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2006届辽宁大学民俗学研究生论文摘要

2006届辽宁大学民俗学研究生论文摘要

2006届辽宁大学民俗学研究生论文摘要
作 者:韩佳琦
学科专业:民俗学
授予学位:硕士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大学
导师姓名:曲彦斌
论文题目:《俚言解》研究——以民俗学视角
关键词:《俚言解》  考据语源  民俗学
《俚言解》为明代陈士元所著,该书收录了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条目二百八十余,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它主要介绍日常俗文常谈,释其字义、考辨原委,版本具有唯一性,是不可多得的以辑释明代民俗语汇为主的民俗语言研究珍稀文献.目前尚无人进行专书研究. 《俚言解》尤以考证俗语词源为首要,考据语源是古汉语语言研究的一个传统方法,中国俗语辞书多以考溯俗语语源为基本内容.研究上要注重这一点,但更重要的是从民俗形态、民俗事象或民俗要素来追溯语源,考释其语义生衍流变和所相关联的文化内涵、文化背景,这是一种具有比较广泛应用前景的民俗语源方法,亦即采用了民俗学视角进行研究.《俚言解》蕴含的民俗要素、民俗素材、民俗知识是丰富的,把其纳入民俗学视野,进行民俗学角度的理论阐释和分析有着深厚的研究意义.这一过程要注意"语言学--民俗语言学--民俗学"的内在关系,并且从社会历史、生活情境、民众精神、民俗符号等方面入手进行学术上的探讨. 对《俚言解》首先要进行语言学研究,这是必要的,因为《俚言解》具有语言学研究的价值,特别是其溯本逐源的考证方式符合语言学的一般研究方法.但是,语言的研究往往类似于训诂,关注音形义、语法,对于社会生活的介入没有民俗学彻底.研究语言中的民俗现象和民俗中的语言现象,及语言与民俗相互关系及运动规律的实证性人文科学即民俗语言学,这启发了从语言的角度研究民俗同从民俗出发研究语言一样,都是可行的. 民俗语言学从语言学角度研究民俗,从民俗学视点研究语言,并且把重点放在两者涵化的产物--民俗语言文化上.对于《俚言解》的民俗语言学研究,也着重从民俗语言这一角度入手,力求通过对书中所记录条目进行分析,揭示由语言生成的民俗事象和由民俗生成的语言现象. 本文通过对其进行民俗语言学和民俗学研究,同时把条目本身与生活背景紧密联系起来,力图对辞书的民俗视角研究抛砖引玉,做了一些筚路蓝缕的工作.

作 者:尹忠华
学科专业:民俗学
授予学位:硕士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大学
导师姓名:江帆
论文题目:丧葬习俗中的纸扎工艺研究——以大连北部山村民间纸扎为例
关键词:纸扎工艺  丧葬习俗  文化功能
纸扎是民俗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形态,它广泛地依附于丧葬习俗中,并成为丧葬习俗完成和实现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形象载体,它所包含的文化价值已超越其自身的审美意义.作为一种迷信陋俗,烧纸扎之类的活动一向受到有识之士的批评,作为一种风俗事象,它的演变轨迹倒是窥探世态人情的一个视角. 本文对民间纸扎的研究建立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文中所提到的纸扎作品以及对纸扎工艺的描述大部分来自于笔者的田野调查和采录,材料是丰富和鲜活的.文中以符号学理念为主旨,以民俗学为本位,运用民俗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方法对民间纸扎文化做出深描,力求在文化事象和生活整体两项研究的交叉互渗中理解人们的文化逻辑和生活意义. 全文共分四章节: 绪论主要介绍了本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相关的理论研究、研究方法和资料来源. 第一章为概论部分,介绍纸扎的源流以及当代的发展,纸扎在民间有不同的称谓,但是基本保持在纸扎四种类型的涵盖范围之内.现在除了丧葬习俗中广泛应用纸扎之外,工艺美术中也包含了一些对纸扎工艺的灵活运用,使其在工业社会仍有一片发展土壤,这折射了现代社会民众表现出来的对传统和手工艺的眷恋,此章为基础性知识介绍. 第二章介绍了本次田野调查所在的地区的地理和人文概貌,纸扎在当地虽然称不少地方特色,但是传统的乡民社会仍旧为保有此项工艺提供了一个优越的可行性环境,因为传统意识浓重,所以也使得纸扎有持续的发展空间. 第三章为本文的核心章节,充分运用符号学理念对纸扎工艺以及伴随其中的动态纸扎的象征意义作以学术上的阐释,指出纸扎作为一种符号样式,它向同宗异族、祖灵神鬼,向一切现实的和虚构的传讯对象无声地传述着种种信息,并解析了纸扎符号形成的心理背景和文化因素. 第四章探讨了纸扎的文化功能.纸扎在拙稚的艺术形式表层下,流露的是人们对逝者的悲痛之情和哀婉之伤,是广大民众独有的悼念和追悼形式,它是直接祭奠于死者灵魂的一种送行方式.纸扎的存在和使用是对生死两界的交流的一种强化. 最后是本文的结语部分,殡葬活动中使用的纸扎,因为它是较为迷信的一种祭祀方式,它与当今社会主流的革新除弊的移风易俗相违背.随着时间的前行,纸扎的生存空间将会越发狭小,它也会淡出我们的生活,但是人们通过使用纸扎所表现出来的生活态度却是应该得到我们的尊重,这也是现代社会大力倡导的人文关怀的具体表现,从而突出了本文的写作要旨.

