋润,家家都是三、四层的小楼房。老百姓赞扬说:“看到电视,年纪大的都说老董好,没有老董,看不到电视。现在有线电视都有了,手机我们村今年有50来只,总共只有200多个人口,摩托车也有30来部。村里那条路,我们取名叫金法路,金桥的金,董春法的法,表示感谢,金桥村人感谢董春法,叫金法路。”
扶贫攻坚是一项全方位的系统工程。董春法要做的事情太多了:为了下山脱贫奔走联系,为劳务输出长途跋涉,为科技扶贫翻山越岭,为迁移下山的新村取名,为造新房的山民出主意,为种植高山蔬菜选地块、选良种,还请专家进行技术辅导……董春法也太会“做”了:无论刮风下雨,还是酷暑严寒,他都在忙,只有工作日,没有节假日。他妻子说:“我家老董,问他今天是星期几,他肯定答不上来。”忙完了白天忙晚上,戴上老花眼镜,学习药材、高山蔬菜栽培技术;翻开笔记本,整理全县扶贫工作的有关资料达10多万字。
创新服务出成果,1996年,武义县率先在全省摘掉贫困县帽子。
2.武义县政府创新服务的特色
武义县委、县政府所制定和实施的下山脱贫政策,是中国地方政府制定的第一个下山异地脱贫政策,可以说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它充分体现了武义县委、县政府的创新服务的特色。武义县政府一改过去“输血式”、“救济式”扶贫方法,走出了一条下山脱贫、异地致富的扶贫新路。从1994年起,武义县根据中央《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战略目标,创造性地开始摸索“下山脱贫”的崭新道路。相继出台了《武义县高山、深山农民居住迁移试行办法》、《武义县高山深山农民下山脱贫办法》、《武义县下山脱贫若干问题的处理意见》及《补充处理意见》等多项政策文件,并坚持不懈地努力实施,经过10多年的不懈努力,使4万多贫困山民摆脱了贫穷,走上了发展致富的新道路。
以下山脱贫为案例,武义政府的创新服务具有以下几个特色:
第一,勇于开拓,制度创新。以董春法为代表的武义政府干部善于针对具体情况,实事求是,开拓思维,不拘泥于旧有的扶贫模式,而是在工作中大胆地动脑筋、想办法,从个别山村群众下山脱贫致富的成功实践中总结、发展出下山异地脱贫的好路子来。武义县政府服务中这种不拘泥于条条框框,大胆改革,进行制度创新,“第一个吃螃蟹”的首创精神使得武义的下山脱贫工作引起了国内外广泛关注,“武义经验”不仅在金华市、浙江省得到大力推广,而且还作为中国政府反贫困的一项典型实例,在联合国反贫困大会上受到与会各国代表的高度重视。肯尼亚政府高级官员还不远万里,专程来到武义进行实地考察,向武义“取经”,学习下山脱贫的宝贵经验。
第二,自上而下,政府主导。下山脱贫的成功实践证明,武义的创新服务的最大特点是政府主导,自上而下在县域范围内大力推动,政府在其中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首先,武义县制定了一系列具体政策来帮助山民解决在实际中遇到的诸多问题,依靠政策引导下山。在政府政策的正确引导和支持下,山区农民搬迁所需要的成本被降低到最低限度。其次,在营造全县的下山脱贫动员声势中,政府不断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下山脱贫典型,经常性组织下山脱贫典型户再上山进行“现身说法”,使山区贫困农民自觉下山的愿望不断增强。再次,以董春法为代表的武义干部认真落实扶贫政策,勤勤恳恳,走家访户,引导、鼓励、解答难题。最后,政府不仅多方统筹安排,努力解决下山后农民脱贫致富的问题,还通过社会筹资、部门单位筹资、结对单位援助等方式,获得大量资金,保障了下山脱贫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高效服务:便民服务真便民
为规范和完善行政审批制度,提高办事效率,优化投资环境,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中共武义县委、县人民政府于2001年5月建立武义县便民办事中心,2006年8月更名为武义县行政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中心”)。
“中心”是武义县人民政府派出机构,县政府授予“中心”对服务窗口的管理、协调、服务、考核、监督等方面的职能。根据“中心”的职能,“中心”内设两个科,即综合科和督查科,目前“中心”的成员单位由23个部门组成,工作人员65名,集中办理各类审批服务事项100多项,中心实行“窗口受理、抄告相关、同步审批、限时办结”的运行模式,努力实现“进一家门办成、按规定收费、按承诺日办结”。
进“中心”的各类服务项目实行“五公开、五制办理、五件管理”运行机制。“五公开”即服务内容、申报材料、办事程序、承诺时限、收费标准公开;“五制办理”即一般事项的直接办理制、特殊事项的承诺办理制、上报事项的负责办理制,重大事项的并联办理制,控制事项的明确答复制;“五件”管理即按即办件、承诺件、联办件、补办件、和退回件等五种形式管理。
“中心”宗旨:创良好发展环境,让人民群众满意。
“中心”承诺:让方便留给群众,把麻烦留给自己;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当好政府“形象大使”。 (图57:行政服务中心窗口)
