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微信公号】新栏目——课本里的民俗(12.23)

【课本里的非遗】斗力频催鼓,争都更上筹(05.05)

  摔跤是中国最古老的体育项目之一。古代称为角力、角抵、相扑、争跤等。早在黄帝时代就有了古代摔跤活动。摔跤就是两人徒手较量,力求把对方摔倒的一项竞技运动,现在已经成为世界级体育竞赛项目。上述的课文生动形象地向我们展示了两个小孩子通过斗力,利用扳、揪、推、拉、拽、顶等动作和技巧进行摔跤游戏的场景。现如今摔跤不仅是一项世界级体育竞技项目,它还是民间耍完的娱乐项目,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那关于摔跤你了解多少呢,让我们一起探索走进摔跤的世界吧!

  一、摔跤的起源


  中国摔跤是中国几千年摔跤技术经验长期积累的产物,是我国多民族文化融合的重要体现。关于中国摔跤的起源有三种不同的说法:劳动起源说、军事起源说、蚩尤创造说。

  第一,劳动起源说。
  有学者认为摔跤起源于远古时期人类为了获取食物和生存空间与野兽进行的搏斗。远古人类劳动过程中所采用的“摔、扑、跌、打”等徒手格杀技术以及手持木棒、石块所进行的搏斗经历是中国摔跤的萌芽。后人都是在这些生产性的活动中选取同类型技术动作加工整理以形成中国摔跤的技术体系。

  第二,军事起源论。
  《礼记·月令》记载:“孟冬之月……天子命将帅讲武、习射、御、角力”。在夏朝以前,部落间大都通过肉搏争夺领地和财富。因此,含有搏杀技术的摔跤被作为奴隶社会重要的军事手段。有学者就据此而得出结论:“摔跤起始于军事,因人与人之争斗而成型和发展,并在军事活动中得到普遍性的传播。”《国技论略》又以《汉书·艺文志》中“手搏”列入兵技巧为证,说明了中国摔跤在军事中增强士兵体制和灵敏性培养将士勇武精神的作用。兵家对中国摔跤的技术总结和理论升华,在应用上又进一步证明了中国摔跤的军事起源论。

  第三,蚩尤创造说。
  关于中国摔跤的起源还有蚩尤创造“角艇”的说法。“逐鹿之战”中蚩尤氏“以角抵人”在远古为人类摔跤文化创立了一个辉煌的记忆。后世凡论摔跤多引南朝人任防《述异记》的记载:“秦汉间说,蚩尤氏耳鬓如剑戟,头有角,与轩辕斗,以角抵人,人不能向。今冀州有乐名蚩尤戏,其两两三三,头戴牛角以相抵,汉造角抵戏,盖其遗制也。”从此“蚩尤戏”、“角抵戏”也就成为中国摔跤的雏形。“以角抵人”也被后世引为“角抵”一词之起源。例如《龙鱼河图》和《黄帝传记》载:“蚩尤铜头铁额,与轩辕斗,以角觝人,人不能向,摔跤之法始于蚩尤时代。”

  关于其起源众说纷纭,但不可否认的是:摔跤是我国一项古老的传统竞技活动,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经久不衰,受到人们的广泛推崇与喜爱。如今,中国摔跤已经演变为世界六大跤种之一。

  二、历史发展



  摔跤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称呼,先秦时期摔跤多称“角力”、“相搏”、“手搏”,主要用于军事训练。秦时摔跤正式定名为“角抵”,《汉书·刑法志》中记载:“春秋之后,灭弱吞小,并为战国,稍增讲武之礼,以为戏乐,用相夸视,而秦更名为角抵”,从其中的“以为戏乐”可以看出角抵摔跤在这个时候已经成为一种娱乐活动。

  汉代摔跤出现职业化倾向,形成三种固定风格:赤裸身体的摔跤、着装的摔跤和戴假面道具的摔跤。

  两晋南北朝时期摔跤角力有“相扑”、“蚩尤戏”、“争交”等诸多称谓,且历史上第一次出现女子摔跤,即女相扑手。这足以证明当时的人们对摔跤的推崇和喜爱。

  隋唐时摔跤的发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在唐代,民间角抵开展广泛,娱乐色彩浓重。角抵不但是唐代宫廷宴飨时的助兴娱乐节目内容之一,而且还出现职业角抵人员,在“相扑朋”这样的组织内进行专业的训练表演。

  到了宋元辽金时期,摔跤达到高峰。在《梦梁录·角抵》中曾记载着:“若论护国寺南高台峰露台争交,须挥诸道州郡臂力高强,天下无对者,方可夺其赏。”这里所谓的“天下无对“指的就是全天下没有人是他的对手,可以看出当时摔跤比赛非常流行,是一种全国性的体育竞技。

  明清时摔跤多称“布库”、“撩脚”、“撩跤”、“掼跤”,已经进入泛民间化发展阶段。

  中国摔跤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经过满族、蒙古族、回族、汉族等各民族摔跤手的交流与融合,逐渐形成了今天独具特色的中国摔跤体系。

  三、摔跤与民俗文化


  摔跤从原始社会产生到今天又成为世界性的竞技运动,已经历经几千年的历史,它为什么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呢?

    1.与神灵沟通的桥梁
  在华夏文明的历史长河中,中国摔跤与祭祀的关系源远流长。原始的祭祀活动孕育着早期的中国摔跤,又在一定程度上对摔跤的沿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中国摔跤不仅是祭祀仪式的一部分,而且独立还成为一种体育信仰性质的文化活动。一方面人们为了纪念祖先的勇武精神,生产出祭拜祖先的“蚩尤戏”。另一方面人们又把中国摔跤作为沟通神明、祈福消灾的娱神仪式。

  神灵和创造辉煌业绩的祖先是原始信仰的主题,是祭祀的主要对象。祭祀是古代人们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是人们意识到自身力量渺小的感觉,希望借助神灵的力量来实现愿望,于是民间自发产生了各种虔诚的祭祀仪式。中国摔跤也是中国人创造的祭祀神灵的手段之一。汉族生产出“头戴牛角而相抵”的蚩尤戏来祭祀。《国语·楚语》:“祀所以昭孝息民、抚国家、定百姓也”。因此,用摔跤祭祀也有国富民强的期盼。比如,过去阿荣旗鄂温克族每年四月初三开始举行的萨满教宗教集会,通过四五天乃至七八天的日夜歌舞和摔跤为全“莫昆”(民族)祈求幸福等。虽解放后不再举行奥米那仁集会,但是摔跤成为独立的集会活动。

  另一方面,人们创造出各种沟通上天的特殊活动,中国摔跤也成为人们与神灵沟通的手段之一。根据蚩尤“铜头铁额”和“以角抵人”的传说,人们用“头戴牛角”之装饰、“两两相抵”之技术来祭祀蚩尤,还通过模仿翱翔长空的老鹰的动作,试图缩短与神灵的距离。

  2.由“娱神”到“娱人”
  在与神灵沟通过程中,人们也发现作为祭祀的中国摔跤也可升华心灵、愉悦身心,实现人之体力和心灵的释放。于是,娱神的中国摔跤附加了娱人的内容。秦朝出现摔跤表演艺人“角抵俳优”,唐朝还出现摔跤表演专业训练组织和专职表演人员。例如,专供表演的“相扑朋”组织。还有历代皇室贵族的追捧和宋代瓦舍的出现更加促进摔跤表演的娱乐化。在发展过程中,中国摔跤,开始与奇戏、杂技等融合,越来越凸显其娱乐性。汉武帝时期,角抵戏一度达到举国欢庆的程度。如《汉书·武帝纪》记载:“春,作角抵戏,三百里内皆来观”,‚又有“夏,京师民观角抵于上林平乐观”。还比如,南宋岳飞部将程效婴为了纪念岳飞,在山西忻县传下“角抵”。后形成忻州农闲庙会、假日节庆一直举办的“挠羊赛”。

  三、结语


  中国摔跤由与神交往的神圣活动成为一项世俗化活动,现如今已经发展成为独立的民俗活动,它不仅包含着中国人对神灵的敬畏之心,同时还展现了中华民族尚力尚勇,平等公正,直面成败的竞技精神。如宋朝调露子《角力记·述旨》中说:“夫角力者,宣勇气,量巧智也。然以决胜负,骋矫捷,使观之者远怯懦、成壮夫,已勇快也。使之能斗敌者,至敢死者。人之教勇,无勇不至。斯亦兵阵之权舆,争竞之萌渐。”摔跤是一种激烈的对抗竞技运动,对个体的精神有极强的促进作用,利于个人成长。由此可见,不管摔跤蕴含的是对神灵的敬畏还是竞技精神,这些内在特质才是其生生不息,长盛不衰的力量源泉。

  【参考文献】
1、苏学良.中国式摔跤的战略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3.
2、赵敬源.中国式摔跤文化溯源与传承研究[D].河南大学,2015.
3、魏云贵.中国式摔跤的竞技特点与文化特征——兼谈中国式摔跤的现状与发展[J].体育科技,2003.
4、张亚南.中国式摔跤的文化传承[J].衡水学院学报,2013.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撰       稿:胡佩佩
图文编辑:胡佩佩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Q2z0kwyH4XiOOWn9R_dNgg

[ 本帖最后由 凉爽的夏天 于 2020-6-10 17:31 编辑 ]

TOP

【课本里的非遗】鲁班——从历史人物到行业神(05.13)

       鲁班是我国春秋时期有名的工匠和发明家。相传木工用的锯,就是鲁班发明的。

  ——节取自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材84页



  在历史上,鲁班是生活在春秋战国时期的鲁国人;在现代,鲁班是工匠们的祖师神、行业神。那么,这种转变是怎样形成的呢?

  一、先秦时期


  鲁班,姓公输,名班或盘,春秋战国时期人,因生于鲁国,所以又被称为“鲁班”。最早关于鲁班的文字记载是在《墨子》中,《墨子·公输》篇中记载了一则公输班为楚国制造云梯攻打宋国被墨子劝阻的故事。虽然在此则故事中主要突出的是墨子“非攻”的主张,表现的是墨子对于侵略战争的反对思想,但是可以看出鲁班已经在文献中正式出现。在《墨子·鲁问》中还有鲁班制造其他武器的记载,“公输子自鲁南游楚,焉始为舟战之器,作为钩强之备,退者钩之,进者强之,量其钩强之长,而制为之兵。”另外还有最早关于“木鸢”的记载:“输子削竹、木以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公输子自以为至巧。”在《孟子·离娄》中还有:“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在先秦古籍中,对于鲁班的记载较为零散,没有对鲁班和他的事迹进行专门的文字记载。这一时期的记载主要是突出鲁班的“巧”,此时的鲁班是一个技艺高超的工匠,且其活动范围局限在木工的技术和工艺内。

  二、秦汉时期


  秦汉之后关于鲁班的文字记载丰富了起来,如秦朝《吕氏春秋》中有云:“公输班天下之巧工也”,汉代《礼记·檀弓》中记载:“季康子之母死,公输若方小。敛,般请以机封,将从之。”讲的是季康子的母亲去世,鲁班见同族的公输若年纪还小,就发明了机封用以下葬。但是当时盛行厚葬,所以机封未能推广开来。另外在西汉《战国策》中也有关于鲁班的零散记载。这时的鲁班也还只是木工,但此后的相关记载出现了新的内容。如汉诗《四坐且莫喧》中对于鲁班制造铜炉器,及对他制造的铜炉器雕文精美的夸赞。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


  魏晋刘琨所作《扶风歌》:“载至洛阳宫。观者莫不叹。问是何山材。谁能刻镂此。公输与鲁班。被之用丹漆。熏用苏合香。本自南山松。今为宫殿梁。”这里出现了鲁班参与修建洛阳宫的记载。

  梁任昉《述异记》中更是记载了浔阳江七里洲的木兰舟,天姥山上会飞的木鹤,以及石刻的禹九州图都是出自鲁班之手,而且在东北岩海还有鲁班所做的大石龟“夏则入海,冬复止于山”。

  这些记录可以看出,鲁班不再是一个单纯的木工,而是拓展到了雕刻、建筑等多个领域,人物形象也逐渐变得丰富起来。

  四、隋唐时期


  这一时期,关于鲁班的记载也愈发丰富,其中的传奇色彩也变得更加明显。隋唐社会札记《朝野佥载》中记载:“鲁般者,肃州敦煌人,莫详年代,巧侔造化。于凉州造浮图,作木鸢,每击楔三下,乘之以归。”

  《酉阳杂俎》中也有:“今人每睹栋宇巧丽,必强谓鲁班奇工也。至两都寺中,亦往往托为鲁班所造,其不稽古如此。”

  在《朝野佥载》中还有记载一则民间对于鲁班所造木人的祭祀,说明唐朝民间建筑业已有正式对于鲁班的信仰和奉祀,在民间部分地区已经开始了有的地区已开始建祠奉祀,如咸通十年(869年)金山朱泾法忍寺内建有上海最早的“鲁班殿”。

  至此,鲁班一词不再是指历史上的人物,而是成为能工巧匠的代名词,“活鲁班”“鲁班再世”成为了对于工匠技艺的最高赞誉。关于鲁班的信仰也开始有所发展。

  五、元朝时期


  元朝初年的《湖海新闻夷坚续考》中记载鲁班修建赵州桥的传说,不仅称赞了赵州桥的坚固,还还加入了张果老装日月和柴王爷推四大名山过桥的一些新的传说内容。

  事实上,赵州桥的建造者应为隋朝著名造桥匠李春,但在民间传说中,人们却把赵州桥与鲁班联系在一起,塑造了一个中华民族典型的能工巧匠形象,这在隋唐之前是没有过的,而这,也能证明鲁班逐渐成为一种信仰,并且有所发展。

  明清时期,对于鲁班的记载多集中在鲁班的祖师爷身份和对他的祭祀、神化上。明代《鲁班经》以及其后在木匠中广为流传的《鲁班书》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鲁班经》中对于鲁班的出生记载到:“师生于鲁定公三年甲戌年五月初七日午时,是日白鹤云集,异香满室,经月弗散,人咸奇之”,成年后有“是年跻四十,复隐与历山,卒姥异人,授秘诀,云游天下,白日飞升”。可以看出,这里的鲁班生平如同某些帝王、将军一样,带有了一定的神异色彩。《鲁班经》中对鲁班的生平也有类似的记载。

  除了这两本工匠读物对鲁班有了身世、神性的记载之外,各地还流传着很多关于鲁班作为神仙显灵建屋的传说,如清朝的《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卷一二八四引《零陵县志》云:“宋时宜阳乡一夕忽有神人造屋三十六间,碧瓦皆具,不测其为何氏居焉。至今乡人呼为鲁班屋。”

