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仲富兰:上海的开埠地文化及其民俗流变

仲富兰:上海的开埠地文化及其民俗流变

上海的开埠地文化及其民俗流变

新华网( 2009-07-25 11:15:13) 稿件来源:来源:文汇报




   
新华网上海频道7月25日消息:上海之所以能在开埠后由一个普通的地区商埠发展成为全国经济中心、远东金融中心,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外来移民,他们是这座城市最大的资源,他们的不断交融形成了今天饶有特色和颇具影响的海派文化。

    随着2010年世博会的临近,上海开埠地文化应有一种适应时代的创造性转换。要重视和梳理开埠地文化的民俗传承,保留其适应时代发展的精神内核,不断刷新上海的市民文化观念和文化行为,让上海人在民俗传承中与开埠地文化一起成长。


   
演讲人简介:

    仲富兰

    1950年11月生,上海市人,197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哲学系,长期研究中国民俗文化学、民俗传播学等。现为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民俗文化学会会长。

    专著有《中华风俗探源》、《中国民俗文化学导论》、《现代民俗流变》、《中国民俗流变》、《当代人与民俗》、《民俗与文化杂谈》、《民俗风情》、《十二生肖趣谈》、《上海史迹与风土》、《民俗文化学论纲》、《文化寻根》等。主编学术丛刊《国风》28辑,发表各类学术札记、散文、随笔、新闻评论达数百万言。




    从地理位置而言,无论上海“老城厢”还是沿黄浦江的外滩,都在今日黄浦区涵盖的范围,称黄浦区是160多年前上海的“开埠地”是准确的。着重探讨“开埠地”的文化内涵、开埠对于上海市民人格观念的塑造以及开埠地文化品格的现代传承,对于今日上海民俗流变具有重要意义。

    一、开埠地的文化内涵

    在全球化的浪潮里,上海文化没有失落只有获取,没有焦虑只有欢乐,因为上海的文化身份正是在全球化过程中确立的。这是上海一个很突出的现象,对于理解上海民俗文化的内涵特征可谓意味深长。

    上海自1843年ll月l7日正式开埠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座城市在百年间创造了一系列令人惊叹的中国“第一”、亚洲“第一”乃至世界“第一”,放眼望去,这种现象在中国的任何一座城市中都是绝无仅有的。

    上海开埠地先后包容和吸收的数百万国内移民来自中国南北各地,特别是江浙皖粤这些经济文化水准长期领先的地区。这些移民既有较高的素质,也不乏相互间的竞争和融合。当然有人会说,上海开埠地是殖民地文化,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桥头堡,正是租界的运行才有上海的发展;但谁能否认,要是没有上海的开埠,没有中国自身的经济文化积累,没有成百上千万各地中国移民的辛勤劳作、艰难打拼,上海今日的辉煌同样是不可能出现的。

    有历史学家说得好,上海的自我认同是在全球化的过程中确立的。一般认为,全球化所到之处都与本土化产生冲突,本土文化会在全球化过程中产生各种各样的失落感和焦虑感。但上海的经验表明,在全球化的浪潮里,上海文化没有失落只有获取,没有焦虑只有欢乐,因为上海的文化身份正是在全球化过程中确立的。这是上海一个很突出的现象,而在中国其他城市则很少。这对于理解上海民俗文化的内涵特征可谓意味深长。兹举数端,略述其详:

    1、中西风尚的混合交汇上海开埠地文化的最大亮色就是中外移民汇聚造成的。开埠之初,上海开埠地一带由一片荒滩洼地魔术般地变化成洋楼耸峙、工厂林立、道路纵横交错。租界的繁荣和稳定吸引了大量中外人口,使之成为五方杂处、华洋杂居的移民城市。大批中外投机家、冒险家不仅带来了资本主义的经营方式,也带来了资本主义的近代文明。翻开当年游览“洋场”的中国人的笔记、日记,常见“街衢弄巷,纵横交错”,“道途平坦,商户整洁,堤岸桥梁,修筑坚固”,“舟车填溢”,左右“树木森茂而齐密”之类的赞语。由于规划、勘察、施工、材料设施的近代化,租界的道路从各方面体现出新型城市的风貌。这些对刺激中国人改革民居建筑和居住环境,改良生活方式和居住文化习俗,也具有特殊的意义。

