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农妇谭支秀不寻常的申遗路

农妇谭支秀不寻常的申遗路

巴东土家族民间历法入选省级非遗名录
农妇谭支秀不寻常的申遗路

  

翟群

文化传播网 2009-07-03 10:03


  

  位于巴东县无源洞的民间八卦亭


  湖北省日前公布了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巴东土家族民间历法”名列其中,这也是我国首次将民间历法纳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范围。
  申报书中介绍,土家族民间历法中包含了大量的天文、地理、气象、水利、农学、生物学、医药学等相关知识,世世代代的土家族人民应用这些知识指导春种秋收、红白喜事、修造动土、新居乔迁、祭祖上坟、庆典开业、出行择期等日常事务。其内容主要包括二十四节气、二十八星宿、阴阳五行说、奇门遁甲、风水学等……
  由于一向被认为带有迷信色彩的“风水学”“奇门遁甲八卦”“阴阳五行学说”等内容包含其中,“巴东土家族民间历法”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身份引人关注。
  家住巴东县野三关镇故县坪村的谭支秀是一位年过半百的土家族农村妇女,虽然只有小学文化程度,但谈论起历法来却滔滔不绝、如数家珍。多年来,她为学习历法、编写历书、申报“巴东土家族民间历法”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过了一段不寻常的路。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以世界通用的公历为法定历,按公元纪年,夏历为辅历,民间一般又称为民历、农历或阴历。谭支秀认为,虽然农历仍在保持使用,但不少传统历法知识却很少得到传播和重视,甚至一些已经失传,急需抢救保护。
  谭支秀接触民历有其家庭背景。当时她的姑父张安国因无儿女,在亲戚的众多孩子中挑选了年仅3岁、天资聪慧的谭支秀作为养女。
  张安国的祖先曾在朝为官,收藏了大量的古代天文书籍。这些书传到张安国手里已经是21代。而张安国收养谭支秀的一个重要打算就是让她苦读,然后成为这些珍藏书籍的主人。
  于是,3岁的谭支秀开始每天背诵《奇门遁甲经》。这本古书深奥难懂,小孩子不愿意读,张安国便想了一个主意:要把书背完后,才可以回去看妈妈。谭支秀当然很想见到自己的亲生母亲,只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就把《奇门遁甲经》背熟了。
  文化大革命爆发后,十几岁的谭支秀成了红小兵跟着“造反”,由于从小被养父逼着背书,她便把斗争的矛头指向了那些古书。当谭支秀把满箱的古书拖到火坑边准备烧掉时,养父默默走过来拿走了两本,告诉她“日后有用”。“我看见他流泪了,所以最后也没忍心烧掉。”谭支秀说。
  1974年,谭支秀当上了故县坪村支部书记,在带领全村进行农业生产中,她渐渐发现,养父总是能够预知一个时段的天气状况,提前给她提供信息。谭支秀感到非常吃惊,养父便告诉她,这些规律前人都已经总结出来了,都写在那些书上。谭支秀感觉到了这些知识的价值,便把家里剩下的那些书拿出来研读。1995年,张安国去世了。“养父走之前嘱咐我,把那些历法整理出来,争取公开出版,不要失传了。”
  于是,谭支秀辞掉了巴东县计划生育专职干部的工作,一门心思钻研起民历来。几年时间过去了,谭之秀完成了《千禧民历》的初稿。出版历书最大的困难是经费问题,为筹集资金,谭支秀找遍了所有的亲朋好友。2000年,谭支秀自费印刷了一套《千禧民历》,但由于没有刊号,不能公开发行。此时她已欠下了10万元的债务。
  为了能让《千禧民历》公开出版,从2002年起,谭支秀多次前往北京、武汉,请专家学者进行科学论证。湖北省气象台台长王仁齐,湖北省科技传播学会会员左定轩,中国科学院科学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陈久金,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博士、副研究员袁佳双,北京古观象台博士、副研究员王玉民等都曾给予她帮助、指导,而她的执着精神和对民历的扎实研究,也让很多学者为之动容。
  2004年,她在武汉参加一次天文学论坛时,遇见了正在当地演讲的中央电视台主持人水均益。水均益听说了她的事迹之后,建议她通过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方式来保护民间历法。
  2006年,谭支秀从《恩施晚报》上得知恩施州开始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消息,她立即向巴东文化部门申请,但由于申遗指标的限制,谭支秀的申报没被批准。实际上,由于真正从事民历研究的人很少,相关部门当时也无法界定民历是否可以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
  谭支秀没有灰心,她再次到省城请教相关专家,请他们作出权威结论。为了有接近专家的机会,她积极参加省城举办的相关活动,结识了一批地质专家、天文专家和气象专家。为了节省路费,她睡过露天广场;没钱住宾馆,就用借来的3个单人沙发、一张旧垫子作床,在武汉一间简易的出租屋里度过了一个冬天。
  谭支秀的辛苦没有白费,湖北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中心最终对民历申遗作出了答复:“《千禧民历》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范畴,可以申报。”
  2008年11月,在巴东县政府的支持下,由谭支秀在《千禧民历》基础上修订的《吉星祈福民历》,经多位气象专家推荐,由气象出版社出版发行。  
  今年6月,经过13年的努力,巴东土家族民间历法终于通过评审,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今后我还打算继续申请国家级非遗项目,我的最终目标是让民间历法成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谭支秀说。
  针对有些人认为民间历法是迷信的观点,谭支秀说,对于一些存在但还没有被我们认知的自然现象,不能简单地斥之为迷信,要用科学的态度对待它。她说:“择吉习俗延续了几千年,事实证明它对人们的生活生产是有利的,而且已经成为一种文化习惯。民历中的‘红刹日’‘农暴日’也被很多事例所证实,它是潮汐引起的地壳变化所产生的影响。现在国家提倡研究和保护民族民间文化,不能把一切古老文化都当做封建迷信加以批判和否定。”