  六、今天的鲁班


  经过多年的发展,鲁班相关的传说在我国各地均有流传,例如长江三峡,黄河三门峡,四川的峨眉山,山西的五台山,山东的泰山,河南的嵩山,湖北的武当山等地,以及各地的名胜古迹均有与鲁班相关的传说故事。关于鲁班的信仰也遍布我国各地,甚至在东南亚部分地区也有发展。

  在今天“鲁班节”在我国很多的少数民族地区还广为流传,节日的具体时间由于地域位置的差别,存在着一些差异,有的地区是农历的四月初二,有的地区则是农历的六月十六。聚住在云南、新疆的蒙古族人有着高超的建筑技艺,他们的家乡因之被称为建筑之乡。

  传说是蒙古族聪明的后生旃勒得鲁班大师亲传,学得木工手艺后,又周游各地学会石、泥、竹工等,人们因其技艺超群、品格高尚,尊称他为“旃班”。因为四月初二鲁班曾经传授《木经》给旃勒,并在这一天给学徒们讲授和考查锯、砍、推、钻等技艺,所以蒙古族还把每年的四月初二定为“鲁班节”,以纪念鲁班这位手工业的始祖。在节日的那一天,外出的木、泥、瓦、石匠都要返回来欢度节日,如果没有赶回来欢庆“鲁班节”的话,就会被认为是忘师欺祖、不尊师爱贤的人,同时,村中的人们要杀猪羊,搭台唱戏,抬着檀香木雕的鲁班像周游各村,鸣锣鼓、燃爆竹,还要举行耍龙、跳蚌壳舞、划彩船等等庆祝活动以纪念鲁班这位建筑行业的行业祖师。

  七、鲁班的发明


  锯子传说鲁班在上山时,被一种带着锯齿的草划伤了手,由此发明了锯子。实际上,根据考古发现,早在新时期时代的人类就已经会加工使用石镰、蚌镰,这些都是锯的雏形。

  曲尺最早的名称是“矩”,又名鲁班尺,百工五法之一,传说是鲁班发明。曲尺由尺柄及尺翼组成,相互垂直成直角,尺柄较短为一尺,主要为量度之用;尺翼长短不定,最长为尺柄一倍,主要为量直角、平衡线之用。木工以曲尺量度直角,平面,长短甚至平衡线。

  墨斗是木工用以弹线的工具,传为鲁班发明。此工具以一斗型盒子贮墨,线绳由一端穿过墨穴染色,已染色绳线末端为一个小木钩,称为"班母",传说是鲁班的母亲发明。

  石磨据《世本》上记载,石磨也是鲁班发明的。传说鲁班用两块比较坚硬的圆石,各凿成密布的浅槽,合在一起,用人力或畜力使它转动,就把米面磨成粉了。

  刨子是用来刨平、刨光、刨直、削薄木材的一种木工工具。一般由刨身(刨堂、槽口)、刨刀片(也叫刨刃)、楔木等部分组成。按刨身长短、形状、使用功能可分长刨、中刨、短刨、光刨(细刨)、弯刨、线刨,槽口刨、座刨、横刨等。

  八、总结


  鲁班,是中国历史上重要而影响深远的优秀工匠的代表,据传,他制造了攻城用的“云梯”,舟战用的“钩强”,能飞三天的“木鸢”,发明了曲尺、墨斗、凿子、刨子、磨盘等工具,因他的功绩卓著得到了各行各业工匠的敬仰,在其逝世后,民众为其立祠供奉,把他尊称为行业的“祖师”。中国文献典籍中不仅有鲁班的历史记载,而且民间以民间传说、民间歌谣、民间小戏、民间俗语等形式将鲁班文化渗透到了各行各业,并渗入到中国的民风民俗中去。随着信仰传播范围的逐渐扩大,他的形象、他的影响早已不仅在中国影响深远,甚至走出国门走向了东南亚等地区,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智慧的一种象征。

  鲁班不仅在所有的历史人物中极为显眼,而且其身后荣耀为历代工匠所望尘莫及,因为它不仅是个历史人物,同时又是一个被美化、神话的智慧使者和百工之祖。在美化、神化的过程中形成的鲁班崇拜之风,是个复杂的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而由此衍生出来的鲁班精神,则主要体现了中国社会崇尚智慧、崇尚精益求精的传统文化心理和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优秀精神在特定历史人物身上集中而突出的反映。

【参考文献】
1.覃妩周.鲁班信仰研究[D].武汉:中南民族大学,2010:44
2.李术文.匠师之祖鲁班[J].走向世界.2010(03)
3.董菊英.蒙古族的“鲁班节”[J].民族工作,1999,(05)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撰      稿:白鸽
图文编辑:白鸽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NKy22dpkAqn3mGtlhuB6VA

TOP

【课本里的非遗】斗力频催鼓,争都更上筹(05.05)

       摔跤是中国最古老的体育项目之一。古代称为角力、角抵、相扑、争跤等。早在黄帝时代就有了古代摔跤活动。摔跤就是两人徒手较量,力求把对方摔倒的一项竞技运动,现在已经成为世界级体育竞赛项目。上述的课文生动形象地向我们展示了两个小孩子通过斗力,利用扳、揪、推、拉、拽、顶等动作和技巧进行摔跤游戏的场景。现如今摔跤不仅是一项世界级体育竞技项目,它还是民间耍完的娱乐项目,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那关于摔跤你了解多少呢,让我们一起探索走进摔跤的世界吧!

  一、摔跤的起源
  中国摔跤是中国几千年摔跤技术经验长期积累的产物,是我国多民族文化融合的重要体现。关于中国摔跤的起源有三种不同的说法:劳动起源说、军事起源说、蚩尤创造说。
  第一,劳动起源说。
  有学者认为摔跤起源于远古时期人类为了获取食物和生存空间与野兽进行的搏斗。远古人类劳动过程中所采用的“摔、扑、跌、打”等徒手格杀技术以及手持木棒、石块所进行的搏斗经历是中国摔跤的萌芽。后人都是在这些生产性的活动中选取同类型技术动作加工整理以形成中国摔跤的技术体系。
  第二,军事起源论。
  《礼记·月令》记载:“孟冬之月……天子命将帅讲武、习射、御、角力”。在夏朝以前,部落间大都通过肉搏争夺领地和财富。因此,含有搏杀技术的摔跤被作为奴隶社会重要的军事手段。有学者就据此而得出结论:“摔跤起始于军事,因人与人之争斗而成型和发展,并在军事活动中得到普遍性的传播。”《国技论略》又以《汉书·艺文志》中“手搏”列入兵技巧为证,说明了中国摔跤在军事中增强士兵体制和灵敏性培养将士勇武精神的作用。兵家对中国摔跤的技术总结和理论升华,在应用上又进一步证明了中国摔跤的军事起源论。
  第三,蚩尤创造说。
  关于中国摔跤的起源还有蚩尤创造“角艇”的说法。“逐鹿之战”中蚩尤氏“以角抵人”在远古为人类摔跤文化创立了一个辉煌的记忆。后世凡论摔跤多引南朝人任防《述异记》的记载:“秦汉间说,蚩尤氏耳鬓如剑戟,头有角,与轩辕斗,以角抵人,人不能向。今冀州有乐名蚩尤戏,其两两三三,头戴牛角以相抵,汉造角抵戏,盖其遗制也。”从此“蚩尤戏”、“角抵戏”也就成为中国摔跤的雏形。“以角抵人”也被后世引为“角抵”一词之起源。例如《龙鱼河图》和《黄帝传记》载:“蚩尤铜头铁额,与轩辕斗,以角觝人,人不能向,摔跤之法始于蚩尤时代。”
  关于其起源众说纷纭,但不可否认的是:摔跤是我国一项古老的传统竞技活动,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经久不衰,受到人们的广泛推崇与喜爱。如今,中国摔跤已经演变为世界六大跤种之一。
  
  二、历史发展
  摔跤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称呼,先秦时期摔跤多称“角力”、“相搏”、“手搏”,主要用于军事训练。秦时摔跤正式定名为“角抵”,《汉书·刑法志》中记载:“春秋之后,灭弱吞小,并为战国,稍增讲武之礼,以为戏乐,用相夸视,而秦更名为角抵”,从其中的“以为戏乐”可以看出角抵摔跤在这个时候已经成为一种娱乐活动。
  汉代摔跤出现职业化倾向,形成三种固定风格:赤裸身体的摔跤、着装的摔跤和戴假面道具的摔跤。
  两晋南北朝时期摔跤角力有“相扑”、“蚩尤戏”、“争交”等诸多称谓,且历史上第一次出现女子摔跤,即女相扑手。这足以证明当时的人们对摔跤的推崇和喜爱。
  隋唐时摔跤的发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在唐代,民间角抵开展广泛,娱乐色彩浓重。角抵不但是唐代宫廷宴飨时的助兴娱乐节目内容之一,而且还出现职业角抵人员,在“相扑朋”这样的组织内进行专业的训练表演。
  到了宋元辽金时期,摔跤达到高峰。在《梦梁录·角抵》中曾记载着:“若论护国寺南高台峰露台争交,须挥诸道州郡臂力高强,天下无对者,方可夺其赏。”这里所谓的“天下无对“指的就是全天下没有人是他的对手,可以看出当时摔跤比赛非常流行,是一种全国性的体育竞技。
  明清时摔跤多称“布库”、“撩脚”、“撩跤”、“掼跤”,已经进入泛民间化发展阶段。
  中国摔跤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经过满族、蒙古族、回族、汉族等各民族摔跤手的交流与融合,逐渐形成了今天独具特色的中国摔跤体系。
  
  三、摔跤与民俗文化
  摔跤从原始社会产生到今天又成为世界性的竞技运动,已经历经几千年的历史,它为什么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呢?
  (一)与神灵沟通的桥梁
  在华夏文明的历史长河中,中国摔跤与祭祀的关系源远流长。原始的祭祀活动孕育着早期的中国摔跤,又在一定程度上对摔跤的沿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中国摔跤不仅是祭祀仪式的一部分,而且独立还成为一种体育信仰性质的文化活动。一方面人们为了纪念祖先的勇武精神,生产出祭拜祖先的“蚩尤戏”。另一方面人们又把中国摔跤作为沟通神明、祈福消灾的娱神仪式。
  神灵和创造辉煌业绩的祖先是原始信仰的主题,是祭祀的主要对象。祭祀是古代人们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是人们意识到自身力量渺小的感觉,希望借助神灵的力量来实现愿望,于是民间自发产生了各种虔诚的祭祀仪式。中国摔跤也是中国人创造的祭祀神灵的手段之一。汉族生产出“头戴牛角而相抵”的蚩尤戏来祭祀。《国语·楚语》:“祀所以昭孝息民、抚国家、定百姓也”。因此,用摔跤祭祀也有国富民强的期盼。比如,过去阿荣旗鄂温克族每年四月初三开始举行的萨满教宗教集会,通过四五天乃至七八天的日夜歌舞和摔跤为全“莫昆”(民族)祈求幸福等。虽解放后不再举行奥米那仁集会,但是摔跤成为独立的集会活动。
  另一方面,人们创造出各种沟通上天的特殊活动,中国摔跤也成为人们与神灵沟通的手段之一。根据蚩尤“铜头铁额”和“以角抵人”的传说,人们用“头戴牛角”之装饰、“两两相抵”之技术来祭祀蚩尤,还通过模仿翱翔长空的老鹰的动作,试图缩短与神灵的距离。
  (二)由“娱神”到“娱人”
  在与神灵沟通过程中,人们也发现作为祭祀的中国摔跤也可升华心灵、愉悦身心,实现人之体力和心灵的释放。于是,娱神的中国摔跤附加了娱人的内容。秦朝出现摔跤表演艺人“角抵俳优”,唐朝还出现摔跤表演专业训练组织和专职表演人员。例如,专供表演的“相扑朋”组织。还有历代皇室贵族的追捧和宋代瓦舍的出现更加促进摔跤表演的娱乐化。在发展过程中,中国摔跤,开始与奇戏、杂技等融合,越来越凸显其娱乐性。汉武帝时期,角抵戏一度达到举国欢庆的程度。如《汉书·武帝纪》记载:“春,作角抵戏,三百里内皆来观”,‚又有“夏,京师民观角抵于上林平乐观”。还比如,南宋岳飞部将程效婴为了纪念岳飞,在山西忻县传下“角抵”。后形成忻州农闲庙会、假日节庆一直举办的“挠羊赛”。

  三、结语
  中国摔跤由与神交往的神圣活动成为一项世俗化活动,现如今已经发展成为独立的民俗活动,它不仅包含着中国人对神灵的敬畏之心,同时还展现了中华民族尚力尚勇,平等公正,直面成败的竞技精神。如宋朝调露子《角力记·述旨》中说:“夫角力者,宣勇气,量巧智也。然以决胜负,骋矫捷,使观之者远怯懦、成壮夫,已勇快也。使之能斗敌者,至敢死者。人之教勇,无勇不至。斯亦兵阵之权舆,争竞之萌渐。”摔跤是一种激烈的对抗竞技运动,对个体的精神有极强的促进作用,利于个人成长。由此可见,不管摔跤蕴含的是对神灵的敬畏还是竞技精神,这些内在特质才是其生生不息,长盛不衰的力量源泉。

【参考文献】
1.苏学良.中国式摔跤的战略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3.
2.赵敬源.中国式摔跤文化溯源与传承研究[D].河南大学,2015.
3.魏云贵.中国式摔跤的竞技特点与文化特征——兼谈中国式摔跤的现状与发展[J].体育科技,2003.
4.张亚南.中国式摔跤的文化传承[J].衡水学院学报,2013.

