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非遗项目“银花丝”工序复杂后继无人

非遗项目“银花丝”工序复杂后继无人

中国新闻网 2011年05月27日 08:53 来源:成都晚报

  本月28日,第三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将正式拉开序幕,而“非遗艺术品”的展演展销,更是本届非遗节的重中之重。“银花丝”国家级传承人道安女士将与她的女儿一同在这里现场演示“银花丝”工艺品的制作过程。迄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的银花丝技术,几乎包含了中国传统手工艺的各种精华。然而,能掌握银花丝技术全部流程的艺术家,全国则仅剩身在成都的道安女士一人了。昨日,成都晚报记者专程前往位于锦里附近的道安“银花丝”工作室,探访了这一即将失传的传统技艺。

  难过

  工序复杂面临后继无人

  走进道安老师小小的工作室,成都晚报记者不免有些惊讶,这间工作室无非就是一间居民小区内的套一房,埋头专心做“银花丝”工艺品的匠工也不过四五人。与其他“非遗项目”传承人前门庭若市的繁荣景象不同,道安老师的工作室显得实在太过冷清。道安似乎看出了记者的疑虑,她叹了口气,缓缓说道:“现在没人愿意学这项技艺了,我收学徒最开始都是倒给他们钱的,但依然留不下人,更别谈开班授课了。”道安接着解释说,“银花丝”与其他非遗项目有很大的不同,它不能由一人独自完成,很多匠工即使学会了制作,也无法独立门户,这也是银花丝学徒大量流失的原因之一。“现在很尴尬,全国能掌握银花丝全部制作流程的可能就我一个人了。”说到这里,道安叹了口气。

  心痛

  已有银花丝技艺完全失传

  银花丝技艺是成都最具特色的传统金银工艺之一,这项工艺在中国明清时就已经达到过极高的艺术水平,它与蜀绣、竹编、漆器一起更号称成都的“四大名旦”。然而,因为后继无人,银花丝的烧蓝、堆景、无胎成型等技术已经面临失传,而錾片这一技术更是已经失传。据道安介绍,錾片技术原本只有原成都金银厂的张老师掌握,但张老师并不愿意将这一技术外传,而其儿子又不愿意学,故此技术在张老师去世后就完全失传了。道安无奈地表示,目前“烧蓝、堆景、无胎成型”三大技术也只有自己能够掌握。

  还好

  女儿勇担传承重任

  昨日,道安自豪地向记者介绍起了自己的女儿小王,据她介绍,小王就是她将银花丝技艺传承下去唯一的希望。“本来我并不希望她学这个,因为连我自己都觉得太苦了。但是女儿真心喜欢,我也愿意传授给她。”道安笑着说道,小王在大学期间就学的工艺美术专业,年仅23岁的她也为银花丝工艺品带来了年轻的气息,“她设计的东西很受年轻人的喜欢,在一定层面上也拓宽了银花丝的销售市场。”昨日,记者看到,由小王设计的银花丝耳环、手链、挂坠等饰物虽民族味十足却又不乏时髦,的确十分吸引人。而至于为什么想到接过母亲手中的担子,小王回答得十分爽快,“银花丝技术是中国工艺几千年浓缩的精华,一想到若从我母亲这代开始失传,我就觉得十分痛心,我有责任让全国甚至全世界的人重新认识它。”

  成都晚报记者 陈成 摄影 张磊

  ●相关新闻

  十大亮点

  闪耀中国博物馆小镇安仁

  5月30日,第三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安仁主题分会场将在中国博物馆小镇安仁拉开序幕。此届非遗节安仁主题分会场主打浓郁的民族风情和安仁中国博物馆小镇独有的文化内涵和文博气质,活动设置了包括非遗大巡游、非遗民风民俗展演等在内的三大板块。斯里兰卡传统舞蹈原汁原味,澳大利亚民间歌舞色彩斑斓,越南北宁官贺民歌高亢深远,朝鲜民族歌舞优美典雅……十大亮点将精彩绽放。成都晚报记者 陈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