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非遗”热,民俗学很弱势 [打印本页]

作者: silver    时间: 2009-12-24 00:42     标题: “非遗”热,民俗学很弱势

2009年文化领域逆势上扬:热潮涌动也存在隐忧

中国新闻网 2009年12月23日 13:20 来源:中国文化报





  回顾过去一年,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文化领域却逆势上扬,呈现出繁荣稳定的面貌,诸多文化事件成为社会热点,其中,国学热、“非遗”热、动漫热无疑成为今年备受关注的焦点。然而热潮涌动之中,也存在一些隐忧,值得关注。


  国学升温,古籍保护遇冷

  今年11月,北京大学公布了一批新近收藏的西汉竹简。在北大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里,每一支竹简都受到了呵护,被精心浸泡在含有防腐剂的纯净水当中。然而这仅仅是特例,在专家看来,国内文物古籍保护工作仍然任重道远。第二届世界汉学大会的“出土文献与汉学研究”圆桌会议上,有专家指出,在汉学、国学研究方兴未艾的当下,一些地方在出土古籍保护方面做得很不够,给该领域的深入研究带来了困难。

  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张志清说:“通过考古发掘出新材料的可能性很小,现有文物古籍就显得更为重要。可目前各地保护标准不一,许多受到破坏的古籍得不到修缮。”去年7月,清华大学历史系教师剥开“清华简”外的保鲜膜后发现,许多简牍上已经出现点点霉斑。

  有专家批评,一些地方发现文物之后,即便自己没有能力保护,也不愿意拿出来与其他单位合作。对此,清华大学教授李学勤的态度鲜明:应该完善目前的文物保护机制,形成保护、整理、发表的连贯制度,一些地方如果没有能力进行文物保护的话,就应该邀请有能力的研究机构或大专院校参与进来。

  同时,国学升温背景下,文、史、哲等国学基础学科依旧是本科招生的冷门专业。就连北大、人大、南大、山大等以文史见长的院校,每年都要把其他专业未录考生调剂到历史、哲学等院系。在很多人看来,这些传统人文学科属于“象牙塔里的学问”,离工作和生活太远。没有相关专业人才做支撑,当下看起来很红火的国学热,还能持续多久?没有健全的古籍保护机制,现存国宝级文物怎样完整留给后世?

  “非遗”热,民俗学很弱势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高温热传导,已经向原来处于低温状态的中国民俗学导入了相当多的热量。”在日前中国民俗学会召开的年会上,民俗学者乌丙安如是说。“非遗”保护背景下,民俗学很有可能成为一门升温的学科,但他同时提出了这样的忧虑:由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热潮来得突然,而与之相应的民俗学有关理论和可操作的方法还不够完备或难以适应。

  承担着培养“非遗”人才任务的中国民俗学学科建设和发展不容乐观。除西北民族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建立了民俗学系之外,全国高校文科系统还没有建立起更多的民俗学系级单位,专业硕士授权单位也相对较少,民俗学专业博士点更是凤毛麟角、屈指可数。

  据中国民俗学会提供的资料,除江西社科院、辽宁社科院设有民俗学研究所外,中国社科院及全国其他省区社科院至今都还没有独立的民俗学专业研究机构。各种人文学科的国家级学刊纷纷登场,而民俗学至今仍仅有山东大学的《民俗研究》属全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刊物。



  动漫如火,高端专业人才匮乏

  中国社会科学院最新发布的《2009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显示,我国动漫产业以97%的增幅发展,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中一个新增长点。短短几年,我国动漫产业从最初的几百家企业已经发展到了5600多家,从业人员达20多万,动漫产量已经超过13万分钟。由此,可以说中国已经进入了动漫大国的行列。

  然而,还有一些因素影响着动漫产业的发展,首先是上游缺少创意、编导、项目管理方面的高端人才,下游缺乏市场营销、国际授权和代理等方面的人才;其次,与动漫相关的专业和院系发展速度过快,部分动漫教育机构师资水平和硬件水平较低,造成毕业生数量剧增,符合企业需要的人才却相对缺乏。

  媒体、社会对包括动漫在内的文化产业发展寄予厚望,但我国文化产业在内容要求、体制机制、法律法规、知识产权保护等诸多方面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本报记者 马子雷
作者: silver    时间: 2009-12-24 00:47

引用:
原帖由 silver 于 2009-12-24 00:39 发表
2009年文化领域逆势上扬:热潮涌动也存在隐忧

“非遗”热,民俗学很弱势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高温热传导,已经向原来处于低温状态的中国民俗学导入了相当多的热量。”在日前中国民俗学会召开的年会上,民俗学者乌丙安如是说。“非遗”保护背景下,民俗学很有可能成为一门升温的学科,但他同时提出了这样的忧虑:由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热潮来得突然,而与之相应的民俗学有关理论和可操作的方法还不够完备或难以适应。

  承担着培养“非遗”人才任务的中国民俗学学科建设和发展不容乐观。除西北民族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建立了民俗学系之外,全国高校文科系统还没有建立起更多的民俗学系级单位,专业硕士授权单位也相对较少,民俗学专业博士点更是凤毛麟角、屈指可数。

  据中国民俗学会提供的资料,除江西社科院、辽宁社科院设有民俗学研究所外,中国社科院及全国其他省区社科院至今都还没有独立的民俗学专业研究机构。各种人文学科的国家级学刊纷纷登场,而民俗学至今仍仅有山东大学的《民俗研究》属全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刊物。
...
乌老提交了论文,最后未能与会。非常遗憾。

看来记者到咱网站上来过?

谢谢这位记者关注中国民俗学学科建设!

本届年会期间,常务理事扩大会议上专门讨论了“学科建设”问题,并成立了由理事长刘魁立研究员和常务理事陈华文教授挂帅的“学科建设工作小组”。
至于该“小组”如何运作,让我们等候进一步的消息吧。

大家如对民俗学学科建设有什么看法、建议和意见,也可以在这个栏目中发帖讨论。
作者: 英古阿格    时间: 2009-12-24 09:18

说实话,这个小组成立太迟了!明年要调整学科级别设置,马上就到了呵!另外,这个小组的运作计划、情况均需要更多的透明,能否有成效也需要依靠更多的合力,毕竟当下还是“人为”因素更多些。民俗学还是有人的,如何把这些人拧成一股绳,是当务之急。需要紧急动员时候了!!!!
作者: 马知遥    时间: 2009-12-24 09:18

提上去,关注
作者: 草民何    时间: 2010-1-6 20:16

其实也不弱!
中国学科,哪个敢说自己是强大的?
作者: 刘星    时间: 2010-1-8 17:08

弱,说明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强,未必能在一个领域内做好。
民俗弱既然遇上了非遗热,那就是一个很好的发展契机,在做好自己的同时让自己变得更强大~~
作者: 张润平    时间: 2010-2-3 11:52

窃以为,“非遗”热,既是大气候,又是大平台,气候是天时,平台是地利,正是民俗学者出场大显身手的时候,就看民俗学者的“人和”程度了。强弱是辨证的,有弱才有强。不要怕强,民俗学不但要由弱变强,更要强调强强联合。
作者: 马知遥    时间: 2010-2-3 23:40     标题: 回复 7# 的帖子

同感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