撰      稿:胡佩佩
图文编辑:胡佩佩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Q2z0kwyH4XiOOWn9R_dNgg

TOP

【课本里的非遗】鲁班——从历史人物到行业神(05.13)

       鲁班是我国春秋时期有名的工匠和发明家。相传木工用的锯,就是鲁班发明的。

  ——节取自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材84页


  在历史上,鲁班是生活在春秋战国时期的鲁国人;在现代,鲁班是工匠们的祖师神、行业神。那么,这种转变是怎样形成的呢?
  1.先秦时期
  鲁班,姓公输,名班或盘,春秋战国时期人,因生于鲁国,所以又被称为“鲁班”。最早关于鲁班的文字记载是在《墨子》中,《墨子·公输》篇中记载了一则公输班为楚国制造云梯攻打宋国被墨子劝阻的故事。虽然在此则故事中主要突出的是墨子“非攻”的主张,表现的是墨子对于侵略战争的反对思想,但是可以看出鲁班已经在文献中正式出现。在《墨子·鲁问》中还有鲁班制造其他武器的记载,“公输子自鲁南游楚,焉始为舟战之器,作为钩强之备,退者钩之,进者强之,量其钩强之长,而制为之兵。”另外还有最早关于“木鸢”的记载:“输子削竹、木以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公输子自以为至巧。”在《孟子·离娄》中还有:“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在先秦古籍中,对于鲁班的记载较为零散,没有对鲁班和他的事迹进行专门的文字记载。这一时期的记载主要是突出鲁班的“巧”,此时的鲁班是一个技艺高超的工匠,且其活动范围局限在木工的技术和工艺内。
  2.秦汉时期
  秦汉之后关于鲁班的文字记载丰富了起来,如秦朝《吕氏春秋》中有云:“公输班天下之巧工也”,汉代《礼记·檀弓》中记载:“季康子之母死,公输若方小。敛,般请以机封,将从之。”讲的是季康子的母亲去世,鲁班见同族的公输若年纪还小,就发明了机封用以下葬。但是当时盛行厚葬,所以机封未能推广开来。另外在西汉《战国策》中也有关于鲁班的零散记载。这时的鲁班也还只是木工,但此后的相关记载出现了新的内容。如汉诗《四坐且莫喧》中对于鲁班制造铜炉器,及对他制造的铜炉器雕文精美的夸赞。
 3.魏晋南北朝时期
  魏晋刘琨所作《扶风歌》:“载至洛阳宫。观者莫不叹。问是何山材。谁能刻镂此。公输与鲁班。被之用丹漆。熏用苏合香。本自南山松。今为宫殿梁。”这里出现了鲁班参与修建洛阳宫的记载。
  梁任昉《述异记》中更是记载了浔阳江七里洲的木兰舟,天姥山上会飞的木鹤,以及石刻的禹九州图都是出自鲁班之手,而且在东北岩海还有鲁班所做的大石龟“夏则入海,冬复止于山”。
  这些记录可以看出,鲁班不再是一个单纯的木工,而是拓展到了雕刻、建筑等多个领域,人物形象也逐渐变得丰富起来。
  4.隋唐时期
  这一时期,关于鲁班的记载也愈发丰富,其中的传奇色彩也变得更加明显。隋唐社会札记《朝野佥载》中记载:“鲁般者,肃州敦煌人,莫详年代,巧侔造化。于凉州造浮图,作木鸢,每击楔三下,乘之以归。”
  《酉阳杂俎》中也有:“今人每睹栋宇巧丽,必强谓鲁班奇工也。至两都寺中,亦往往托为鲁班所造,其不稽古如此。”
  在《朝野佥载》中还有记载一则民间对于鲁班所造木人的祭祀,说明唐朝民间建筑业已有正式对于鲁班的信仰和奉祀,在民间部分地区已经开始了有的地区已开始建祠奉祀,如咸通十年(869年)金山朱泾法忍寺内建有上海最早的“鲁班殿”。
  至此,鲁班一词不再是指历史上的人物,而是成为能工巧匠的代名词,“活鲁班”“鲁班再世”成为了对于工匠技艺的最高赞誉。关于鲁班的信仰也开始有所发展。
  5.元朝时期
  元朝初年的《湖海新闻夷坚续考》中记载鲁班修建赵州桥的传说,不仅称赞了赵州桥的坚固,还还加入了张果老装日月和柴王爷推四大名山过桥的一些新的传说内容。
  事实上,赵州桥的建造者应为隋朝著名造桥匠李春,但在民间传说中,人们却把赵州桥与鲁班联系在一起,塑造了一个中华民族典型的能工巧匠形象,这在隋唐之前是没有过的,而这,也能证明鲁班逐渐成为一种信仰,并且有所发展。
  6.明清时期
  明清时期,对于鲁班的记载多集中在鲁班的祖师爷身份和对他的祭祀、神化上。明代《鲁班经》以及其后在木匠中广为流传的《鲁班书》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鲁班经》中对于鲁班的出生记载到:“师生于鲁定公三年甲戌年五月初七日午时,是日白鹤云集,异香满室,经月弗散,人咸奇之”,成年后有“是年跻四十,复隐与历山,卒姥异人,授秘诀,云游天下,白日飞升”。可以看出,这里的鲁班生平如同某些帝王、将军一样,带有了一定的神异色彩。《鲁班经》中对鲁班的生平也有类似的记载。
  除了这两本工匠读物对鲁班有了身世、神性的记载之外,各地还流传着很多关于鲁班作为神仙显灵建屋的传说,如清朝的《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卷一二八四引《零陵县志》云:“宋时宜阳乡一夕忽有神人造屋三十六间,碧瓦皆具,不测其为何氏居焉。至今乡人呼为鲁班屋。”


  今天的鲁班
  经过多年的发展,鲁班相关的传说在我国各地均有流传,例如长江三峡,黄河三门峡,四川的峨眉山,山西的五台山,山东的泰山,河南的嵩山,湖北的武当山等地,以及各地的名胜古迹均有与鲁班相关的传说故事。关于鲁班的信仰也遍布我国各地,甚至在东南亚部分地区也有发展。
  在今天“鲁班节”在我国很多的少数民族地区还广为流传,节日的具体时间由于地域位置的差别,存在着一些差异,有的地区是农历的四月初二,有的地区则是农历的六月十六。聚住在云南、新疆的蒙古族人有着高超的建筑技艺,他们的家乡因之被称为建筑之乡。
  (1)蒙古族鲁班节
  传说是蒙古族聪明的后生旃勒得鲁班大师亲传,学得木工手艺后,又周游各地学会石、泥、竹工等,人们因其技艺超群、品格高尚,尊称他为“旃班”。因为四月初二鲁班曾经传授《木经》给旃勒,并在这一天给学徒们讲授和考查锯、砍、推、钻等技艺,所以蒙古族还把每年的四月初二定为“鲁班节”,以纪念鲁班这位手工业的始祖。在节日的那一天,外出的木、泥、瓦、石匠都要返回来欢度节日,如果没有赶回来欢庆“鲁班节”的话,就会被认为是忘师欺祖、不尊师爱贤的人,同时,村中的人们要杀猪羊,搭台唱戏,抬着檀香木雕的鲁班像周游各村,鸣锣鼓、燃爆竹,还要举行耍龙、跳蚌壳舞、划彩船等等庆祝活动以纪念鲁班这位建筑行业的行业祖师。
  (2)鲁班的发明
  锯子传说鲁班在上山时,被一种带着锯齿的草划伤了手,由此发明了锯子。
  实际上,根据考古发现,早在新时期时代的人类就已经会加工使用石镰、蚌镰,这些都是锯的雏形。
  曲尺最早的名称是“矩”,又名鲁班尺,百工五法之一,传说是鲁班发明。
  曲尺由尺柄及尺翼组成,相互垂直成直角,尺柄较短为一尺,主要为量度之用;尺翼长短不定,最长为尺柄一倍,主要为量直角、平衡线之用。木工以曲尺量度直角,平面,长短甚至平衡线。
  墨斗是木工用以弹线的工具,传为鲁班发明。此工具以一斗型盒子贮墨,线绳由一端穿过墨穴染色,已染色绳线末端为一个小木钩,称为"班母",传说是鲁班的母亲发明。
  石磨据《世本》上记载,石磨也是鲁班发明的。传说鲁班用两块比较坚硬的圆石,各凿成密布的浅槽,合在一起,用人力或畜力使它转动,就把米面磨成粉了。
  刨子是用来刨平、刨光、刨直、削薄木材的一种木工工具。一般由刨身(刨堂、槽口)、刨刀片(也叫刨刃)、楔木等部分组成。按刨身长短、形状、使用功能可分长刨、中刨、短刨、光刨(细刨)、弯刨、线刨,槽口刨、座刨、横刨等。
  
  总结
  鲁班,是中国历史上重要而影响深远的优秀工匠的代表,据传,他制造了攻城用的“云梯”,舟战用的“钩强”,能飞三天的“木鸢”,发明了曲尺、墨斗、凿子、刨子、磨盘等工具,因他的功绩卓著得到了各行各业工匠的敬仰,在其逝世后,民众为其立祠供奉,把他尊称为行业的“祖师”。中国文献典籍中不仅有鲁班的历史记载,而且民间以民间传说、民间歌谣、民间小戏、民间俗语等形式将鲁班文化渗透到了各行各业,并渗入到中国的民风民俗中去。随着信仰传播范围的逐渐扩大,他的形象、他的影响早已不仅在中国影响深远,甚至走出国门走向了东南亚等地区,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智慧的一种象征。
  鲁班不仅在所有的历史人物中极为显眼,而且其身后荣耀为历代工匠所望尘莫及,因为它不仅是个历史人物,同时又是一个被美化、神话的智慧使者和百工之祖。在美化、神化的过程中形成的鲁班崇拜之风,是个复杂的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而由此衍生出来的鲁班精神,则主要体现了中国社会崇尚智慧、崇尚精益求精的传统文化心理和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优秀精神在特定历史人物身上集中而突出的反映。


【参考文献】
1.覃妩周.鲁班信仰研究[D].武汉:中南民族大学,2010:44
2.李术文.匠师之祖鲁班[J].走向世界.2010(03)
3.董菊英.蒙古族的“鲁班节”[J].民族工作,1999,(05)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撰      稿:白鸽
图文编辑:白鸽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NKy22dpkAqn3mGtlhuB6VA

[ 本帖最后由 凉爽的夏天 于 2020-12-7 11:35 编辑 ]

TOP

【课本里的非遗】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08.25)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摘自部编版人教版语文教材六年级下册



  民俗文化:七夕节


 
  一、七夕节的起源
  七夕节的起源当始于楚国的汉水流域。明代的罗颀在《物原》中说“楚怀王初置七夕,妇女是日以彩缕穿七孔针陈瓜果于庭以乞巧"。汉代刘歆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可靠记载。
  《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和小姑话别时说,“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初七即七月七日,从“七月七日”到“七夕”的变化,可以在传统文化中找到解释。“七”在《周易》的卦爻辞中有反复、归来的意思。《周易·复卦》:“反复其道,七日来复。”《既济卦》中又说:“妇丧,其茀,勿逐,七日得。”“丧”指失去。“其茀”,指隐藏起来见不到。“勿逐”言不要追寻,七日可以得到。“七日”似指经七日,但也可以理解为初七日。牛郎织女的七月七日相会,大概同此有关。
  刘歆的《西京杂记》说:"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俱以习之。""戚夫人侍儿贾佩兰后出为扶风人段儒妻。说在宫内时,……至七月七日临百子池。作于阗乐,乐毕,以五色缕相羁,谓为相连爱。戚夫人死……侍儿皆复为民妻也。"托名班固所作的《汉武故事》《汉武内传》也说汉武帝与美丽的西王母曾多次于七月七日在皇宫里相会。
  西汉时的七夕节还只是一个和穿天节有联系的单独的节日,并没有和牛郎织女故事联系起来,东汉以后的南北朝时期七月七日"已经成为了民间广为人知的神仙相会和乞巧的日子,这才和牛郎织女的故事紧密地结合起来逐步的融为了一体。唐宋以后一直到明清时期定型为目前各地流行的七夕节。
  从以上七夕的来源我们可以看到,应是先有七夕节的乞巧习俗,再有牛郎织女七夕相会的传说。

  二、七夕节与女性
  七夕节从一开始便是妇女的节日,虽然由于社会地位、经济状况的不同,有不同的表现。一般人家的妇女儿童在这一天都要着意打扮。南朝陈叔宝《七夕宴乐修殿各赋六韵》中写乐女“玉笛随弦上,金钿逐照回。釵光摇玳瑁,柱色轻玫瑰。”晚唐施肩吾《乞巧词》云:“乞巧望星河,双双并绮罗。”也是说姑娘们乞巧身穿绮罗,同过节一样。宋代吴自牧《梦粱录》卷三亦载,七夕“晚哺时,倾城儿童、女子,不论贫富,皆着新衣”。
  七夕节成了真正的女儿节。只是,它作为妇女的节日内涵却发生着变化,以至社会所提倡、引导的,同其本来的意义不完全一致,因而形成作为主流表现形式的七夕仪程、节俗,同女儿们在七夕节真正所想、所祈求的不一致的情况。乞巧是七夕节最具特色的民俗活动,所以七夕节又有乞巧节之称。尽管各地乞巧活动各不相同,但流行最为普遍的则是以针穿线。能够月下穿针表面上是表现的心灵手巧,但是家中或成群妇女在一起举行的是乞巧活动,表现出来的却并不限于乞巧方面的愿望。在一些地方流传的歌谣中有大量反对包办婚姻、追求婚姻自主及反剥削、反压迫,抨击土匪、吸毒等社会丑恶现象的作品,就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历代文人笔下写到乞巧活动,完全是十分高兴、欢乐的情景;妇女们不会将自己所想表现出来,即使表现出来,也会在受过封建礼教熏陶的士大夫、文人笔下被滤掉。宋代诗人胡铨(1102—1180年)的《菩萨蛮·辛未七夕戏答张庆符》词云:“玉人偷拜月,苦恨匆匆别。”虽借以喻朋友之情,但说明当时妇女拜月求夫妻团聚或婚姻如意的情形是普遍存在的。南唐徐铉《禁中新月》一诗中说:“今夕拜新月,沈沈禁署中”,可见即使在法禁森严的后宫也存在这种现象,大庭广众之中表现出欢乐的情绪,私下里又为自己现实的事情所苦恼。这就是由于世俗所允许的、赞赏的乞巧活动同妇女们真正所关心的、动情的并不一致。
  可以看出,虽然七夕节的节庆活动在长期封建礼教的规范下被称作“乞巧”,但它的实际内容并不限于乞巧,而有着丰富的内涵。在民间,在妇女们的心中它仍然是表现自己情感和愿望的活动。

