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湖北构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调查分析

湖北构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调查分析

湖北构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调查分析

新华网湖北频道 时间: 2008-12-16 17:36:12

激活五大优势 破解五大瓶颈     

    ——湖北构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调查分析(上)     



 


    新华网武汉12月16日电(记者刘紫凌 魏梦佳)湖北省委、省政府近期作出重大战略决策,将投资1664亿元着力打造“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激活鄂西地区生态、文化、民俗等资源优势,破解交通、通讯、体制、机制等瓶颈障碍,使其成为国内外知名的旅游目的地,以推进鄂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湖北东西部相对均衡发展。这也是湖北应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


    “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包括位于湖北西部的襄樊、荆州、宜昌、十堰、荆门、随州、恩施、神农架等8个市州(区),其人口总量、版图面积分别占全省50%和70%,是全国重要的生态功能区、最大的水电基地,也是湖北重要的农产品基地和制造业基地。


    据湖北省旅游局介绍,鄂西地区生态文化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据统计,鄂西地区拥有2个世界文化遗产、9个国家自然保护区、35个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4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及3个国家级地质公园。生态、文化旅游资源及旅游景区等占全省比例均在一半以上。具有生态、历史文化、工程建设奇观、地域民俗、区位等五大资源优势:森林面积占全省54%,神农架是全球中纬度地区唯一保存最为完好的原始森林;集中了楚文化、三国文化、巴土文化和宗教文化等湖北5大文化体系中的4大文化;拥有举世闻名的三峡工程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以土苗少数民族风情和武当山地区民间故事为代表的民俗文化;承东启西,连南接北,是入川陕湘渝的重要通道,与世界知名的湘西、西安、川西等风景名胜旅游区道路相连。而另一方面,鄂西地区又聚老、少、山、穷、库区为一体,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其贫困县占全省67%,贫困人口占全省70%。


    鄂西8个市州(区)能否克服各种困难,发挥比较优势,实现快速发展,对湖北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成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十分重要,尤其是对当前湖北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至关重要。


    据湖北省委政策研究室分析,目前鄂西地区旅游发展总体水平不高,资源优势发挥有限。从省内来看,鄂西虽占有全省60%以上的旅游资源,但接待游客总人数和旅游总收入占全省比重偏低,2007两项指标分别占全省43%和36%。


    从全国来看,鄂西旅游业与发达地区及周边地区也有很大差距。以景区来比较,2007年,武当山接待游客仅102万人次,与世界文化遗产、国家4A级风景区的地位极不相称,大大低于同类景区:峨眉山256.8万人次、乐山大佛276.7万人次、少林寺突破400万人次;神农架接待游客约90万人次,而同为生态旅游景区的四川九寨沟为252人次、湖南张家界各景点为1780人次;三峡大坝接待游客125万人次,而同为水利工程枢纽的都江堰为219.6万人次。


    据调查了解,下一步湖北构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还需要着力破解五大瓶颈因素,任务十分艰巨。


    一是交通瓶颈制约严重。鄂西的旅游资源大多分布在“老、少、穷、库”等山区,交通、通讯、市政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公共服务设体系不健全,导致旅游目的地尚未真正形成,过境游、接待游、出差游等现象突出。


    景区公路等级低。鄂西地区到核心景区的高等级公路少,不少景区景点之间是“断头路”“回头路”,路况较差。武当山-神农架-宜昌之间距离不足400公里,由于道路等级较低,通达时间达8小时以上,导致景区分立、市场分割,三地旅游资源难以集成规模效应。据对神农架、武当山两地游客行程调查统计,80%游客因交通不够快捷,游完一个景区就原路返回。


    连接省外的快捷通道不畅。如宜昌、恩施与重庆、张家界和湘西等地区之间缺少快速通道对接,邻省国际级风景区的客源因交通障碍难以流入鄂西。鄂西地区虽有机场,但缺乏起降大型客机的条件,不仅无直飞国际航班,飞国内各省会城市、旅游城市的航班也少,区域外游客进出难仍比较严重,一些高端游客望而却步。


