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云南傣族民俗

云南傣族民俗

傣族

服饰--饮食--建筑---婚姻家庭--
生育习俗--葬俗--节庆--返回

 生活在云南省境内的傣族共有101.46万人(第四次人口普查数据),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南部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西部的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以及西南部临沧地区的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和思茅地区的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其余的散居在云南省境内30余县市。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共有傣族270,531人,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共有傣族289,678人;另外,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有傣族51,950人、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有傣族43,459人、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有傣族39,094人、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有傣族22,075人、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有傣族21,444人、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有傣族15,188人、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有傣族8,391人;滇南的思茅地区有傣族126,354人、滇西南的临沧地区有傣族92,334人、滇东南的红河州有傣族85,238人、滇西的保山地区有傣族34,594人。

文化民俗

  ⒈服饰

  傣族妇女都会纺线织布,衣服都是自己做。傣族男子的服饰各地差异不大,上穿无领大襟或对襟白布短褂,长及腰下臀上,袖口较窄;下身穿黑色、褐色或白色长管裤,裤裆较肥大;头缠黑色布、白布包头,有的戴毛呢礼帽;脚不套鞋,一年四季均赤足。天冷时身披棉毯或毛毯。晚上,小伙子去串姑娘时,除了一把长刀,便是披毯,方便谈情说爱。如果男女双方都情投意合,这床毯子就是两个年轻人的藏身之物,相互依偎在一起。男子的其它服饰还有戴牙套、镶牙或纹身。出门赶摆(佛事活动),则打旱伞,背“通把”(背包)。傣族妇女的服装以美观大方著称,民族特点突出,而且各地不同。西双版纳的妇女,上身穿白色、绯红色或色彩鲜艳的紧身背心,外穿大襟或对襟无领、白色或绯红色短衫,袖管和腰部很窄,下摆宽,没有扣子,用布带扎结;下身穿能盖住脚的筒裙,多为褐色的,喜用银质腰带。德宏、耿马、孟定的妇女,穿颜色艳丽的筒裙,上衣较短,仅齐腰部。潞西、盈江等地的傣族姑娘穿白色、浅蓝色对襟短衫,黑色长裤,围青色绣花围腰;到结婚年龄的姑娘改穿裙子;已婚妇女,改穿对襟上衣,下身穿黑色裙子。新平、元江一带妇女的裙子,都用彩色布镶边,并用银泡缀成花纹,耀眼夺目,尤其围腰更为鲜艳,故被称为“花腰傣”。各地傣族人民都跣足不履。

  妇女的发式,各地也不一样。西双版纳和瑞丽、孟定、孟连都挽髻,但挽法略有不同。西双版纳妇女的发髻挽于头顶,常插以梳子、鲜花,有的用大头巾包上。瑞丽、孟定妇女,将发髻结于脑后,有的将余发打散,使其自然下垂。已婚妇女将发盘在头顶上,终年带着用黑布缠成的高筒帽,帽边用绿色发绳缠绕作装饰。

  妇女的首饰主要有耳坠、项圈和手镯,多系银质,耳坠和项圈上还镶有翡翠、玉石、玛瑙等制品。银质腰带是西双版纳妇女的特殊装饰,此外,妇女的特殊装饰还有墨齿和戴牙套。现在傣族的服饰和发式也逐渐有所改变,慢慢趋于简单化。

回页首

  ⒉饮食

  傣族地区以产米著称,一日三餐都吃米饭;德宏傣族人吃粳米,其它地区的吃糯米。西双版纳的傣族是用脚踏碓舂米,每天舂够当天食用的,这就是傣族“不吃宿粮”的习俗。傣族吃米饭不使用筷子,习惯用左手将饭攥成团后往咀里添,右手夹菜。傣族常吃猪、牛、鸡和鸭肉,但吃法独特,做成酸肉和“剁生”(把生肉剁成肉泥,加上辣椒、姜、葱、食盐和香菜等佐料,用温开水调匀。),下着酒吃,这是傣家的佳肴之一。鱼、虾、螃蟹、青蛙、螺蛳、黄蟮和青苔也是傣族人民爱吃的好菜肴。总之傣族人喜酸味及烘烤水产食品,嗜酒,喜嚼槟榔。