  三、七夕节俗与牛郎织女传说
  (一)拜织女星,听渡河声,讲牛女故事,祈请于牛女
  南朝范云《望织女诗》中的句子,已可看出南朝之时青年女子看织女、许心愿的情形。更多的是七夕之夜看牛女双星、看银河,想象牛女相会的情形,也借以抒发自己的心愿。中唐诗人清江《七夕》五律前两句云:“七夕景迢迢,相逢只一宵。”则古代有的地方传说中,牛女渡河是以云为桥的(清江为会稽人),这同鹊桥之说不冲突。北宋张继先七律《京师七夕率赋》前四句云:“七夕风光岂易阑,一年一度巧相干。不惊流星高处过,尽向今宵仰面看。”
  因为在传说中牵牛、织女是在这一天相会的,所以民间除了观两星之外,也观银河上飘浮在两星之间的云朵,认为那就是牛女相会所乘的云。北宋强至(1022—1076年)的《依韵奉和司徒侍中辛亥七夕末伏》中说:“待看星桥夜渡云”,便是这个意思。看到天上云朵渡过银河,认为是牛女相会所踩云朵。
  北宋长安人李复(1052—?)的七言古诗《七夕和韵》后半写当地的七夕风俗,其中说:“儿童不眠看星会,白光奕奕摇飞旆。整衣低首祝深心,未祝焚香先再拜。瞳眬晓动斗车移,小雨班班怨别离。天上还应分凤轸,人间又喜见蛛丝。”将望星、望云、祝私愿、拜二星及洒泪雨的说法结合起来。南宋吴潜(1196—1262)《鹊桥仙》中说:“痴儿妄想,夜看银汉,要待银车飞度”小孩子处于神话想象的境地,竟以为七夕确实可以看到牛郎、织女的云车渡过天河。《长安县志》载:“孟秋七月牛女渡河,妇女乞巧。登楼眺望,见五色彩云现为得巧,谓之看巧云。”
  从古到今,七夕时妇女儿童至成年、老年男女都望天河,看天河上有云飘过,就认为是牵牛织女渡河相会,反映了牛郎织女的传说故事的深入人心,也证明了七夕节同牛郎织女传说的不可分割的关系。在牛郎织女故事的流传过程中,人们将有关情节同节令、天象及其他一些自然现象联系在一起,更增强了这个传说故事的生命力。
  (二)关于织女泪、洗车雨和喜鹊因架桥而脱毛的传说
  关于喜鹊在七夕之后头上脱去毛,是因为给织女在银河上搭桥所致的传说,产生很早。唐代韩鄂《岁华纪丽》卷三引《风俗通》:“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相传七日鹊首无故皆髡,因为梁以渡织女故也。”据此,东汉时已有此说。由此也可以知道,至东汉之时,牛郎织女的传说故事情节已很细致。北宋韩琦(1008—1075)七律《七夕》云:“若道营桥真浪说,如何飞鹊尽秃头。”韩琦为相州(今属河南)人,则这一点在当时北方的传说中十分普遍。南宋罗愿《尔雅翼》卷一三也说:“涉秋七日,(鹊)首无故皆髡。相传以为是日河鼓与织女会于汉东,役乌鹊为梁以渡,故毛皆脱去。”鹊即喜鹊,古代也叫做“乌鹊”。上面这个说法在民间十分普遍,而且在七夕的一天都看有没有喜鹊。《古今图书集成·岁功典》云:“织女渡河,使鹊为桥,故是日人间无鹊至。八日则鹊尾皆秃。”
  (三)陈瓜果祀织女和供祭织女像的风习
  《艺文类聚》卷四引汉崔寔《四民月令》:七月七日曝经书,设酒脯时果,散香粉于筵上,祈请于河鼓、织女,言此二星神当会,守夜者咸怀私愿。或和私愿。或云见天汉中有奕奕正白气如地河之波,辉辉有光曜五色,以此为征应,见者便拜乞愿,三年乃得。既曰“祈请”,则是祀其神灵。此所谓“河鼓”,即指牵牛星。宋陈靓《岁时广记》引晋周处《风土记》文字略同,唯特别说到“洒扫庭除,露施几筵”。看来这个风俗从汉代形成后,一直延续不断。开始只象征性地祈请牵牛、织女的神灵,后来便演变为挂画像,再后来有的地方便造人形的织女像供起来。
  关于牵牛织女图像,河南南阳的汉代画像石、山东长清孝堂山画像石中都已出现,但都是墓壁中的装饰画。到后来形成七夕节张挂牵牛、织女的像,后来又变为纸和绢做成的立体的供像。地处陇南为秦人发祥之地的西和、礼县一带乞巧所供织女像,都是用模子做成的头面,用纸或绢做成的衣服、装饰。
  大体供织女像的风气在北方尤其西北为多,而南方较少。至东南、西南一带,主要由客家人的逐渐南迁将此节俗带去,以后慢慢扩散,与当地某些习俗结合起来。有的地方演变为一般的杂果、茶酒相聚,已无明确的乞巧之意。
  (四)妇女、小儿解彩索以助鹊桥之渡
  《古今图书集成·岁功典》据浙江志书,西安县(今衢州市)“七月七日小儿以五月五日所系之彩索,剪之泛以水,置屋上以为鹊桥之渡”。这个风俗起源很早。《西京杂记》卷三载西汉初年,七月七日宫廷中彩女“以五色缕相羁”。陇南、天水一带五月五日在孩子手腕上带手襻,以五色丝线作成,七月七日晚送巧娘娘(织女神)时姑娘们将它解下来,大家的挽结在一起,在附近河边,由两个姑娘将它在河两岸拉起,有几个人烧香点蜡,焚烧黄表,其他的都在河畔牵着手站得整整齐齐,一面前后摆着手臂,一面唱《搭桥歌》,送巧娘娘上天与牛郎相会。男孩子在五月五时戴的手襻也是到七月七晚上才脱去,甩在房上,说是助巧娘娘升天渡河。
  (五)祀织女仪式中的歌舞活动
  七夕节祀织女仪式中有歌有舞。宋王禹称(954—1001)《七夕》诗中说:“家人乐熙熙,儿戏舞娑娑。”又金元之际杜仁杰的《七夕》套曲之《《节节高北》中说:“我则见管弦齐动,商音夷则。”则从唐代以来,这个风俗在北方不少地方都存在。至于始于何时,尚难断定。这可以汉代宫廷中的踏歌风俗看到一点影响。
  在乞巧的七天八夜之中,过去即使平时家教很严的家庭,也允许女孩子到供巧娘娘的地方去。姑娘们又唱又跳。所唱歌中,除迎巧歌、祭巧歌、转饭歌(最后一天行祭礼,上祭品时唱)、卜巧歌、送巧歌等属于仪式歌,多为自古相传,变化不大,不同乡镇间也大体相近外,各地年年都根据当年的时政、新闻、生活、生产状况,编一些新歌,反映社会新闻,敏锐及时,又直接朴实。

【参考文献】
[1]赵逵夫.七夕节的历史与七夕文化的乞巧内容[J].民俗研究,2011(03):33-49.
[2]刘学智,李路兵.七夕文化源流考论[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6):57-62.
[3]王天鹏.七夕节的民俗文化阐释[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5):25-29.
[4]杜汉华,汪碧涛,余海鹏.“牛郎织女”“七夕节”源考[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05):107-112.

撰       稿:庞聪
图文编辑:庞聪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acKv-T781UDzy_9WVAz2WA

[ 本帖最后由 凉爽的夏天 于 2020-12-7 11:46 编辑 ]

TOP

【课本里的非遗】二十四节气里的生活与民俗(09.07)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夏初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摘自部编人教版语文教材二年级下册



民俗文化:二十四节气


  这首耳熟能详的二十四节气歌是二十四个节气缩略的集成,依次称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二十四节气不仅出现在课本上,还应用于我们的生产和生活之中,与我们的社会生活紧密相关。那么关于二十四节气,大家又了解多少呢?接下来,让我们来一起深入学习二十四节气!
  2016年11月30日,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正式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是中国继中医针灸、珠算后第三项“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的代表作。
  二十四节气最早起源于我国黄河流域,是人们长期对天文、气象、物候等进行观察、探索并总结的结果,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已有非常久远的历史。作为我国先民的文化创造,二十四节气是古人在长期的自然生活中总结经验,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遗产认识与文化价值。二十四节气现已发展成为中国人的自然时间观,它是我们把握农作物生长时间、认知自我生命规律、观测动植物生产活动规律的文化技术。

  一、二十四节气的起源与形成
  节气就是气候变化的时间点。二十四节气便是按照气候的变化,把一年的时间平均分为二十四个节气,所以称为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是我国传统的天文知识与人文生活合一的文化技术,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在二十四节气起源与形成的过程中,天文、农耕和人事都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从天文历法本身的发展规律来看,二十四节气并不是也不可能是一次完成划分的,它随着人们对于气候感知的加深以及观测技术的进步在不断形成和完善。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节气的起源时间较为久远,但从文字记载的角度来看,可充分考证二十四节气形成过程的文本文献并不十分确凿和充足。以现存的资料大致梳理出二十四节气的形成过程可分为:萌芽期、发展期和定型期三个阶段。其萌芽于夏商时期,两分(春分和秋分)和两至(冬至与夏至)为首先出现的节气;发展于西周至春秋时期开始,由四时形成八节(加上立春、立夏、立秋和立冬),八节的确立是节气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表明至迟到春秋时期二十四节气的核心部分已经划分完毕;最后定型于战国至西汉时期,在八节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发展成为与现今版本相近的二十四节气。西汉时期《淮南子》一书中完整记载了“二十四节气”顺序,其中从“白露降”到“白露”大致还能呈现出节气发展变化的动态轨迹。
  “二十四节气”名称中,包含四季变化、气温特点、雨水状况、物候等,但中心思想是指导农业生产与日常生活。当然,我们必须看到,“二十四节气”在西汉成型以后,其内容不断丰富,在48个汉字所包含的内容之外,还应该包含数量巨大的农谚,并且随着地域的不同,其所包含的内容也有所不同。

  二、二十四节气与农业生产
  二十四节气的创立与发展与我国的农业生产息息相关,是农业生产活动的时间指针。传统中国一直是一个以农为本的国度,农业生产一直是国民经济的最主要部门与民众衣食生活的最主要来源,因此上至皇帝下至普通平民百姓,都对农业生产极为重视,二十四节气也逐渐发展得较为完整,并被用以指导农业生产活动。我国历来非常重视农业生产,并极为重视农事安排与季节间的相互关系。在东汉的《四民月令》和北魏的《齐民要术》中就记录有依据节气来进行农业生产的耕、种、收。一年之中,从农作的播种到收获,各工作环节必须要顺应农时而依次展开。而所谓农时,通俗来讲,也就是进行农事活动的恰到好处的时节。只有把握好了农时,才能获得农业的丰收,有吃不完的粮食,所谓“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于是“不违农时”、符合“时宜”也就成为农业生产最基本的要求之一。那么农时应该如何去具体把握呢?答案就是二十四节气。由于二十四节气是据太阳周年回归运动而来,因此能比较准确地反映气候的冷暖变化、降水多寡与季节变化等情况,而农业生产的进行恰是与冷暖变化等紧密相关的,所以以之为农业生产的时间指针是完全可行的,正如农谚所云:“种田无定例,全靠看节气。”
  但是,二十四节气全部加起来也只有四十八个字,因此要发挥其农事指导作用,还必须要结合其他形式作为载体才能发挥作用,这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农谚。从土壤耕作到播种、再到收获,可以说几乎每一个工作环节都有相关的农谚与之相对应,这些民谚民谣形式多样,活泼生动,意象鲜明,流传甚广。例如“过了惊蛰节,春耕不停歇”“清明前后、点瓜种豆”“立夏小满,雨水相赶”“立夏不下,犁耙高挂”“过了芒种,不可强种”“夏至进入伏天里,耕地赛过水浇园”等等。这些农家谚语短小精练、实用具体,至今还在农村流传和使用。随着二十四节气的发展,不同的地理气候也反映出了不同的自然季节特征,并形成了各地独具特色的节气内容。对现代农业生产来说,在日常的农事活动中,在推行现代农业科技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必须要结合二十四节气,从而制定出合理的农事活动安排,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三、二十四节气与民俗
  二十四节气不仅仅只是一种时间制度,更是一种民俗系统,具有异常丰富的民俗内涵,其意义不只是为农业生产的进行提供时间指导,还是民众多彩生活的重要体现与组成部分之一。二十四节气比较准确地反映了一年中自然物候的发展变化,对人们的日常生活有极大的参考价值。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形成了特有的风俗习惯,不同节气也有着不同的民俗活动,这些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成为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寄托。
  一是节气与节日具有紧密的联系。在远古的观象授时时代,农事周期就是庆典周期,节气也就是节日,只是后来由于阴阳合历历法制度的创立与推行,节气与节日才发生了分离。不过虽然如此,节气与节日也并非变得毫无关系,而是仍然保持了千丝万缕的联系:一些原本在节气日举行的活动,被挪移到了某个节日举行,如秋分祭月之于中秋节;一些节气仍旧作为节日保留了下来,如“四立”与“二至”;有的在后世发展为极其重要的传统节日,比如清明,中唐时期作为一个独立节日逐步兴起,现今是与春节、端午、中秋并称的四大传统节日之一。
  二是几乎每个节气都有丰富多彩的节气习俗活动。总体来说,这些习俗活动可概况为如下几个方面:奉祀神灵,以应天时;崇宗敬祖,维护亲情;除凶祛恶,以求平安;休闲娱乐,放松心情。另外,基本上每个节气也都有特殊的饮食习俗,比较著名的如冬至饺子夏至面、立春咬春与尝春等。再者,遵循传统“天人合一,顺应四时”的理念,以二十四节气为中心,亦形成了丰富的养生习俗,如立春补肝、立夏补水、立秋滋阴润燥、立冬补阴等,以求通过养精神、调饮食、练形体等途径达到强身益寿的目的。总之,围绕着二十四节气中的主要节点,形成了众多与信仰、禁忌、仪式、礼仪、娱乐、饮食、养生等相关的民俗活动。
  三是围绕二十四节气,产生了数量众多的民间故事、传说以及诗词歌赋等,集中表达了人们的思想情感与精神寄托。有关二十四节气的诗词曲赋名篇佳作很多,所反映的内容主要有农业生产劳动和农家生活场景;描写农家生活的艰难和辛苦,反映我国农民吃苦耐劳、辛苦劳作的精神及统治阶级的剥削和压迫;随景寄情、四时感怀之作;描写节气变迁时的自然之景及百姓在不同节气里的民风民俗。

  四、小结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先民的文化创造,是我们祖先在长期自然生活中观测的经验总结,是宝贵的文化遗产,是我们古人时间体系标志,它具有重要的遗产认知与继承的文化价值。二十四节气作为自然时间体系,它在长期的传承过程中,已经成为一种民族的文化时间。它是我们把握作物生长时间,观测动物活动规律,认识人的生命节律的一种文化技术。二十四节气对于今天的中国人来说,具有生活节奏的提示与生活方式调节的指导意义。我们应自觉地传承这一文明财富,尊重自然时间,尊重生命节律,让我们的时间从机械的物理性的钟表时间中解放出来,而享受色彩斑斓的自然时间生活。

【参考文献】
[1]王加华.节点性与生活化:作为民俗系统的二十四节气.[J].文化遗产.2017(2).
[2]萧放主编.二十四节气——中国人的自然时间观.[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17.
[3]萧放.二十四节气与民俗.[J].装饰.2015(4).
[4]崔玉霞.二十四节气中的文化底蕴.[J].农业考古.2009(3).
[5]周红.二十四节气与现代文明传承的现实意义研究.[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5,32(3).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撰       稿:常莹莹
图文编辑:常莹莹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aOG4paoC-kN495cSGA0SVA

TOP

【课本里的非遗】三过家门而不入 治水英雄终成神(09.22)

