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学院新闻」《人类学田野民族志的写作》——著名人类学家王建民在河大的讲座

「学院新闻」《人类学田野民族志的写作》——著名人类学家王建民在河大的讲座

今天下午三点,来自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的民大一级教授,著名人类学家——王建民,莅临河南大学文学院进行了精彩的讲座,令在座同学受益匪浅。

讲座主题:人类学田野民族志的写作
出席人:吴效群教授,李秋香副教授,以及民俗学研究生及民俗学人类学爱好者等。

王建民教授从民族志(ethnography)的定义开始讲起,简单介绍了广义的民族志和狭义的民族志之间的区别,引出今天主要讨论的狭义民族志的范畴。狭义的民族志是人类学者田野工作的最终作品,是一种具体文本或图像产品。民族志是有关一个群体或社群的阐释性的故事、建构或叙事。在民族志中收纳一些历史的和现实的各种资料,并描绘与分析在一个相对时间里人们所进行的日常生活行动。
接下来王教授依据国际学术界一般的看法,叙述了民族志发展的几个阶段:
一、传统阶段,即1900二战期间。研究者写作有关田野体验的“客观的”殖民化报道,这一阶段主要是写异文化。
二、现代主义阶段,即二战结束到20世纪70年代。这一阶段力图对定性研究方法进行规范,并开始了对重要的社会过程进行严格的定量研究的尝试。
三、混调阶段,即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中期。传统的人类学功能、实证、行为、全观的民族志方法正让位于一种更为多元的、阐释的、开放式结尾的视角。
四、表述危机阶段,即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这一阶段对人类学的古典规范客观主义、人类学与殖民主义的共谋、一成不变的风俗和仪式所建构的社会、作为文化纪念碑的民族志等进行批判。
五、多元研究范式阶段,即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这一阶段对于研究技巧和分析方法、有关性别、阶级和种族的话题进行质疑和反思。
之后王教授介绍了现实主义民族志,即这种在自然科学理念主导的社会科学的模式下发展起来。从理性主义、实证主义的原则出发,相信个案研究能提供一种普遍法则,民族志方法更适应人类行为的本质特征——进行过程性的和饱浸意义的描述。又从马库斯和库什曼的角度讲了现实主义民族志的局限,即它的话语追求既定社会整体的真实,通过对社会或文化局部的强调来暗示整体。中间还补充了现实主义民族志的一些基本特征,例如作为一种叙事结构,它从文化分析、功能分析和结构分析类别中完成整体民族志;第三者叙事的应用,这种声音将现实主义民族志与旅行报道区别开来;被呈现的个体常事匿名的、无个性的;文本的前言或后记对研究结构的描述;对代表着他者真实的日常生活的聚焦,以说明分析框架对于该民族志场景的适应性;宣称民族志代表了本土的观点;某种一般化的风格,文化生活中的事件很少依据其特征进行描述,而被视为婚姻、亲属制度、仪式等方面的典型得到呈现;晦涩的专业术语的使用,标志着该文本民族志作品的独特性和权威性;在讨论自身对于他者语言的驾驭能力时的缄默不语。
然后作为对比,讲了一般的民族志的主要特征。例如全观性,即在整合的总体中描写具体;自然主义,捕捉自然场景中自然发生的人类行为,将研究者的影响减小到最小化;阐释性,包含着对刺激的解释和反映的建构;归纳性或发现性,在开始研究时很少带有特定的理论假设。
下面是民族志撰写实践中需要妥善处理的要素:一,研究聚焦于中心话题;二、个案的使用;三、方法论的选择,采用多种技巧来组织田野经验,譬如采用时间、空间、社会关系等不同的叙述主线,夹叙夹议或以材料铺陈和叙述为主最后归纳总结,选择最有助于表现主题所涉及的特定文化场景特征的叙事模式;最终的结论,可用将读者引入故事当中、写作中情绪的再动员、添加意外的因素、重构作者当时的体验、叙事中停顿和转折等过程性的强调、疑惑和悬念的提出与疑问回应等各种技巧来加强民族志的生动性、可读性和各部之间的衔接。
人们也常会使用四种典型的立论手法来结构民族志全文:定义、描述、引用和阐释。几种手法交替使用,形成各章节中一个个小的层次。
在民族志的书写过程中,应努力使田野工作的实践和过程清晰可见,率直说明其实际的田野体验,即把个人的经验和田野的叙述结合起来,但是个人这方面的分量不可过大。
之后讲的是实践民族志。实践民族志研究空间从异域转向本土;注意写作的阅读者的影响;关注文本的文字技巧和形式;重视学术道德,重颁伦理宪章;在民族志中出现不确定的、流动的、多向度的、异质的经验研究;倡导多点的田野调查和研究模式,比如研究打工群体,不仅要研究他们在打工地点的生活,还要回到他们的老家等等进行研究。
接下来讲到后反思时代的民族志。在后现代主义之后,反思的人类学田野民族志撰写方面应当对具体民族志田野实践,即资料收集过程进行不断的反思,保持一种复兴的充满活力的兴趣。在民族志的文学转向之后,其他文学作品的诸如风格、修辞和叙事结构等文学批评手段同样适用于民族志的想法被新一代人类学家接受,除科学民族志之外,民族志小说、自我民族志和民族志诗等多种形式也被人们所关注。后反思的民族志关注民族志主体体验世界的方式,将传统研究模式所忽视的情感的、表演的或神圣的东西发掘出来。民族志反思中,人们关注自我与他者、文本与真实、本土人的醒悟、实践者及其相关的器物和活动的能动性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不断的思考。
最后,王教授提到了全球化进程中的田野民族志如何面对挑战是当下一个严峻论题。人类学家研究复杂社会时,在探讨社会多样性日益扩大、大数据时代的挑战等复杂社会所出现的某些特殊问题时,将某一地方发生的事件与更宽广的国家、国际甚至全球事件联系起来。但在研究相对封闭的乡村社会和少数民族社会时,也应当注意到这些地方的与更大的社会之间的联系。民族志撰写是需要不断开展和延续的人类学理论性实践。
在最后的互动环节,王教授解答了两个问题;
一,关于民族志写作过程中在科学性文本和人文关怀之间的取舍问题,认为最好是取二者的平衡点,不反对人文关怀,但要运用科学的方法和逻辑,却也不可太古板。
二,至于理论框架在民族志写作中的重要性如何,王教授说,材料的获得才是最重要的,当然,各种题材都有它的一个基本框架或者规范。

有需要王教授录音的,可以私信找我要。

[ 本帖最后由 Elza靖 于 2014-10-25 20:36 编辑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