作 者:张晓莹
学科专业:民俗学
授予学位:硕士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大学
导师姓名:周福岩
论文题目:都市民间信仰的文化研究——以沈阳太清宫为例
关键词:民间信仰  沈阳太清宫  文化结构

在民俗学、人类学的研究中,信仰的空间被认为是一种特殊的场域,指它汇聚了一种地方性文化的多元符码,是一种文化体系的微缩体现.本文以沈阳太清宫的信仰空间为研究对象来探讨民间信仰在当代都市中的文化结构和文化功能.沈阳太清宫是正规道教场所,但就其本质而言可谓民间信仰,市民在该信仰空间中的行为、语言等无不反映出特定的观念和心理状态.本文的目的是通过对都市民间信仰的内在体系、社会功能等方面的细致的研究和考察,理解都市居民的思维方式和生活状态. 为了研究民间信仰在都市社会、文化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本文试图采用民俗学和地方社会历史与文化综合的方法、文献研究和田野研究综合的方法进行深入探究. 本地的民间信仰具有不同的形式、内容和性质,体现在沈阳太清宫中比较鲜明.由此到从"文化结构"这一角度入手,研究沈阳太清宫中民间信仰.而这一文化结构并非处于稳定不变的状态,也并非长期处于和谐、平衡的状态,社会背景的变革对沈阳太清宫中民间信仰产生巨大影响,不但使这一文化结构之内的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发生冲突并导致失衡,而且也使这一文化的整体结构与社会关系产生冲突与矛盾.但沈阳太清宫中的信仰并没有因为内外的矛盾和冲突而消失,反而能够延续数百年,说明各个文化要素在整体系统中必然进行了外部调适和内部整合,其文化系统的结构必然发生了某些改变,以适应市民人的需要.因此,在探讨沈阳太清宫中民间信仰文化结构的过程中,就必然要研究它的文化功能和现代适应问题了. 第一章对史料中有关沈阳太清宫的记载进行了梳理,分析了沈阳太清宫作为正规道教场所所涵摄的民间信仰,并以文字方式展示一场农历七月十五的亡魂超度仪式. 第二章结合沈阳太清宫中民间信仰,对"信仰"进行了文化解析,论述了沈阳太清宫中民间信仰的文化依托,并从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等方面对沈阳太清宫中民间信仰文化的生成原因进行了分析. 第三章从文化结构的三个方面分别对沈阳太清宫中民间信仰进行了多维审视.构成文化结构的各文化要素都在系统中扮演特定的角色,各因素之间的秩序依托时空而存在,它们以符号的形式表现信仰文化的内涵,并体现出某种相对稳定的心理范式.因此,探讨文化结构的本质可以从时空结构、符号结构、心理结构这三个方面来进行. 第四章结合沈阳太清宫中民间信仰,从市民的信仰观与日常观的互渗和博弈谈起,进而讨论民间信仰的文化功能.这一章是本文的核心章. 结语提出了社会转型时期都市民间信仰的一系列问题.

作 者:张庆
学科专业:民俗学
授予学位:硕士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大学
导师姓名:周福岩
论文题目:现代都市婚介问题研究
关键词:现代都市  婚姻中介  婚介模式

