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民俗学教育的过去、现状与未来

民俗学教育的过去、现状与未来

民俗学教育的过去、现状与未来(草拟)
         

——基于高校民俗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调查
   
   

情况介绍:
    拟定这一题目的缘由和想法是在今年找工作的时候所思考的,建国后先由北师大培养了民俗学、民间文学相关的专业人才,虽中间有所间断。但从1979年恢复招生以来,全国高校相继设立民俗学、民间文学等相关学科,培养了许多专业性的人才,而这些专业人才今日何在?民俗学高校教育所培养的人才的情况怎样,去向如何?这些问题在民俗学科繁荣发展的这三十多年时间里,也是值得关注的一部分。而这也是理应写入当代民俗学发展史的内容,10月10日,当我将这一想法在“民俗学志愿者团队”的QQ群里提出时,得到了很多人的响应和呼吁,他们提出不仅是要关注我们学科所培养的人才就业方向,还应将开设了民俗、民间文学学科相关硕士点、博士点的高校民俗学学科建设的历史脉络进行梳理。以此给本学科填补一项空白,即高校学科点的建设历史,这也应当是包含在民俗学史建设的一个重要部分。故此,笔者就草拟了这份提纲,供大家讨论,并也开始积极联系和关注,不管是否可以申请项目课题经费来进行,我们都应当承担起民俗学新生代的责任,将这个工作做到位,做出小小的成果,给民俗学发展历史增添一份档案!
    在这里要提到的是,在召开第八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之际,作为主办方的华东师范大学田兆元教授曾在该论坛网页开设民俗教育板块,旨在搜罗全国设立民俗学科培养点的高校信息,也算是做了一个很好的开头和资料的初步整合,借此契机。我们更应将这部分内容做出来,为我们学科的继续发展和学科教育、乃至人才培养等提供信息和参考,在项目进行的过程中也希望能够得到各位学界前辈的提示和建议,我们这代民俗学的学生们将一如既往地,钟爱着自己的学科,为她的发展壮大贡献自己的力量!

                                                                                                        昭阳 谨作

TOP

民俗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需要更多人参与奉献而且坚持下去,民俗教育与民俗学教育不同,但民俗学教育是民俗教育发展的重要前提,现在全国培养的民俗学研究生已经不少了,可以看到,凡是博士毕业后基本上走上民俗学教育科研的第一线,而硕士毕业生将近一大半的人在走向其他行业,当然并不是说民俗学研究生一定要从事本行,因为现在专业对口的事情太少了,不过就中国民俗学的发展现状看,这些民俗学的人才的确更应该走上民俗教育的第一线,或者民俗研究的第一线,也许硕士毕业很多时候还说不上是民俗学研究或者成为民俗学者,但民俗文化的挖掘整理推广研究需要这一批人才去做,非遗当然是一个契机,但我们又不能仅凭非遗来考虑民俗学研究生的就业和发展,之前风林火山提到的职业院校的民俗教育这是完全可能的,还有很多地方的中小学,这都是民俗教育的园地,在应试制度无法改变的情况下,如果有民俗教育理念的输入也未尝不是一件成功的事情。总之,发展空间是巨大的,步履却是艰难的。就我个人而言,我认为师范院校,包括北师大华师大这样的部级师范院校以及地方师范院校都应该承担起民俗学教育和未来民俗教育人才培养的重任,而民俗学在这些师范院校是有师资的,问题就在于民俗学的教学科研是否被师范类院校重视,这个重视程度的力量是巨大的,因此未来民俗学学科的地位可能直接决定了这些院校对民俗学教育科研的重视程度,科研项目,教学课时的增长一定是一个很重要的突破口,而民俗学教育科研人员的团队塑造也会成为今后民俗学发展的一个重要任务,因为目前来看,很多院校的民俗学师资十分分散或者说是力量单薄,如果民俗学及相关学科的教师能凝聚起来,形成民俗学教育科研团队,这样的势力就巨大了,所以高校的民俗学是一个从个人到团队再到学科点的发展模式,而基础民俗教育是一个由高校输出民俗学人才到面到点去扩布的发展模式,这两种模式的核心要素都是与此相关的个体的人(人才),也就是说“事在人为”,看民俗学有没有这样的雄心壮志,看民俗学能不能从理念到实践不断前进,看民俗学能不能建构自己的认同和空间。当然,我们都在路上~~~~

[ 本帖最后由 恩施土家 于 2011-10-24 22:20 编辑 ]
坛友们如遇到任何注册问题,请随时咨询18018563977(QQ383512199)或发送邮件到CFNGroup@gmail.com。感谢大家积极参与民俗学论坛!