    二是配套设施建设滞后。鄂西地区大部分是山区,一直以来各地对旅游的财政投入非常有限,许多景区的通讯、市政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落后,食、住、娱、行、购、游的配套水平较低。众多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更是落后,可进入性很差。 


    三是资源开发水平不高。鄂西旅游资源丰富,但旅游业规模不大,吸引游客较少,而且游客的消费度低。去年鄂西80%的游客是“一日游”,游客平均消费500元,消费额仅达全国平均水平的70%。


    旅游资源整合不够,存在行业分割、地方分割问题,缺乏统一规划和有效合作,各自为政、分散经营,旅游市场无序竞争严重,有的地方甚至出现恶性竞争;各地仍习惯于孤立地发展旅游,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缺乏有效衔接,大旅游产业体系尚未建立;资源深度开发不够,还停留在简单的观光旅游和浅层次休闲度假功能上,对文化内涵和地域文化价值的挖掘与创新不够,有特色的旅游产品少,附加值低。如武当山道教文化旅游缺乏深度开发和包装,游客尚停留在看山、看庙的观光游层面,无法满足游客体验道教文化的深层次需求,仍未形成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品牌和产品。对旅游资源的保护也不够。如,清江闯滩曾是国内品质最高的水上漂流项目,恩施过去有很多瀑布、峡谷和溶洞景观,都因为开发水电站而不复存在。


    四是市场运作能力较低。一方面,缺乏高水平的市场化包装和营销。各地在对外宣传和旅游策划上往往各自为政、手段落后,旅游知名度较低。多年来,鄂西旅游业依旧停留在“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和“等客上门”的粗放型经营阶段。另一方面,缺乏规模大、实力强的旅游业市场主体。目前湖北大型旅游企业不多,省内尚无一家本土上市旅游企业。由于旅游开发项目普遍投入小、运作能力低,一些景区因自身无力开发,又找不到有实力的开发企业,只好允许小业主、小商人低水平开发,或出让土地给某些部门、单位建招待所。


    五是存在体制、机制性障碍。一些景点、景区管理体制不顺。旅游部门和文化、环保、建设、林业、国土等许多部门职能存在交叉,同一个景点多头管理;跨区域景区往往因行政障碍影响资源整合、协同发展。如,大洪山地跨荆门、随州三个县市区,旅游发展规划由谁牵头至今难以确定。同属神农架林区的不同景点,由于条块分割的景点管理体制,分属于不同部门各自发展,协调管理难度非常大。 


    投入、经营机制也不够灵活。大部分地区在旅游开发投入机制上仍是政府主导型模式,市场化、产业化、组织化程度不高,吸引社会资本能力不强,投入能力不足。有的景点政企不分、政事不分、产权不清,不利于市场化运作;有的景区思想不够解放,缺乏资源整合、市场合作理念,开发经营方式单一,直接影响旅游产业的发展活力。


    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社会系统工程。湖北省委、省政府近期已明确发展目标:要通过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创新体制机制,力争用五至十年的时间,改变鄂西地区的现状,使其成为集生态观光、民俗体验、康体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圈、生态文明圈、科学发展圈,并以此促进这一区域乃至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责任编辑 余凌云)

TOP

湖北构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调查分析(下)   




    新华网武汉12月16日电(记者刘紫凌 魏梦佳)湖北省委、省政府近期推出的“构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这一重大战略决策,引起当地各界人士的关注,纷纷为此建言献策。综合各方面观点,有关领导和专家学者在“坚持科学开发 谋求和谐发展”这一点上基本形成共识。具体而言,则主要有以下十个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一要明晰发展定位,实行科学开发。湖北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李明波表示,鄂西地区生态文化资源丰富却也十分脆弱分散,自然条件和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利益主体多元化,整合资源、做大产业面临不少障碍。必须借鉴国内外新经验,增强生态文明、资源整合、集群发展、精细经营等理念,决不能走低水平、粗放型发展甚至破坏性发展的老路。同时,明晰发展定位、创新发展路径、优化发展策略。通过科学开发增强其生态文化资源的可视性、可体验性,增强核心竞争力。 


