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中国第一次非遗普查已结束 古村落破坏严重 [打印本页]
作者: Robot 时间: 2009-12-2 22:01 标题: 中国第一次非遗普查已结束 古村落破坏严重
中国第一次非遗普查已结束 古村落破坏严重
中国新闻网 2009年12月02日 12:32 来源:浙江日报
我国到底蕴藏着多少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它们的分布和种类是怎样的?它们的保护状况又如何?今天,记者从省非遗办获悉,我国第一次“非遗”普查日前已告结束。在本次大普查中浙江领跑全国,共投入普查力量23.3万人,投入普查经费6451.2万元,普查覆盖面达到全省所有的行政村和乡镇(街道)。
尽管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初步形成,非遗保护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绩,但这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目前全国的非遗保护仍处于起步阶段。省非遗办主任王淼告诉记者,大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因年事已高或后继乏人,传承链条正在中断。以戏曲为例,60年间传统剧种损失了三分之一;消失的舞蹈类遗产20多年来超过当时统计总量的三成。
“我们的抢救速度远远跟不上濒危、消亡的速度。大规模的开发,经济快速发展以及民间生活方式的重大改变等,是中国民间文化濒危、消亡速度日益加快的主要原因。”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在宁波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得最多的是民间文化的抢救与保护。
“可以说,古村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最后防线。”冯骥才打比方道,中国有2800多个县,19000多个镇,行政村有60多万个,其中真正有流传价值的古村落起码有几千个,无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是少数民族的文化及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体现都在农村,这些村落可以说是我们民族的精神家园。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乡土建筑保护专家陈志华与冯骥才的观点如出一辙:目前中国的乡土建筑被破坏得太快,“大部分乡村还在拼命盖新房,古村落风貌的完整性遭到破坏。” (记者 刘慧)
作者: Robot 时间: 2009-12-2 22:03
遗产资源,不可“透支”
中国新闻网 2009年12月02日 13:50 来源:南京日报
别把古村落当作“摇钱树”——冯骥才的公开呼吁,为近年来的“古村落旅游热”浇上了一盆冷水。人们突然发现,在那些如诗如画般的村落风景下,正潜伏着一场因破坏性旅游开发而带来的生存危机。
德国诗人荷尔德林曾这样写道:“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吴越的灵山秀水、徽州的粉墙黛瓦、闽南的客家土楼、土家族的吊脚楼……千百年来,我们的祖先正是如荷尔德林笔下那般——诗意地生活着。然而,时至今日,这些风景如画的乡村田园却以飞快的速度离我们远去。据统计,我国现存的古村落约有4000余座,但由于保护不力和破坏性开发,几乎每一个月就有一座古村落在消失。
古村落遗产可以开发利用,但“杀鸡取卵式”的旅游开发,只会“透支”遗产资源,加速古村落的毁灭消亡。据冯骥才介绍,现在的古村落开发已成套路,“方案完全按照商业营利的需要制订,有些地方甚至将原有居民全部迁走,随心所欲地增加景点”。如此一来,原本生机盎然的村子,只剩下一个空壳,没有人文,没有记忆。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作为兼具物质与非物质两种类型的“双遗产”,古村落的自然风光、乡土建筑,与当地的民风民俗共生共存,两者缺一不可。古村落的魅力,不仅仅在于那里有城市的楼宇森林间无从寻觅的田园风光,更重要的是,与那些风光一同共存千百年的人文风情和民俗传统。这些东西一旦失去,是多少钱也买不回来的。民间摄影家李玉祥曾和我聊起,他在拍摄画册《老房子》时,把毛衣遗落在楠溪江岩头镇的一户百姓家里,等两年后再去时,主人依然为他保存着那件衣服。
宋代文人许左之在《失调名》中写道:“忆你当初,惜我不去。伤我如今,留你不住。”当我们看着先人曾经诗意栖居的地方,被破坏性旅游开发所颠覆毁灭时,谁还会有心情在一片流光溢彩的霓虹夜景下悠然漫步呢?(朱凯)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
Powered by Discuz! 6.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