  西双版纳是“普洱茶”的故乡,所以傣族人民都有喝茶的嗜好,且常用来招待客人。中年以上的男女,常把草烟丝、石灰、槟榔合在一起嚼,据说可保护牙齿。

回页首

  ⒊建筑

  民宅  傣族居住在亚热带河谷平坝,地势低洼潮湿,天气炎热,他们住的房屋是为适应这些特点而建筑的,一种是竹楼,一种是平房。史书说他们“楼居,无城廓”,称这种竹楼住房为“干栏”,是巢居的发展,以西双版纳最为典型。通常,竹楼建在靠近水的地方,用篱笆墙围住,四周栽种香蕉、木瓜、柑柚、芒果、椰子、菠萝密和仙人掌等热带水果和花木,一幢竹楼就是一个傣族家庭。竹楼一般为6、70平方米,呈正方形,楼板距地面约2.5米;竹楼的梁、柱用木料,房顶用茅草覆盖,墙壁、地板都是用竹子;竹墙的缝隙很大,通风透光,楼顶成“A”形。分上下两层,楼前有阳台,楼侧有走廊,楼后有厨房,楼上住人;楼梯一般为9级,在竹楼的一端。室内以竹墙隔成两部分,外为堂屋,内为卧室。堂屋一侧的厢房为两间,有火堂,是吃饭、喝茶、招待客人的地方;另一侧为配房,多是上下两层楼房,上层储存粮食、什物,下层圈栏牲畜、家禽、放农具、舂碓和织布机。傣族有席地而坐,席地而卧的习惯。

佛寺、佛塔 傣族地区建有大量的佛寺和佛塔,这些佛寺与佛塔在造型艺术上把东南亚诸国的造型艺术和本民族的造型艺术巧妙地结合起来,结构别致,造型优雅,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一座佛寺一般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大殿,是人们诵经拜佛的地方;二是僧侣住处和学习经书的地方;三是藏经房,很多佛教经典和其它书籍都藏在这里。佛寺建筑的规模与它的等级和村寨的历史长短、富裕程度有关。一般村寨的佛寺比较简单,规模小;级别高的佛寺的建筑规模大,有寺有塔。如西双版纳州的“曼飞龙笋塔”(傣语叫“塔糯”,始建于傣历607年,即公元1207年)、“景真八角亭”,德宏州的“树包塔”等。这些佛寺、佛塔和傣族地区的自然风光、风土民情构成了一幅幅极富民族特色、十分优雅的民族风情画。 

许多佛寺都有壁画,绘有天堂、人间、地狱图,佛寺的墙壁和幡竿上都有宗教故事的连环画,西双版纳勐遮、勐连等地佛寺的绘画有历史传统,且壁画的绘画水平较高。

傣寨水井 傣族村寨边的水井建筑,与内地通常见的水井不同。傣族水井的建盖别具匠心,尤其是井罩的建筑,式样美观,技艺精湛。有的井罩象一座佛塔,尖顶挂着一串串的银铃;塔外壁嵌镶着各式各样的珠宝和明镜。有的井罩东西两面是两头白象的塑像,北面雕刻着正在开屏的孔雀,顶端也象一座佛塔。有的井罩壁上雕刻着《召树屯》、《兰嘎西贺》等叙事长诗故事。这些雕刻、塑像、壁画都有一定的象征性,且独具民族特色。

回页首

  ⒋婚姻家庭

傣族婚姻,在解放前有阶级限制。在领主阶层,车里宣慰使和各勐土司组成互相通婚的集团,但纳妾不受此限制。贵族一般是多妻,老百姓则实行一夫一妻制。新中国成立后,傣族家庭普遍是一夫一妻制的父系小家庭,恋爱、结婚、离婚都比较自由。青年男女到了17、8岁就开始谈恋爱,一般利用赶街、赕佛、纺织、婚娶和各种节庆活动作为社交和恋爱的机会。青年男女婚前社交自由,有的还有晚上吹葫芦笙“猎少”(串姑娘)的习俗。当小“卜冒”(小伙子)找到合意的小“卜少”(小姑娘),如果姑娘也满意,便拖出裙边藏着的小凳让小伙子坐下,两人谈得投机时,小伙子便把毯子展开,与姑娘依偎在一起。“丢包”活动不仅是男女青年们的一种娱乐,也是他们择偶的好机会。青年恋爱虽然较自由,但缔结婚约要通过父母,并托媒人带一些礼物到女家提亲。订婚以后,经过一段时间,男方又托媒人到女方家商定婚期,是否从妻居以及从妻居的年限等等。结婚当天,双方都要杀猪、杀鸡来招待宾客。婚礼中的重要环节是“拴线”,即在结婚当天,人们把新郎送到新娘家里,由老人用白线分别给新郎、新娘拴线,表示他俩的灵魂和心永远联结在一起。

