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浑厚拙朴 民族记忆:“美丽的传说·山东省民间文学中国画展”

浑厚拙朴 民族记忆:“美丽的传说·山东省民间文学中国画展”

凤凰网 013年12月26日 01:05 来源:中国文化报

  

  《牡丹传说》 王小晖

  

  《陶朱公放牛图》 卢洪刚

  

  《湖上钓叟图》 李学明

  展览提示:

  山东画院于2011年11月5日正式挂牌成立,作为山东省政府设立的副厅级社会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其主要职能为:组织本院专家并联系、凝聚省内乃至全国一流画家和理论家开展精品创作,对青年美术家进行创作培训,对山东美术创作进行理论研究梳理,推出名家力作,打造山东美术品牌,为山东经济文化强省建设服务。两年时间里,山东画院紧紧围绕这些职能,开展了大量工作。第十届中国艺术节举办期间,山东画院与山东省文化馆、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联合策划并实施了“美丽的传说·山东省民间文学中国画展”创作工程。该工程以入选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41个民间故事为题材,每个题材分别由两位签约作者运用中国画的形式艺术地再现民间故事的动人情结,保护和传承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将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起到有益的推动作用。

  记者:在“美丽的传说·山东省民间文学中国画展”中,绘画与文学结缘,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展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同行。请您具体讲讲此次展览的创新和亮点。

  孔维克: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决议,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评选。中国作为文明古国及东方文化的代表性国度,截至2010年底已有34个项目列入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一大国。同时,中国政府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也自2005年开始启动,2006年山东非物质文化遗产也相继启动,至2009年先后两批有41个民间故事列入了民间文学部分的文化遗产。这些民间记忆、口头传说,成为了国家整理、保护、研究民族智慧的结晶。民间故事的宣传有各种渠道,出版画册、演出也都有了,但作为独幅画来表达一个故事,或以民间故事为创作素材演绎成一幅独立的艺术作品,并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板块做成一个系列专题展览和画集,展示民间文学与美术创作的完美结合,从而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将人们耳熟能详的故事形象化,展示中国画创作的另一风采,不啻是一个创举。

  山东境内关于七仙女的传说、八仙过海的传说、孔子诞辰的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的传说等,都是非常美丽的,是塑造灵魂的,是千百年来民族精神的积淀,是世世代代口口相传,形成的中华民族性格。做事要用心。其一,我们把这些传说变成绘画,一个故事用两幅画来表述,做成展览,非常好看,也非常有意义。其二,画册里面,不仅附有41个故事梗概,而且是中英文对照,因为民族文化的东西要走向世界,要让更多的国外的朋友了解中国文化。其三,画册中还附有画家画民间故事的感悟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介绍。观众从展览和画册中不仅能看到故事,而且还受到美的熏陶,同时能够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既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又宣扬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记者:这些“美丽的传说”与绘画结合,历经两年的筹备、发动、邀稿,中间肯定集结了很多感人的故事和体会,您能跟大家分享一下吗?

  孔维克: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与绘画的结合,是一种新的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式,这在全国同类活动中还不多见。这中间确实集结了不少辛勤的汗水和感人的故事。三伏天投稿、审稿、改稿,三九天的磨砺、创作、躬耕。为了坚持严标准、高要求,不少名家高手自己要求重画,也有不少丹青新秀几番推倒重来,也有几幅作品,尽管签约,最终未能入选,这也是有的故事尚缺一幅的原因。

  一幅艺术作品的生命力往往能够依靠主题的载体,使更多人知晓、理解并产生久远的穿透力。画集中收录的作品,是山东中国画家运用自己个性化的艺术语言,对山东民间故事的再理解和再创造,是画家用审美的眼睛和神奇的画笔带领观众再一次走进那久远的传说和故事中,触摸祖先智慧的心灵,领略百姓善恶的倾吐,给人以美的传达和智的启迪。相信“美丽的传说”的作者会因穿越千百年的故事而广为人知。这些故事是人类文化的共同财富,是没有国界和社会阶级屏障的使者,“美丽的传说”将带着大家美丽的作品走向国际,像美丽的中国梦一样让国际友人认识古老国度的美丽童话、灿烂文化。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