婚姻用媒是我国汉族婚姻发展史上的一种礼制文化现象.在漫长的年代里,"媒"不断经历着社会和历史的打磨,到了现代,"媒"的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繁复.它不再仅仅是一种社会身份,更是一种社交活动、一种审美活动,甚至是一种巫术.到现代,它最终定型为现代都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都市婚姻中介文化.在中国古代,"媒"起着联系两个家庭、两个宗族,甚至两个民族的作用,在当代,"媒"不断被专业化,制度化,产业化. 我国的婚姻中介机构是在本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学习西方得来的,都市婚姻中介机构的产生、发展、演变,是社会生产方式不断深化、行业分工日益加深、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结果. 本论文将以中国现代都市社会婚姻中介问题的产生、发展及其流变为主线,运用民俗学的理论和方法,对中国现代都市社会婚姻中介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文章首先描述了我国传统社会都市大背景下的婚姻中介习俗.对我国现代都市社会婚介问题产生的经济、社会、文化等原因作了重点剖析,并梳理了我国现代社会典型都市婚介习俗的形式和样态.在此基础上,论文进一步提炼出了研究主题,并对现代都市社会的婚姻中介进行全面、深入地比较研究.最后,得到了本论文的一些研究结论,并就我国现代都市婚姻中介发展前景进行了思考. 本文绪论部分主要对选题的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对象的界定、前人研究成果及研究理论、方法和不足作以概述. 第一章,梳理了传统社会都市婚介行业的源流,并对其变迁进行了探究,介绍了我国现代婚介行业的发展状况. 第二章,本文以报刊征婚广告、婚姻介绍所、电视征婚和网络交友为例,对现代社会主要的婚介模式进行了剖析. 第三章,是对现代都市婚介问题及其成因的概述和文化审视.分别从经济民俗学、社会文化的角度对当代社会的婚介问题进行了剖析. 第四章,通过以上三章的分析,最后提出了关于现代都市婚介问题的理性思考与应对策略. 婚介问题日益成为现代社会关注的问题,所以在当今对其审视具有其现实意义.这是文章结语部分的主要内容.


作 者:刘佳
学科专业:民俗学
授予学位:硕士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大学
导师姓名:杨太
论文题目: 民间故事中命运主题的研究——以辽宁民间口承文本为研究对象
关键词:民间故事  命运主题故事  民间口承文本
民间故事是我国民间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命运主题的故事在数量上占有相当的比重.这类故事充分发挥广大劳动人民的想象力,或是真实地再现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状态,或是从独特的角度审视社会生活中的不平等现象,或是以超现实的方式来表达民众内心的愿望.命运主题故事反映了民众的命运观念,正是这种观念促使他们讲述、传承此类故事.而民众的观念又是源于生活的,它不是无本之源.于是对命运主题故事的解读与剖析,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民俗之民的生存状态,即了解民众的真实生活状况.在我国,广大劳动人民是社会的主体部分,他们的观念也是可以代表整个社会观念形态的. 命运观念对人的生产生活具有重大意义:人们的观念总是指导着人们具体的生产生活,对于命运的认识是自古便在民众的意识中出现并随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和社会变迁而相应变化的.就我国广大社会民众的命运观念来讲,既有"天命观"、"宿命论",又有"人定论"、因果报应等观念形态.这是由我国的历史发展以及同外来文化不断融合形成的结果. 本文共分为五部分来研究命运主题的民间故事. 第一章为命运主题故事概说.主要分析了命运主题故事的生成背景及发展衍化,从内容上划分了命运主题故事的基本类型,以及初步探析命运主题故事中的命运观念. 第二章对命运主题故事进行多重文化解读.首先,命运主题故事是农业社会民众生活的真实写照;其次,它是命运观念的文化产物;第三,命运主题故事还是传统社会伦理思想的体现. 第三章是关于命运主题故事的比较研究.从两个层次进行比较.首先就命运主题故事的文本,进行了"顺命"与"逆命"故事的比较;其次则是将视角放宽,从中西命运观念的层面进行了比较研究. 第四章对命运主题故事进行心理审视.论述了命运故事是需求心理的文本投射.并且是"认命"与"转运"心理的矛盾统一.同时它也是"求富贵"与"排贪欲"心理的矛盾统一. 第五章是对命运主题故事的民俗功能解析.分别从命运主题故事的积极意义和消极意义进行了论说.并且探讨了命运主题故事在现代社会的传承变异与发展趋势. 结束语部分是由命运主题故事的研究所引发的思考,总结了主导人们命运观念的主要因素,提出了作为具有能动性的主体(即"人")应该如何对待和把握自己的命运.