TOP

回复 2# 的帖子

长鸿说的很在理,人才培养并不是说一定会到科研教学的一线单位,近几年咱们的人才队伍逐渐增多,不管是走向什么岗位,也都需要他们去扩大我们学科的影响,让理念和关注意识深入社会,形成一种自发的状态。当然在高校的科研团队建设也是特别重要的一方面,如果说我们一直谈及的要提升学科地位的话,我们自身就要去努力,去构建出自己的学科团队,共同来做自己微薄的贡献,我想是值得的也是应该的。用钟老师的一句诗来描述:“吾侪肩负千秋业,不愧前人庇后人。”

TOP

一、前    言

    此部分内容为开篇的情况简介和课题调查范围、调查缘由、调查方式及所要达到的目标等等。
(一)        调查缘由
    经前文介绍,本调查缘于对于民俗学毕业生的就业方向为起点思考,进而引出整个想法的初拟。
(二)        调查范围
    该调查面向现在的、过去的全国范围内高校民俗学、民间文学等相关学科的设置情况、包括创建过程、历史沿袭、学科建设梯队、培养方案和招生就业等。大致包括以民俗学、民间文学独立设置学科点的高校、各地社会科学院(比如辽宁社会科学院民俗学文化学研究所,是只有建制设立还是有人才培养)、还有相关研究所(郑州大学设立的由高天星负责的民俗文化研究所,招收过学生,现状如何),这些都应该去探寻和关注。还有像华东师范大学的民俗学博士点,起初是放在文艺学下面招生,今年开始以民俗学博士点来招生,成为全国第四所招收民俗学博士的高校,还有东南大学以艺术学招生但下设民俗学方向的,于此还有一些高校以中国语言文学专业招生,下设民俗学、民间文学方向所招的学生。
    调查范围基本如上,先从独立学科点开始,依次进行。西北部分(新疆、青海、甘肃、宁夏、陕西),西南部分(西藏、四川、重庆、云南、广西、贵州),华北地区(内蒙、山西、北京、河北、天津、山东),华中及华南(湖北、湖南、河南、安徽、江西、广东、海南),东北(黑龙江、吉林、辽宁),华东及东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
(三)        调查方式
    采取各个学科设置点联系人的方式,密切联系老师进行。各个学校先梳理自己的学科历史,有新材料及时补充,建立本学科在本校的历史脉络和发展档案。时间持续可能较长,主要是以历史资料的形式搜集整理铺开,并采取新的写作方式,而不是简单的资料堆砌,比如创建者访谈、学术团队影像资料、课程讲述风格带入等等形式。
(四)        调查所要达到的目标
    对各个高校民俗学及相关学科点的设立和发展沿革有一个大致情况的了解,了解专业所培养的人才去向,为以后学科人才培养计划提出建议,并集中民俗学子的力量为学科建设及后续发展提供力量。为未来本学科的教育方向和与社会应用相结合,更好地为社会培养专业人才,打开门路,强化民俗学学科的建设和基础地位,并积极引入本科的教育课程设置中。
(五)        倡议与组织
    本人提出此议题,但工作开展范围涉及广泛,并不是一人之力所为,故需学界各位前辈、同学帮忙策划安排,提点。在活动过程中会咨询到各位老师,也希望能够得到相关的建议和指导,同年的后学们除我之外,也有很多得力的同志,长鸿、学义、文辉、晓涛、孟令法、高健、佳琪等等,一大批青年学子都已踏上民俗学的教育征程,也是我们学科点招收的优秀人才,都对本学科充满着无限的热爱之情,也都在贡献着自己的力量,我在此希望大家团结起来,作为新一代的民俗学力量,为自己学科的发展和建设积极建议建策,共同完善。也希望各位学科点的导师能够予以关注,在未来的硕士博士招生路上也多关注本学科有基础的、有热情的同学,将这些同学吸纳进来,巩固并完善学科的建设,同时还有些有专项技术的如摄影摄像、视频制作等对现代传媒技术熟练的优秀人才也要予以关注,可以为学科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包括像数据库的建设等非常需要有一定专业基础的人才。

