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成就遮蔽下的质量危机──中国学位制度30年回顾 [打印本页]

作者: karin    时间: 2009-12-10 18:28     标题: 成就遮蔽下的质量危机──中国学位制度30年回顾

成就遮蔽下的质量危机

—中国学位制度30年回顾


本报记者 杨阳 王宏宇




[attach]4480[/attach]



1983年5月27日全国首届博士和硕士学位颁授大会会场






  我国于1978年恢复招收研究生,1981年开始实行学位制度。截至目前,已授予博士学位24万余人、硕士学位180万余人。经过30年的改革与发展,我国已经建立起了学科较为齐全、结构基本合理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制度,培养了一大批服务于各条战线的精英骨干力量,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1 艰辛的历程:中断12年后重新出发

  1978年,全国报考研究生人数达6.3 万人, 经严格考试仅录取1 万人。

  中国学位制度的建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1935 年4 月,当时的中国政府曾仿效英、美的教育体制,颁布了《学位授予法》,对学位授予的级别、学位获得者的资格和学位评定的办法等作了规定,这是中国现代学位制度的开端。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这项制度最终没有得到真正落实,到1949 年新中国成立前,仅有232 人获得硕士学位。

  新中国成立以后,政府高度重视教育。1950年即开始招收研究生874人,学习年限1—3年不等。1961 年9 月, 中共中央印发《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草案)》, 新中国的研究生教育呈现出规范化、制度化的新面貌。1962 年,我国开始正规培养3 年制研究生,研究生教育有了一定规模的发展。

  十年动乱期间,研究生教育受到严重影响,前后中断长达12年之久。1977 年,邓小平同志就指出:“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一定要在党内造成一种空气:尊重知识、尊重人才。”1979 年11 月,邓小平同志明确提出我国“要建立学位制度”。正是在邓小平同志的亲自倡导、关怀和支持下,沿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改革开放的路线,我国恢复了研究生教育制度,逐步建立并完善了有中国特色的学位制度。

  1978 年,我国恢复招收研究生,当年全国报考研究生的人数达6.3 万人,经过严格考试,录取1 万人。到1980 年,全国在读研究生已达2.1 万人。1980年2 月12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讨论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并从1981年元旦起施行。国务院又于1981年5月20日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对《学位条例》进行了补充。200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学位条例》的部分条款进行了修改。至此,我国正式建立了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制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进入了规范有序的发展阶段。



  2 显著的成就:30年走出不平凡之路

  近30年来,我国已经自主培养出了数百万高层次专门人才,其中相当一部分人已成为中流砥柱。

  学位制度从无到有、规模从小到大、从不成熟到逐步完善,30年来,筚路蓝缕、披荆斩棘,走出了一条不平凡的道路。

  学位制度建立之初,研究生教育以培养从事教学与科研型的人才为主,授予的学位是学术型的,采用高等教育中精英教育的模式,规模很小,选拔严格,1990年以前,全国的研究生教育规模在3万人以内。

  随着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蓬勃发展,对建立学位授予质量的检查和评估制度的需求呼之欲出。1985 年2 月,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决定逐步建立各级学位授予质量的检查和评估制度,要求各学位授予单位自行检查,国务院有关部委和省、市组织本系统、本地区的学位授予单位之间相互检查、评价,以保障和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经过10年的探索,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位制度已悄然发生了变化,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出现了专业学位。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上对应用型的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日益强烈,单一的学术性学位制度已经无法满足对人才的需求。1990年开始试办工商管理硕士(MBA),此后,相继试办了建筑、法律、教育、工程专业硕士,在此基础上,1997年国务院正式公布了《专业学位设置审批暂行办法》,目前,已经为社会培养出应用型高级人才十余万人。

  从1999年开始,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迅猛,招生规模迅速扩大。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1999年增长27%,突破10万人;2000年至2002年均为35%;2003年增长30%,在校生人数达60万;2004年增长37%,在校生达82万。

