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史实•传说•民俗传承

本帖已经被作者加入个人空间

史实•传说•民俗传承

史实·传说·民俗传承



——关于闯关东的民俗学研究(提纲)





        民俗的传承与变异是民俗的基本特征,深入研究民俗传承与民俗变异的规律,对于民俗学的基础理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闯关东这一移民史实的分析,着重探讨移民与民俗传承的关系,试图从中揭示出民俗传承的基本特点,以期对民俗传承与民俗变异规律的研究能够有所裨益。

一、闯关东史实述略

        中原民众移居东北的历史,虽然可以追溯到周秦时代,但是,大规模的移民直到清代初年才开始出现,这就是以山东人为代表的“闯关东”的历史。
        清兵入关以后,清朝满族统治者把东北作为他们的“龙兴之地”,禁止汉人自由迁入。顺治年间,沿明代辽东边墙旧址修筑柳条边,长约900余华里,名曰“盛京边墙”,俗称“老边”。边内为农耕区,边外为游牧区。政府规定,边内人民不能自由进入边外。康熙年间,又修建南自开原之威望堡,北至吉林市北法特(法特哈)东亮子山上的一条单边,长690华里,名曰“柳边”,俗称“新边”。康熙十六年,玄烨派大臣探索鸭绿江的水源,寻访长白山的发祥圣地。考察结果是,长白山中奇迹甚多,宜加封号,永著祀典。长白山被列为每年春秋两祭。玄烨还认为长白山与清朝的“龙脉”相连,就将与发祥地有关的地区,即长白山周围的广大地区划为封禁区。这样,新边内相当大的一部分地区又被封禁起来。  
        在清政府封禁期间,也曾经发布过招垦令,还颁布过《辽宁招民开垦条例》,按招民多寡,授以大小官职,并发给移民口粮、种籽等,鼓励人民出关开垦。康熙七年(1668年),政府取消辽东招民授官条例,关外之地列为封禁。此后,禁令时紧时松,遇有灾荒之年,政府便做一些变通,放民出关。除了这些灾荒之年大规模的集中移民之外,平时也有数目庞大的单身佣工或偷渡性移民出关谋生,由于这些移民都是在封禁的条件下进行的,所以一般称他们为“闯关东”。
        清代山东往东北移民大致有两种情况,一是将山东触犯刑律的人发配东北,史称“流人”;二是山东人远奔东北寻求土地、觅食谋生的,史称“流民”。对于东北的开发,无论从人数上和从业情况上看,“流民”远比“流人”重要。有的学者推算,到1911年统计的东北地区的1841万人口中,由鲁、冀、豫三省移入的贫苦农民可达1000万,而其中以山东为最,约占70-80%。据此可以推断,清代山东移往东北的“流民”约在700—800万人之间。民国年间山东移民东北的数量,历年来少则二十几万,多则上百万,平均每年达48万人。其移民数量之多,规模之大,时间之久,在世界移民史上也是罕见的。
        有清一代,山东人选择东北地区作为迁移的目的地,是和当时山东和东北两地不同的生存环境有关。从迁出地山东来看,首先,经过清代初期近百年的恢复,到乾隆中后期,山东人口增长与土地增长不相适应的矛盾已经十分突出。其次,山东土地的高度集中,更进一步加重了人多地少的矛盾。第三,连年的自然灾害,使山东广大的贫苦农民生活无着,不得不出外逃亡。与山东情况相反,明末清初满族人口约100万,1644年清兵占据北京后,随之而迁入关内的满人达90万之多。由于人口基本迁走,辽东出现了“沃野千里,有土无人”,自沈阳至齐齐哈尔中间数百里无居民的状况。这些广阔的空地成为日后闯关东的贫苦农民梦寐以求的乐土。此外,东北关外土地税轻,地租少,粮价低廉等,这些都有利于流民求生觅食。
        山东人迁移东北之后,最初所从事的职业是采人参、淘金、 砍伐树木、猎取兽皮等。以后,随着清政府对采参等的禁止,加上大批山东人的涌入,山东移民固有的农业传统在东北得到发展,多数山东移民以农垦为主。随着农业的发达,山东部分“流民”开始经营商业,开办商店。