    中西文化交汇的态势还表现在人们的语言上。华洋杂处,最大的困难和障碍是语言不通,于是,社会上出现了“洋泾浜英语”。虽然它主要是运用于商贸场合的特殊语言形式,但实际上,这种语言形式已渗透到上海各个地区和行业以及各种层次的社会群体之中。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洋泾浜英语当然不规范。但是从社会效用的角度来看,洋泾浜英语的出现却又有着一定的合理性。作为一种曾经广为流行的语言民俗事象,对于上海开埠地文化的演变与发展具有一定意义。

    2、对待洋人的平和态度上海人称外国人叫“老外”,既透出一股亲切感,又是一个相当宽泛的人文概念。这个坊间的俚语很典型地反映了上海居民对外国人的态度,概括起来就是五个字———“崇洋不媚外”。

    上海开埠之后,民众对西方文化有一种情有独钟的认同。它可以是抽象的,比较喜欢西方政治制度和生活方式,羡慕工业文明的一些科技技艺等;也可以是具体的,就是喜欢日常生活中的“舶来品”,如吃法式大餐、戴瑞士名表。对西方生活方式的仰慕,由仰慕而吸收,拿来为我所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是文化交流中的一种积极因素,具有开风气之先的积极意义。所谓“媚外”,却是比较大的问题,它表现为奴颜婢膝,尽管也是伴随崇洋而派生,但往往是从对西方文明的崇尚演化为对西方势力的恐惧,认为一切都是外国的好,月亮也是外国的圆。无论从什么角度分析,媚外都是不足取的。

    中西文化的早期接触与交流,铸就了上海人看“老外”的独特眼光:平等地交易,平和地相处,平实地处事。在与“老外”的双向互动中,西方商人的行为方式与观念意识也给上海商人以巨大影响,带给上海人较强的功利意识与经济观念,西方的契约精神和公平交易的理念也构成上海文化中颇为显著的特点;“合作共赢”的底气加上因融入天南地北的文化色彩而具有的包容意识,造就了上海人中的无数商界精英和行家里手,他们既识货又明理,敢于也善于商战。“崇洋不媚外”,上海人在学习西方文化时,比较注重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注意保持民族气节和民族利益,引进外来技术、外来资金时,坚持以国情和上海实际情况为出发点。这种既得风气之先、又不失“为我所用”的立场和态度,使得上海人在与洋人打交道、做生意时,显出精明老练、耐心细致的文明气质,不容易被外国人的鞠躬打揖、故弄玄虚所迷糊。时至今日,不少外商抱怨上海人处事精明,谈生意中难占便宜,就是一个反证。

    3、各地商帮的聚合效应各地商帮纷纷涌入上海,给当时的上海社会带来多方面的影响。各地商人在开埠地为了巩固自己的商业网络,形成相互协作、彼此支撑的联系。协调彼此的利益,需要一定的组织来维系,近代商业会馆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的。

    所谓“商贾频年辐辏来,浙东财赋海陬推”。各地的商帮如潮水般涌入上海,有些文献甚至称上海城内“居民多客籍”。这种“五方杂处”、“客土杂居”的格局,一方面使上海社会具有很强的兼容性,极易养成一种海纳百川的气度;另一方面也造成了上海社会的多元文化性格,给上海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潜质和社会活力。这种社会特质在近代中国是相当罕见的。

    商业的本质是交易,而交易就要公平合理,巧取豪夺、欺行霸市总是难以持久。各地商帮在上海的聚合效应为上海开埠地文化铺上了底色,加之柔婉细腻的江南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影响,形成了上海在城市文化形成过程中特别包容的风貌。上海开埠地的发展历程,就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与外来文化的结合,并且成功地将外来因素与自身特点结合,从而造就了上海成为中外文化交融中的一朵奇葩。

    4、精于算计的理财意识各地移民集聚上海,经过碰撞、交汇,最终形成的城市传统,凝聚着几代上海人的民风民俗,充分体现上海这座城市的魅力和内涵。这种在商业文化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市民处事风格和处世态度,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弥散在上海市民的日常生活中。