  2008年5月,国务院学位办主任杨玉良在首届全国地方大学发展论坛上透露,我国具有博士授予权的高校已超过310所,远超美国的253所。2006年,美国毕业博士生5.1万人,我国毕业博士生达4.9万人。2008中国博士研究生毕业人数将突破5.5万人,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

  中国加入WTO以来,高校和科研机构与国外大学加深了人才培养的合作项目力度,截至2003年3月,由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准并承认的国际合作办学授予学位项目已经启动了100项,涉及国内数十所大学,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主要集中在硕士层次,并主要以工商管理、计算机、国际会计等专业人才为主。

  有了学位制度强有力的保障,30年来,我国已经自主培养出了数百万的高层次专门人才,为国家科技、教育、经济和国防建设输送了大量的精英队伍,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其中相当一部分人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中流砥柱。

  西方的研究生教育已有近200年的历史,期间经历过数次变革,而中国仅用了近30年的时间,就走过了教育发达国家百年的历程,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3 危机:研究生“产品化”?

  现行研究生培养模式存在严重缺陷,实际上是一种“本科化”的延续。

  但是,在巨大的成绩面前,我们还应该清醒地看到,随着研究生培养的高速发展,招生规模的逐年增加,有些高校的研究生教育逐渐出现了“本科化”的倾向。这个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解决,研究生培养将面临严峻的质量危机。

  不可否认,现阶段,增加研究生的数量,对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来说是十分必要的,而且也为我国的研究生教育事业产生质的飞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研究生培养如果只顾规模的扩大,而不能保证质量,只能导致研究生教育的贬值,最终失去其存在的真正意义和社会基础。教育资源是有限的,学生的培养质量尤为重要。

  研究生在培养方式上,与本科生有着本质的区别。研究生主要是通过实际的科研工作进行培养的,尽管他们也要上一些课程,但是这些课程是为未来的科研工作打基础的,特别是为写学位论文打基础。

  但是,已有学者指出,目前课程设置不够合理、教学形式与本科相似、导师指导不够、科研训练不足和管理过于死板的现象严重,显露出现行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存在着严重缺陷,实际上是一种“本科化”的延续。

  这已经引起了管理者、导师、学者的广泛重视。复旦大学教授张汝伦就曾经说过:“现在需要扪心自问的是,我们的研究生教育,究竟应该是学术事业的基础与摇篮,还是颁发或出卖文凭的渠道?我们是在培养人才,还是批量生产叫做‘研究生’的产品?”

  研究生教育如果沦落为大众化了的本科教育,那么就会导致本来就处于短缺状态下的高等教育资源的严重浪费,还会造成研究生教育的平庸化。

  研究生要具有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具有创新开拓的学术能力,这是要有学术成果表现的,博士论文正是检验博士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暨法学院院长赵秉志说:“我很赞成一句话:很多人一生都没有超过自己的博士论文。博士论文是巅峰,一般的学者,到博士论文出来之后,忙碌于日常的教学、科研,没有精力再次达到做博士论文时的精深程度。所以说,博士阶段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

  但是,从目前的情况看,博士论文的水平普遍令人堪忧。有的博士论文都快到答辩的时候了,重要的资料还有遗漏,在内容和研究写作的基本功上,还有很大的差距,还存在文字上、逻辑上等诸多问题。

  复旦大学教授周振鹤认为:“只增加百分点而不增加难点的做法造成现在博士研究生的水平大幅度下降。相应的,现在的博士论文的水平也很有限,文章多是重复前人的观点,缺乏原创性的、有思想的、填补空白的学术性文章。”

  研究生教育的质量直接取决于学校和导师的质量。现在有些学校把博士点当成学校的标志,想尽办法来上博士点,但是,其中一些学校并没有足够的实力去培养研究生。有的导师,一年带十几个学生,三年要带四五十个,研究生的质量可想而知。