西双版纳的傣族普遍存在男子上门从妻居的婚俗,从妻居的年限不等。一般是3年住女家,3年期满再到男家居住,即所谓“三比拜、三比马”(3年去,3年来)。如此往返,直到继承了一方的财产,建立了家庭才算定居。。

傣族对偶婚的残余,具体表现为比较轻易的结婚和离婚。由于意见不和或一方提出离婚,就可以解除婚约。如果男方因事离家数月,杳无音讯,女方可另找配偶。离婚的手续非常简单,如果是女方提出离婚,只要村寨头人同意,妻子送给丈夫一对蜡条,丈夫就得带着自己的衣物和用具回自己父母家;如果是从夫居,双方不和睦,妻子即可带着自己的物品回娘家,若丈夫不去接妻子回来,就算离婚了。如果一方死去,不管多大年纪,也要办理离婚手续。通常是生者用一棉线绑在死者的棺木上,举行葬礼时,由一老人用刀将线割断,表示生者与死者从此无夫妻关系。由于对偶婚的普遍存在,各地傣族已婚男女终身只结一次婚的较少。再则由于妇女离婚次数多,离婚后与各个丈夫所生的孩子又都跟母亲,因此形成许多孩子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状况。

傣族家庭一般习惯儿子结婚后大都与大家庭分居,只有幼子随父母居住,家庭财产也主要由幼子继承,幼子负责赡养父母;已分居的儿女也可分得部分财产。傣族家庭很少有兄弟同住一屋的大家庭。无子可以招赘或过继,寡妇可以再嫁。傣勒已有姓氏,家庭婚姻关系比较稳定。

回页首

  ⒌生育习俗

  傣族妇女怀孕期间的行动,要受到一定约束。如不许挨近佛寺,更不许给正在赕佛的老人备办供品和担送斋饭;不许偷看日食月食;不准观看人家打灶;不许食用狗肉、蛇肉和猫肉一类动物肉,更不许食用生肉………。规定这些禁忌一是因为傣族人认为妇女怀孕身子不好看,傣语叫作“朵憨杂”,所以要处处避人耳目;其二,妇女在怀孕期间,被视为不干净时期,所以不能备办圣洁的赕佛供品。总之,凡是孕妇,若违背了以上禁忌,就认为是不吉利的,轻者受人冷眼斥责,重者被人驱赶。

  过去,西双版纳傣族妇女生育一般都在火塘边,认为火预示着傣族人命运兴旺。生第一个孩子的妇女,都要由有生育经验的妇女来帮助接生。婴儿落地,胎衣由丈夫拿去埋在自家的楼梯下面或屋后园子边。生了婴儿,无论是男是女,都要在上楼梯的木柱上挂上竹篾编制的形同星星的“达了”标志,向本寨人或过路人表示此家已生育,男子要回避。产妇在满月前,多食用蛋类和绿菜,所食用的鸡是有选择的,一般食用白鸡或黑鸡,严禁食用啼鸣的公鸡、花鸡、黄咀黄脚鸡。生育后一年内,禁止吃花生、洋丝瓜。产妇要在火塘边住上一星期左右才搬入室内。

婴儿出生7天后,要由家里的老人主祭家神。婴儿是男的,就杀一只鸡,并在祭桌上放上一支笛子、一把胡琴和一杆秤,由丈夫家族中的老人念祝福词,念毕给产妇和婴儿拴线;如婴儿是女的,也杀一只鸡,只是祭桌上摆的祭品不同,笛子换成了纺织工具,胡琴换成了盐巴,秤换成了饭团,祭时,同样念祝词和拴线。

回页首

 