       先秦时期由于古人改造自然的能力低下,加上科学技术落后,所以洪水、干旱、地震等灾害造成的破坏非常严重,百姓生活异常凄惨,时刻面临死亡的威胁。由于错误的治水策略,鲧以失败而告终,自己也被祝融杀于羽山。禹吸取了鲧的经验教训,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而不敢入,终于治水成功,实现了鲧未完成的志愿。

  一、大禹治水改堵为疏
  据史料记载,“禹王,姓姒,名文命,黄帝后。事舜治水有功,封为夏伯,受舜禅”,大禹是远古治水英雄,也是夏王朝的开创者。关于禹的出生地,有诸多说法,如“禹长于陇西大夏县”,《晋书》则称“大禹生于西戎”,另还有东夷、山东、河南等地说,死后则葬于会稽山阴之南。
  禹治水时,龙门还没有开辟,吕梁山也没有凿通,河水从孟门上流出,泛滥的大水逆流横溢,丘陵、高阜都被淹没了。经过实地勘察与实践,禹对黄河、淮河、长江等河流的水文特征、流经地域、水患成因有了深刻的认识与了解,继而采用了针对性的措施治理洪患,“禹治水之序,不过先下而后高”,“九州之次,以治为先后,以水性下流,当从下而泄,故治水皆从下为始”,经过科学治理之后,水患的危害程度大大降低。
  在远古时期极其恶劣的自然条件下,大禹率领广大民众对洪水泛滥的区域进行了全面治理,治水足迹遍布全国,使当时严重的水患得以平息,为百姓生活条件的改善与社会稳定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同时也加强了不同区域之间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促进了华夏民族的形成与历史演变。数千年来,随着历史的演变,大禹逐渐被赋予神话色彩,并被民间社会、文学作品所塑造与加工,形成了丰富生动、广泛流传的故事和传说,使得大禹这一人物形象更加生动与真实。

  二、王朝册封信禹为神
  在中国古代,无论是中央政府,还是民间社会,对于大禹神灵的祭祀与膜拜都是无以复加的。大禹平治水患、安抚民生、创设制度的诸多举措一直为后世所崇拜。
  大禹在古代社会中不仅仅作为单个人,或一个神而存在,他更像是标志与符号,是圣王与神灵合一的代表,是古代帝王追求与民间百姓希冀的对象。正是由于禹神信仰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所以其传播范围与速度极具辐射力、扩张力、感染力,历代王朝不但通过无数次的祭祀以提高大禹的地位,巩固其在国家神灵信仰结构中的层级,而且通过一系列的庙宇修建、文化宣教使这一信仰深入人心,在社会上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大禹精神所产生的道德内涵深刻影响着古代的处事标准与行为准则。禹的伟大功绩也使其成为古代社会的社稷之神、国家之神,得到了历代王朝的册封与祭祀。
  秦始皇时期,嬴政曾“临浙江,上会稽,祭大禹,望于南海,而立石刻颂秦德”,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有史记载的第一位祭祀大禹的帝王。
  明清时期对大禹的信仰与册封达到了历史的鼎盛时期,这种情况的出现与京杭大运河开凿后,黄河屡次冲决运河,阻碍国家漕运的现状密不可分。在保漕为政的前提下,中央政府对黄河、淮河、运河进行了大规模的治理,成为了数百年间始终延续的国家策略,对具有水神属性的大禹的崇敬也达到了顶峰,各种祭祀活动不绝如缕。
  入清以后,康熙二十八年南巡至江南,“阅视黄河,慨念神禹功德,特幸会稽致祭,发帑金二百两赐其后裔,增守祠二人,复御书‘地平天成’四大字悬殿额,又书‘江淮河汉思明德,精一危微见道心’十四字榜于柱”,康熙四十一年又命工部拨银修缮禹陵。乾隆元年大修禹王庙及陵墓。乾隆十六年、乾隆三十年、乾隆三十二年、乾隆三十八年又多次遣官祭禹庙,并颁发御制匾额,以表彰大禹治水安民之功。
  清末时期,对于大禹的尊崇依然不减,光绪十三年五月“遣杭州副都统恭寿致祭禹陵”,希望大禹神能够保佑清室江山永固,社稷平安。
  在明清之前,祭祀大禹的区域主要发生于会稽及部分大禹治水的地点,会稽为大禹死后所葬之地,为陵区所在,加上历史悠久的禹庙建筑,所以历代专制帝王纷纷前往会稽祭祀大禹,祈祷江山永固,河川安澜。
  明清两朝,随着京杭大运河的畅通,其政治、经济、文化地位日渐突出,成为了专制王朝的大动脉,加上黄河经常冲决、漫溢,所以国家对大禹的水神属性更加重视,不断修建其庙宇,其中清代康熙、乾隆等帝王多次前往会稽、山东南旺、直隶等地的禹庙亲祭,而这些庙宇大都位于京杭运河沿岸,希望禹神保佑,使海晏河清、运道畅通、国泰民安。

  三、广建庙宇信众遍布
  大禹以其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贡献与地位,得到了历代帝王与百姓的崇敬,他们将大禹视为祖先神与华夏民族的守护神,为其修建庙宇、举行祭祀活动,从而使这一信仰遍布全国各地,进一步促进了相关庙宇的大规模建设,甚至有很多商人将禹庙作为会馆,以神灵之名来增强彼此之间的凝聚力,扩大本省商帮的号召力。民间社会也将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和康幸福的美好心愿都寄托于大禹神灵之上,通过虔诚的祭祀与膜拜,以期获得神灵的护佑。
  大禹出生之地及去世之地的禹庙影响力最大,祭祀规模也最为隆重。据传,石泉县为大禹生地,“县南一里石纽山下禹王庙”是当地百姓祭祀大禹的一处圣地,相关的信仰活动都在这里进行。该庙始建于宋代,康熙九年重修,乾隆年间因庙宇残破,又集资新建,“正殿易而新之,别建大门一间,门左右各三间,建后堂祀圣父崇伯,圣母有莘氏,又建神禹故里坊”,形成了相当规模的神灵建筑群。会稽为禹陵所在地,当地的禹庙在全国规模最大,受到历代专制王朝与帝王的推崇,所以其规格也最高。会稽禹庙也因其历史悠久,积淀了丰富的庙会文化与信仰土壤。
  在主要的江河湖畔,尤其是黄河、京杭运河沿岸也分布有大量禹王庙宇。大禹曾于黄河、淮河、长江流域治水,所以在沿河、沿江之地也建有大量禹王庙,以纪念大禹功绩,祈求神灵保佑江河安澜,而明清京杭运河贯通后,因运河与黄河关系复杂,所以运河区域禹庙建设也迅速发展,成为了另一重要信仰地区。例如山西省建有十三座禹王庙,河南作为黄河流经的重要省份,禹庙数量也非常之多。除此之外,陕西、青海、甘肃等黄河流经省份禹庙的数量也很多。运河沿线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也是禹庙分布密集的地区。
  明清时期,湖北、湖南两省商人往往在异地修建禹王宫,作为商业会馆,用以贸易交流、祭祀神灵、联络乡情,增强本省商会的凝聚力与向心力。大禹虽非出生于两湖,但曾治理长江水患,所以两湖百姓也将大禹视为乡土神与保护神,出外经商的两湖商人在异地举目无亲,所以也在两省区域修建了禹王宫或大禹庙以增强彼此之间的联系。
  全国其他区域也建有大量的禹王庙,体现了大禹信仰的普遍性、辐射性、广泛性。无论是喧嚣都市,还是穷乡僻壤,大禹都是最普遍,受众最广的精神偶像之一。大禹作为中华文明史上的重要人物,在数千年的历史变化中,其治水精神、创制理念,甚至个人性格都被赋予了神奇色彩,成为了中华民族精神信念的重要构成部分。
  大禹作为中华民族的治水英雄,其由人到神的转化是随着历史的演进而不断强化的,专制帝王、中央与地方政府、民间社会与百姓的合力共同推动着大禹信仰的不断强化,而这种神灵观念又影响着社会不同阶层群体的生活,与他们生产、贸易、文化交流产生着密切的联系。可以说,不同地区的大禹庙在当地都起着文化沟通、理念互动、心灵寄托的作用,发挥着公共文化空间的影响力与辐射力。
  大禹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英雄,他坚忍不拔、持之以恒、勤劳不息的精神与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相契合,是民族文化的创造者与奠基者。在漫长的华夏文明史中,大禹精神不断被塑造、完善与延续,形成了系统、全面的精神理念与道德追求。在古代,这种文化观念往往通过官方祭祀、庙宇建设、王朝册封等方式予以体现,然后散布于社会的不同阶层,成为全民信仰的精神偶像。而在当今社会,对大禹的崇拜与敬畏则在继承传统优秀文化的基础上,跳出了历史的局限性,学习的是大禹尊重自然、造福社会、不断创新、永不放弃的精神品格,使大禹文化有了新的发展和内涵。


【参考文献】
[1]郑民德.大禹治水:历史变化中的国家信仰与社会崇拜[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1).
[2]陈连山.解读中国古代神话的文化属性[J].上海艺术评论,2017,000(004):11-13.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撰      稿:张国莉
图文编辑:张国莉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wNj1jlPpX__9fZk4jHryEg

TOP

【课本里的非遗】月圆人圆 天地同圆(10.01)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摘自部编版人教版语文教材六年级下册



  这首诗词的大意为庭院地面洒满了银白色的月光,树上栖息着鹊鸦,秋露点点无声,打湿了院中桂花。今夜明月当空,世间人人仰望,不知道这秋日情思会落到谁家?
  在微凉的秋夜,诗人久久望月,自然而然地想到肯定不止自己一人如此。诗人因自己望月而想到天下人皆望月,因自己的孤独想到天下人的孤独,因自己的怀人之情想到天下人的怀人之情,营造出一种深远的意境。这首描写中秋月夜的七言绝句,意境悠远,情韵含蓄,令人回味无穷。
  诗中的“十五夜”指农历八月十五的夜晚,以月之圆兆示人的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自古便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
  中秋节被喻为最有人情味、最富诗情画意的民俗节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渗透于节日习俗活动的方方面面,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和喜爱。中秋节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块瑰宝,促进了我国各民族民俗文化的交流。


  一、中秋起源
  中秋节又称仲秋节、月夕、秋节、八月会、八月节、玩月节、拜月节、追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在中国各民族中流传最广、影响最深的传统节日之一。中秋节约到唐代才成为正式的节日。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随后成为中国的主要节日之一。2006年,中秋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秋节起源于古代帝王祭拜月神的活动。在远古时代,人们相信万物有灵,崇拜自然神。太阳是光明的源泉,统治白天的宇宙,是最高的神祗;而夜晚则属于月亮,故月亮成为第二位的神灵。《礼记》记载:“天子春朝日,秋朝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帝王希望通过神的保佑来达致国家稳定、百姓安康、人寿年丰。如此,中秋月亮的圆满形象,自然就引申出象征团圆美满的社会意义。贵族和文人仿效帝王祭祀月神活动,把拜月的习俗推广至民间。到唐代,中秋已经作为节日固定下来。每当中秋,九州同庆,家家团坐。举头望天,天上明月皎洁可爱,低头看地,地上供桌红烛高照,檀香缭绕,供品罗列;环顾身畔,亲朋好友喜气洋洋,高谈阔论;放眼四野,四野处处弥漫着庄稼成熟的香气。此情此景令人心旷神怡,备感人生之幸福美满。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人生并不总是和平与美满。中秋月满,而人生却往往漂泊不定,备受天涯孤旅的煎熬。在月的清辉下,游子们心底里那根最柔软最脆弱的琴弦被有力地拨动着,弦音里回荡着对家人朋友、故土家园的无限相思意。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发思乡之幽情;苏轼则高唱“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但愿望的美好却无法取代现实的残酷,“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正由于此,团圆美满令人备感珍惜与向往。由渴望团圆而引发思念,由思念而引发对家国的深情。在漫长的历史积淀中,中秋佳节累积起中国人独特的思念亲人的文化情怀以及爱国爱家的传统美德。
  
  二、中秋主要民俗事项
  (一)祭月、拜月
  远古时期,人们对月的祭祀,表达了对月的敬畏情绪。到了后来,对月的畏惧心理减弱,而尊敬的态度仍在继续。只不过这种尊敬的背后被赋予了世俗伦理的意味。《国语·周语》说:“古者先王即有天下,又崇立于上帝明神而敬事之,于是乎有朝日、夕月,以教民尊君。”古时天子以天为父,以地为母,以日为兄,以月为姊,所以天子祭天地有示孝的意义,祭日月有示悌的意义,因而以此教民。这说明祭月的目的在于给百姓作个孝悌的示范。
  最初祭月是皇家的专利。古代皇家祭月有一套完整的祭祀规则,借以表达以孝治天下的治国理念,其中,既有政治的意义,更有道德教化的意义。一既祈求神灵保佑国泰民安,又教化万民遵守秩序,和谐共处。到了唐代,祭月仪式走向民间,已经形成了一种民间习俗,继续承载团圆美满世俗伦理观念,并在八月十五固定的时间内,有了特定的内容。如全家团聚、登台观月、泛舟赏月、饮酒、对月赋诗等活动,这已完全符合了民俗节日的性质。至北宋太宗年间,朝廷正式定农历八月十五为秋节。明清之后,因时代的关系,社会生活中现实的功利因素突出,岁时节日中世俗的情趣日益浓厚,中秋节俗的变化更是明显,功利性的祭拜、祈求与世俗的情感、愿望构成普通民众中秋节俗的主要形态。到了近现代,祈求心事达成的祭月习俗仍在民间流传,同时又辅以许多独具特色的习俗,成为中秋节里情趣盎然而又充满无限憧憬的美好风景。
  (二)分享、馈送“团圆饼”
  “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月饼香又甜。”在八月十五这一天,人们不仅赏月拜月,而且还要吃月饼。时至今日,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在各地仍盛行不衰。月饼,又称作胡饼、官饼、小饼、月团、团圆饼等,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最初它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作为家人团圆的象征,慢慢月饼也就成了节日的礼品。沿传下来,便形成了中秋吃月饼的习俗。
  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以饼之圆兆人之常生,用月饼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的情感,祈盼丰收和幸福,都成为天下人们的共同心愿,同时,月饼也被用来当作礼品送亲赠友以联络感情。我们在一个个中秋节的陪伴下长大,中秋节的精神哺育着我们。在中秋节的神话中,在中秋节的习俗里,我们怀着团圆美满的理想,踏踏实实地生活,乐观地走向未来。
  (三)家人团聚
  天上月圆,地上人圆,“花好月圆人团聚”乃是中国人最向往和最珍贵的人间美景。看着天上的圆月,就自然联想到人间的团圆。这一天,已经结婚的女儿一定要返回夫家,以喻团圆之意。《帝京景物略》中就说:“其有妇归宁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团圆节也。”民间有“宁留女一秋,不留女中秋”的说法。
  无论平时亲人是否分隔两地,但只要这一天家人团圆、亲友团聚、共享天伦之乐,人们就会感到格外的满足与欢畅,多重多重的心事、多浓多浓的忧思都一并放下,脸上透露着幸福,空气中弥漫着轻松,不管说什么做什么,都是一种愉快的心境。中秋之夜,一家大小选取月照最佳处,先摆上时令瓜果及糕点等供品,焚香祭拜月神,求月神帮助自己实现心愿;继而,大家边吃边聊,也许是相互介绍一下生活知识,或谈论一下生产经验,如果恰巧有从外地归来的家人朋友,必然会谈及外地风光、文物和传说,让大家听得新鲜而有趣,当然,长辈们也会指点着明月,向儿孙讲述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的神话故事。这其间,或许还会穿插吟诗作对,制谜猜谜等活动。
  