    都说上海人“门槛精”,精在何处呢?我看可以概括成四句话:“精明而不失厚道,实际而崇尚能力,算计而不失面子,开拓而遵守规则”。

    ———“精明而不失厚道”。都说上海人“门槛精”,但上海人这个群体是精明而不失厚道。新中国建立以来,上海人为抗美援朝捐出了无数的物质财富;在计划经济年代,成千上万的上海人响应国家号召,义无反顾地远赴内地和边疆,支援当地的建设;2003年SARS肆虐和去年发生的汶川大地震,上海人义无反顾地伸出援手,支援灾区。厚道,好似一帖润滑剂,让人与人之间平添一份可贵的温馨。

    ———“实际而崇尚能力”。上海人对那些“摆谱”、“花架子”式的东西不感兴趣,崇尚认认真真做事的能力。他们做什么事情都会谨慎小心,精密规划,步步为营,深思熟虑,不把事情的前因后果想个明明白白是绝不会轻易出手的。要做就做成功,诚如许多朋友所说的,给一点空间,给一些政策,就能还给你一份出乎预料的惊喜。这就是上海人崇尚实际和能力的体现。

    ———“算计而不失面子”。上海人是精于算计的一个群体,由于人们的商务活动频繁,在生活中多加盘算就是题中应有之义。多年来上海一般民众大抵养成了居家过日子,有着算计和经营的味道,钱用在刀刃上,该花费的大把大把地用钱;不该花销的,则节省一点,也不是什么坏事。从开埠以来,在一个机会相对均等的社会里自然养成了各色人等自由发展、平等竞争和踏实从事、正大光明创业的社会风气。

    ———“开拓而遵守规则”。移民城市的市民要站稳脚跟,一般都需要勤恳做事,努力工作。所以上海这个城市一向反对慵懒、惰性和不作为。市民工作起来总有一股敬业精神,这是上海深入人心的一种精神要素,是上海最令人敬重的传统之一。凡事无小事,简单不等于容易。延伸到日常生活中,上海人比较重视游戏规则,遵守约定俗成的规矩。上海人的精细来自国际文化的熏陶,来自移民城市没有那么沉重的传统惯习的负担。

    二、开埠地文化塑造上海市民人格精神

    上海人特有的文化性格,即优点与缺点瑕瑜互见,两头非常突出:既热情,又务实;脑子活络,适应能力很强,精于盘算谋划,做事负责认真;缺点则是过于表面,虚荣心强,格局不大,有时候又很胆小怕事。

    上海开埠以来160多年,中西文化冲突在政治、军事、经济、哲学、伦理、风俗等各个环节全面爆发。对中国传统社会构成巨大冲击波,也震撼着一代又一代上海市民的心灵。开埠地文化对上海市民人格精神的塑造,历经从传统向现代的巨大转变。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

    1、热情务实的社交习俗热情和宽容,曾经是上海人社交习俗中最引以为豪的特征;这个特征既得自于中华民族优良品德的传承,也来源于上海人源结构的特殊构成。天南海北、三江五湖汇聚一处的城市人口结构,为多种文化的渗透、并存和交流融合创造了很多机会,也极大地增强了上海人的文化适应能力和吸收能力;另一方面,高度社会化都市化的机器生产、商品经营和文化传播、生活消费等活动,又改变着移民们在农业社会中形成的特性和心态。

    由于没有久远的历史包袱,多元文化不定于一尊,上海人文化和精神意识深处,凡事以西方风气为先,由此而成为生活行事的价值判断标准,在审美和价值取向上也要尽可能地和西方接近。另外,朝朝暮暮艰难打拼赢得一点好处也不容易,所以就很难和不相干的外人分享,于是,形成一个又一个圈子,对于没有进入自己圈子的事物,总是持有一种本能的抵触和抗拒。这也形成了上海人特有的文化性格,即优点与缺点瑕瑜互见,两头非常突出:既热情,又务实;脑子既很活络,适应能力很强,精于盘算谋划,做事负责认真,甚至在没有多大把握时也敢于冒险;缺点则是过于表面,虚荣心强,格局不大,有时候又很胆小怕事。

    改革开放以来,历经几代移民的累积和嬗变,一种热情大度、开朗豁达的上海人的社交观念和习俗便形成了,它和那种较多地依赖于血缘地缘等各种亲情关系而构成的传统社交形态具有完全不同的意义和表现方式。人们彼此尊重各自的文化背景、语言和传统习惯,又经过相互吸收和交流尽量使之调适,甚至在相互挑剔指责的场合,上海人也有特定的词汇,诸如“朋友,帮帮忙”、“朋友,不要太……”等等,以肯定或否定的结构表达相反的意思,调侃之间,终究不失一种大度心态的流露。

