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月末汇报] 11年12月:读书汇报

11年12月:读书汇报

本月由于赶上学期末,加上开题和其他事务,时间被切割得很零碎,上月计划看完的书大多只看得七七八八,一直没能下手写月末总结。但时值月末与年末,辞旧迎新,似乎还是不应找借口拖沓,只好匆匆交上一份汇报了。
本月阅读书目大致有:
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初级形式》,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
恩斯特•卡西尔:《人论》,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
费孝通:《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商务印书馆,2001年。
吴乔:《宇宙观与生活世界——花腰傣的亲属制度、信仰体系和口头传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
《人论》一书分为上下篇,上篇从哲学层面讨论“人是什么”,下篇则着重探讨“人与文化”相关问题,主要对已有的与“人”相关的各方面观点、材料进行了梳理。上篇“人是什么”的第一节:人类自我认识的危机中,作者对不同时期哲学家对“人”的认识进行了梳理,从前苏格拉底时期、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柏拉图以及斯多葛派,到基督教的出现和奥古斯丁等宗教中的“人”,再到新人类学哲学以哥白尼日心学说为基础的新的世界观和人观,最后到近代关于人的理论的完全无政府状态,使得不能如作者般熟练驾驭西方哲学史的众多读者能够较为清晰的了解到哲学发展中“人”观的发展脉络。在对已有的人观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作者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人是符号的动物,来取代把人定义为理性的动物。作者认为这样才能指明人的独特之处,以及理解人的文化。人对时间和空间的认识过程也是一个符号观念的过程。下篇则从“神话与宗教”、“语言”、“艺术”、“历史”、“科学”几个方面对人与文化进行了分别论述。其中语言一节对我颇有启发。在生活中语言无时无刻不在被使用,也正因此它在文化中所发挥的功能却常被不细心者忽略。每种语言都有它自己的结构,“当领悟了一门外语的神韵时,我们总会有这样的感受,似乎进入了一个新的世界,一个有着它自己的理智结构的世界。这就像在异国进行一次有重大发现的远航,其中最大的收获就是学会了以一种新的眼光来看待我们自己的母语。歌德说过:谁不懂得外国语,谁也就不了解本国语。”这更加加强了我在调研中决定逐渐攻克语言一关的决心。

《宇宙观与生活世界——花腰傣的亲属制度、信仰体系和口头传承》一书出自一个年轻的人类学博士之手,他笔下那个神秘的花腰傣群体与我的家乡只有半山之隔。作为一个异文化研究者,他的长期扎实田野调查保证了他对研究对象的语言的掌握和生活的深度参与。他用一个花腰傣女性的人生历程作为贯穿的主线,牵引出了对这一群体中亲属制度、信仰体系和口头传承等文化因素之间关系的探寻,完成了一部生动的花腰傣民族志。尽管此书已得到民俗学界诸多学者的认可,尽管人类学和民俗学的壁垒一向说不清道不明,但阅读此书时,还是能够感觉到这是出自一个人类学学者之手,因为作者作为“他者”的警觉性无处存在。如果这样的著作出自一个家乡民俗学者,又会是一副什么面目?

TOP

PS:感谢羽哥和妞妞的督促。。。

TOP

回复 2# 的帖子

嘿嘿。。。加油!