作 者:李宏岩
学科专业:民俗学
授予学位:硕士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大学
导师姓名:江帆
论文题目:养鹿群体文化及其实践理性的研究——以辽北营厂村的养鹿技术民俗为例
关键词:民俗生活  技术民俗  畜牧业

本文的研究重点为畜牧养殖技术民俗,主要以辽宁北部西丰县营厂满族自治乡营厂村为例进行定点研究.全文运用民俗学、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以田野调查资料为主,辅以地方文献佐证,将民俗生活中的生产技术视为一种具有模式性的民俗文化进行整体研究.试图从技术民俗角度出发,对民众在常年的直接观察与实践经验积累基础上形成的畜牧养殖技术民俗的各种因素、技艺的传承与对俗民日常生活的模塑进行探讨.在描述生产技术与民俗生活的互融互动过程中,揭示畜牧养殖技术民俗的传承机制,挖掘技术民俗的本质,阐释俗民对劳动的理解.关注民众的最基本的生活方式,研究最常态的民俗文化,强调民众作为社会行动的主体对于生产技术的理解及日常生活的合宜性,是本文的出发点与落脚点. 本文分为七个部分,在绪论中介绍了研究的意义与选题的范围、资料的来源与研究的方法,并对文中使用的术语进行了界定.在第一章中概括介绍了营厂村的自然、人文概况及养鹿技术发展的现状.第二章从生态认知、历史渊源方面剖析了山区民众对养鹿生计方式的合宜选择.第三章与第四章系统的记录、呈现与解读了养鹿技术的民俗传承、民众的智慧、经验的积累及传承主体对技术的理解和运用.第五章与第六章分析了养鹿生计文化形成的信仰、符号,对养鹿群体及其生计文化进行了理性的审视. 生产技术民俗研究是了解民众生存状态、体验民众心理与情感的直接途径.畜牧业技术民俗大多是广大民众长期与自然、与社会的接触及认识过程中,依靠直观的观察与经验的积累而形成的生产技术及知识体系,它表现了民众的生存智慧,是民众对其生存环境做出的合宜选择.在特定的生存环境中,表达着民众以最小的成本投入获取最大收益的生活逻辑,充分体现了民众对自然的适宜利用与和谐构建决定着人们用什么样的态度和观念来认识自然与利用自然.特定的物质生产方式必会影响着民众独特的审美趣味与体验,映射出他们的情感与精神世界,阐释着民众最本真的生活状态.

作 者:吕慧敏
学科专业:民俗学
授予学位:硕士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大学
导师姓名:周福岩
论文题目:《搜神记》中的巫文化研究
关键词:搜神记  巫文化  主体间性  集体无意识

巫文化是在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一种文化现象,几乎贯穿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直到现在依然可以寻见其踪迹.中国的两汉时期巫风极盛,直至魏晋,其遗风尚存.在《搜神记》中,干宝查史籍,走民间,收集了很多的民间故事,其中和巫文化有关的内容占有绝对比重.本文试对<搜神记>中的巫文化加以研究. 本文绪论部分主要对选题的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对象的界定、前人研究成果及研究理论、方法和不足作以概述. 第一章主要梳理了《搜神记》成书过程,论析其思想文化根源,并通过对《搜神记》民间立场加以解读,阐释其在民俗学、民间文学领域中的研究意义. 第二章首先对本文所论之"巫"文化加以界定,再从《搜神记》的巫故事中提炼出魏晋民俗的来源,最后从口承叙事、巫术行为、巫文化信仰三方面剖析搜神巫故事中折射出的魏晋民俗生活. 第三章为《搜神记》中巫故事的符号象征意蕴与文化内涵.该章先概述两位一体的符号论,再运用此理论,紧承第三章第三节中的魏晋民俗生活的三方面,分析《搜神记》巫故事中蕴含的符号象征意蕴.最后以许茨的"主体间性"理论为指导,解读符号与其意义之间的关联. 第四章首先介绍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和迪尔凯姆宗教学中的社会力量、集体力量理论,并将二者之理论与莫斯的"集体力量"理论相联系.然后运用莫斯的这一理论由表及里地解析《搜神记》中的巫故事得以传承的"集体力量". 巫文化是民俗学十分关注的一个话题,因为从上古到当代,虽然时过境迁,但其一直存在于人们的精神领域.所以在当今对其审视仍有其现实意义.这是文章结语部分的主要内容.


