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民间文学240课堂第6小组(乔小华小组)董永传说调查报告

民间文学240课堂第6小组(乔小华小组)董永传说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中有大量图片无法上传,见谅!


“董永传说”调查报告
一、调查概况
1、调查时间:2014年11月
2、调查人:孙正国老师民间文学240课堂第六组全体成员
3、调查对象:“董永传说”
4、调查方式:
①问卷调查法
②查寻古籍
③实地考察
5、调查过程:小组成员11个人,分为三大组进行调查。
第一大组,到图书馆和省图查找关于“董永传说”的文献资料。
(左图:《孝感地区文物概况》)注: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数字图书馆
(左图:《孝感记》)注: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数字图书馆
(左图:《董永传说》)注: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图书馆

(左图:《董永与孝文化》)注: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图书馆
第二大组,分为两小组,第一小组进行网络问卷调查,第二小组进行实体问卷调查。
(左图:问卷调查现场)
        第三大组,到孝感对董永公园及其附近进行实地考察。(图为小组成员实地考察照片)
(左图:孝感北站)
(左图:董永公园)
(左图:董永祠)


6、调查目的:
本次民间调查访问旨在让同学们了解和熟悉“董永传说”的悠久历史和浓厚的文化底蕴,在此基础上培养和增强保护中国传统民间文化的意识,从而更好地为保护和继承渐趋减少的民间文化和民俗文化尽我们的一份绵薄之力。
7、调查结果:
①问卷调查法:
A、网络问卷结果呈现:
第一题、被调查人年龄段分布:

第二题、被调查人籍贯分布:

第三题、被调查人职业分布:

第四题、被调查人学历分布:

第五题、了解“董永传说”的途径:

第六题、湖北省与“董永传说”相关的地名:

第七题、有关“董永传说”的故事:

第八题、与“董永传说”孝行相关的民间习俗:

第九题、与“董永传说”相关的传说:

第十题、对我国民间传说的保护现状:

第十一题、保护和传承“董永传说”的意义:

B、实体问卷结果呈现:
从问卷调查结果的数据显示来看,34%的被调查者是18~23岁的学生;28%为24~35岁,其中以工人阶层为主;24%为36~50岁,其中主要是退休人员;另外,很少一部分是小于18岁的学生。
    从被调查者的地区来看,高达62%的人来自湖北本地,其余则以来自河南为多数。而其中湖北当地的人对于董永传说的了解好于其他省市的人,尤其体现在选择与董永传说有关的地名这一问题上,其中很少有人不清楚。
    从被调查者的学历来看,38%为大学学历,这些人对于董永传说的了解也要明显好于其他学历的被调查者,他们的答案考虑的更为全面,准确率更高;除此之外,24%的人是高中以下或大专学历,少数为高中或中专学历。
    从了解董永传说的途径来看,将近一半的被调查者主要是通过听长辈的讲述来了解董永传说,另外,也有高达31%的被调查者是从电视和网络等媒体上了解的,少数被调查者是通过自己阅读或老师传授,基本没有不太了解的人。这反映出了大部分人是小时候听长辈讲故事才第一次接触到董永传说,另有不少人是通过影视作品和音乐作品对其进行了解。
    从对董永传说的了解程度上来看,首先是与董永传说有关的地名,66%的被调查者选择了孝感市,说明了他们对于这个传说还是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很多人跳过了这道问题,并没有选出答案,这明显反映了人们对于董永传说的了解可能更多地是体现在内容情节上,而不是地点,也说明我们应该加大对于这方面的宣传力度;然后是提到董永最先想到的故事情节,45%的被调查者选择了天女助人,即董永和七仙女的故事,这充分体现出人们眼中的董永传说主要是讲董永和七仙女的爱情故事。这样的结果与上文提到的“高达31%的被调查者是从电视和网络等媒体上了解的”相照应,因为目前有很多以董永和七仙女为题材的影视艺术作品,所以大众的认知更多地是体现在这方面;此外,这也可以从与董永传说有关的歌曲这一问题上反映出来,因为所有被调查者都选择了《天仙配》,百分之百的数据强有力地证明了董永和七仙女的爱情故事有着极为广泛的群众基础。而根据第七题,我们发现大家对于董永传说的把握并不局限于男女爱情方面,而对于董永的孝举大家也是有所了解和把握的,这说明大家对于董永传说的文化蕴含的把握并不仅仅在于爱情方面,而是已经提高到了涉及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层面。
        最后,从对董永传说的保护和传承上来看,80%的被调查者认为我国目前对其的保护做得不错,通过调整传统节日的假期扩大了传统文化的影响力,但还是有少部分的被调查者对此怀有质疑的态度,认为国外做得更好,我我们中国并没有真正做好传统文化的保护工作,甚至还有部分人认为保护和传承董永传说没有实在意义。那么这些数据也说明了我们在保护盒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时还是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没有做到真正让人民群众从内心深处理解和喜爱传统文化,此外很值得指出的是,在问卷中一部分孝感当地人也反映当地对于董永的过度消费比较反感,认为这样既没有真正的推动董永传说的继承,只是一味的追求商业化的效益,因此这项造福子孙后代的文化传承中国仍然是任重而道远。

