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天时”与“地利”的图腾 [打印本页]

作者: clamstock    时间: 2008-11-3 15:36     标题: “天时”与“地利”的图腾

“天时”与“地利”的图腾
  
杨海文  

  
  早在遥远的汉代,高诱注解《淮南子·原道训》,写下一句不朽的箴言:“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来曰宙,以喻天地。”今天,普通老百姓配备专门书房的太少了,但他们的心中却藏有两本永远也读不完的书:一本叫“老皇历”,这是庸常的日子对“天时”的憧憬;另一本叫“风水学”,这是平淡的生活对“地利”的企盼。过去总是把老皇历、看风水斥之为封建迷信,但时下人们(比如钟葵先生)对北京奥运会所作的民俗学诠释,表明“文化小传统”也是对“文化大传统”古老而又新鲜的补充。


  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为什么选择2008年8月8日晚上8时开幕呢?最普及的一种民俗学解释认为,这是因为中国人偏爱“8”,四个“8”更是象征着“一路发”。还有一种解释,了解的人不多,寓意却十分深刻:原来,2008年8月8日是农历戊子年七月初八,用天干地支符号记时是戊子年庚申月庚辰日,辰为龙,刚好是龙日,喻示着东道主是龙的传人;另外,龙喜水,按照天干地支的组合规则,年、月、日的地支子、申、辰组合成“三合水局”,写照出“龙腾四海”。


  “天时”之外,还有“地利”。人们知道,北京的城市中轴线好比全国的“龙脉”,而有北京奥运会“心脏”之称的奥林匹克公园选址在这条中轴线的北端,给人连接着昨天与今天的感觉。“昨天”就是传统的风水学:奥林匹克公园的“玄武方”(后方)有山有湖,“青龙方”(左方)有龙湖蜿蜒经过,“白虎方”(右方)有大道,“朱雀方”(前方)堂局开阔,这种布局负阴抱阳,藏风聚气,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局部小气候。“今天”就是奥林匹克精神和中华民族精神在神州大地的珠联璧合,就是“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在长城内外的风雷激荡。


  最值得一提的当然是鸟巢。第一,鸟巢位于奥林匹克公园前方左侧,地处东方青龙位,而中国雄踞世界的东方,我们又是龙的传人,所以,鸟巢象征着中国;北京古称“燕京”,奥运会主会场以“鸟巢”为合,鸟巢也是北京的象征。第二,东方是太阳升起的地方,东方属木,东方之木光辉灿烂、生意盎然、朝气蓬勃,乃阳刚和生命力的表征,加上五行之中木、水相生,鸟巢与从旁流经的龙湖构成了“水清木华”的和谐景观。第三,东方在八卦中属震卦,震卦的卦象为龙,因而,鸟巢在奥林匹克公园的主体地位,凸显的是龙象,呼唤的是东方巨龙的腾飞。


  《易传·系辞上》有言:“一阴一阳之谓道。”正如北京天坛、地坛的布局一样,鸟巢、水立方的相得益彰也是这一阴阳之道完美的表现。在奥林匹克公园的前方,鸟巢居左,是东方青龙位,水立方居右,是西方白虎位。传统风水学反对“白虎压青龙”,所以,鸟巢高大,水立方小巧。鸟巢为圆形,水立方为方形,则是因为我们的古人讲究天圆地方、阳刚阴柔。水立方一则因其游泳场馆属水,一则因其西方之位属金,堪称“金生丽水”,而鸟巢属木,“木,五行之始也;水,五行之终也;土,五行之中也”(董仲舒《春秋繁露·五行之义》),因故,鸟巢、水立方并肩而立,同时主次分明,更是别具匠心,现代建筑与传统文化融为一体了。


  16天的北京奥运会,我们赢得了51金、21银、28铜;12天的北京残奥会,我们赢得了89金、70银、52铜。仅仅用了半个多世纪,中国的竞技体育就从基础差、底子薄跃升到了世界“第一集团”。面对这一辉煌成就,以上有关“天时”、“地利”的民俗学解释,自然只是“可爱”的,未必就是“可信”的。《孙膑兵法·月战》曾说:“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不得,虽胜有殃。”所以,既然普通老百姓愿意用自己心中的“老皇历”、“风水学”来阐释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会,这种朴素的图腾背后所聚集的又何尝不是“人和”的强大力量呢?!


  毫无疑问,北京奥运会的成功根源于所有中华儿女的同心同德、一心一意。《孟子·公孙丑下》说得好:“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比“天时”、“地利”更重要的“人和”,如何才能真正形成呢?从哲学的角度看,“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陆九渊集》卷36),“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宋史·岳飞传》),十分意味深长。“人和”要靠“吾心”来培塑,于是,从“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礼记·礼运》)出发,让普罗大众以民俗的方式在庸常的日子里去憧憬“天时”、在平淡的生活中去企盼“地利”,让一种滋生于民间草根的“文化小传统”自由地、健康地成长,也是事关我们民族图腾一件不小的事情。毕竟,我们的人生除了离不开“可信者”的支撑,很多时候也需要“可爱者”的慰藉。


  (作者系中山大学学报编辑部副编审、哲学博士)

  (编辑:林湄)

    
  
稿件来源: 南方日报网络版 本网发布时间: 2008-10-16 15:40:05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