TOP

我最近也买了《倡立一门新学科》、《宇宙观与生活世界》、《满族说部传承研究》、《日常叙事的体裁研究》,打算寒假在家一个月把它们看完,嘿嘿。

TOP

回复 4# 的帖子

恩,都是好书啊,可惜路途遥远搬不动,其它的只能回学校再看鸟~~
对了,大家知道什么关于个人生活史之类的书多多给我介绍介绍啊,在此谢过~~~

TOP

赫勒  著《日常生活》可以看看
欢迎关注“中国民俗学论坛”微信公众号,可通过查找“中国民俗学论坛”或“folklore-forum”添加

微信公众号投稿邮箱:folklore_forum@126.com

TOP

本周我主要阅读学习了江帆编著的《生态民俗学》。由于时间和借阅上的原因,我对本书中的核心章节和与服饰、居住、生态环境相关的章节进行了精读和记录,余下的部分章节在闲暇之余再行续读。
《生态民俗学》
    本书共十章分为:㈠绪论、㈡民俗生成的生态性本原、㈢经济民俗的生态特征剖析Ⅰ生产民俗、㈣经济民俗的生态特征剖析Ⅱ生活民俗、㈤社会民俗的生态蕴含阐发、㈥精神民俗的生态内质透视、㈦游艺民俗的生态特色辨析、㈧民俗符号的生态学解读、㈨生态民俗系统的多维审视、㈩生态文明时代的价值观重构。本书的知识体系架构我认为是比较合理和全面的。
    作者在绪论中提出,21世纪人类社会将进入一个“后现代”的生态学时代。人类逐步放弃病态追求物质技术进步的纯实利主义的文明发展目标,转向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与人类耐以生存环境协调发展的道路。国际社会对生态问题的关注与反思肇始于20世纪70年代。“生态学”概念最早是由德国生物学家E• 海克尔1886年提出的。而生态学呈现出明显的人文转向是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女海洋学家蕾切尔•卡逊的《寂静的春天》是世界上第一部有影响的环境科学著作。我们从民俗学类别划分上看,中外学者都注意到“民俗之根深植于自然的土壤”这一重要的特点。作者以现代大量新闻实例报道的沙尘暴等现象说明了生态环境恶化已迫使人们改变固有的生活方式和惯习。
在第一章民俗生成的生态性本原中,作者论述了人类起源与文化的产生、民俗发生的生态性本源、民俗建构的生态基础三部分内容。首先,作者认为人类是地球之子,原始人类群体对生态环境具有着顺应自然、顺势而成的特点。对生态环境的体悟及磨合适应触动地不仅仅是人类生命体中生物本能和经验的部分,同时也触动了人类生态审美意识,使民俗生成具有审美的意义,与人类生态审美活动密切的联系。换言之,人类审美意识对民俗生成具有重要的建构作用。美与审美对于人类来说是一种生态性的存在,人类审美活动离不开生态基础。生态环境给予文化审美以艺术底蕴,也是人类的生态审美意识对于艺术民俗的建构。民俗事象带有生态审美的性质,体现出以人类的出现为基础、以其心理为中介、以其意识为主导的文化审美特点。多种复杂因素导致了文化的发生,并使用不同时代、地域、民族民众、创生、建构出形质各异、奇彩纷呈的民俗文化。其次,从民俗的建构上看,人类学家摩尔根和泰勒都认为不同的文化进化较之生态学更能说明社会之间的差异。这一观点导致“人类中心主义”观点的膨胀。早期人类学家希波克拉底、博丹、孟德斯鸠、拉采尔、亨廷顿等人都认为一个地方的地理环境、尤其是气候情况,对形成人们的外貌和生活起到极大的作用。“环境决定一切”曾是这些学者的主要观点。环境决定论过分的强调自然环境在人类文化中的作用,作者认为除生态环境因素外,还有很多其他因素影响民俗文化的生成和发展,诸如社会因素、文化因素、时代因素等等。民俗的建构依托空间区位(“生存空间区位”指人类群体硒息地所处的自然与地理位置。),不同的区位民族民众形成各具特色的民俗文化类型。影响人类人口分布的自然因素很多,且相互联系和制约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气候、地理、水资源、土壤结构因素。此外,民俗的建构顺应自然周期。这一点从农业生产的规律和岁时习俗中有突出的体现。总体看,地理、气候、资源等生态条件与环境对民俗的建构与衍化制约和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⑴给予民俗的生成与发展极大的限制。⑵一定程度上规定着民俗的性质与样式。⑶为物质民俗衍化提供条件和基础。⑷对精神民俗衍化具有支配作用。