    2、精明活络的生活意识上海人的精明活络表现在生活习俗的各个方面。在上世纪60年代困难时期,上海实行凭“小菜卡”计划供应粮食蔬菜的方法克服物质匮乏,兼顾社会公平。而一家著名大报的“市场版”直到上世纪90年代还开设着《巧珍当家》的栏目,向市民介绍勤俭持家的生活经验。在近乎严酷的计划经济生活模式下,以“巧珍”为代表的上海人,在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方面,依然过得有滋有味,有条不紊,并且充满生活情趣。

    上海最早提出“建设学习型城市”的口号。“门槛精”来源于刻苦的学习和对于未来的洞见,若想改善自己的境遇和人生,没有别的办法,路在脚下,刻苦学习。所以,许多上海青年也许对国际大事说不出一二三四,但是若要说起如何进外企,捕捉生意的前途,或者如何通过“托福”、“雅思”获得留学签证诀窍,他保准谈得头头是道,信息掌控得异常完备。市场经济下的生存法则,造就了上海人骨子里的“精明”。

    3、注重自我与人格独立由于是移民城市,大量的外来人口进入上海,人与人之间的拥挤程度可想而知。在这种私人空间和公共空间很容易发生混淆的地带,养成了上海人特有的待人接物之道———注重自我,人格独立,大家互相给个“面子”。

    上海的为人父母者,对孩子的早期教育第一要务是教他们“会做人”、“有教养”。“做人”首先要注重自我;“教养”则是注意仪表和给人留下好的印象。这种教育确实匠心独具、很有特色。由这种交往准则所形成的交往习俗,以及造就的上海市民性格,在全中国可说是独树一帜。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生活的上海人,已养成交往谨慎、注重自我,又非常尊重他人的隐私和生活方式,不想和别人随便沾上关系。

    4、独具个性的上海男女在上海话里,“拎得清”是一个含义极为丰富的词语。所谓“拎得清”,就是熟谙各种游戏规则,其核心观念当然是不侵犯别人的利益,也保护好自己的利益,它的价值内核可能是小气,但不贪婪;它表现为一种精明气,但不阴险毒辣;它是具有自我诉求的,可以说有点自私,但不会损人,因为损人的结果,会殃及自己利益。在这种“拎得清”氛围下成长的上海男人和女人,活得既辛苦,也潇洒。他们追逐梦想,紧跟潮流,精明过人,干练勤快,享受生活而不被生活所束缚的生活方式,正是在他们的眼界、才华、知识、修养、财富达到一定层次后自然而然的展现。

    上海人“拎得清”的市民意识建立在商业文化的通行规则基础之上,这种以信誉为基础的公共关系传统造就了一个个特立独行的上海男女。这可视为上海作为商业都市得以繁荣与发展的前提。

    三、开埠地文化品格的民俗传承

    而今的上海依然以发达的商业文化闻名,这与当年各地商帮以及商会在上海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五方杂处的人口共聚上海,靠的就是“合作共享”,共同培植大上海“海纳百川”的包容气度。

    随着2010年世博会的日益临近,上海这座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正在以世博精神进一步养育城市精神。为此,上海开埠地文化应有一种适应时代的创造性转换,这就是重视和梳理开埠地文化的民俗传承,保留其适应时代发展的精神内核,剔除或者扬弃旧社会殖民主义、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陈规陋俗,凸显大上海的文化气魄,不断刷新上海的市民文化观念和文化行为,在新的国际环境和国际大都市中找到自己应有的地位,让上海人在这种民俗传承中与开埠地文化一起成长。

    1、合作共享,培植包容气度上海之所以能够在开埠后由一个普通的地区商埠发展成为全国经济中心、远东金融中心,其优越的地理条件、特殊的政治格局以及中心城市的集聚效应当然是主要原因。但是还应该看到,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外来移民,他们是这座城市最大的资源,他们的不断交融形成了今天饶有特色和颇具影响的海派文化。

    历史上,大批外地移民进入上海,促进了上海工商业的发展和成熟。各地商帮齐聚上海,各显其能,其间有合作有竞争,在面对不同的政治环境和社会变化时,他们用自己的力量维系着上海商业社会的稳定。而今上海依然以发达的商业文化而闻名,这与当年各地商帮以及商会在上海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五方杂处的人口共聚上海,靠的就是“合作共享”,共同培植大上海“海纳百川”的包容气度。