  三、中秋与民俗
  (一)满足民众情感需要
  民众需要通过彼此间的社会联系,满足情感需要,体会爱意温暖。中秋节民间传说的主题就是爱与思念。在亲朋欢聚之时,那些漂泊在外的游子便增添了羁旅之感。有唐代大诗人杜甫的《八月十五夜月》诗为证,“满目飞明镜,归心折大刀。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此时瞻白免,直欲数秋毫。”杜甫直抒胸臆,说自己在团圆之夜,越发体会到如蓬草般飘泊无依,归心似箭,证明中秋节是中国人心目中的团圆佳节。
  在中秋民俗活动中,人们亲近亲友的愿望得到了满足,而不管出于什么情况,没有从事类似民俗活动中的人就会深受负面情绪的困扰。
  (二)满足娱乐需要和审美需要
  传统中秋节娱乐项目颇多,许多都可引发丰富的审美体验。赏月无疑是中秋节俗中最具典型性的代表项目。赏月的风俗由来已久,早在西周到春秋时期,人们就不再将月亮看成冰冷的自然物,而是将其当作审美对象。
  宋朝之后,中秋赏月的风俗延续了下来,没有了宋朝时的繁华绮丽,但更具有民间风情,同样热闹。在清代,中秋之夜,青年男女倾城而出,女性也加入了赏月的盛会。妇女们盛妆出行,于明朗的月光下,结伴同游,有的还出入尼庵,直到天色渐亮,仍流连于如水的月光之中,这种风俗被叫做“走月亮”。
  中秋节俗还包括放灯、宴饮歌舞、烧斗香、供财神等等,人们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愉悦了身心,放松了心情。中秋民俗源远流长的重要原因在于,精神层面满足了中国人的团圆心理以及对美与愉悦的追求。节庆民俗与民众需求的紧密结合是民俗生命力的深层保证。

  四、中秋与非遗
  拜月、赏月、团圆庆贺是传统中秋节俗的核心,在社会生活不断现代化的当今时代,它依然有着符合民众生活需要的现实意义,体现在民众的精神生活与社会生活上。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的中秋习俗。虽然这些传承千年的习俗,已远没有旧时盛行。但是,现在很多地方仍在中秋节这天举办隆重的庆祝活动,把酒问月,寄情相思,祈盼丰收,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近年来扩展了多项有关中秋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1.吉安中秋烧塔习俗
  江西省安福县的地方传统民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塔烧得越旺表明种养会顺利,全村更加兴旺发达。
  2.朝鲜族秋夕节
  秋夕原指秋天的晚上,如唐代诗人杜牧名诗《秋夕》里所著。经过时代变迁,中国人称这一天为中秋节,朝鲜民族称之为“秋夕”,是一个丰收和感恩的节日。
  3.大坑舞火龙
  香港特别行政区地方传统民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活动在中秋节前后三个晚上举行。大坑的居民每年都扎做新的火龙,农历八月十四晚上在供奉观音的莲花宫内为火龙进行开光仪式。之后连续三个晚上以顺时针方向巡游大坑的所有街道。
  4.泽州中秋习俗
  泽州中秋主要仪式是祭月、拜月,当地人称为拜“月婆婆”。主要内容还有看望外祖母、吟诗颂月、举办庙会。节日期间,当地民众携亲伴友、欢庆团圆。与群众生活紧密相连是泽州中秋习俗的特色。
  5.佛山秋色
  佛山秋色是广东省佛山市的传统民俗文化。秋季农业丰收之时,当地民间举行庆祝丰收游行,俗称“秋色赛会”或“秋色提灯会”,亦统称为“出秋色”。
  6.中秋博饼
  福建省厦门市的传统民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每逢中秋佳节,闽南及台湾地区会以家庭或社团为单位,自发举行中秋博饼活动,参加者以六个骰子轮流投掷,博取状元、榜眼、探花、进士、举人、秀才六个等第并按等第获取大小不同的月饼。博饼的游戏规则简单公平,既充满竞争悬念,又富于生活情趣,历来为广大民众所喜爱。
  

  季羡林老先生曾说

  每个人都有个故乡

  人人的故乡都有个月亮

  人人都爱自己的故乡的月亮

  事情大概就是这个样子

  不知道你那里的月亮是什么样子的

 值此月圆时节

  祝愿大家

  中秋快乐


【参考文献】
[1].王颖.月圆人圆天地同圆——中秋节道德意蕴漫谈[J].中国德育,2009,4(10):75-77+82.
[2].斯满红,王晶.俗民个体视角下的中秋民俗功能探析[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7(03):8-11.
[3].萧放.中秋节的历史流传、变化及当代意义[J].民间文化论坛,2004(05):29-35.
[4].李东秦.中秋节与月崇拜[D].中南民族大学,2011.
(图片来源于网络)


撰      稿:邢天月
图文编辑:邢天月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fRHxQtT_QZVdAXl0v2hEPg

TOP

【课本里的非遗】会挽雕弓如满月(10.18)

      飞卫是一名射箭能手。有个叫纪昌的人,想学习射箭,就去向飞卫请教。开始练习的时候,飞卫对纪昌说:“你要想学会射箭,首先应该下功夫练习眼力。你要牢牢地盯着一个目标,不能眨眼!”纪昌回家之后,就开始练习起来。妻子织布的时候,他就躺在织布机下面,睁大眼睛,死死盯住织布机的踏板。两年以后,纪昌的本领练得相当到家了——就是锋利的锥尖要刺到眼角了,他的眼睛也不眨一下。

  ——部编语文四年级上册《纪昌学射》节选


  《纪昌学射》原文出自春秋战国时期的《列子•汤问》,纪昌、飞卫、甘蝇都是有名的神箭手。在中华民族的文明史上,也涌现出不少与弓箭相关历史英雄人物,如百步穿杨的养由基,一箭双雕的长孙晟,飞将军李广夜射石虎等等。弓箭源于古代祖先的生产、生活与军事需求,在冷兵器时代,作为射远兵器的弓箭发挥的作用是其他兵器难以比拟的。弓箭文化是各民族智慧交融的结晶,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

  一、弓箭的起源
  《淮南子》“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尧乃使羿……上射十日,……万民皆喜”,“羿射十日”关于弓箭的神话是人们征服自然、战胜自然的战歌,也侧面反映出弓箭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恩格斯说:“弓箭对于蒙昧时代,正如铁剑对于野蛮时代和火器对于文明时代一样,乃是决定的武器。”
  山西朔县距今28万年的旧石器时期的遗址里出土了用燧石制造的箭镞,这是迄今发现最早使用弓箭的证据。在甲骨文中“弹”的写法是一张弓在弦的中部有一个小囊,用以盛放弹丸。后来的箭制作工艺得到进一步提升,添加了镞和羽翼,弓也有原来的单体弓向复合弓发展。
  东周时期对弓箭的制作工艺要求更加严苛。《周礼》:“弓人为弓,取材必以其时”,制作材料的选取必须顺应天时。《考工记》中对制造技术、选材、加工都有严格要求,复合弓的制造技艺达到了古代制弓术的高峰。此后的两千年内,制作复合弓的技艺与《考工记》中没有太大差别。

  二、射艺文化
  清华大学彭林教授称:“射是中国最古老,最具群众性的赛事。礼射,即文人之射,观德之射。礼射要求礼为核心,射为基础,通过射箭找到通往‘仁’的道路”。弓箭文化从原始的狩猎工具,升华为带有礼教思想的射艺活动,将儒家的仁、义、礼、智、信等思想贯穿于射礼。自夏代延续到清朝末期,中国传统射艺文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
  夏代已有学校,其固定形式为“序”、“校”、“学”。商代学校有“教”、“序”、“痒”、“学”等类型。《孟子》说:“序者射也”。“序”是专门习射的地方。西周时期的学校分为国学和乡学两种,国学的教学内容,包括了德、行、艺、仪四个主要方面,而以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作为基本内容,“六艺”的教育重点,则放在射、御、书、数方面。不管国学、乡学,都要习射。教射有五种方法称为“五射”。另一个角度来说,西周时期还将“射”与“礼”进行了有机结合,形成“射礼”。“射礼”有大射、宾射、燕射、乡射四种,从天子、诸侯、大夫到士,每个阶层的标准都不同,不得逾矩。根据场合、性质进行不同的射箭活动,靶、配乐都会相应改变。也就是《礼记·射义》所言:“古者诸侯之射也,必先行燕礼。卿大夫士之射也,必先行乡饮酒之礼。故燕礼者,所以明君臣之义也,乡饮酒之礼者,所以明长幼之序也”。《论语》:“君子无所争,必也射呼!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通过射礼来培养道德品质,起到教化作用。不仅在学校,在日常生活中地方官员对自己辖区内的民众也负有教化责任“春秋,以礼会民而射于州序”,春秋二季,集合民众在学堂,督促他们练箭,通过官方的推广,射艺作为文化教育手段。

  三、弓箭与民俗文化
  徐州随葬弓箭习俗:徐州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目前仍保留大量弓箭文化习俗。随葬弓箭基本器物由一弓、三箭、一片瓦和一捧土组成,还会加上五谷。其中弓箭为保护逝者的明器;瓦代表逝者居住的房子;土代表土地,是农人的根本;粮食代表兴旺,寓意风调雨顺、人丁兴旺。随葬弓箭具有镇守棺木,保卫逝者,为逝者开路的功能。荆山村对于弓箭寓意保留最为完整,执行该习俗时,执事会喊出每一支箭的寓意:“一箭射贼人,二箭射鬼神,三箭家中出贵人”。随着社会节奏加快,传统礼仪简化现象加剧。
  新疆锡伯族的弓箭文化:新疆锡伯族主要居住在伊犁的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锡伯族人喜欢骑马射箭,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有“箭乡”的美誉。“英姿潇洒,雕翎斜挂。锡伯族儿女,引弓千钧欲发。一声鸣镝飞去,一朵彩云落下。”这是居住在察布查尔的锡伯人最喜欢唱的《箭歌》。弓箭文化在锡伯族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大作用。家中降生男孩,门口定要用红绳挂一张小弓箭,祝愿孩子成为一名勇敢善射的男儿。在男孩出生的第三天,长辈要向天、地和东西南北方向各射一箭,祝福后人。到了四五岁时父母要给儿子制作一把小的弓箭,表明祝愿孩子日后顶天立地、立身四方。男女定情也要在弓箭中结缘。最热闹的射箭比赛一般在锡伯族传统的民间节日春节、中秋节以及西迁节上进行。
  柴达木盆地蒙古族人婚礼中的弓箭习俗:婚礼不仅标志男女双方正式结为夫妻,在柴达木盆地蒙古人心目当中,婚礼中也有部分男性成年礼的意义。男子在婚礼中会举行“佩带弓箭仪式”。弓箭是男人成熟的标志,是占有和力量的标志,背上弓箭出征作一名勇士或出猎作一名猎手是一个少男的梦想。草原上,婚礼之前男孩跟随长辈去狩猎和参加各种各样的社会活动,也佩带过弓箭,但婚礼上佩带弓箭的习俗以法律的形式正式确定了男孩从一个少男变成为成熟男人的身份标志,同样确定了他已经步入成年,对新建立的家庭负有责任和义务。

  四、弓箭与非遗
  1.聚元号弓箭制作技艺
  聚元号是清朝皇家专设的兵工厂,其弓箭铺位于北京东四附近的弓箭大院。聚元号弓箭制作技艺承袭了中国双曲反弯复合弓的优良传统,弓的主体内胎为竹,外贴牛角,内贴牛筋,两端安装木质弓肖。弓的制作分成弓的“白活”和装饰的“画活”两个环节。弓弦一般有牛皮和棉线两种,聚元号多采用棉线制作。制箭步骤主要包括调杆、打皮、刮杆、安装箭头和尾羽等。聚元号制作弓箭所用原料、工具、技法与《考工记》、《梦溪笔谈》、《天工开物》所载相近,所制各类弓箭品质精善,深受各界好评。在2006年,聚元号弓箭制作技艺被列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传统箭术(南山射箭)
  南山射箭是流行于青海省乐都县的一项传统体育项目,明代时传入当地,至清代成形,历数百年而不衰。南山射箭比赛方式独特,内容丰富,深受当地汉、藏、回、土等各民族喜爱,是当地全民健身运动的主要形式。每到夏季,乐都南山地区各乡镇都举办射箭比赛,以乡村之间的比赛、擂台赛、邀请赛、集中赛、分散赛等多种形式进行。南山射箭同时也是“花儿会”和物资交流会,每逢比赛日,各方商贩云集,观看的群众“漫”(唱)起花儿和“拉伊”(当地藏族情歌)。南山射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它既是历史上河湟地区各民族融合发展的见证,又是弓箭文化和青海少数民族历史的重要载体。这一活动形式对增强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团结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南山射箭作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在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五、小结
  “言武事者,首推弓箭”。弓箭文化历经数千年而不衰,成为祭祀、军事训练、体育比赛、节令庆典、文化娱乐等活动的重要内容,遗憾的是随着火器的发明,弓箭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国外现代射箭运动技术和弓箭引进我国,作为现代体育项目开展以来,我们却丢失了中华民族延续了几千年的中国弓箭文化,如弓箭的制作工艺、射箭方法和射箭礼仪等。如何继承和弘扬中华弓箭文化,珍惜这宝贵文化遗产,是我们炎黄子孙所肩负的责任与使命。

【参考文献】
[1]房庆华.射艺文化底蕴探究[J].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04).
[2]红峰阿拉腾其其格.青海柴达木蒙古族婚礼仪式与象征[J].青海民族研究,2007(04).
[3]刘可.中国古代弓箭文化述略[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05).
[4]韩冰雪申可.徐州地区弓箭随葬习俗略考[J].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03).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撰      稿:武静静
图文编辑:武静静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x99ZYT6IkCd6ZVOeobQXQg

TOP

【课本里的非遗】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10.25)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摘自部编版人教版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