作 者:阮媛
学科专业:民俗学
授予学位:硕士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大学
导师姓名:杨太
论文题目:汉族女红文化探析
关键词:汉族  女红文化  闺教习俗

女红属于服饰习俗,女红所包含的纺织、印染、刺绣、缝纫、编织等形态属于服饰艺术工艺.作为客观的物质制作及物质实体的女红,为其使用者提供了双重意义:身体的舒适,精神的愉悦.女红的工艺、设计、装饰往往被赋予特定的意义,成为一个群体成员共同接受和认同的物质文化符号体系. 女红是由许多文化特质所构成的复合整体,具有多样又多变的形态样式,而在中国文化及文化史中却没能占领一席之地.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男权占有统治地位,日常生活中的女红总是被女性所"占有",也因此不具备男权社会所推崇的"男性气质".但是,女红的功能早已被上层社会所认识,成为封建上层社会塑造女性人格、统治女性群体的主要工具.提起女红很自然地就与性别歧视等封建观念相关联起来,它是古代传统文化与当时文化相互调和的产物,可以说,女红是大传统(官方正统文化)与小传统(地方民俗文化)相互融合的结果.近几年来,也有学者对女红(尤其是刺绣)进行研究,但其成果多限于浅层次的介绍、技术水平的评价和艺术领域的研究.本文中笔者将从民俗学角度对女红作文化意蕴探寻,反映女性与女红的互动关系,揭示女红不仅是简单的物质实体,更蕴含女性创造意识所投射的精神文化.这些文化意蕴世代传承,并对中国女性心理、人格的形成产生深远的影响. 本文在整体上划分为五部分: 在绪论这一部分,笔者提出了选题的目的及意义,并介绍了本课题的研究理论方法,及笔者在作文时的遗憾与不足. 第一章是对女红的概念及其起源和历史发展概况进行的总括性介绍. 第二章是对女红的形态和类型的描述,同时在本章第三节中将汉族女红与少数民族女红进行总体的比较,以此来发现汉族与少数民族女红所传达的不同文化传统和生活理念. 第三章是对生活中女红进行的全景式的多维审视.本章分为四节,分别从文学艺术中的女红、民间信仰中的女红、节日中的女红、人生仪礼中的女红进行阐释. 第四章是从文化功能论出发,对女红的功能进行阐释.女红能够满足封建设会治国养家的需要,是妇女传递情谊的手段,又是闺教习俗得以实现的通道. 第五章总括了前四章来分析女红的文化内涵,同时进行当代性思考,探讨女红未来的发展趋势. 结语部分,笔者提出对女红文化的保护问题.


作 者:周艳娇
学科专业:民俗学
授予学位:硕士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大学
导师姓名:杨太
论文题目:新宾地区“鞑子秧歌”研究
关键词:鞑子秧歌  非物质文化遗产  满族  新宾地区  文化产品
"鞑子秧歌"(又称"老鞑秧歌"、"太平歌"、"满族秧歌")是主要流传于新宾满族自治县及其周边地区的秧歌形式,是一种在传统年节期间(即春节至元宵节期间)举行的、由德高望重的长者或技艺高超的秧歌艺人组织、群众自发参与的、由鞑子官率领的民众自娱性歌舞活动,是当地年节庆典的重要内容.传统时期,这一仪式活动是传承民族历史记忆、定义社区边界、强化社会秩序的文化展演.在国家意识形态控制、现代化进程和对外文化交往过程中,"鞑子秧歌"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变异和重构,蕴含在"鞑子秧歌"当中的满族传统文化特质逐渐发生了变异,其社会意义和文化功能也发生了转型.并且这种重构因地区旅游开发和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建立起以"鞑子秧歌"为中心的利益场,从而形成特定机制.围绕"鞑子秧歌"而建立的各方利益形成了其对这一传统文化元素利用和重构的基本动机.因此,"鞑子秧歌"的组织和表演及其表演内容由民众的"日常经验直觉"支配转向政府、地方文化工作者、专业表演队以及民间艺人的"目的理性行为". 目前,民俗学研究关注的是民俗传承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关注民间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经济文化全球化下的多样性重构.秉承这种研究取向,本文不是对于"鞑子秧歌"传统形态的溯源、考古,而是运用纯粹的描述性方法对其进行记录,剔除或悬置族属划分的主观化建构,将其还原为"他者"(新宾地区民众)节俗生活的本真内容.借用"文化产品"这一范畴解析鞑子秧歌的现代重构.受到布迪厄文化资本理论的启发,分析其传承风险、资源化重构动机,并将在新宾地区对鞑子秧歌这一传统文化元素起控制和影响作用的各种主要因素都网罗进来,希望可以在一个明晰的框架中分析它们的交互作用和互动关系,以及它们在传统文化元素变异和传承中的角色与作用. 本文绪论部分主要对选题的意义目的,研究现状和本文的理论创新,本文所用材料、研究方法和不足之处加以简要说明. 第一章为"鞑子秧歌"概况,主要介绍了"鞑子秧歌"的起源和流变,记述其基本内容和形式,以及与汉族地秧歌的差异. 第二章从文化内涵的层面对传统"鞑子秧歌"所体现的满族民族文化特征和地区文化特色进行分析,揭示其社会及文化功能,并解析当代社会条件下传统秧歌衰微的现状及原因. 第三章从民族传统文化的当代再造机制、性质转变、功能转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明晰"鞑子秧歌"在其当代变异中,由传统文化元素向"文化产品"的性质转变. 第四章受到布迪厄对于文化资本和权力机制的理论启发,从国家权利的介入、文化产品经营者的作用、民间艺人的观念性利益获得以及这三方间的互动机制入手,深入分析在"鞑子秧歌"资源化重构过程中的利益机制及其影响. 结语部分所阐明的内容主要是在当代社会条件下,民族文化传统不仅发生着单纯的自然变异,更面临着多方利益的影响,即使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利好条件下,传统文化遗产仍可能因此而受到外力的扭曲而发生性质和结构上的根本性变异.