  对于这种对学生不负责的做法,南京大学教授莫砺锋就很不赞成,他说:“现在有的学校在师资力量还欠缺、准备还不是完全合格的情况下,就急于上博士点,开始培养博士生,这种做法是有问题的。”

  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院长、学部委员方克立同样忧心忡忡,“1993年以前的硕士点、博士点、导师都是国家评定,完全按照实际水平。但是,到学校开始自己评的时候,社会上的不正之风对学位工作形成了干扰。尤其是1999年以来全国高等教育大扩招,学位点非常多,质量明显下滑。现在的研究生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有明显距离,导师的水平落差也非常大。”



  4 困境:博士成了“烂白菜”?

  治学条件越来越好,但是博士的学术吃苦精神、学术钻研精神却大大降低。

  近年来,国内不少著名高校先后爆出博士毕业生找不到工作的消息,甚至有极端的例子,2006年10月,一位清华大学的硕士生因找不到工作跳楼自杀,令人扼腕痛惜。

  某大学国际贸易专业的一位博士生抱怨,当初大学毕业找不到工作,以为是学历太低,就继续往上读,谁知道,读了硕士又读博士,临毕业了,高学历反而成了就业的阻力,现在30多岁了,连工作还没着落。

  找工作难,找到一份像样的好工作更难。为何现在的博士生成了无人问津的“烂白菜”?既然博士毕业了之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那国家为何还要花大力气培养博士生?产生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研究生培养与社会需要出现了脱节。

  在学位制度建立之初,正值教育事业百废待兴之际,高等学校的师资和科研院所的研究人员严重短缺,当时主要注重培养学术型人才,学位设置也是学术型的。30年后的今天,经济迅猛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虽然国家对研究生的专业设置已经作了一定的调整,但还是远远没有跟上时代的脚步。

  有些专业的研究生数量明显供大于求。莫砺锋深有感触地说:“像古代文学专业,我觉得招生的数量就有点过大,社会需求好像没有这么大,国家投入到这方面的力量、规模也没有这么大,也许少一点反而更精一点。”

  有些工作,本来硕士就可以做,本科也可以做,出于某种原因,来读博士,学到的知识用不上,思维训练方面的也不是全部都能用上,这是教育资源的浪费也是个人的浪费。比如,法律硕士这个学位,本来是应用型的,结果相当一部分人也要读博士,背离了设置这个专业的初衷。

  当然,不同的专业,情况有所不同,要区别对待。赵秉志就认为,目前,法学的博士生适度发展还是需要的,“我国现在正处在法制建设的蓬勃发展时期,以前法制建设积累的不多,人才不多,这种情况下,要培养人才,尤其是作为高校教师和研究人员,读不读博士,受到的科研训练是大不一样的”。

  现在的博士生掌握了现代科技手段,可以电子检索、上网查资料。但是快捷便利的学习条件,并没有直接带来论文水平的提高。

  赵秉志直言:“现在博士生的学术吃苦精神、学术钻研精神在大大降低。现在的博士,比起我们当年好读很多,电脑打字快,很多资料可以调过来。我写论文的时候,是手写的,准备了两年多,写了半年,这半年,没有干其他的事情,一心一意地写作,先把文章的体系建立起来,有多少章,每一章,都写什么问题,这些问题,之前都研究过了,集中写作的时候,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写,写了38万字。目前,有很多便利条件,但是,博士生下的功夫却远远不够了。”



  5 剖析:质量是研究生教育的生命

  博士生的培养,最重要的就是质量,宁愿少而精,不要多而滥。

  质量是研究生教育的生命,没有高标准的要求,就没有高质量的产出。对此,莫砺锋认为,博士生的培养,最重要的就是质量,宁愿少而精,不要多而滥。一名合格的博士生,应该是在自己从事的专业学科范围内,熟练地掌握专业的基本知识、基本的研究技能、基本的学术规范,可以独立地从事高水平的学术研究,如果没有达到这个标准,那么这个培养就是不合格的。