    二要统筹发展规划,构建整体开发体系。对本地自然生态、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旅游资源进行详细普查及评估,邀请文化、旅游、环保、林业、生态、营销、建筑设计、城市规划等多领域专家编制发展总体规划。逐步建成以总体规划为指导、各市州发展规划为基础、景区景点规划和项目规划为重点的四级规划体系。


    三要坚持交通先行,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要抓紧建设十堰—恩施的快捷通道,使十堰与豫、陕、渝、川相连,恩施与湘、黔、渝相通,促进鄂西与周边地区的开放合作,为游客进入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开辟更多“端口”。加快构建鄂西对外辐射的立体交通网络,推进跨省、跨区域高速公路及连接线建设,有序发展水陆空交通,支持改扩建6个支线机场和等级航运码头,建成国际空港和航空一类口岸,形成南北通达、东西交汇、连通世界的对外辐射交通网,使不同消费层次、不同方向的游客都能便利快捷地进入旅游圈。


    同进还要完善重点景区内部交通网络和配套服务功能。以三峡景区、三国文化景区、武当山景区、神农架景区、大洪山景区为核心,完善各景区间的交通网络,构筑便捷、舒适的旅游交通网。发展城市旅游专线交通、异地汽车租赁和各形式旅游运输工具,建设旅游集散中心。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完善旅游区配套服务功能,提升接待能力。


    四要实施重点突破,提升核心竞争力。鄂西地区目前缺少高质量的旅游景区,应加强旅游产品系统集成,打造高质量的旅游目的地。对此,湖北省旅游局局长张达华提出了三点建议:


    打造“四大品牌”。即以神农架、长江三峡等天然资源形成的自然景观品牌、以世界历史文化遗产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为基础形成的历史文化品牌,以少数民族文化为基础形成的地域民俗品牌、以三峡工程和南水北调工程为依托形成的工程建设奇观品牌。各地还应结合实际,推出个性鲜明、互补性强的拳头旅游产品。如神农架突出原生态特色,荆州、荆门、襄樊发挥三国文化旅游资源优势等。


    打造“六大核心旅游区”。将“一江两山”(长江三峡观光度假旅游区、神农架原始生态旅游区、武当山道教文化遗产旅游区)作为旅游圈内龙头进行重点扶持。同时,打造恩施生态旅游区、三国文化旅游区、大洪山历史文化旅游区,使这六大核心旅游区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


    打造一批精品旅游线路。整合推广魅力三峡之旅、世界遗产三国文化之旅、清江民俗风情之旅、神农故里寻根谒祖之旅和“一帝一江三山”自驾游精品示范线。加强与周边省份的旅游合作,开辟湘渝陕三省旅游市场,如鄂渝联手打造长江三峡无障碍旅游区,鄂陕共同推广西安兵马俑—随州曾侯乙编钟文化旅游线,鄂湘合力推介炎帝神农文化旅游线、土苗民族风情旅游线、三峡-张家界山水精品旅游线等,形成多元特色旅游文化群。


    五要实行联合营销,塑造区域整体形象。湖北省委政策研究室主任吕东升认为,鄂西旅游资源数量多、分布广、品级高,而目前市场分割比较严重,必须增强开放意识、合作意识,打破地区、行业和所有制界限,整合资源,实现资源共用、客源互流、市场共建、节庆互动、利益共享,推动鄂西旅游业由景点景区的单元竞争向区域整体竞争转变。


    实现营销资源全面共享,通过共享品牌形象、销售队伍、销售渠道及市场,“互为目的地、互为客源地”,实现旅游客源空间拓展,降低区域内交易成本;共同策划营销宣传方案,统一营销宣传口径,如使用统一的旅游促销主题、宣传口号、形象识别标志等;搭建公共营销信息平台,汇集各市州旅游信息,整合发布,集中展示鄂西各地旅游资源、接待设施及旅游产品,引入组团式采购。