  申报过程 个人申报 政府支持
  初次申报省级评审未通过
  “2006年,县文化局向恩施州申报了3个非遗项目,”巴东县文化馆原馆长刘启明介绍说,“后来谭支秀找到我们说想把土家族民间历法也报上去。但是当时申报工作都已经结束了。”刘启明所说的谭支秀正是土家族民间历法的主要传承人之一。由于政府申报名额有限,谭支秀便开始收集材料进行个人申报。
  当时谭支秀主要以她2000年自费出版的《千禧民历》一书中的民历知识为申报资料。2006年11月,《千禧民历》与其他3个项目一起入选恩施州非遗保护名录,但在省级评审时没有通过。
  据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朱林飞介绍,民间历法没有入选第一批省级非遗名录有多方面原因,一是专家委员会中没有天文、气象、历法方面的专家,此件放在民俗组评审,不敢轻易定论;二是书中有些知识确实不好认定,比如择吉,难以拿出有说服力的证据。
  再次申报
  州人大代表帮助呼吁
  为了再次申报省级非遗,2007年,谭支秀委托州人大代表唐耘写了一份议案,请求政府支持。恩施州文体局对这份“州六届人大三次会议8号代表建议”进行了答复:“作为全州唯一的一个个人申报项目,从印书、做申报材料到跑各地请专家论证,谭支秀女士已为此花去30多万元,虽巴东县政府和野三关镇支持了7万元,但她仍然欠债不少。再次申报,对她而言已有很大的难度,盼唐代表能帮助呼吁,请求巴东县政府或部门、野三关镇政府或部门再次给予一定的经济上的支持和智力上的帮助,协助她将文本和录像片做得更好,申报更顺利。省再次评审时,文化部门将请求省非遗中心聘请天文、气象、历法等方面的专家对《千禧民历》进行专题论证。这个工作,主要由我们文化部门去做,也请唐代表帮助呼吁……”

  多方论证省中心批复“可以申报”
  2006年初次接触这个项目时,恩施州非遗保护中心的工作人员认为,民间历法应该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关自然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与实践”,但其中又有择吉、农事宜忌等过去被认为是迷信的成分。为稳妥起见,州中心专门向省非遗保护中心请示,得到省中心批复“《千禧民历》和《遁甲经》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范畴,可以作为‘民间知识’之‘物候天象’申报”后,才请来州气象台台长吴全省,由他组织有关专家对该书内容进行论证。
  上述恩施州文体局对“州六届人大三次会议8号代表建议”的答复一文中还提到:多位专家专门对书中的农暴日进行了测定和论证,认定它准确地预报全年登陆的台风有几十个之多,并列举了2006年“桑美”台风为例证明其预告的准确性。还有专家查看了全国气象台资料,证明1949年、1950年、1958年、1964年、1967年、1969年、1983年……2002年等数年的台风、冰雹、水灾等都与书中的农暴日吻合。我们也查看了该书“编印及使用方法”,可以看到2008年5月12日(农历四月初八)四川汶川大地震这天也正好是个农暴日。书中对农暴日的解释是不同的月相引起气象与物体的变化,出现“大气潮汐”现象所引起。
  在介绍、表述上如何让这个庞杂的知识体系为人们所认知、接受?为该项目撰写申报书的巴东县文化局工作人员钟灵秀提出,民间历法的很多知识是通过谚语进行承载和传承的,可以用谚语的形式对其进行总结,突出其预报天气、气象及地质灾害,指导农民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内容,尽量避免其中的“玄学”。如:“老张莫听老向哄,桐子花开要下种”“三月逢春好盘花,满山阳雀叫喳喳,一来报知阳春节,二来摧动种庄稼”,告诫人们桐树开花、阳雀欢叫的时节,也是播种时候了。又如:“清明要明,谷雨要淋”“三伏不热,五谷不结;三九不冷,百果不很”。这是根据特定节气的气象情况来推测农业的收成好坏。
  申报书中针对巴东土家族民间历法的价值也进行了阐述:巴东土家族民间历法具有很高的文化学、民俗学、史料学价值,尤其是土家族创造的历法谚语和历法歌谣,更具有很高的科学研究价值。