  大家一定很熟悉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诗因重阳节思念家乡的亲人而作。王维少年时家居蒲州,写这首诗时他大概正在长安谋取功名。少年游子,一个人独在异乡,举目无亲,又是一年九九佳节,不禁想起了家中亲人,涌起思乡怀亲之情。心中感慨万千,于是借诗寄怀,写下了这篇流传千古的佳作。
  诗中的九月九日即重阳佳节。“重阳”名称的由来,得于古籍《易经》中的“阳爻为九”。在《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初九,日与月皆逢九,是谓“两九相重”,故曰“重九”,同时又是两个阳数合在一起,故谓之“重阳”。明代张岱《夜航船》云:“九为阳数,其日与月并应,故曰‘重阳’。”重阳节又名“菊花节”“茱萸节”“登高节”“女儿节”“老人节”等。虽然重阳别称很多,但都共同包含了人们对健康祥和的美好祈愿。总之,古人认为重阳是一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很早就开始过此节。


  一、重阳节历史发展及演变
  重阳一词最早见于先秦时期,《楚辞·远游》云:“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但是诗中“重阳”一词并非节日“重阳”,而是指九重天。《吕氏春秋•季秋纪》载:“(九月)命冢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又,“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当时已有在秋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飨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淮南子·时则》卷五:“季秋之月……侯雁来宾,雀入大水为蛤,菊有黄花”。可知菊花盛开时节在九月,赏菊的活动可能在此时已出现。虽然在先秦文献中尚未见到任何有关重阳节俗活动的确切记载,但是重阳节的个别习俗在先秦已初现端倪。
  到了汉代,过重阳之风开始流行,据葛洪《西京杂记》卷三载:“汉武帝宫人贾佩兰,九月九日佩茱萸、食饵、饮菊花酒,令人长寿。”
  魏晋南北朝时,重阳节在民间已经很受重视,据《齐人月令》:“重阳之日,必糕酒登高远眺,为时宴之游赏,以畅秋志,酒必采茱萸以泛,既醉而还。”
  重阳节在唐代被官方正式确立为“三令节”之一,据《旧唐书·顺宗本记》卷十三:“今方隅无事,烝庶小康,其正月晦日、三月三日、九月九日,三节日,官任文武百僚选胜地近赏为乐。”
  到了宋代盛况空前,周密《武林旧事》卷三“南宋宫廷于八日作重九排当,以待翌日重游乐一番。”
  明代宫中妃子从初时开始吃花糕,九日重阳,皇帝亲自到万岁山登高览胜,此风俗一直流传到清代。
  到了近代,重阳节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因“九”是数字中的最大数,且“九九”与“久久”同音,含有有天长地久、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寓意。1989年,我国政府将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将传统与现代和谐地结合起来,使这一传统佳节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新式节日。


  二、重阳节的传说
  和大多数传统节日一样,重阳节也有古老的传说。梁人吴均在他的《续齐谐记》一书里曾有此记载。相传在东汉时期,汝河有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就会有人病倒,甚至天天有人丧命,这一带的百姓受尽了瘟魔的蹂躏,惨不忍睹。当时汝南县有个青年叫桓景,有一年瘟疫夺走了他父母的生命,自己也差点儿丧命。桓景病愈后,他辞别了心爱的妻子和乡亲,决心出去访仙学艺,为民除害。
  桓景历经艰险,终于在一座古山里找到了一位法力无边的仙人,仙人为他不辞劳苦、为民除害的精神所感动,决定收他为徒,给他一把降妖宝剑,并密传授降妖剑术。桓景废寝忘食,日夜苦练,终于练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艺。
  有一天,仙人把桓景叫到跟前,对他说:“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来作恶,如今你的本领已经学成,应该回去为民除害了!”这时,仙人送给桓景一包茱萸叶,一瓶菊花酒,并授以避邪秘诀,让桓景骑着仙鹤立刻赶回家去。
  桓景回到家乡,在九月九日早晨,他按照仙人的嘱咐把乡亲们领到附近的一座山上,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
  中午时分,狂风怒号,北风骤起,天昏地暗,随着几声凄厉地吼叫,瘟魔冲出汝河,扑到山下。就在这时,瘟魔突然闻到茱萸的奇味和菊花酒的醇香,脸色突变,瑟瑟发抖,不敢前行。说时迟那时快,桓景手持降妖宝剑,立即奔下山来,经过几个回合的激烈搏斗,桓景将温魔刺死,瘟疫消除。
  桓景的故事被世代传颂,人们认为登高饮菊花酒、佩戴茱萸可以避祸消灾,从此这一风俗年复一年地流传了下来。


  三、重阳节主要民俗事项
  1.登高宴饮
  在古代,民间就有在重阳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桓景登高辟邪之说。至三国和晋代,登高发展成了群众性的活动。东晋大诗人谢灵运为了登高,还专门制作了一种登山木屐,人称“谢公屐”,李白就有“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的诗句。唐代这一习俗尤为盛行,充满了诗情画意,唐代文人写了很多的登高诗作,如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还比如刘长卿的“九日登高望,苍苍远树低”等等。到了清代登高的去处很多,更增添了无穷乐趣,据《燕京岁时记》卷三的(重阳)记录“九月九日,则都人土提壶携榼,出郭登高,南则在天宁寺、陶然亭、龙爪槐等处……赋诗饮酒,烤肉分糕,询一快事也。”从中可以看出,登高这一习俗的传承演变,从最初的驱邪避祸演变为娱人乐事,并将饮酒食糕融入其中,增添了快乐祥和的氛围,使人与自然在契合中感受节日文化,品味人生。
  2.把酒赏菊
  菊是应时花草,“霜降之时,唯此草盛茂”。重阳赏菊、饮酒是我国民间传统习俗,汉代《风土记》便记载了这一习俗:“饮菊花酒,汉俗九日,以祓除不祥。”菊花酒如何酿制呢,《西京杂记》卷三记载:“菊花舒时,并采茎叶,杂黍米破之,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饮焉,故为菊花酒。”古人视菊为“候时之草”,并且由于菊之独特品性,菊成为生命力的象征。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八记载了开封九日重阳,都下赏菊的盛况,菊的品类可谓多种多样,有万丛菊、桃花菊、木香菊、金铃菊等。南宋吴自牧《梦梁录》卷五:“今世人以菊花、茱萸、浮于酒饮之,盖茱萸名为‘辟邪翁’,菊花为‘延寿客’。”无论是赏菊还是饮菊花酒,菊花都是重阳节不可或缺的角色,因此重阳节又称“菊花节”或“金节”。另外,古代重阳节,也有把菊花插在头上的习俗,据《史志正叙》载:“唐辇下岁时记九月宫掖间,争插菊花,民俗尤甚。”
  3.插茱萸
  同菊花一样,茱萸也是重阳节的重要之物,所以重阳节也有“茱萸节”之名。重阳佩戴茱萸这一习俗大约源于晋代。因为双九重之,是凶的象征,为消阳九之厄,所以插茱萸以辟邪。晋代《风土记》:“九月九日中无射而数九,俗于以茱萸气烈成熟,尚且曰折茱萸方以插头,言辟恶气而御初寒。”茱萸是秋季成熟的椒科植物,到九月九日“气烈成熟”,因此,“折茱萸房,以插头”,认为可以辟恶气,抵御初寒。东晋葛洪《西京杂记》卷三“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在传统的观念中,茱萸被称作“辟邪翁”,在重阳节这天,人们或佩茱萸囊,或茱萸插头,以驱邪求吉。
  4.食重阳糕
  重阳糕是宋代才出现的应节食品,但是糕在汉代已经出现,当时称为“饵”。汉代许慎《说文解字》:“饵,粉饼也”。原料是米粉,用稻米和黍米一起蒸。唐代时称麻葛糕,宋代已经开始称重阳糕。由于糕面有多种装饰,重阳糕在明清以后又多称为“花糕”。明《帝京景物略》:“九月九日……面饼种枣果其面,星星然,曰花糕。糕肆标纸彩旗,曰花糕旗。”清代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花糕:“花糕有二种。其一以糖面为之,中夹细果,两层三层不同,乃花糕之美者。其一蒸饼之上星星然缀以枣栗,乃糕之次者也。每届重阳,市肆间预为制造以供用。”可见重阳糕花样之多。重阳糕最初主要是祭祀与辟邪的意义,《西京杂记》“食蓬饵以祓妖邪”。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更重视现实生活的顺遂。重阳糕的糕谐音“高”,生长、向上、进步高升的象征。比如宋代时,在九月九日天亮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更祝曰:愿儿百事俱高,作三声。”
  重阳节期间,除了这些主要的民俗活动之外还有祭祖、射柳、放纸鸢、蹴鞠、妇女回娘家、辞青、孝敬老人,享宴祈寿等。虽然形式不一,但都表现了人与节日的良性互动,这些互动包含着人们的节日愿景,对消免灾祸、健康祥和的美好生活的追求,这些皆赋予重阳节深厚的文化内涵,使其传承至今,并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吸纳新的意涵,顺应着人们的精神价值追求。


  四、重阳与非遗
  重阳节有天时(秋高气爽)、人和(敬老)之利,是秋季大节。2006年5月20日,重阳节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各地在过重阳节方面都有不同的实践,比如港、澳、台等地尤其重视在这一天举行的祭祀海神活动;还有一些地区在此日举行祭祖大典祭祀轩辕黄帝等等。重阳节为研究传统节日文化顺应时代发展提供了典型个案。重阳节向老人节转化对于传承传统节日文化,弘扬健康社会风气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对增进民族认同感也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河南省上蔡县重阳习俗,在2011年6月,被国务院列入第三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当地每年都会举办重阳文化节,孝老、敬老。还有“老人七十九,儿孙共敬菊花酒;老人六十三,儿媳、闺女送‘枣山’”的习俗。
  山西省皇城村重阳习俗被列入山西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当地有重阳做八八席的习俗,共有十六道菜,每一道菜都遵循着热、烂、淡三个字,非常符合老年人口感。八八席的中心思想是用心,让老人家吃得好,吃得舒服,还要吃出健康。
  在南方地方还存在着重阳节放纸鸢的习俗,寓意放去灾邪、除去晦气。纸鸢飞得越高越远,则晦气也随之高飞远离,更有甚者,还要专门将线弄断,让风筝消失于云天之外。
  中国南方还有些山区村落保留了“晒秋”的习俗。在湖南、广西、安徽、江西等生活在山区的村民,由于地势复杂,村庄平地极少,只好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架晒、挂晒农作物,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一种传统农俗现象。


【参考文献】
[1]王小英.重阳节的起源及民俗文化意味[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06).
[2]陈艳.重阳节的起源及风俗文化[J].内蒙古大学学报,2011(05).
[3]周俐君.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腊八考[D].曲阜师范大学,2015.
(图片来源于网络)


撰      稿:胡佩佩
图文编辑:胡佩佩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5dRa8Xo4wwBIhyYnYp2PBg

TOP

【课本里的非遗】鞭扬三尺响啪声,地上陀螺转不停(11.02)

      抽陀螺是中国一项传统的具有独特民族风格的民俗体育游戏。在我国云南、贵州、湖南、广西、吉林、辽宁等地广泛流传。由于各地区的陀螺玩法不一,规则多样,所用陀螺材料、重量、大小千差万别,比赛的规则和组织形式也各不相同。因而,抽陀螺称谓也颇多,又有“打地螺”“抽地牛”“赶老牛”“打陀螺”“打冰猴儿”“打冰尜”之称。我国著名民俗学家乌丙安先生认为“抽陀螺是有四千多年历史的民间儿童游戏性竞技活动”。

  一、陀螺的历史
  陀螺的历史十分久远,中国历史上最早关于陀螺的记载可追溯到后魏的史料中。在当时,陀螺被称为“独乐”,与现代的“陀螺”发音相近,学者们从古汉语发音考证,认为这属于古音传承过程中的流变现象。
  唐代文学家元杰在《恶圆》一书中记载:“元子家有乳母,为圆转之器,以悦婴儿,婴儿喜之,母使为之聚孩乳,助婴儿之乐。”这种“圆转之器”在唐朝日本同时期的史料《浮世绘大百科事典》中,就以汉字“独乐”来表示陀螺。此时,虽没有有关陀螺的形状、材质、玩法等明确的文字记载,但可以看出陀螺最初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便扮演着娱乐大众的角色。
  到了宋代,陀螺在文献中的记载逐步完善,将其形制样貌,玩法规则较为完整的呈现到人们眼前。这时的陀螺被称为“千千”或“千千车”,宋人周密著《武林旧事》中有“形如圆盘,高约寸许,径约四寸,中有铁轴。戏之,以手捻轴,疾旋,待其欲缓,衣袖佛之,使其复往,旋之久,谓之赢”。可见此时抽陀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竞技类游戏活动。
  明代,还有一种与手旋陀螺玩法类似的娱乐器具,人们称其为“妆域”。“妆域”是一种宫廷游戏的器具,同属今天的陀螺一类。清代诗人杭世骏在《道古堂诗集》卷一《橙花馆集·<妆域联勾>序》中记载:“妆域者,形圆如璧,径四寸,以象牙为之。面平,镂以树石人物,丹碧粲然。背微隆起,作坐龙蟠屈状,旁刻妆域二小字,楷法精谨。当背中央凸处,置铁针仅及寸,界以局,手旋之,使针卓立轮转如飞,复以袖拂,则久久不能停”。此外,刘侗、于亦正《帝京景物略·春场》记载了另一种鞭陀螺的玩法:“陀螺者,木制如小空钟,中宝而无柄,绕以鞭之绳而无竹尺。卓于地,急挚其鞭,一挚,陀螺则转,无声也。视其缓而鞭之,转转无往复。转之极,正如卓立地上,顶光旋旋,影不动也。”
  清代继承了明代陀螺的称呼并一直延续至今,僧人元璟在《完玉堂诗集·杂咏篇》的《鞭陀螺》诗中以清新洒脱的语言,描绘了当时北京小儿鞭陀螺的生动情景:“京师小儿玉瑳瑳,紫貂裹袖红棉靴。嬉戏自三五,乐莫乐兮鞭陀罗。香尘堆里牛羊马骡,鞭个走珠鞭个旋螺。随风辗转呼如何,阿哥阿哥,明年带刀佩箭跃马金盘陀。”此外,李孚青在《都门竹枝词·打陀罗》也描述了儿童喜欢打陀螺情景:“清明佳节柳条施,放学儿郎手折多。早送爷娘上坟去,好寻闲处打陀罗。”抽陀螺由京师而民间,成为了社会各阶层男女老少共同喜爱的一项民俗活动。