TOP

二、民俗学教育概况
   
        此部分设置行文较为简单,是对该调查中所提到的民俗学教育的定义做一盖定,与民俗教育进行区分。大致情况的介绍要放入本部分,即民俗学教育开始的时间和开设的高校,学科的设置等大体情况,并引入下一部分,按照地域的划分进行民俗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历史梳理。、



三、民俗学高校教育平台
       此部分不赘述,自先有引言部分,继而开展各校体系脉络的整理工作,由各校一到三名热心有毅力的同学负责进行,将此部分做出成果。大致的脉络体系设置如下,提出以供大家参考和修改:其中像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几所高校历史沿革悠久,需耗费大量的时力,故而难度较大。
(一)        学科点的申请与设立
      包括学科点申请由谁发起,组建团队等情况,如有申请材料、表格、批准件等等可附复印件后,以鉴历史,为学科留下一份历史档案和记忆;并且设立时候的新闻报道和相关材料都予以搜集纳入。
(二)        创建人学术访谈
      为该学科点的创建人的针对性访谈,内容大致有创建人的原初创建想法和心路历程,包括对于该学科的建议建言等等,因为一些高校的创建人已经年龄不小,所以这项工作要尽快做,并且深度探访老一辈的学者,留下本学科的一份珍贵的口头史资料。
(三)        学科点的历史脉络
      内容下设历史沿革到今天的发展大致情况;可以笼统分做学术团队篇,其中有学科梯队师资的建设情况(研究方向、特色、课题、成果等),学科建设与学科活动篇,(学科点所举办的学术活动,学科点的课程设置、招生人数和招考时候的科目设置情况以及学科未来的发展规划等)。学生篇,包括学生的来源,诸如籍贯、民族的大致分布、原来高校和专业等,还有学生的专业成果活动、毕业论文题目和全文收录以及就业方向)。
       注:学生篇部分由于有些信息涉及到个人隐私,如要公开必须经得本人同意,个人信息可本校自留一份以做备底,为建档所制。

四、民俗学教育的方向指对
       此部分仍未具体成形,想大致谈的是我们民俗学教育经过这么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到如今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有许多年轻学子也越来越对民俗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民俗学科点在高校的设置也逐渐增多,社会对于民俗学专业的需求也有所上升,这对于我们专业的未来发展也是一个有利的信号!因为我们的学科门类属于法学,但学生又无法学的相关知识基础,有的学校民俗学硕士点设置在文学院,但发的又是法学学位,这对于我们学子来说,找工作和报考公务员时候会有一定的限制。而经过了我们这么多年的培养,相信应该有很多民俗学子们已经走上了社会各个岗位和舞台,发挥着各自的力量。那么,这也是我们学科一笔宝贵的社会资源,也希望能通过我们学子的微博力量扩大民俗学的影响,不管是在哪个岗位,都心系民俗学,关心学科发展,可以自豪的说一声:“我是民俗学人!”
       本章节主要谈及人才的培养方面,诸如反观之前的人才培养,来探讨将来我们的方向应该注重哪些,并且有一个能够引导民俗学培养机制方案的建立形成;第二可以讲述民俗学教育的关键和发展,并通过就业去向的分析来应对,将我们所培养的专业人才输出到各个领域,并且除了个人意向之外也要配合专业发展需要,给我们在校的学生和培养单位一个建议和指导;第三是提出对于民俗学教育的思考,反思我们该做什么,如何去做,还有自己的建议,这部分还需再进行深入讨论。

五、结    语
       该部分为最后总结部分,主要是这次调查的概括和总结,指出意义之所在,并且希望这个工作能够持续进行下去,为学科发展历史积累档案。同时也旨在呼吁在今天民俗学关注当下、关注现实的过程中,也要及时地对于学科历史进行梳理和归整,因为一个学科的历史是很重要的基础,这也是作为一个学科理应关注的一部分,需要有人去做、去构建。在我们民俗学科人才培养繁荣的今天,我想是抽得出人手来做这件事情的。也希望年轻的一代人能够更加努力,关心学科发展,投入到学科建设的活动中来,用我们的热情和激情,虚心向前辈们学习请教,锻造自己,提高能力,并在前辈的关照下,吾辈当奋起努力,继续更好地传承完善,发扬光大!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