二、关于闯关东的两个传说

        山东人移民东北这一历史事件,对山东和东北两地民间文化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在民间传说中,山东和东北地区流传广泛且有多种异文的秃尾巴老李的传说和采参传说都反映了这一历史事件,而尤以秃尾巴老李的传说最为典型。这些传说形象地反映了山东人移民东北的艰难历程,以及开发东北地区的的苦难经历。
        采参是早期山东人在东北从事的主要职业之一。在众多采参故事中,关于“老把头”孙良的传说,就反映了这一时期移民东北的山东人的状况。传说中,孙良是山东莱阳人,由于家乡年景不好,他和几个干兄弟从家乡漂洋过海、爬山越岭来到长白山挖参。进山后不久,就与干兄弟走散,他钻老林子,过草甸子,跳山涧,爬石头,山上山下都找遍了,也没找到干兄弟,后来筋疲力尽,饿死在河边。临死时,还在石头上留下遗诗一首。孙良死后,被封为掌管长白山的神仙,后代放山人尊称他为“老把头”。老把头对后代放山人可谓是义气千秋,在他们迷路的时候,就变成白胡子老头,拄一根索拨棍把他们引上正路;在他们长期挖不到参时,就变成一个穿红兜肚的小胖小子,引他们挖着大货;要是他们中间出了杀人害命的恶人,老把头也会引来狼虫虎豹把恶人收拾掉。因此,放山人进山先搭“老爷府”,祭祀老把头。在吉林东部山区,每年农历三月十六日,放山人要给“老把头”过生日,这成为山区中独有的节日。老把头的传说,反映了早期闯关东的山东人谋生的艰辛,从中也可以反映出山东人义气的一面。
        在山东胶东地区的人参传说中,有一则关于山东和东北人参分布解释的传说(公人参、母人参的传说),这则传说也说明了山东人下关东挖参的原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早期山东人闯关东的情况。
        秃尾巴老李的传说,又称秃尾龙故事,在山东和东北三省流传极为广泛,几乎是家喻户晓,有口皆碑。
        秃尾巴老李故事中的主要情节(卵生、断尾、为母造坟等),在很早以前的一些关于龙的传说中就已经存在着,只是这些传说是以龙母为核心的。容肇祖《德庆龙母传说的演变》一文,详细考证了广东德庆龙母的传说自唐代至清代逐渐演变、逐渐丰富的历史过程;明代徐应秋《玉芝堂谈荟》“龙母坟”条下,罗列龙母故事11则,其情节与后来的秃尾巴老李的传说极为接近。清代,与现今流行的秃尾巴老李故事相似的文字记载,见于袁枚的《子不语》;清代编修的《文登县志》,也有与袁枚类似的记载。清代的记载,已与现今流行的故事情节大体一致,但缺少这个系列故事中的一个重要情节:秃尾巴老李大战黑龙江。秃尾巴老李传说的最后完成,尤其是以龙母为主转为以秃尾巴老李为主以后,这个故事在清代、民国年间的广泛流传,是与清代至民国期间山东人大量移民东北的历史密不可分的。
        在秃尾巴老李的传说中,有两个情节值得特别注意 ,即:秃尾巴老李大战黑龙江和回老家为母上坟。大战黑龙江的情节,表现的是初创阶段的山东人,为了立足生存,同乡之间互相支持、互相援助、富于团结力的精神。回家乡为母上坟的情节,表现的是移居东北的山东人思念家乡、做梦都想回老家的一种无法排遣的情绪。在这个故事中,山东“流民”们把自己梦寐以求而做不到的事情,让秃尾巴老李做到了。
        通过对秃尾巴老李传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的分析,我们看到,由于移居东北的山东人的团结精神和思乡情结,使一个沉寂千年的故事在短时期内得以发展与传播,并且突破了故事中主人公作为一个人的职能,而最终被塑造为一位保护移民、捍卫正义的地域神。这应当是民间神形成的一种典型。
        民间故事弥补了史料记载的不足,使我们对闯关东的山东人的了解有了更鲜活、更生动的材料。

三、移民与民俗传承

        长期以来,我们研究民俗传承,注意的主要是代际的纵向传承(时间性的),对于移民这种既有纵向传承、更主要的是一种跨区域的横向传承(空间性的)关注不够。通过对某一具体移民历史的分析,有利于弥补这种不足。
        移民作为一种区域民俗文化的载体,当他们改变了过去的生活环境和文化环境以后,在新的环境中,他们既要保持并传播其迁出地原有的风俗习惯,同时,也不得不加以改变以适应变化了的物质条件。相比之下,受物质条件限制较大的日常生产和生活的习惯只能适应迁入地的环境,所以改变较快;而人生礼仪、信仰祭祀、禁忌等活动,以及较少受到物质条件限制的某些生活习惯、称谓等,往往能在迁入地保持很长的时间。所以,在考察移民与民俗的关系时,我们可以通过某些人生礼仪、信仰、禁忌、饮食癖好、装饰、称谓等,来区别移民与土著、不同地区来源的移民、以及迁入时间的先后等。
        通过对山东和东北地区居住民俗、饮食民俗、生产民俗、信仰民俗等具体民俗事象的比较分析,辨析山东民俗在东北地区的传承与变异,以及东北地区民俗随着移民的回流对山东民俗所产生的影响,从而加深对民俗传承与民俗变异的认识。
(本文系1996年北大“第二届社会文化人类学高级研讨班”发言提纲)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