    2、大胆创新,凸显新锐力量上海文化发展的未来之路在哪里?当年开埠地民众就是在制度习俗方面的创新产物,少受拘束,激浊扬清,造就了上海的辉煌。今天我们继承开埠地的文化传统,更应将这种创新精神发扬光大。随着上海开发开放力度的不断深化,更多的跨国公司进入上海,它们在繁荣发展上海经济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上海中心文化。我们说“凸显新锐力量”,这个“新锐力量”从纵向上说,就是要培养更年轻的“新锐力量”;从横向上说,就是指在上海要加大文化和文化产业创新的力度。

    当今的全球化进程对城市发展提出了打造城市竞争力的客观要求,而城市竞争力的核心正在于城市文化的创新能力。上海在文化产业和文化创意上应表现出一种对“创新、新锐、务实、精致”力量的张扬,这将为上海的明天书写新篇章,增添新动力。

    3、民俗传承,互动产生活力上海开埠地文化是上海城市民俗的重要资源。它具有双重价值:一是存在价值,包括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这一核心的、主要的价值,决定了“保护第一”的原则。二是经济价值,它是存在价值派生的。因为存在价值越大,潜在的经济价值也越大,其转化为直接的经济效益也就越大。保护是前提,只有保护好才能合理利用,才有可能继承和发展。因此,对于上海开埠地的民俗文化资源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必须有一个科学的、长远的规划。文化创新的目的是使传统文化恢复活力,提升传统文化的质量,并使之成为与当代社会相适应的更高一级文明。现代西方“保守主义”的先驱、英国著名学者布尔克在他的名著《法国革命的反思录》中说:“一个国家若没有改变的能力,也就不会有保守的能力。没有这种能力,它将不免冒着一种危险:即失去其体制中它所最想保存的部分。”上海开埠地的文化资源也是如此,如果不加以创新和变革,也就没有生命力,也就无法与当代社会相适应,并将逐步失去功能。

    在迎世博的过程中,“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理念正感召着我们。开发上海开埠地的历史文化资源,有助于全面整合文化遗产,进一步拓展文化多元与文化融合的渠道,建成与现代化城市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城市功能相匹配的比较完善的公共文化设施。积极开拓文化产业发展空间,形成新的支柱文化产业,优化文化发展格局,改善文化生态环境,使上海真正出现人才荟萃、精品迭出、和谐有序、走势强健的文化发展新局面。


    点评:

    博采众长:上海文化最重要的特点

    熊月之(上海社科院副院长、研究员)

    海纳百川,兼容并包,是近代上海最重要的城市特质。开埠以前,上海就以重商、奢华与宽容著称。其中宽容一项,与开埠以后的上海城市精神有直接传承关系。在开埠以前的上海县城里,东部业商,西部务农;东部商人来自闽、粤、鲁等沿海地方,西部为本地人;东部富,西部穷。在城市公共事务中,外来商人担当重要角色。因此,开埠以前,上海已经形成对外来人口比较宽容的特点。开埠以后,西人来沪,能够在上海打开局面,与上海商人和谐相处,而在广州等其他口岸则难有作为,这与上海居民比较宽容有很大关系。

    开埠以后,上海移民人口比例更高,占总人口的80%-85%左右。海纳百川的结果是博采众长,文化融合。上海对国内各地文化、外国文化都勇于吸收,融会贯通,最后形成上海文化。上海文化自有特点,但其最重要特点就是博采众长,拿来主义。京、昆、越、淮、评弹等各种地方戏,在上海都能自由发展,每一剧种又衍生出多种流派。饮食文化、服饰文化方面更是争奇斗艳,异彩纷呈。海纳百川包括吸收全世界的进步文化。上海是吸收东方(日本)、西方文化最多的城市,从器物层面、制度层面到精神层面,都比较善于吸收。改革开放以后,上海能在那么短的时间里取得举世公认的成就,其中也与近代积淀形成的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城市精神的作用有关。

    仲富兰教授的讲演,紧紧抓住开埠、开放的特点,并就开埠开放对上海民俗的传承进行了精当的论述,凸显了近代上海文化的神韵,非常允当,对于今天挖掘、研究、延续上海历史文脉,也有重要的启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