  赵秉志也对博士生的标准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首先要把本学科学通、学深,同时在某一方面有突出建树。从宏观上,这门学科的知识体系、彼此之间的联系、研究的状况、发展的趋势、存在的问题,都要了然于心,有系统的把握。能够站在学科的前沿,或者是至少能了解前沿,在一个领域里、一个专题上,有比较大的贡献。

  “研究生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比如,我在一个专题上下了功夫,有这样的贡献,如果在另一个专题上下功夫,我还能有成绩。一名研究生,首先要有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受过系统的科研训练,写过大量的文章,这样才有可能做出创造性的成果。博士论文是本学科、本领域的最高学术代表。当然,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有比较大的差别,人文社会科学的论文要深入,要有很多新意。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但是应该有一个大体的进展。”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林崇德从事多年教育事业,有着丰富的一线经验,他说:“研究生不同于本科生,区别就在于研究生的学习方法、内容、培养要求都要体现出研究的味道;博士生又不同于硕士生,不同点在于从事科学研究的独立性方面和创新能力方面。也就是说,要培养出高质量的博士生,我认为,主要是在创新的问题上下功夫。创新精神、创造性能力、适应性能力和实践能力是追求高质量人才的关键标准。人才层次不同,评判的标准也要区分层次,高质量的博士生就是要制定高素质创造性的评判标准。”

  身为多年的博士生导师,林崇德认为,引导博士生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即如何在“博”的前提条件下突出“专”,培养博士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6 展望:回归精英教育是关键

  研究生教育不但应与本科教育明显区分开来,而且还要比本科教育高出一个显著的台阶。

  有学者指出,研究生教育所肩负的任务,并不是进一步普及高等教育,而是为了国家的各条战线培养和输送高精尖的科研攻关人才。因此,研究生教育从本质上属于精英教育。精英教育和大众教育不同,它区别于本科教育的地方就是,其任务是严格挑选与精心培养那些适合于从事科学与人文研究的社会精英。因此,我们的研究生教育就不但应与本科教育明显区分开来,而且还要比本科教育高出一个显著的台阶。唯有如此,研究生教育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研究生教育。

  1978年8月25日,当时的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叶剑英、邓小平、乌兰夫、汪东兴等同志分别审阅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关于成立研究生院的请示报告,一致同意批准成立“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并确定其任务是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培养社会科学理论研究专门人才。

[attach]4479[/attach]



  30年来,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一直秉承精英教育的理念,在研究生培养方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在介绍中国社科院的成功经验时,方克立说:“正是因为我们每年的招生指标少,学生数量少,相对精,形成了社科院独特的精英教育模式。首先,我们是科研单位,学生可以较早地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成为导师的科研助手,很多导师拿到的课题都是重大课题,学生参与进去,立即就会进入该学科的前沿,经过几年的训练,学生的科研能力会大大提高,受益匪浅。其次,我们的资料丰富,图书资料、文献资料、国际交流的资料都是最前沿的,学生可以有机会接触到这些最新的资料,应该说,社科院自身的优势带来了在人才培养上的优势。”

  中国社科院是全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最高研究机构,在早期研究生教育上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整个过程的参与者。方克立认为,文科研究生的培养有自己的特色,既可以学习古代书院的教学方法,又要借鉴西方培养人才的成功模式。“我们的质量是过硬的,这和我们数量少也有关系,精英教育的模式是我们的成功经验。严格的招生、培养、教育管理使我们在质量上有很大的保证。”

  研究生院的新校园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当中,方克立在展望研究生院未来发展时谈道:“等新的校园建成,我们的研究生教育有可能要扩大招生规模,但是还要把精英教育模式持续下去。虽然社科院有雄厚的教育资源,但是我们还是不要把培养的规模过于扩大,要坚持保证质量,社科院的品牌不能砸,要形成适合社科院特点的研究生教育模式。

  

  文章出处:中国社会科学院报 2008-12-16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