  ⒍葬俗

傣族通行土葬、火葬和水葬。对于正常死亡的人,无论贫富,通常实行土葬;佛寺里的大佛爷、和尚病故,则行火葬。尤其是著名祜巴的葬礼非常隆重,在火化前,先将死者的尸体用薄棺盛殓,放在一个3、4尺高,装有4个木轮的木架上,然后于轮车两端系上若干条数丈长的粗试绳,再将轮车拉回广场,几十、甚至几百里以外的僧侣和群众都携带食品、行李前来参加拉尸活动。几天后,才将棺木拉向用木柴垛成的塔形火化处,在群众的围观中火化。火化毕,将骨灰盛于瓦罐葬于寺后,并在葬处建一石塔,以为标志。凶死者(即死者被认为不吉利、不干净的)或因流行病暴死者,亦采用火葬或水葬。  

西双版纳傣族一般习惯在人临死前,即要由亲属为他念经,并从佛寺取一块黄布,盖在身上,证明是信奉佛教的。妇女死后,要穿最好的衣裙,戴上首饰,并将小件首饰或金银碎块塞入口中,做为殉葬物,用白布裹尸,放入用白布铺底的棺材后,再盖上白布,然后封棺。根据家境和本人身份,停柩1至3天。停柩期间,全村群众停止生产,为死者守灵,办丧事;并请僧侣念经,制做冥房。冥房的大小和层次的多少,是根据死者的身份和经济情况而定的。出殡时,由村人抬棺至墓地,挖坑埋葬,亲人不送葬,有的用火烧后再掩埋。西双版纳傣族习惯人死埋后不留坟堆,不守孝,不祭拜,不扫墓,夫妇也不合葬。《百夷传》载:“父母亡,不用僧道,祭则妇人祝于尸前,诸亲戚邻人,各持酒物于丧家,聚少年数百人饮酒作乐,歌舞达旦,谓之娱尸……。”

回页首

 ⒎节庆

  傣族人民的节日多与佛教活动有关,泼水节、开门节、关门节是傣族民间最重要的3个节日。此外,傣族受汉族影响较多,有过春节、端午节和中秋节的习俗。傣族的节日主要有:

  傣族春节 由于受汉族影响,傣族也有过春节的习俗,时间与汉族大致相同,但节庆具有民族特点。傣族春节一般带有较浓的宗教色彩。佛寺是节日的活动中心,老人们都到这里拜佛,祈祷丰年。

  泼水节 傣语称“桑罕比迈”,即傣历的新年,是傣族人民迎新送旧的日子,时间一般在傣历六月六日至七月七日(相当于公历4月中旬),节期3、4天。节日的第一天为除夕,傣语叫“宛多尚罕”,意思是“送旧”,娱乐项目有放高升、划龙船等;第二天傣语叫“宛脑”,意思是空日。按传统习俗,人们或在家静养,或上山狩猎;第三天为元旦,傣语称“宛叭宛玛”,即“日子之王到来的一天”。这日晨,人们要前往寺庙拜佛,并在寺院里用细沙堆3、5座宝塔型沙堆,然后围塔而坐,聆听诵经和历史传说,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人丁兴旺。中午,每位妇女各挑一担清水为佛像洗尘,紧接着,人们就开始相互泼水,表示祝福,希望用圣洁的水冲走疾病的灾难。入夜,鼓乐相闻,人们纵情歌舞。整个节日期间,除有赛龙船、放高升、放孔明灯、泼水、丢包等传统娱乐活动外,还有斗鸡、放气球、游园联欢、物资交流等新的活动项目。

  堆沙节 实际上是傣族传统的傣年节,时间在公历每年4月15日前后3天举行,民间常以插完早稻小秧后为过节的日子。该节在西双版纳等地是“泼水节”活动的一部分。

  祭龙节 傣语称为“干莫”,傣族传统农祀节日,每年农历六月择日举行。到了择定的日子,全村寨要杀鸡,作为供神的牺牲。然后举行集体祭祀仪式。参加祭祀的村民都自带米饭,祭祀结束后,大家聚餐欢宴。

