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在传统社会还是在现代社会,流言和谣言都是一种常见的社会心理现象,或者说是一种以信息传播为特征的集群行为(Popenoe,D.,1986:547)。同时,它也是包括社会心理学家在内的社会科学家关注的研究主题之一。在有关传统中国社会发生的流言和谣言事件中,有两项研究值得我们在这里简略述及:其一是美国著名汉学家孔飞力(Philip A. Kuhn)的《叫魂》(1990/1999);其二是苏萍的《谣言与近代教案》(2001)。在前一项研究中,对中国历史有着相当把握的孔飞力,通过对乾隆时期档案的解读,向我们描述了1768年因民众相信一种被称之为“叫魂”的妖术流行,是如何导致了江浙等12个省份近2亿人口的社会大恐慌;而在后一项研究中,有着社会心理学与历史学双重背景的苏萍,则通过对晚清一系列著名教案的分析提出,利用谣言动员民众是晚清士大夫屡试不爽的反教手段之一。这一研究不仅揭示了谣言的另一面社会功能,而且使得我们能够发见,在反教谣言的背后,我们的民族隐藏着怎样的心理与社会危机(苏萍,2001:4)。
对比发生在北京、广州等地的都市谣言,显然,有关SARS的民间传言仍然具有明显的巫魅性质,在那里面有韦伯所说的“神秘莫测、无法计算的力量在起作用”,而人们常常“为了控制或祈求神灵而求助于魔法”(Weber, M., 1946:139)。有关SARS的民间谣言所具备的“巫魅”特征,同乡民生活和农村中依旧盛行的传统文化有着相当的联系。农民相对说来文化程度较低,加之在社会生活中常常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具有十分强烈的乏力感。长期以来,许多农民在日常生活中就常常信鬼拜佛,将人生的希望、命运的主宰,尤其是大难临头时的解救之法交付给鬼神或灵异之物。在这样的认知背景下,神异之事或神异之人是谣言制造者的首选素材(比如,制造神异之人或神异之事就常是中国历代农民造反者动员民众的手段之一);而神异之事或神异之人对谣言的信奉者和传播者来说也是坚信不疑的对象。在我们的访谈中,一位政治学家也谈到,在中国农村仍十分盛行的传统文化的理性化过程不够,没有经历类似西方新教改革时的“祛魅”过程,其中仍有相当的巫术、怪力和乱神的因素(专家访谈个案Political Science2)。其实,即使在“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的暴风骤雨般的革命时代,农民仍然没有摆脱传统心理的制肘,具体表现为对具有“克理斯玛”即神授权威人物的过度崇拜、强烈的乏力感和对命运的无奈(周晓虹,1998:183-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