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安徽村民农余激活目连戏 传承戏曲“活化石”

安徽村民农余激活目连戏 传承戏曲“活化石”

中国力求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活态传承中生生不息 “非遗”传承人每年补贴8000元

安徽村民农余激活目连戏 传承戏曲“活化石”




2009年05月22日08:33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合肥5月21日电(记者 王立武)最近几日正是皖南的春播时节,但是祁门县环砂村的村委会主任方锦祁却顾不上家中的几亩水稻,他在为村里目连戏班的演出而上下奔走。

    方锦祁说,目连戏的最后一次演出已是民国末年,戏文唱腔濒于失传。开始组建戏班时,方锦祁手中保存了一本目连戏的小说文本,又向文物部门借来了一套戏曲本,将上面的原始图片复印下来,挂在村中祠堂里,作为戏班临摹的范本。

    他们将祠堂中珍藏的一些剧服、乐器取出,召集村中二十多位村民成立了目连戏戏班,先开发出目连戏的几个选段。

    明代发源于祁门的目连戏,流传在安徽、浙江、江苏、福建、江西等地民间,曾历经300余年不衰,目连戏因此也被戏曲界誉为中国戏曲史上的“活化石”。2006年目连戏成功申报全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目前,中国已初步建立非物质文化遗名录体系。国务院批准公布了两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1028项,涉及保护单位2110个。同时,全国一些省辖市、县也建立了本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8年底,全国省级名录共有4155项。

    中国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日前在于黄山召开的全国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研讨会上表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始从静态、单项保护,进入到了活态、整体保护的新阶段。中国的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工作,被认为是中国对人类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贡献,得到了包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内的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

    方锦祁说,为了传承这个戏曲“活化石”,祁门县已先后恢复了历溪、栗木、马山三个班社,戏班成员100余人。在文化部公布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551名代表性传承人名单中,祁门县箬坑乡的王长松、叶养滋还入选为传统戏剧类目连戏的代表性传承人。

    像王长松、叶养滋这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文化部在2007年6月和2008年2月,连续公布了两批共777名。第三批传承人名单将在今年“文化遗产日”期间正式公布,人数将达到700多人。

    在2008年中央转移支付地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经费中,文化部按照大约每人8000元的标准,安排了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传承津贴。

    记者日前在祁门见到王长松、叶养滋这两位均早年从师学艺,在戏班中担任重要角色农民,他们现在开始带徒弟传技授艺,演员由最初的几位老人发展到现在的30多人,许多年轻人也纷纷利用中午、晚上等农闲空隙时间主动学艺。

    “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的文化生态保护理念,是中国首先提出的。”周和平说。

    2007年6月的第二个“文化遗产日”期间,文化部公布设立全国第一个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一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并相继命名徽州、热贡、羌族3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至此,中国的文化生态保护工作拉开了序幕:保护对象呈现出由“单体”向“群体与环境”、再向“整体”方向扩展的趋势;保护的范围呈现出由“点”向“线与面”、再向“系统”方向扩展的趋势;保护的领域呈现出由“物质”向“非物质”、再向“综合”方向扩展的趋势。

    目前,广东梅州的客家文化、浙江象山海洋渔文化、广西红水河流域铜鼓文化、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黔东南文化等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文化类型区域正在积极申报国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始注重激发公众的‘文化资源’意识,尊重公众的‘文化主人’地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已经走出‘政府与社会精英独尊’的片面。”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主任乌丙安教授对新华社记者说。

    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内的休宁县2005年创办有全国首家“木工学校”。学校把已经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徽州雕刻技艺编成教材,八仙桌、雕花太师椅成为学生的“毕业论文”。学校已毕业三届木工96人,同济大学住宅研究院还为毕业生颁发“匠士”证书。

    “木工学校”开创“非遗”进校园的先例。中国一大批传统文化从那之后开始与青春同行。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