去年以来,武义县便民服务中心在总结完善文明窗口评选制度的基础上,制定出台《武义县便民服务中心星级服务窗口考评办法》,促进效能建设,提升服务质量,取得了一定成效。星级服务窗口考评以服务对象的评议结果为主要依据,通过对服务窗口的综合服务质量进行考评,确定各窗口星级等次。该办法规定,月办件量在50件以下、51件—200件、200件以上的,评议表回收率必须分别达到30%以上、20%以上、50份以上。评议满意率为60%,70%,80%,85%,92%以上的,分别评为一星、二星、三星、四星、五星。该办法同时规定窗口单位存在违反“四条禁令”,未严格执行“一门受理”、超期限办结、办理事项极少等12种情况的,酌情降低星级。评选结果通过新闻媒体进行公布,并与窗口工作人员年终考核挂钩。该项制度的实行,有力推动了各服务窗口服务水平的提高,按时办结率达到 99%以上。
近年来,武义县积极推进行政服务体系建设,初步形成了包括县行政服务中心、各部门办事大厅和乡镇(街道)365便民服务中心在内的行政服务体系框架。特别是自成立行政服务中心以来,在规范行政行为,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方面取得明显成效,方便了群众办事,优化了发展环境。2005年,中心共办理各类事项12万件,占了全县各部门行政服务事项的30%。行政服务中心主任洪成福在与笔者访谈中说:
我们服务中心也叫行政审批中心,县里把有行政审批权的部门搬到这里来进行审批。刚开始时只有4家单位,15个工作人员。现在我们已经发展到18个行政审批部门,还有几家服务部门,一共有23个行政审批和服务的窗口。我们采取 ‘五公开’的服务制度。中心从2001年开始组建的时候,当年是办了1万多件事项,而去年一年我们总共办了12万件审批事项。我们确实在默默无闻地为优化服务环境做了很多事情。我这个主任可以这么说,我们一年办了12万件审批事项,我们真正做到了没有吃一餐请,没有收一份礼,从我这个中心主任到下边的办事人员。因为老百姓不需要送啊,这个事情本来就是应该政府办的,你要想推出来他马上就会投诉。如果你说这个事情3天能够办好,那我3天以后过来拿东西,你一定要给我,不然我就可以投诉你,因为你超出承诺时间了。那么推拖问题解决了,他还要送什么?没必要送了。所以到这里来以后老百姓就感到心情比较舒畅,因为他觉得有一种被尊重的主人的地位了。本来是人家要来找你办事,现在是我们等着老百姓办事,甚至是上门为老百姓和企业办事。这个情况就大不一样了。这并不是说我们这些人思想境界有多高,说到底还是我们的这个体制好。这个体制使得老百姓不需要跑,也不需要送,就可以把事情办好。事实上有些事情如果你政府部门拖拉推卸的话那肯定是办不好的,所以为了办好事情请客送礼的现象以往就很多。现在建立这样一个机构之后,所有的办事空间大大缩短了,效率也在无形中大大提高了,政府的形象也得以改变。因此纪委监察局也特别重视,经常光顾我们这里,把中心树立为政府廉洁高效的典范单位。
个案1:工商部门窗口是行政服务中心的文明示范窗口。工作人员在工作中想企业所想,急企业所急。如中外合资浙江周一实业有限公司筹建之初,在筹建过程中因中方投资者投资额度的限制,使报批工作一度陷入困境,企业和乡镇领导也非常着急。工商窗口服务人员主动介入,多次主动与发计、经贸及市局等单位联系,帮企业出谋划策,从联系审计验资、办理中方企业增资变更、陪同到省局批名称、跑相关部门办理立项审批、合同章程审批等各个环节跟踪服务,放弃了很多休息时间,使投资总额3000万欧元的企业在最短的时间内办好了登记手续。企业代表非常感激,一再说"武义的投资环境好,武义工商局的办事效率高,服务态度好。"
个案2:公安办证中心积极为查原始档案的群众提供便利。因为中心受场地的限制,从前常住人口的原始档案都收藏在熟溪派出所。为了确保群众能及时查找档案,中心特将原来承诺7天的时限改为确定专人及时的为群众查找。如今年5月份一位原籍武义现在龙泉工作的徐荣坤老人,为了工作待遇问题想查找原始档案,那天他来到中心说明来意后,中心民警刘健同志在他提供不是很准确的资料情况下,迅速给他找到了所需的58年的户籍资料,事后徐荣坤老人特给中心写了感谢信,并送来了锦旗。
经过多年的努力,武义已创造出了一个优良的投资环境,得到了外来企业的好评。他们认为,创建一个优良的投资环境不容易,破坏一个良好环境却只要一、二件事就足够了,决不能因为一粒老鼠屎,坏了武义一锅饭。在武义,县直有关部门特别是执法部门坚持做到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相统一,尤其偏重灵活性,尽量把方便让给基层、让给企业。同时,各部门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尽量用最少、最合理的时间,为服务对象提供最满意的服务。一是不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压缩审批事项和审批时限,特别是压缩那些审批频率高、关系经济和社会发展环境的审批项目。二是大力弘扬“四通”精神,即职责范围内的要速办“快通”,工作运转不畅时要及时“沟通”,基层和企业面临困难和矛盾时要积极“疏通”,对有碍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大胆“变通”。三是积极推进政府行为转变,从以审批为主的工作方式转变为以监督为主的工作方式;四是进一步加强行政服务中心建设。
作者:
英古阿格
时间:
2009-12-30 09:33
顶徐老的执着!
作者:
马衣努
时间:
2009-12-30 13:42
标题:
回复 1# 的帖子
学生向徐老师学习
作者:
马衣努
时间:
2009-12-30 13:42
标题:
回复 2# 的帖子
英古大哥,谢谢关注本版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