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讲座预告】上海“民俗学研究沙龙”第三次活动(5月10日14:00,华师大)

【讲座预告】上海“民俗学研究沙龙”第三次活动(5月10日14:00,华师大)

  

  上海民俗学研究沙龙第三次活动

  题 目:美国公众民俗学:问题与实践

  主 讲 人:罗伯特·巴龙(Robert Baron,纽约州立艺术委员会民间艺术部主管)

  翻 译:王立阳

  评 议 人:徐赣丽

  主 持 人:王均霞

  讲座时间:2015年5月10日14:00~17:00

  讲座地点:华东师范大学中山北路校区理科大楼A204

  主讲人简介: Robert Baron 现为纽约州立艺术委员会(New York State Council on the Arts,简称NYSCA)民间艺术部主管,戈切尔学院(Goucher College)研究生导师。Baron先生毕业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民俗和民间生活研究所,获博士学位。长期致力于公众民俗学的研究与实践,其与Nick Spitzer共同主编的《公众民俗学》(Public Folklore,1992)在民俗学界有着广泛的影响力。

  讲座内容简介:在美国,超过半数的民俗学者是公众民俗学者。他们涉足那些对所有民俗学者来说都有着广泛而重要的意义的问题,包括在新语境中被展示时传统的变化,使社区获得资源以保持传统的文化经纪(cultural brokerage),社区文化自决(comminity cultural self-determination)以及文化表达的对话途径(dialogic approaches to cultural representation)等。本报告将概述由文化部门和非盈利文化组织承担的美国公众民俗学项目,探究这些部门和组织如何通过被设计出来在社区中保持传统以及向新观众展示民俗的项目来处理再语境化(recontextualization)、调解与文化经纪(mediation and cultural brokerage)以及文化表达过程中的对话等问题。本报告亦将通过来自美国若干地区的案例来讲述展示与保持传统的美国公众民俗学实践。这些实践包括学徒制、民间生活节、展览、教育项目中的艺术以及对识别与保护承载着地方文化意义的那些地方的规划。

  参考阅读文献:

  1. 罗伯特·巴龙,黄龙光译,美国公众民俗学:历史、问题和挑战,文化遗产,2010年第1期。

  2. 安德明,美国公众民俗学的兴起、发展与实践,民间文化论坛,2004年第3期。

  3. 杨利慧,美国公众民俗学的理论贡献与相关反思,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