二、研究成果
(一)董永传说
1、简介
董永传说最早载于西汉刘向的《孝子传》。此后三国曹植的《灵芝篇》和东晋干宝的《搜神记》也都有相关记载。干宝的记载因主题突出(行孝)、情节完整(“鹿车载父”、“卖身葬父”与“天女适嫁”“助君偿债”)而在我国农村地区广泛流传,成为两千多年来故事嬗变和文学移植的母本,对后世影响深远。
2、董永传说的流变
  董永传说发生在汉代是学界一直公认的。最早在刘向的《孝子传》中所见,后代文献引用董永故事多称引自此书。但此书被人推断可能为后人假托刘向所撰。这时董永传说的情节平淡无味。汉代石刻画面是董永以鹿车载父供养的情节,并有羽衣女(仙女)凌空飞舞。汉末魏曹植《钟舞歌•灵芝篇》诗中也记述了这一故事:“董永遭家贫,父老则无遗。举假以供养,佣作致甘肥。责(债)家填门至,不知何用归?天灵感至德,神女为织机。”这时还尚无“卖身葬父”的情节。南北朝时期,晋干宝的《搜神记》改写了这个故事,其中有的增加了董永“卖身葬父”的情节,有的记录则删除了“鹿车载父”的情节,还加入董永路逢仙女,仙女自嫁为永妻的情节。故事中董永“孝行”的重点,已由“生养”发展为“死葬”。   
唐代变文中,增加了很多细节描写。敦煌写本《董永变文》中出现了天仙织女与董永生子董仲、董仲到阿褥池边“寻母”的母题。众仙女到阿褥池边澡浴,董仲的母亲也在其中,孙宾善卜指示董永儿子其中穿紫衣的便是他生母,这一发展使故事情节更加生动曲折,神话色彩也愈加浓烈。
  到了宋元话本中,董永故事的情节有了更多的丰富和发展。遇仙女的地方已变成了槐树底下,为后来演变为《槐荫记》作了铺排,后面的寻母情节也由变文的三个仙女扩为七个,穿紫衣改为了穿黄衣,并将阿褥池也改为太白山,卜者也改成了道家的严君平。
  明清以来董永故事的戏曲、曲艺广泛流传,个别情节有所丰富和发展,其基本情节沿袭宋元话本故事。
  到了建国以后,删去了董仲寻母的情节,加强了夫妻二人生活的描写。戏曲高潮在“槐荫之别”,故事发展到此发生重大转折,由孝子故事正式转变为了一个爱情悲剧。到此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董永传说的面貌。
  唐芳明分析董永传说在两千多年的漫长流传过程中,主要有两个方面的转变:一为从“孝感”模式到“情感”模式。从政治、道德、审美的需要出发,董永传说从一个平淡直白的传说变成了情深意长的爱情故事,其模式从“孝感——遇仙——分别”变成了“情感(思凡)——遇仙——分别”的全新模式。二是人物形象发生了改变。故事中的七仙女和傅员外的形象随着时代发生了变转,形象也逐渐丰富起来。作者对两个改变的原因都作了分析。
纪永贵则在他的博士论文中将董永传说的转变概括为三个,即:1、从“孝感模式”到“情感模式”。2、从民间性到人民性。3、从民俗理想到艺术原则。
   3、董永传说的价值
董永“卖身葬父、行孝感天”的故事,被文化部定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孝感乃至全国人民的精神财富。其价值归纳起来有三个方面:
(1)历史价值
从历史的真实性来说,故事的主人翁董永确有其人,卖身葬父确有其事。虽然他是一位离现时久远的古代孝子,但他穿越悠远的历史时空,依然鲜活在人们心中。他生在山东,落籍孝感,有据可考。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演绎而成的董永传说,包括其发生时空及流变轨迹,也有据可考。例如,东汉时期《武梁祠石刻画像》,三国时期《灵芝篇》,东晋时期《搜神记•董永》,唐朝时期《董永变文》,宋朝时期《太平御览•董永》,元朝时期《二十四孝图•董永》,明清时期《董永遇仙记》《织锦记》《卖身记》《槐荫会》《董永卖身天仙配》《孝感县志•人物传•董永》等大量史料中,都有关于董永的记述。从历史的影响性来说,董永传说突出“孝”这个最重要、最核心的历史主题,因此,在中国历史上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它随着时代的脉搏跳动,反映行孝得助、行孝得仙、行孝得崇等不同历史时期的思想观念和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诸多方面的历史信息,具有珍贵的历史研究价值。从历史延续性来说,近两千年,该故事以民间口传为开端,经过初生、次生、衍生、定型、繁盛、更新等演变发展阶段,既反映民间文化传承的一般规律,又反映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生命力,更在某种意义上反映中华文明历史的延续性。“董永卖身葬父,孝行感天,仙女婚配”的原生结构虽无大变,但故事情节、人物形象、思想内涵不断与时俱进,为该故事的进一步创新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后续空间。