作 者:薛丹
学科专业:民俗学
授予学位:硕士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大学
导师姓名:江帆
论文题目:中国蛇郎故事之季女母题研究
关键词:民间故事  蛇郎故事  季女母题
中国民间故事是世代生活在华夏大地上的人们在长期的繁衍生息中所创造的独具特色的传统民族文化,也是中国民间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民间故事中蕴藏着中华文明的深厚基础和广阔背景,体现着广大民众的思想感情和价值观念. 蛇郎故事是典型的具有世界性的文本,本文着重叙述的"蛇郎与两姐妹"故事是中国特有的民间故事类型,故事以女主角嫁蛇的境遇为主线,叙述两姐妹中的妹妹(即季女)屡经"试练--磨难--成长"连续变形而最终与蛇郎团圆的情节,期间透露出中国传统社会中的民间规范对于女性的严苛要求. 囿于条件所限,笔者搜集到的蛇郎故事异文仅仅是一小部分,而事实上,关于蛇郎故事的研究线索仅在东亚就已达220余例,其中中国异文占据了主要部分.这个跨越广大时空领域的巨大故事圈,着实是文本研究的极好对象,其中蕴含着一些很有价值而又难以理解的人类文化之谜. 本文共分四个部分: 第一章主要阐述蛇郎故事的生成及常见亚型.本项研究以中国民间故事集成资料本为对象,从239个资料本中遴选出46篇"蛇郎与两姐妹"型蛇郎故事,在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概述与分类,力图理清这些故事的产生背景.同时,从图腾崇拜与兽婚母题、灵魂不灭与变形母题、伦理秩序与季女母题三个方面阐述了蛇郎故事中的常见母题. 第二章深入进行季女母题的文化解析."蛇郎与两姐妹"型文本中设置了两种箭垛式的女性人物形象,并将二人在多方面进行对比,最后由于妹妹的胜利导致二元关系的换位,形成典型的中国文学中的错置母题.这种现实来源于多子与季子继承的传统家庭格局下季女所遭受的来自于家庭与社会的双重压力,这最终导致两姐妹对幸福婚姻的激烈争夺,而这种对他救的呼求恰恰体现了"季女胜利"与"季子胜利"对比下的无奈. 第三章是本文的核心部分,即季女母题的心理学透视.主要是对季女情结进行界定,并阐述其主要特征.着重叙述季女在"愿嫁牺牲"中的内心纠葛,这里主要体现为"愿嫁牺牲"中的善性动因与季女善性的脆弱性的对比,并由此体现出季女"屈从型"人格的双面冲突. 第四章从"人伦秩序与传统家族观念"、"季女母题的心理宣泄功能"、"古老的口头叙事与'当下社会'的对接"三个方面阐述季女母题的文化功能与现代张力,以及季女情结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与发展.社会转型给民众的价值观念带来了新的冲击,蛇郎故事在不断演变的过程中,必然会呈现出现代社会与现代文化的多重特点.