  严格评审
  民俗与气象专家一致通过

  2008年11月,在巴东县政府的支持下,由谭支秀在《千禧民历》基础上修订的《吉星祈福民历》,经多位气象专家推荐,由气象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同时,在县文化局的支持下,项目申请书的撰写和纪录片的拍摄都已完成,谭支秀再次将“巴东土家族民间历法”申报到省非遗保护中心。
  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朱林飞说,历法方面的项目只有“巴东土家族民间历法”一项,评审中将其放在民俗组中。该评审组由5位民俗专家和湖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高级工程师陈正洪共同组成。
  在湖北省非遗保护中心提供的巴东土家族民间历法申报书上,记者看到“专家论证意见”一栏中写着:“巴东土家族民间历法”融汉民族历法、二十四节气及巴东当地物候天象于一体,已经过数百年历史传承,并经过了长期生产实践检验,对指导当地人民的农业生产、日常生活发挥着特殊的作用,其中当地的物候谚语对指导防灾减灾还有进一步挖掘的价值。该项目历史脉络清楚,特别是传承人之一几十年孜孜不倦地把该项目继承、发扬光大,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也给予大力扶持,使这一文化遗产得到很好的保护,现已完成3本书籍(包括两本历书),其中2本正式出版(分别为气象出版社和民族出版社),1本自费出版。经查阅我国第一、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尚无历法的内容。另外该项目申报材料完备。综上所述,建议尽快批准该项目为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组还提出了申报材料修改建议,在意见末尾明确表示:同意该项目列入第二批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专家意见

  田青(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中心副主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如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及实践;传统的手工技能。”民间历法知识即属于“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及实践”。
  一提到保护文化遗产,人们就会想到“精华”与“糟粕”的问题。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所有呼吁保护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人,没有一个人认为我们的文化遗产中统统是“精华”而没有“糟粕”。问题是,仅仅用“精华糟粕二元论”来审视我们有着几千年历史和56个民族的无比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是远远不够的,在所谓的“精华”与“糟粕”之间,还存在着大量“精华”与“糟粕”共存共生的文化,存在着大量在一个文化体系里被视为“糟粕”而在另一个文化体系里被认为是“精华”的文化。更重要的是,人类的认识总是在不断进步、更新的,人们的审美标准也在不断变化。就像我们过去的一些价值判断在今天被认为是错误的一样,我们今天的价值判断也不能保证在明天不会被后人纠正。

  乌丙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
  对于一个项目能否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争议是很正常的现象。判断其能否成为非遗保护的对象,关键还是看其有没有价值。巴东民间历法应该属于民俗知识的范畴,对于知识性的遗产而言,其应该是科学的才具有被保护的资格。对于无法定论的项目应该采取一种研究的态度,这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九条保护意见之一。

  钱伟钧(华中师范大学教授):
  风水并不完全等同于迷信,它也包含诸多科学道理,可能今天我们还无法探尽其中的一些奥秘,比如被纳入世界遗产的武当山道教建筑,就是依据传统风水而建。当然,不排除其中也有一些非科学的成分。但是作为一种传承了千百年的文化,在其濒危可能失传的今天,我们有必要将其保护、传承下来,留待后人研究。这也是对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保护。

  相关链接:
  巴东土家族民间历法
  巴东县隶属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川鄂交界的巫峡和西陵峡之间,素有“川鄂咽喉,鄂西门户”之称。巴东土家族民间历法是巴东土家族先民在古代巴人物候历法、汉民族夏历和当地土著人经验积累的基础上所创造出来的一种用于社会生活、生产实践的记时系统。
  巴东土家族民间历法传承 主要依靠土家族人民群众口传心授,当地风水先生、阴阳先生、道士等亦为重要传承人。
  巴东土家族民间历法的流行区域 主要分布在巴东县境内的江南片区,含茶店、绿葱坡、野三关、清太坪、水布垭、金果坪等乡镇及周边县市部分地域。
  巴东土家族民间历法起源 目前尚无定论。一般认为,北宋时,古代巴人和当地土著人融合而正式形成土家族,对外自称“毕兹卡”,巴东土家族民间历法起源应与这一历史时期相当。
  常用的历法器物 有记时香、圭表(量天尺)、八卦花钱(避邪)、罗盘、阴阳冠(道帽)、鹰毛八卦扇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