(2)文化价值
从民俗文化角度看,董永故事融汇了民俗文学的基本特质。一是产生于民间,流传于民间,服务于民间,符合大众口味;二是故事的原创作者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流传形式是从一个人传到另一个人,从一个地方传到另一个地方;三是口头流传,不断创新。董永村82岁的董世坤讲“孝感动天”的传说,72岁的董水生讲槐荫大树为媒记,12岁的董瑾讲仙女池、百步梯的故事,都是张口就来,绘声绘色,各有特色和新意。从艺术文化角度看,在悠悠两千年岁月里,该故事由民间口头创作和流传,经过艺术加工,逐渐演绎完善,不仅在内容上包含风俗民情、宗教信仰、文学艺术等诸多丰富的信息,而且在传承的艺术形式上也多种多样,包括笔记小说、石刻画像、诗歌民谣、地方志书、民间故事、史书、辞书、变文、曲艺、戏曲、动画等多种形式。从曹植的诗作《灵芝篇》到现代楚剧《百日缘》,其艺术创作经历1000多年,仍有新作不断问世,说明该故事具有无穷的魅力。从思想文化的角度看,该故事反映董永从一位贫民出身的孝子,成为历代以“孝德”教化人生的一种偶像,有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文化意义。在故事中,董永既是一个历史人物,又是一个文学人物,是历史与艺术的有机结合体。七仙女则是我国文学史上为数不多的以至尊至贵女性身份反抗封建礼教和追求诚挚爱情的典型。这两个人物形象以其独特的风貌再现我国千百年来传统的思想观念、道德准则和价值判断,是董永传说历经千年不衰的思想文化支柱。开发其丰富的思想资源,借鉴其成功的创作经验,赋予其新的思想内涵,繁荣我们的文艺创作,可使传统文化形态转变成服务于“三个文明”建设的现代先进文化形态。
(3)社会价值
    从宏观来讲,董永故事得到中华民族文化的广泛认同,显示出广泛的流播空间。它不仅植根于湖北孝感,而且在山东、河南、安徽等地广为流传。古人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即由尊敬自家老人推广到尊敬人家老人。如果各个家庭都能做到这样,那么邻里乡亲之间就会友好相处。董永故事正体现构建和睦家庭与和谐社会的价值。董永孝敬父母,尊重老人,使其老有所养,老有所终,体现的不仅是家庭责任感,而且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中国进入老龄化阶段、致力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董永传说仍在增强社会凝聚力、增进民族团结、促进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从微观来讲,孝感得名与“董永卖身葬父,孝行感天”的故事密切相关。该故事在孝感世代相传,家喻户晓,具有深厚的社会基础。孝感很多遗址遗迹、民风民俗、文艺作品、史志书籍、文化传承活动,乃至长期形成的支柱产业,都无不打上董永故事的烙印,无不体现“孝”的精神。一位旅行者说,来孝感可以听到“孝”的生动故事,看到“孝”的人文景观,赏到“孝”的艺术佳作,品到“孝”的美味佳肴,买到“孝”的贵重礼品,感到“孝”的浓厚氛围,受到“孝”的道德教益。这正是董永故事的社会价值所在。
(二)、与董永传说相关的文化遗产探究
    孝感是孝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是全国唯一以“孝”得名的地级市和著名的“孝子之乡”。孝文化是孝感最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历史悠久、资源丰富、底蕴深厚,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为“董永、黄香、孟宗三大古孝子”传说及其历史遗迹。
这“三大孝子”都有各自的传说故事,这里我们主要讲有关董永的传说故事。董永,是西汉晚期汉蜀(今孝感市境内)人,中国古代“二十四孝之一”因家贫,卖身葬父,孝行感动天上的七仙女下凡与之婚配结成百日姻缘。围绕这个美丽的传说,孝感产生了众多的遗址遗迹和人文景观,形成了孝感独有的“董永传说”文化资源。
1、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6年,“董永传说”由孝感市申报,被国家文化部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主要文艺作品有:楚剧《天仙配》、剪纸《槐荫记》等。
我们对董永传说有关的文艺作品进行整理,得出一下成果:
名称        级别        艺术形式        代表作品


