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第一分会场——民俗学与民间文学的理论与实践(1)

第一分会场——民俗学与民间文学的理论与实践(1)



(第一场)
主持人与评议人:王京
时间:2013年11月16日下午:13:00-14:15

祝秀丽:民间故事的解释学方法论:以汤普森的理论视角
刘继辉:西方理论学说对中国现代民间文学的影响
陈金文:民间文学中的历史记忆
周福岩:现代性与风俗结构
王凤娟:非遗保护理念与民间文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 本帖最后由 唐小样 于 2013-11-21 22:23 编辑 ]

TOP

不好意思,开贴完了,已经到陈金文老师。。。

TOP

陈金文
民间文学中的历史记忆属于诗性记忆,比如传说是经过艺术加工的,借助了一定的想象和幻想。
民间文学中历史记忆是一种群体记忆,是一种具体创作,反应大众的记忆。
是一种流动性记忆。每一次变动都记录了民众的记忆。
还是一种固化性记忆。其历史性内容有一定的固定性。

评:群体性如何上升到对应的整个人民大众。对于流动性和固化性的再一次深化。

[ 本帖最后由 唐小样 于 2013-11-21 23:08 编辑 ]

TOP

周福岩:
阿格尼斯·赫勒在她的《日常生活》中,提出并阐发了一种观照日常生活及其“自然态度”的解释学立场。
同时她也在探索一种更加激进的出离“自然态度”的文化哲学,以中止给定社会历史条件下日常生活的异化的(Alienated)再生产。
赫勒的立场无疑是受教于黑格尔和青年马克思。
事实上,正是这两个人从根本上启发了阿格尼斯·赫勒对日常生活“主题化”所做的一系列探索,决定了她的学术取向,即在日常生活的对象化/客体化(Objectivation)系统中检视文明(古代的和现代的)的得失,把真正的“解放”与公共日常生活表现的持续的人道化和民主化等同起来。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王凤娟:

从非遗保护理念出发,对民间文学教学进行三个方面的改革尝试:
一是民间文学教学理念的改革,包括民间文学从作为文化到作为遗产的教学理念改革、教学主体理念从文化的讲授者到民间文学保护的组织者的改革以及教学客体理念从文化的接受者到民间文学传承者的改革。
二是教学内容的改革,包括从封闭的民间文学学科体系到开放的民间文学活态资源的改革、从民间文学书面知识到民间文学活态表演的改革以及从静态的民间文学教材到动态的民间文学教学数据库的改革。
三是教学手段的改革,包括从文本的话语分析到语境的田野调查的改革、从民间文学知识的学习到潜移默化的习得传承的改革以及从单向讲授到多向参与的改革。

TOP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讨论时间:
施老师对于祝秀丽老师的“解释学方法论”这个概念存在疑问。
有老师提出,在民俗学和民间文学方面,我们对于理论的探讨很多,但是对于实践方面的探讨还不够。
陈金文老师:我们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并没有想象中乐观,比如学生对于四大传说却讲不上来。
王京老师说,很多传统民间文学在民间是否真的得到很好的传承,尤其在年轻人之间,很成问题。

周福岩老师和祝秀丽老师


评议人王京老师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打不打铃,打不打铃,这是个问题啊~



会场照片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第二场(14:30——15:45)
主持与评议人:周福岩

王京:日本民俗学与中国——1939年的变化
黄清喜:民俗学学科建设未来之门——以石邮傩日本调查为例
赵晓寰:澳大利亚、新西兰民俗研究概貌
张志娟:北京辅仁大学的民俗学教学与研究——以《民俗学志》(1942-1948)为中心
吴裕成:“希望为祖国民俗学事业的推进而努力”——钟敬文先生倡导报纸开设地方风土民俗版面
黄佶:龙、凤的外文译法与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

TOP

王京:以日本民俗学发展史上的重要杂志《民间传承》、《旅行与传说》等为材料,将20世纪3、40年代日本民俗学与中国的关系进行量化,揭示出以1939年为界,这一关系发生了重要变化的事实。并挖掘相关资料,联系当时日本社会对中国关与的状况,剖析日本民俗学内部存在的动向,力图客观而全面地理解这一变化所具有的意义。

[ 本帖最后由 唐小样 于 2013-11-16 14:35 编辑 ]

TOP

黄清喜:科技在现代生产生活中运用广泛,民俗学作为一门“经世济民”的现代学科,要完成其学科建设的历史使命也应注重对现代科技的运用。目前国内大多数科研机构利用现代科技对传统民俗文化的数字化还只处于原始起步的保存阶段,而对保存后的继承、研发与弘扬还寥寥无几。蕨座数码艺术加工厂自主研发的三次元技术对日本传统艺能的记录、保存、保护、继承、研发和弘扬做出了突出贡献。当下,他们正利用三次元技术对石邮傩进行模拟人形表演的再造,为使学人认识到现代科技在民俗学研究方法上的重要意义,本文以三次元的制作过程为例进行论述,以期为学人在学科建设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方面打开民俗学的未来之门。

TOP

赵晓寰:澳大利亞、新西蘭位於南半球,兩國均曾為英國的殖民地,雖在十九世紀末和二十世紀初萌發了民族和國民/國家意識,但國家、民族、社會和文化認同直到二戰以後才得以確立。在這之前,澳新歐洲裔學者的民俗學研究大多採取宗主國之於殖民地這樣的一個歐洲中心主義的視角來透視異於自身的“他者”———澳洲土著、新西蘭的毛利人,以及包括華人在內的非歐裔移民。因此,二戰之前的澳新兩國的民俗學基本上 在 西方文化優越論下對他文化所進行的一種人類學意義上的研究,本質上是殖民主義的,具有文化帝國主義的 特徵。這種情形二戰後隨著澳新兩國民族意識的高漲和國家認同的強化而改觀。澳新民族國家的形成和發展的歷程在澳新兩國的民族學學科發展階段和研究取向上留下了了自己的烙印 。這個報告即是關於澳新兩國民族學研究歷史和現狀簡要陳述。必須承認,這裡所報告的並非獨創的、專題性研究成果,報告主要內容參考澳新兩國民俗研究機構的公開(包括互聯網)和內部出版物,同時也結合講員自己曾經在新西蘭從事的毛利民族,歷史和文化傳統研究的一段經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