  二、陀螺的玩法
  按照陀螺的玩法不同,可以大致将其分为三种类型:手旋式、拂袖式、鞭抽式。
  第一,手旋式玩法。手旋式是我国宋代的玩法。宋代陀螺是一个圆盘形状的物体,在其中间有一个圆片,圆片中间有一根轴,在玩的时候,用手猛捻一下圆盘中间轴,看圆盘旋转时间长短,转的时间越长,也没有超出圆盘,就是获胜者。一开始,手旋式陀螺是身处深宫的宫女打发时间的一种娱乐运动方式,后来逐渐从宫中流传到了民间,成为民间儿童重要玩具。
  第二,拂袖式陀螺。在我国明代,陀螺主体是一个用象牙做成的,直径约有四寸的圆盘,在圆盘周围雕刻有人物、树木等各种精美的图案,在圆盘的中央有一个约有一寸多长的铁针,每次在运动的时候,只需要用手旋转铁针使圆盘旋转起来即可,当圆盘旋转速度降下来或者是将要歪倒的时候,允许借助外力对其进行补救,也就是用衣袖进行扶正,最终看谁旋转的时间最久,谁就是最终的赢家,当然也是不允许圆盘在旋转的时候,越过划定的界限。
  第三,鞭抽式陀螺。明代中后期,宫中的拂袖式陀螺玩法开始流传到了民间,只是此时民间的玩法与宫中有所区别。由于宫中使用的陀螺基本上是用象牙雕刻成的圆盘,民间很难有如此贵重物品,就改用了实心的木头,在运动的时候,只需要用绳子缠绕着一拉,实心木头就可以旋转起来,然后再用鞭子不停抽打,就达到了不停旋转效果,最终看谁旋转的时间最长,谁就是获胜者。与拂袖式陀螺的另外一个不同之处是,改用绳鞭抽打陀螺替代拂袖,其动作已经与现代陀螺玩法基本相同。在清代以后,鞭抽式陀螺玩法就一直沿用至今,而且在清代还出现过鸣声陀螺,逐渐演变成为现代的抖空竹。


  三、各民族的陀螺游戏
  对于白裤瑶人来说,打陀螺是最人们喜爱的一项群众性体育活动。每年农历正月从初一到十五,在过大年期间,白裤瑶同胞除了要祭祖宗、敲铜鼓、吹牛角、斗画眉、走亲戚、访朋友外,最主要的户外活动就是赛陀螺。所以白裤瑶又把过大年叫做“陀螺节”。届时,不论男女老幼都兴高采烈地参加打陀螺比赛,少则几个人,多则几十人,吸引人们前来围观。2007年贵州省荔波县的瑶族民间陀螺竞技,已被列入贵州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彝族会把每年农历正月十六日作为陀螺节。在比赛前,人们会举行祭祀陀螺神仪式,即将本队最后压阵的陀螺放倒在地,让参赛队员轮流抽打,以祈求陀螺神保佑,在陀螺大赛中,陀技出众,赢得胜利。彝族的陀螺为木质平顶式,一般选用坚硬细腻的木质材料,大至一公斤左右,小则二两许,儿童陀螺的制作更为精巧。
  在布依族,赛陀螺俗称“打格螺”,流行于黔南和黔西南地区,多在每年过春节、端午节和“七月半”等重大节日期间举办打陀螺活动,不论男女老少,届时一起上阵。尤其是许多青少年更是乐此不彼,不分胜负绝不罢手。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赛陀螺也是学生们课间一种普遍的娱乐方式。
  广西壮族,每年都会举行一次有名的体育盛会——陀螺节。时间从除夕前两、三天至年后正月十六,前后历经半个多月。陀螺比赛中获得冠军的人,会被人们尊称为“陀螺王”,受到全族人的尊重。据说壮族的打陀螺活动自兴起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了。


  四、陀螺文化
  1.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功能
  陀螺文化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得到了较好的保存,陀螺运动得到了较为完善的传承。部分少数民族还创立了较为完善的陀螺文化庆典——陀螺节。各少数民族的陀螺节,都有一整套自己完备的节日庆典仪式和流程。如瑶族和壮族等少数民族就有自己的陀螺节。陀螺节上人头攒动,人们相互庆祝。赛场上人们共同切磋陀技,赛场下人们相互联络感情。陀螺节成为了一个举族欢庆,大家共同享受健康快乐,幸福生活的一个重要节日,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
  2.增强人民健康体质功能
  陀螺作为一种有益民间娱乐游戏的玩具,它的制作材料易得,方法简单;在抽打陀螺的过程中紧张有趣,活动量大,可以锻炼人们的臂、腰、腿等部位。游戏十分富有竞技性,对幼儿心理、行为都有一定的刺激和磨炼作用,此外,抽陀螺还包含着一定的抽打技巧,可以启发儿童思考问题,增长知识技能。
  3.丰富大众文化娱乐功能
  《帝京岁时纪胜》记有“京师小儿语:‘杨柳青,放空钟。杨柳活,抽陀螺。杨柳发,打尜尜。杨柳死,踢毽子’。”随着历史的发展打陀螺逐渐活跃在日常生活中,成为“闲常之戏”以供人们消遣娱乐。到今天,抽陀螺已成为全国各地的公园广场中常见的娱乐项目之一,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业余文化娱乐生活内容,改善了人们的精神面貌。
  陀螺文化从达官贵人的宫廷文化,流传到乡间庶民的草根娱乐项目。流行地域从繁华都市,到偏远边疆民族。游戏时间从重要的节庆庆典,到平时乡间小憩,深受各阶层的喜爱,成为一项全民性体育休闲文化娱乐项目。小小的陀螺只有在运动的过程中才能保持平衡,旋转越快,平衡越强,越有活力,也正象征着中华民族团结一心、生生不息、克服困难、追求美好生活的民族精神。


【参考文献

[1].韩义昆,李斌,吕文璇,杜红政.民族传统体育中陀螺文化的发展与传承[J].武术研究,2017(08).
[2].吴加弘,袁空军.陀螺运动历史沿革、价值功能及发展对策探究[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8(05).
[3].马启俊著.民间文化述论[M].安徽教育出版社,2009.06.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撰      稿:朱妍
图文编辑:朱妍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CcqHU1EJKdTXQikzOOr4VA

TOP

【课本里的非遗】首生盘古开天地,垂死化身孕万物(11.15)

      盘古开天地
  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混沌一片,像个大鸡蛋。有个叫盘古的巨人,在混沌之中睡了一万八千年。
  有一天,盘古醒来了,睁眼一看,周围黑乎乎一片,什么也看不见。他一使劲翻身坐了起来,只听咔嚓一声,“大鸡蛋”裂开了一条缝,一丝微光透了进来。巨人见身边有一把斧头,就拿起斧头,对着眼前的黑暗劈过去,只听见一声巨响,“大鸡蛋”碎了。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节选自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材上册第四单元

(教育部新编版)



  
一、盘古信仰的流传
  “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历史常识。但是盘古这一形象是何时出现,又是如何流传的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
  盘古是中国传统神话中开天辟地的英雄,也是最古老的祖先神。但在历史记载中出现得较晚,一般认为最早是在三国时代吴国的道士徐整所作的《三五历纪》中出现。
  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后乃有三皇。数起于一,立于三,成于五,盛于七,处于九,故天去地九万里。
  在这里的记载中,最初的天地如同鸡蛋一样,生于其中的盘古将天地分开,并且随着天地的分开而越长越高。徐整还在《五运历年记》(《绎史》卷一引)记录了盘古“垂死化身”的情景:首生盘古,垂死化身:气为风云,声为雷霆,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血液为江河,筋脉为地理,肌肉为田土,发髭为星辰,皮毛为草木,齿骨为金玉,精髓为珠玉,汗流为雨泽,身之诸虫,因风所感,化为黎甿。
  这里的盘古用他巨人的身体,化生出了宇宙万物,甚至包括人类,世界由盘古的献身而全部构成了。
  在南北朝梁任昉的《述异记》中,也有类似的记载:盘古氏,天地万物之祖也。然则生物始于盘古。昔盘古氏之死也,头为四岳,目为日月,脂膏为江海,毛发为草木。秦汉间俗说,盘古氏头为东岳,腹为中岳,左臂为南岳,右臂为北岳,足为西岳。先儒说,泣为江河,气为风声为雷,目瞳为电。古说,喜为晴,怒为阴。吴楚间说,盘古氏夫妻,阴阳之始也。今南海有盘古氏墓,亘三百余里。俗云后人追葬盘古之魂也。桂林有盘古氏庙,今人祀之。南海中盘古国,今人皆以盘古为姓。
  这是我国史籍中首次提到“桂林有盘古氏庙”,根据著名神话学家袁珂的解释,这里的“桂林”实际上指的是今广西壮族自治区。这也证明了盘古神话最早可能是源于我南方(即珠江流域)地区。在以桂林郡(今广西象州)为中心的盘古国故地保存着数量众多、分布密集、种类丰富、形式多样的盘古文化遗存。
  茅盾先生最早在《中国神话ABC》中做出推断,认为盘古神话是最初是出现在南方(两粤地区),汉文(帝)以后始通南粤,伴随着战争逐渐在三国时期传到吴国,被吴人徐整记录下来。
  除了战争的传播,盘古神话还随着道教的发展而广泛流传。东晋道教理论家、炼丹术家葛洪在《枕中书·众仙记》中首先把盘古列入道教神谱,奉称“盘古真人”,尊为开天辟地“元始天王”,又称“三皇”“五帝”“皆其后裔”。这种说法补充了秦汉文献中所缺的开天辟地之神,且与之契合,从而将道教的神仙信仰系统完整化、理论化,构成了中华大地天地尊神的体系。
  经过道教的不断传播,盘古不仅成为中华民族开天辟地、创造万物的祖神,而且被纳入到了古史系统中,成为三皇之首,最后完成了“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的历史序列。


  二、盘古信仰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近年来,随着盘古文化价值的回归,不少地区加强了对盘古文化的调查、研究和开发。
  2007年,壮族盘古庙会入选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来宾市的壮族盘古文化是一个以盘古庙为载体,以盘古神话和盘古信仰为核心,包括盘古塑像、盘古钟、盘古祭祀礼仪、盘古地名、唱颂盘古歌、演唱盘古戏等。来宾市辖区内,至今仍保存着大量的盘古庙,特别是武宣县的东乡河两岸,盘古庙星罗棋布,几乎村村都有,地理上相连成片,数量之多,分布密集,为全国所罕见。
  盘古信仰的表现形式除了盘古庙、祭拜盘古仪式、盘古出游以外,一个重要的活动就是表演壮族师公戏《水泡天门》(当地壮族师公把盘古兄妹躲过洪水劫难、再生人类的神话故事编成戏剧,用壮话演唱)。在来宾市,人们把盘古敬奉为创造人类的始祖。每年农历春节或六月十八日,定为盘古的诞辰日,各村都举行隆重的祭拜盘古、抬盘古像游村活动。
  2008年河南省桐柏县、泌阳县的盘古神话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泌阳盘古山地区流传的盘古神话,最为人们熟知的就是盘古兄妹滚磨成亲繁衍人类的神话。这则神话大致是说盘古兄妹因为心地善良,在天塌地陷后得到石狮子的搭救成为世间仅存的两个人。为了繁衍人类,兄妹二人在石狮子的劝说下,选择用滚石磨来决定二人是否成亲。结果石磨相合,两人成亲。成亲之后,有说二人相继生下了两个肉球,两个肉球里分别有一百个女娃,一百个男娃,然后繁衍人类,也有说是盘古爷盘古奶成亲后捏泥人繁衍人类的,说法不一,都有流传。
  2015年广州市花都区盘古王诞列入第六批广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扩展名录)中。盘古王诞是广州市花都区群众奉祀盘古王的传统民俗活动,其根源与当地盘古崇拜的历史,以及当地曾作为瑶族聚居地等,均有较为密切的关系。相传,清嘉庆年间,花都人邱毛松在狮岭炉山发现“初开天地盘古大王圣帝神位”神碑,并据此建盘古王庙,定发现神碑的农历八月十二日为盘古王诞日。清光绪《花县志》中就有“盘古峒……旧有盘古庙”的记载。如今,花都仍保留有盘古王山、盘古峒、盘古王神坛等古迹和《盘古王伏龙降狮》《盘古王唔嫌假烧猪》《盘古王吓死利县尉》等传说。
  盘古王诞的诞庆活动从农历八月十二至八月十五,持续四天四夜。八月十二日子时,乡民们从四面八方赶来盘古王庙争上“头炷香”,轮流到神坛前拜祭许愿后,手持风车围绕盘古王神像转圈,然后登山转运,并可在山腰龙口泉取水回家饮用。狮岭周边各村醒狮队也纷纷到盘古王庙祭拜,狮队在各自祠堂内拜祭祖先后,敲锣打鼓,舞着醒狮到盘古王庙祭拜。狮队上山途中,往往前有年长的女祭祀手持松柏枝引路,后有四位壮汉抬着烧猪紧随,因当地民间传说盘古王爱吃烧猪。拜祭后,村民们将烧猪抬回祠堂,举行盛宴,共同分享。至八月十五日,各村进行抢花炮。随着“隆”的一声炮响,一个带有铁圈的花炮冲向半空,人们竞相追逐。哪个村的人拾到铁圈,供奉在村内的祠堂,盘古王便会庇佑全村丁财两旺、人畜平安、万事如意。为了保护拾到手的花炮不被旁人抢去,拾获者迅速将其传递给同村人,如接力棒一样直传到庙内禀告盘古王。铁圈一到神坛,他人便无权再抢,抢花炮就此结束。凡抢到花炮的村庄,翌年要制作一个新的花炮,把铁圈放入其中,于农历八月十二日敲锣打鼓、舞着狮子送回盘古庙供当年使用。


  三、小结
  经过千百年的流传和演变,产生于岭南地区的盘古神话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族所公认的创世神和祖先神,成为各民族精神世界的保护神和民族文化的保护神。以盘古庙宇为载体、以盘古神话和盘古信仰为核心的盘古文化,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多元一体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在中国的创世神话还是在中华民族的始祖信仰与崇拜体系中,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今天看来,盘古文化不仅有着重要的历史、文化、艺术和学术价值,而且有着独特的认知价值、政治价值、教育价值等,它作为中华民族繁荣发展之根,具有巨大的感召力和向心力,能够唤醒人民的文化认同感,也是全世界华夏民族子孙团结凝聚的重要支点。


【参考文献】
1.覃乃昌,覃彩銮,潘其旭等著.盘古国与盘古神话[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
2.覃彩銮著.盘古文化探源:壮族盘古文化的民族学考察[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8.
3.唐艳丽.泌阳盘古山地区的口头传统与盘古爷信仰[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31(02):98-102.
4.段宝林.盘古新考[J].民间文化论坛.2008(06):51-56.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撰      稿:白鸽
图文编辑:白鸽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yGfHVmtjhvx2fWovGLwgpw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