董永“卖身葬父”       

国家级        楚剧        《天仙配》、《白莲太》、《百日缘》、《槐荫记》
                剪纸        《槐荫记》
                善书        《天仙配》
                皮影戏        《孝行感天》
                连环画        《无敌孝子剑》
2、物质文化遗产:
除非物质文化遗产外,还有许多有关董永的物质文化遗产。以孝感市为例,孝感现存的有关“董永传说”的文化遗址遗迹主要有:有董永故里碑、董公墓、董墓(董墓春云是孝感古八景之一)、董家湖、百草湖、升天台、百步梯、仙姑岛、鬼谷墩、槐荫树、董家湾、董永祠、傅家冲、裴家巷、毛陈渡、三叉路、饭山、线丝街、分丝街、福德桥、理丝桥、挽丝桥、浆丝塘、王母湖、仙女池、盗丝店、金梭洞、飞梭石、水月庵、鸡公庙等30多处。

三、董永传说的保护现状及传承
在抢救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践中,坚持正确的保护原则和保护理念只是做好保护工作必不可少的前提,要使保护工作落到实处且卓有成效,还必须通过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的模式,采取合理有效的保护方法与措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不仅是单个群体和个人权益的实现,更是政府行使公共文化服务职能的重要体现,是社会公益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是一项涉及面非常广的系统工程。要搞好这项工程,不仅要发挥国际组织,国家政府,保护机构,社区民众等不同保护主体的作用,还要有科学合理的保护方法与措施。根据前人积累的文化遗产保护经验和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际,非遗保护应做到以下措施:
1、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立法工作,为开展保护工作提供法律和政策保障。各级政府部门及领导干部在充分认识到抢救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同时,要对非物质文化资源的价值有清醒的认识,要有深远的战略眼光,在经济活动与文化开发中,要树立。以保护促开发,以开发促保护的理念,不能用牺牲民族文化资源的做法来换取短期的经济效益,更不能竭泽而渔对文化资源进行无度的开发。要加强领导,制定切实可行的新政策,加大管理的力度; 还要缜密,精心组织,精心实施,才能有步骤地进行这项宏大的文化工程。“但是有些非遗项目存在‘重申请,轻保护’的现象,千方百计地要入选名录,完了却轻视保护的手段。”作为省里非物质文化保护专家委员会的委员,张余曾看过当初个别项目的申报材料,“计划可多了,但是就是不落实。”张先生摇头叹息道。“我曾想举办董永传说的学术讨论会,当地也不搞。”董大中先生谈起“董永传说”,言语中竟有些许无奈。“我们应该掌握董永传说的话语权,但……”翻着一沓的外省宣传董永传说的材料,董先生摇头叹息。据了解,从董先生当选为非遗传承人起,自己曾向万荣当地进行了多项保护董永传说的建议,但却几乎都是泥牛沉海杳无音信,而目前对外宣称很久的“万荣县董永与孝文化研究会”还没正式成立。
2、人民群众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者、传承者。“文化光靠文字记载不行,还得靠口传心授。”作为山西省非物质文化保护专家委员会的委员,张余认为,在人类历史上,99%的时间为无文字时代,而这些时代的文明就只能靠人与人之间的口传心授来传承。因此,包含民间传说在内的民间文学便在非遗中处于了首要地位。“民间文学是口传心授,一个声音过去了,就没了,我们要保护转瞬即逝的声音,将不可见的变成可见的。” 非遗传承人的董大中先生说。因此要保护口头传承的文化,勇当传承者。