    在第二章经济民俗的生态特征剖析Ⅰ生产民俗中,作者阐述的斯威顿经济民俗的生态特征引起了笔者的关注。斯威顿经济类型是在狩猎—采集生计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经济类型。它包括一切极为粗放的原始性农业耕作形式。从开辟小块土地种薯芋之类的植物,到当今世界仍广泛存在的刀耕火种农业这一类型共同特点是使用简单的农具,不用犁及其他现代工具,也不实施人工施肥和水利灌溉,基本特征是使用人为手段从自然生境中划定出生产操作地段,让那些对人类有用的植物在该地段中原生状态的自然生长,以利人类获取和利用。因此,我们常说的刀耕火种的耕作方式实际上就是斯威顿经济类型。刀耕火种是一种森林农业形态,自古以来盛行于亚热带和热带的部分地区。在我国的史料典籍中都有具体的记载,例如明代对海南黎族刀耕火种的记载等。我国的刀耕火种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其生态性主要体现在土地的轮歇与休耕习俗上。
    在第三章经济民俗的生态特征剖析Ⅱ生活民俗中,我对服饰民俗和居住民俗的生态特征进行了梳理。一,服饰民俗的生态特征。服饰的产生是人类对生态环境适应的结果。作者认为服饰产生有三种说法:“羞耻说”、“保护说”、“装饰说”。其中“保护说”是为大多数学者认同的说法。服饰习俗发展和演化的生态特点主要归纳为以下几点:⑴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服饰原料演化。(我国最早的衣服是卉服,最原始的卉服是用树叶连一起,披掩身体。)不同生活方式人们采用的服饰原料不一,具有多样性特点。⑵依气候环境及生产性质形成的服饰形制。如,蒙古包样式完全是适应高原气候环境设计的,形制款式处处体现对游牧生活环境的暗和与顺应,具有极强的实用性特点。此外,服饰习俗我们可以从上下衣服饰、鞋服饰、饰物服饰等方面进行探究。从饰物服饰上看,南方民族服饰注重头饰,是为了防晒、遮日、避雨,久而久之习以成俗。二,居住民俗的生态特征。首先生态区位与居屋型式上看,受自然环境条件的制约,居屋样式往往表现出明显的地区差别。空间上的差异性和时间上的继承性是民间居屋建筑的天然特征。居室首要的功能是实用。我国的居屋型式主要有上栋下宇式、穴居式、干栏式、穹庐式几种形式,不同形式的居室建筑适应不同的地貌和气候环境。其次,从生态资源和居屋建筑上看,虽然不同居屋框架材料大抵相同,但是在建筑材料上都因不同生态区位拥有资源状况有别而有一定的变化。此外,生态环境与居住习俗具有着密切的联系。诸如,北方的火坑习俗,睡火坑通常“头临火坑,脚抵寒窗,无论男女尊卑皆并头… …一坑共寝。”
   在第七章民俗符号的生态学解读中,作者指出人是文化的动物,也是符号的动物。民俗符号作为人类的一种文化创造,有其特定的内涵。之所以能成为一种符号,概因于这种符号具有公众性、普遍性、传承性和扩散性。以民间广泛应用民俗符号“福寿三多”为例,佛手,桃子、石榴三种水果作为表现体构成的。这三种水果是这一文化符号的指符,而意符则是对福寿的期盼。民俗符号的蕴生,最初搜源于不同人类群体对各自所处自然生态环境的生态认知,是自然生态环境对人类的种种触动、感悟和启示。民俗符号中“指符”是那些直关人类生存的自然现象以及所处生态环境中与之关系密切的自然物,而由这些指符所指代和传达的民俗文化意味、含义和概念,最终形构出世界上不同地域、民族间形态迥异的民俗文化传统。台湾学者姚一苇认为,“象征的重要性能集中体现为它的符号性、比喻性与暗示性,此三者构成了象征的三个基本性能,是构成象征的三个基本条件。”在民俗符号的指符向意符过渡中,符号性、喻意性和暗示性使民俗符号意义超越其形态本身。这种意义的超越都是由人类文化各自存在决定的,是不同文化持有群体各自赋予的。
    在本书最后一章生态文明时代的价值观重构中,作者提出了“深生态学“和“浅生态学”的问题,指出浅生态学的不足。“深生态学”是由挪威著名哲学家阿恩•纳斯创立的现代环境伦理学新理论,它是当代西方环境主义思潮中最具革命性和挑战性的生态哲学。深生态学是要突破浅生态学的认识局限,对所面临的环境事务提出深层的问题并寻求深层的答案。按照纳斯的叙述,浅生态学是人类中心主义的,只关心人类的利益;深生态学是非人类中心主义和整体主义的,关心的是整个自然界的福祉。浅生态学专注于环境退化的症候,如污染、资源耗竭等等;深生态学要更进一步地追问环境危机的根源,包括社会的、文化的和人性的。在实践上,浅生态学要求改良现有的价值观念和社会制度;深生态学则主张重建人类文明的秩序,使之成为自然整体中的一个有机部分。最后作者倡导人们热爱自然生态之美,重构正确的生态文明时代价值观。