作 者:刘家佶
学科专业:民俗学
授予学位:硕士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大学
导师姓名:曲彦斌
论文题目:《目前集》民俗语言学研究
关键词:《目前集》  辞书  民俗语言学  所指观
明代的俗语词辞书颇多,其中有赵南星的《目前集》,日本长泽规矩也曾编入《明清俗语辞书集成》,上海古籍出版社在1989年影印出版。其出版说明,云:“《目前集》二卷,明刊本二册,此书虽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辞书,但具有准辞书的性质。书名殆取自‘记天地之间目前之事’之意。”其中收录的词条不仅在当时具有广泛的流传性,而且在当也广泛的被应用,蕴含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具有很高的学术参考价值,正在为越来越多的学者所关注。 《目前集》是明代名人笔记,该书收录670余个条目,具有珍贵的民俗语言学研究价值。《目前集》由于其成书的目的及其性质,使得其内容中含有丰富的民俗事象和民俗要素,以这种形式的探源具有很高的价值,它改变了以往仅仅以正统文献为依据的考据方法,而改用正体文献资源、口头故事和传说并举的方法,这种方法的探源结果更具说服力。 笔者对其进行民俗语言研究,稽考民俗语汇的百科性及修辞心理的运用。《目前集》的民俗语言学意识及“历史性”理解“从民俗形态、民俗事象或民俗要素来追溯语源,考释其语义生衍流变和所关联的文化内涵、文化背景,是一种有比较广泛应用前景的民俗语言学方法,其结果即民俗语源”。 笔者运用符号的“能指”、与“所指”观结合明代的历史背景对其中体现出民俗活动及其意义进行分析,对《目前集》中的民俗符号的研究有利于通过其“所指”而揭示出人们生活于其中的真实意义,从而认识到民俗符号广泛存在的意义,并为民俗符号的创造作出良好的导向。当然,揭示“所指”内容只是进行民俗符研究的表层部分,还应认识到民俗符号中体现出来的历史意识。 《目前集》中所包含的大多是俗语词及民俗语汇。《目前集》的存在为研究明代以及明代以前的历史和社会日常生活提供了丰富的佐证。因为每一时期的语言都是特定时代下政治、经济、人文、生态环境等因素的综合结果,这些因素也都将在语言中有所体现。如今在民俗语言学中所理解的语境已并非仅仅是语言中的上下文之间的联系,其缩指的语境甚至可以包括周围的生态环境,人们表达言语时的心理背景,甚至是整体的大环境。要想对此进行研究,应以民俗语言学为工具,对文章进行合理的“解构”,从而进行当时社会民俗环境的重构,以便于更加真实的再现当时社会,为当下人们日常生活提供意义。 《目前集》成书于明代,当时正值俗语辞书的初创期,虽然《目前集》是名人笔记体的准辞书,并且体例结构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但对于同时代的辞书编纂,尤其是对后代辞书的编纂体例及词源考辨上都有内在的参考价值.


作 者:李楠
学科专业:民俗学
授予学位:硕士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大学
导师姓名:江帆
论文题目:被建构的女性:产育场域中身体与权力的对抗与合谋——以辽北大觉堡村的产育民俗为对象
关键词:产育  布迪厄  老娘婆  被建构女性
恩格斯在其经典著作中将人类社会生产划分为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人类自身的生产两大类,并指出人类自身再生产对于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中国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国,世代以农耕为主要生计方式,家庭对劳动力有着迫切的需求,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广大民众的产育观念.特别是在中国乡村的日常生活中,产育不仅标志着个体生命的延续,同时也是关乎家族种族绵续的大事. 为了保证产妇顺利产下子女,广大民众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产育知识和技术.关于产育的知识,大多以禁忌、习俗等形式世代相传,而产育技术则通过仪式和身体,深深烙印在俗民群体和俗民个体的记忆中.这里的产育技术不同于自然科学范畴中的科学技术,它是民众在与自然和社会的互动中,为谋求自身生存和发展而创造和传承的经验知识和生活方式,是民众生存逻辑与生存智慧的体现.通过产育场域中的身体实践和产育知识经验的生产与传承,女性扮演着与男性截然不同的角色,严格按照社会文化所赋予的两性分工行事.另一方面,产育场域中的实践和知识生产又强化着男女两性自然的生理差异,并逐渐被赋予更多的历史和社会文化意义.女性的社会性别认同是通过男性统治而获得的,并逐渐内化为女性的自我意识. 伴随着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国家权力和专家系统不同程度地渗入到乡村民众的日常生活中,与民间的产育制度相遇.它们减少了产育行为中的风险,并监督民众的产育行为,造成人类自身生产技术,即民间产育技术,被国家权力和专家系统所改写和接管,女性的身体以更加隐秘的形式被社会所压抑和钳制.本文出于对女性身体的关怀,将女性的身体、知识和权力的关系纳入到产育民俗中来探讨,在详细记述辽北一个村落产育民俗的基础上,分析女性的身体是如何被建构的以及现代女性所面临的新的遭遇. 本文绪论部分主要对选题的意义目的、研究现状,本文所用材料、研究方法,本文的理论创新和不足之处加以说明. 第一章主要对辽北大觉堡村的时空坐落及当地民众的婚育生活做以概括性的介绍,以便深入理解他们的婚育观念和行为逻辑.同时,出于对行文结构的考虑,将"产育"等重要概念以及对产育行为的阶段性划分在本章中一并介绍. 第二章运用布迪厄的实践理论,在对产育场域中准备与恢复阶段的产育民俗事象加以细致描述的基础上,分析行动者实践背后利益的建构动机,并将其理解为行动者的生存策略. 第三章仍秉承布迪厄实践理念,通过"老娘婆"口中的产育仪式展演,从关系的角度思考占据不同位置的利益各方在产育仪式中所扮演的角色,对其进行文化功能的审视,并对产育仪式的现代化转型进行深入思考. 第四章运用保罗•康纳顿体化实践的理论,从一个老娘婆的成长史看身体实践层面的产育技术民俗,以及国家与民间、传统与现代是怎样通过"老娘婆"而进行互动的. 第五章引入福柯有关身体、知识与权力的关系视角,对被建构的女性身体进行反思,透过产育场域这个"小社会"来分析现代性条件下女性所处的境地及其面临的新的遭遇. 女性的被建构虽有其生理原因,但更多的是社会文化所赋予的,在产育场域中,这种身体与权力的对抗与合谋表现得尤为突出.现代社会中,权力与知识的结合不但没有还女性身体以自由,反而使其陷入更深的压抑与钳制.这是结束语部分所要阐明的问题,同时也希望能够以此唤醒女性对自身的关怀.