  关门节 又称“进洼节”,傣语为“毫瓦萨”。是云南省信奉小乘佛教的傣族、布朗族、德昂族等民族传统宗教节日。时间为每年傣历的九月十五日举行。从这一天开始的3个月为小乘佛教的安居斋戒期。节日之后,佛教寺庙开始了净居斋期,直到开门节(傣历十二月十五日).这天前,僧侣们在佛寺中净居修学,接受供养,不许出外巡游。民间的信徒也到佛寺中静坐参佛,听佛爷讲经说法,每隔7天进行一次赕佛活动。傣历九月十五日,相当于农历的芒种日,往后的3个月里,傣族地区正值雨季,民间也暂时停止婚庆、娱乐,集中精力忙于生产。

  献经节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和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信奉小乘佛教的傣族民间宗教节日,傣语称“赕佛”,于每年关门节以后,傣历十一月十日至望日之间举行。它是“关门”期间的一次大“赕”,通常要举行3天3夜。节日时候,由佛爷、和尚集中诵读经文,信徒们都到佛寺里静听经文。每户人家要给佛寺奉献一部或多部经书。节日期间,民间白天举行盛大的“赶摆”,晚上还要举行放火花、烧爆竹、燃放孔明灯和赛鼓活动,十分热闹。

赕萨拉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等地信奉小乘佛教的傣族宗教节日,各地时间略有差异,通常在开门节,即傣历十二月十五日后举行。赕萨拉实际上是人们悼念死去的亲属所举行的一种祭祀仪式。

傣族中秋节 时间在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这天晚上,傣家寨子里的人们,要在自家屋顶的平台上放一张篾制小桌,摆上丰盛的食物,在桌子四个角各放上一个糯米圆饼,每个饼上插一柱香。明月升空时,全家老小祭拜月亮,祈求丰收。随后全寨各家还有对天鸣放火枪的习俗。祭过月亮后,合家围坐在小桌旁,笑语相谈,一边赏月,一边品尝节日食品。  

开门节 是傣族传统的宗教节日,傣语称“奥瓦萨”,德宏地区又称“出清”。也是信奉小乘佛教的布朗族、德昂等民族共同的宗教节日。节日时间为每年傣历的十二月十五日。至开门节时,为期3个月的“毫瓦萨”(小乘佛教的关门节)已经期满结束。相传这一天是佛到西天讲经重返人间的日子,所以各傣族村寨都要举行盛大的节日聚会。人们除了到佛寺赕佛,举行隆重的“扛朵”(忏悔)仪式外,还开展各种娱乐活动。

傣族吃新米 各傣族地区传统民间节日,时间在每年稻谷成熟的先后,由各家单独举行。节日时候,人们要先收“田头”的稻谷回来煮新米饭吃。节日的祭祀活动主要是感谢祖先神及民间崇拜的诸神明保佑,以求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波宰曼 傣族的祭祀节日。宰曼,即寨心,是全村寨的心脏、灵魂,起着村寨保护神作用。作为宰曼的象征物,通常是木桩、巨石、大树等,位于村寨中央,村寨四方,各设一寨门。竖立或更换宰曼时,都要择吉日举行隆重的宗教祭典。每年要由寨主组织全村举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祭祀活动。平时,婚嫁、迁离、迁入首先要祭祀宰曼,以求许可。宰曼竖起后,不许触摸,不许在附近丢污物,不许拴牲口。

赕帕 西双版纳、德宏等地信奉小乘佛教的傣族传统宗教节日,于每年傣历十二月十五日举行。赕帕是向佛寺的僧侣布施袈裟,这种宗教活动是以夫妻为单位进行的。节日期间,村寨里的每对夫妻都准备一段用来做袈裟的黄布,送到佛寺捐献给寺内的僧侣们,念经拜佛,以示虔诚,并祈得吉祥如意。

赶摆 又称“做摆”。德宏州傣族民间的节日。因做摆的规模不一样,有的以村为单位举行,有的几个村联办,时间也各有不同。个人通常在傣历十二月中旬的开门节以后3天举行,公众办的也有在正月举行的。到了赶摆的日子,村寨的群众一齐汇集到佛寺内诵经,男人们击鼓敲锣,迎请佛像。待佛像一到,身着盛装的妇女们立刻献花、供果、焚香燃烛。节日里,人们还常常唱傣戏或作其它表演,开展娱乐活动。当日做摆的主人还要宴请众人。按照传统习惯,自己做了1次摆,在宗教上的地位就升为“坦”,2次升为“帕戛”,3次升为“帕戛勒”,4次升为“帕戛勒相”。地位越高,越得到村里人的尊敬。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