    在本书的摘录学习中我受益良多。首先是对生态民俗学理论框架的理解。从生态的角度重新审视我们的民族文化习俗。今日在广西师范大学覃德清教授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民族发展的讲座上,他提到民族和文化的关系是一种“鱼和水”的关系,事实上我觉得这个比喻也可以用来形容人类和自然的关系上。人类每天要呼吸的氧气来源于自然,人类的生活依赖自然。我们常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区位环境建构了人们异彩纷呈的民族民俗文化。当然,生态环境不是人类文化的唯一因素,还有文化、社会、时代等因素影响民俗文化的衍生和发展。生态环境制约着人类的发展,决定了不同区位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衍生出出不同地域人们的精神民俗。其次,作者提到美与审美对于人类来说是一种生态性的存在。这个观点让我联系起岭南少数民俗生态民俗和艺术表现的课题上来。当我们注重研究生态环境与不同民俗事项的关系时,是否考虑到民俗艺术的生态性?生态环境赋予民俗文化审美丰厚的艺术底蕴。人们对美的感知来源于自然,来源于生活。正是自然界万物斑斓的色彩启迪了人类,让艺术家的画笔呈现出斑斓的色彩和优雅的色调。生活于热带的土著人为了抵御蚊虫的侵袭,在身上随意涂抹的多彩的植物汁液在时间的纬度下赋予了美的内涵,进而发展为各民族作为族群认同、仪式等象征性的纹身图案。如黎族妇女黥身纹脸习俗,现在城市中时尚男女纹身的现象等等。最后,从生态的角度思考岭南服饰民俗。我从《东方霓裳—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服饰民俗学》、《岭南服饰历史文化地理》的阅读中获得一定的启发。现将想法整理如下:一,岭南少数民族的定位和岭南地区的地理环境状况分析。主要的少数民族有黎、满、壮、瑶、苗、回、畲。二,阐述生态环境与服饰的关系。气候、土壤、环境对服饰的影响。例如南方温热潮湿气候下形成的岭南特有服饰习俗。三,可以从非物质服饰和物质服饰的视角进行分析。这里的非物质服饰主要是指人生礼仪服饰以及消灾祈福服饰等。以个别少数民族为例重点阐述。四,从仿生学的视角探讨岭南服饰的艺术特点。五,对岭南服饰文化的现实研究。泛民俗视域下岭南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发展展望。岭南特色服饰文化对文化产业的支撑力。平庸大众化服饰,全国最大的服饰加工基地引入岭南少数民族服饰文化,走多样化、民族化服饰发展道路。
    近 来,由于学校书籍的有限,我常去暨大图书馆看书。我发现很多的书籍在编著的时候引入一些古籍图书的文献,诸如《汉书 地理志》《后汉书 南蛮传》等等。我想是不是我们在论文的撰写时,有的地理境况描述不可能自编自造要参考别人的文献,那么我们是要以这些古籍为依据拿来摘录呢?还是直接摘录相关书籍的段落就可以了呢?还有,我们在撰写论文的时候,我发现一些约定俗成的东西,诸如各民族的习俗之类都是通过相关资料学习而来,是别人的东西,所以我们是务必从一个新的角度去探究它们的。今天的讲座我也很受启发,我们可以从社会学、心理学各个方面去切入,这也是导师常和我们提及的问题。所以,我想最近会大量的阅读相关书籍去拓展自己知识面,从而从一个合理的创新的角度去探讨服饰民俗的生态特征和艺术表现。我希望自己能从众多的书籍中较全面的概括提炼出岭南服饰的特点,并从多维的视角去探究。
    在此感谢木兰山人的督促学习,特发读书报告一篇 ,请老师同学指教!

TOP

ls可以另开新贴。
江老师08年出了本《满族生态与民俗文化》,还是延续着生态民俗学的研究。她还自创了“生境”这一概念。
欢迎关注“中国民俗学论坛”微信公众号,可通过查找“中国民俗学论坛”或“folklore-forum”添加

微信公众号投稿邮箱:folklore_forum@126.com

TOP

呼呼,你说的那本书我有在图书馆看到过 不过没有借嘻嘻!下次借来看看~~~

TOP

回复 6# 的帖子

好的,谢谢小波~一定找来看看~~

TOP

无量山下读得不错!

刻意追求“异文化”和“他者”没什么实质意义,理解事物是关键。

TOP

引用:
原帖由 木兰山人 于 2012-1-7 17:55 发表
ls可以另开新贴。
江老师08年出了本《满族生态与民俗文化》,还是延续着生态民俗学的研究。她还自创了“生境”这一概念。
此书06年出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TOP

无量山下,可在昆?哀牢山对面,lz是不是普洱滴?

TOP

哈哈 是滴

TOP

回复 13# 的帖子

要不要这么聪明~~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