作 者:梁肖
学科专业:民俗学
授予学位:硕士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大学
导师姓名:杨太
论文题目:民俗生活中民间权威的角色与功能研究——以邓家台村的日常生活为对象
关键词:民俗生活  民间权威  法理型权威
恩格斯曾描述:"在氏族社会里……一切争端和纠纷都是由当事人的全体即氏族或部落来解决或由各个部落相互解决.氏族复仇仅仅当作一种极端的很少应用的手段……一切问题都由当事人自己解决,大多数情况下,历来的习俗就把一切都调整好.""一切争端和纷争"由调解的方式进行解决,在崇尚法理型权威为主要纠纷解决方式的现今社会,调解的方式仍然顽强而富有生命力地存在. 民间权威的调解之所以存在并发挥作用,归根结底是因为民俗文化中的"习俗惯制"是民俗养成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因素.在"自在的"群体中和习俗环境里,或在组织简单的社会中,家长、宗族长老、村社头人、小型部落首领都是担当裁判角色的当然执行人,是他们运用"法律权力"性质的权威充当判罚人.他们所以能在自己的群体中拥有这种权力,并非因为他们在全体中个人势力的大小,而是在于他们拥有习俗制度确定他们的传统地位,如世袭下的家长、族人、头人等等.在依赖习俗惯制维持社会秩序的群体中,一旦发生违规事件和内部冲突时,所采取的解决方式也是约定俗成的.这种习以为常的控制力体现了民俗的"威慑力",与此同时也维持了民俗社会的秩序. 本文试图在记录和描述辽南一个村落社区中俗民群体的日常生活、家庭婚姻、家族结构、经济状况、纠纷特点等基础上,"还原"民间权威对纠纷的处理过程,凸显了民间权威这一主体的行为模式、文化归属和民俗角色.从整体上把握和理解乡土社会中人们的日常生活、行为模式、法治需求以及他们对于秩序的理解. 本文绪论部分主要对选题的意义目的、研究现状,本文所用材料、研究方法,本文的理论创新和不足之处作以说明. 第二章主要对我国传统社会民俗生活中民间权威这一地方头人的生存土壤进行归纳、对其两种主要类型加以介绍并分析了传统社会宗族组织和乡绅对俗民群体日常生活秩序的影响. 第三章主要对邓家台村--笔者田野的地点及其民间权威--本文研究对象作以详细的介绍.并"还原"了民间权威对一起婚姻纠纷的调解过程.主要是为了找回"事件"发生的情境和主体. 第四章通过与法理型权威的比较,论证民间权威在民俗生活中存在的正当性. 第五章是本文的核心章节.首先借用了许茨的"行动"理论探究在调解习俗中民间权威这一主体的行为模式、文化归属和民俗角色;其次对民间权威调解语言的技巧性使用受传统文化心理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最后论述了社会转型期民间权威的民俗文化功能. 在最后的结束语中指出民间权威的调解习俗由于其自身的局限性在社会凝聚力和自治能力较低的地区和时期不能适应时代变化的需求,从而无法充分发挥纠纷解决功能.随着我国法治化的进程,法理型权威将会成为我国农村权利保护的基本途径,只是这需要更多的时间和努力.
欢迎关注“中国民俗学论坛”微信公众号,可通过查找“中国民俗学论坛”或“folklore-forum”添加

微信公众号投稿邮箱:folklore_forum@126.com

TOP

日常扫地。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