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叶舒宪]打破正统中国文化观的蔽障

[叶舒宪]打破正统中国文化观的蔽障

打破正统中国文化观的蔽障

《中国民族报》 2009-07-04

作者:叶舒宪



  主次和文野二分的正统中国文化观,是限制我们认识中国文化多样性的根本蔽障,也是阻碍我们发现少数民族文化和文学价值的蔽障。数千载的中原王朝正史体系所确立下来的这种正统中国文化观,在西方现代性的知识语境中得到了变相再生产的契机。只有当西方现代性的讲述和传承遇到自身知识合法性的危机,后现代批判打破了延续千年的正统历史观和文化观,现代中国知识讲述中的王朝正史观念才有可能被最终打破。

  把中国版图之内数以亿计的人口用行政手段划分为作为主体民族的汉族与55个少数民族,这是上世纪我国接受西方“民族”(nation)观念以后进行现代行政划分的产物。这种现代的56分法,实际上体现着将中国境内的所有人口实施二分法(汉族与少数民族)划界的文化观。如果撇开现代民族国家观念的建构不谈,这一文化观的本土渊源可以追溯到儒家的“夷夏之防”,以及“华夏”正统与四周“蛮夷”对立的截然二分的中原中心文化观。

  按照此种以文化空间而不是以种族差异划界的文化观,能得“天命”在中原建立政权者即代表“中国”。简言之,中原即中国。自殷商西周以来,经过多次不断建构和秦汉大一统的重构,该观念早已随着汉民族滚雪球一般的生成发展而变得根深蒂固。所谓“问鼎中原”,“得中原者得天下”,皆为体现以中原为中心的正统中国观的流行措词。究其根源,儒家自孔子以来大讲特讲“华夷之辨”的封建正统意识形态,发挥着至关重要的支配作用。

  进入20世纪标榜科学和民主的现代社会,以中原为中心的正统中国观虽然被现代中国观念所替代,但是有主次之分和文野之分的正统中国文化观依然发挥着影响。因此,现代以来建构出的无数中国历史和中国文学史,尽管变换了关照历史的理论模型(从进化论到马克思主义),但是仍然难免因袭二十四史以来的老套路——以中原政权的更迭为核心和主线来叙述5000年的中国史,或者以3000年的汉字书写文学史替代“中国文学史”。所谓“少数民族”,其历史作用和文学贡献,基本被排斥在主轴主线之外,作为点缀性、补充性的材料而出现,就像二十四史体系中要有“西南夷列传”作为中原王朝史的点缀和补充一样。而以“民族史”、“民族关系史”、“少数民族文学史”一类名目出现的著述,其作为“正史”之补充或者附庸的性质也是不言自明的。

  可以说,主次和文野二分的正统中国文化观,是限制我们认识中国文化多样性的根本蔽障,也是阻碍我们发现少数民族文化和文学价值的蔽障。数千载的中原王朝正史体系所确立下来的这种正统中国文化观,在西方现代性的知识语境中得到了变相再生产的契机。随着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主次和文野二分的正统中国文化观凝固在一代又一代人重复的正史讲述模式中,从小学的历史和语文课堂起,就开始了对个体知识再生产的模塑。只有当西方现代性的讲述和传承遇到自身知识合法性的危机,后现代批判打破了延续千年的正统历史观和文化观,现代中国知识讲述中的王朝正史观念才有可能被最终打破。

  美国人类学家埃里克·沃尔夫的名著《欧洲与没有历史的人民》一书的导论中有这样一段话,它有助于说明打破正统历史观的创举是如何在西方白人知识分子内部产生的:

  “从民族史的研究可以明白地看到,这两种历史的主体是一样的。我们对民族史看得越多,就越发明白,‘他们的’历史和‘我们的’历史都是作为同一历史的一部分而出现的。因此,如果没有‘白人史’,也就没有‘黑人史’,它们都是共同历史的组成部分,只不过由于经济、政治或意识形态的原因而被传统研究所压制或忽略了。

  这些意见与人类学家莱塞几十年前在其他场合中发表的意见是一致的。他认为,人类的接触与影响是普遍的;人类社会都不是封闭的系统,而是开放的系统;它们都不可避免地与其他或远或近的群体发生复杂的关系,共处在蛛网和网结般的联系之中。”

  沃尔夫写作该书的宗旨,就是希望超越欧洲人的历史偏见,到被认为“没有历史”的原始民族那里寻找近代史的开端。同理,在中国语境中,如何将文野二分的中国史观、王朝叙事的历史谱系,转换为从多族群互动的联系视角看中国历史及中国文学史,正在成为人文研究的当务之急。

  2006年问世的由我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专家们编撰的《中国各民族文学关系研究》 ,多少预示着这一重要学术思想的转向。从民族关系和民族互动的视角考察中国文学史,而不是将多民族文学罗列展示,给该书带来了丰富的方法论蕴含。不过,笔者认为,将现代的民族识别观念硬套在远古以来的民族文学关系史上,难免有先入为主和以今度古的嫌疑。书中内容所及只突出几个少数民族,与《中国各民族文学关系研究》的书名相去较远。而这部以讲述少数民族文学贡献为主的书,依然按照中原王朝的更替脉络来划分时代,分为“先秦至唐宋卷”和“元明清卷”,这就无异于又回到了中原王朝叙事的笔法,相对压抑和掩盖了各民族特有的历史发展脉络。这部代表我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水平的新著,其笔法缺憾表明:对思考者的思考范式和思考工具的反思,对现有的学科划分制度合法性的反思,在我国是一项迫切需要展开的学术“基础设施”建设工作。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TOP

从民族关系和民族互动的视角考察中国文学史,而不是将多民族文学罗列展示。

深以为然!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TOP

叶先生说的是

对思考者的思考范式和思考工具的反思,对现有的学科划分制度合法性的反思,在我国是一项迫切需要展开的学术“基础设施”建设工作。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