3、人民群众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者。抢救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不只是某些部门、某些人的事,而是一个全社会共同参与,且常抓不懈的大事,这件大事应当成为全民的共识、全民的自觉行动。我们应通过新闻媒体,加强舆论宣传,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使人人都懂得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明了为什么要保护,以及怎样保护,从而让 “保护”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在全社会形成爱护、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风气,使每一位公民都能为中华民族拥有如此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而自豪,从而自觉地珍惜它。“保护是保护,但是不要争。”张余也认为,好的口头文学全国都在传播,任何东西都有“粉丝”,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是应保护传承好,过多沾染其他的色彩反而不利于保护。针对董永资源的特性和特征提出了旅游开发的四项原则即:政府主导原则,开发与保护并重原则,文化真实性原则和主客参与互动原则。以及开发时应选择的模式:即在层次布局上采取立体式开发模式;在开发顺序上采取滚动式开发模式;在产品展示途径上采取静动态结合和节庆集会式开发模式;在氛围营造上采取复原历史型开发模式;同时应避免内容的庸俗化,防止行为的迷信化。
4、把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引入高校教学体系。当传统的传承方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遭遇到价值取向的冲击时,学校教育就成了传承和弘扬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最为有效的方式。如何把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引入高校教学体系中,如今也引起了许多高校的关注与重视。在董永传说被列入国家非遗名录之前,对它的研究基本停留在董永故里、董永事迹发生时间的探讨上,虽然论述比较丰富了,但都各持己见。之后学者们另辟蹊径开始从不同角度来解析董永传说,加入了对董永遗迹文献的考察和戏曲等作品方面来研究董永故事的文化意义,这也是现代研究在各学科不断发展的前提下借鉴而来的不同视角研究。
5、要全面实施抢救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程,就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物质保证。

四、参考文献
【1】王雪珂《<天仙配>的起源及流传》•商业文化(学术版)•2008(4)
【2】纪永贵《董永考》•池州师专学报•2002(2)
【3】纪永贵《董永遇仙故事的产生与演变》•民族艺术        •2000(12)
【4】纪永贵《董永的原型与衍变》•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
【5】纪永贵《中国口头文化遗产——董永遇仙传说研究》•博士论文,2004年
【6】纪永贵《董永遇仙传说戏曲作品考述》•中华艺术论丛•2006(10)
【7】黄霜《董永传说研究评述》•文学教育•2013(07)
【8】刑玉莉《孝感孝文化资源与旅游开发硏究》•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4)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