    同时,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和特点,探索多种营销方式。如利用三峡国际旅游节、三国文化节、炎帝神农节等特色节会,举办“游三峡、探神农、品三国、听古乐”等体验活动;把旅游圈的宣传营销与贸易、文化交流、对外交往等活动结合起来,组织赴周边省市和重点客源地举行巡回宣传促销和旅游推介活动等。


    六要加快行业改革,培育市场主体。要加快旅游行业改革,推进旅游行业政企分开、政事分开,鼓励国有旅游企业改制为民营企业,鼓励旅游事业单位转制为旅游企业。鼓励企业通过合作开发、合资、参股、委托经营等方式,取得对景区的经营权,实现旅游资源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要支持企业联合重组,鼓励旅游企业跨区域经营,通过兼并、收购、控股、上市等多方式发展壮大,实现规模化经营,形成旅游产业经营的大型旅游企业集团化、中型旅游企业连锁化、小型旅游企业专业化。要争取培育一批本地旅游上市企业。


    七要加强政策扶持,优化发展环境。加大对旅游设施、旅游规划与开发、旅游环境、旅游促销等方面投入,争取生态环保、民族、贫困地区开发等方面的国家扶持政策,资金调度方面优先保证鄂西重点旅游开发项目。建立旅游圈财政投入机制和旅游业发展促进机制。加大对旅游圈财税减免、转移支付力度,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旅游开发奖励、重点旅游公共服务建设和政府营销等。积极引导外资、港澳台资金和本地社会资金投入旅游开发。


同时,加强旅游行业管理。规范旅游资源市场化运作中的经营开发行为,防止旅游企业囤积旅游资源和低档次粗放式开发现象发生;制定旅游圈管理的地方法规、规章,组织旅游企业建立诚信机制,促进地区间旅游协会合作;联合整顿规范旅游市场,重点打击“黑车、黑社、黑导、黑店”等非法经营旅游业务行为,以及强买强卖、价格欺诈、违约失信等违法违规行为。


    八要坚持和谐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水平。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文化资源,加大投入保证必要的维修保护和开发运营经费,完善重点文化遗产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实施历史文化名镇(村)、重点乡土建筑群等生态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示范工程;加强旅游圈生态环境保护,严格环境准入制度,加强污染防治设施的建设,对景区内的原始自然资源和景观,须有切实可行的保护措施,把旅游圈建成生态示范圈、环境友好圈。


    九要加强资源整合,统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基础设施、产业布局、区域市场、城乡体系和社会发展进行统筹规划,实现一体化发展。引导旅游业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紧密结合,形成以旅游业为龙头、相关产业链长面广的庞大产业集群,使鄂西地区经济增长依靠产业协同拉动。


    十是创新体制机制,激发内在发展活力。要强化政府主导机制,建立旅游圈8市联席会议制度,交流旅游发展经验,研究探讨推进一体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完善旅游业合作发展的协调机制。建立多渠道投融资机制,各级政府须在金融、财政、税收、土地、市场开发等政策上扶持旅游业发展,广泛吸引民间资本、外地资本参与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开发。创新旅游管理体制,整合旅游、园林、文化及景区管理部分职能,对市、县两级旅游局进行“大局制”改革试点,强化政府对旅游的管理和宏观调控职能。创新旅游经营机制,采取灵活多样的开发模式和经营方式,实现景区所有权、管理权和经营权分离,鼓励、引导企业开展联营、重组,向集约化、网络化、品牌化方向发展。创新景区(点)合作机制,对共同管辖的景区、能够形成资源优势互补的景区,由圈内城市共同开发。如整合大洪山旅游资源,共同创建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整合荆州、荆门、襄樊三国文化资源联合打造三国文化区等。

(责任编辑 余凌云)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