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韩霞]浅析河南民俗传说的伦理体现

[韩霞]浅析河南民俗传说的伦理体现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5期

浅析河南民俗传说的伦理体现
韩霞
(商丘师范学院文学院,河南商丘,476000)



摘要:在河南民间广泛流传着有关民俗的传说,这些传说蕴涵了来自儒家民俗传说文化影响的男尊女卑的人伦秩序观、天人合一的自然伦理观及和谐幸福的社会伦理观。通过对这些伦理体现的分析,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中原地区民风民俗的特点和影响,加深对中国文化特质的认识。

关键词:河南民俗传说;伦理体现;和谐
中图分类号:127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600(2009)05—0034—04


  河南省地处中原,有着悠久、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在河南民间广泛流传的神话、传说、故事,像一面镜子一样,真实地反映了古老中原文化的风貌,展示了中原人民的希望和期待,表现了劳动人民的卓越艺术才能。相关的民俗传说抒发了中原人民朴素的思想感情,寄托了他们美好的理想,凝聚着他们生活和生产的经验和教训,闪耀着他们艺术智慧的光芒。笔者自幼生长于农村,曾多次从祖辈父辈那里听到关于河南民俗的相关传说。近几年来,通过多次走访一些民间的老者,在他们的讲述中,笔者发现,在河南民间广泛流传的“金豆开花”(二月二的传说)、“七夕会”、“重阳登高”、“冬至吃饺子”、“腊八粥”、“二十三祭灶”、“灯谜”等民俗传说中蕴涵着中国古代最基本的伦理思想。通过对这些民俗传说的分析,可以使我们领略到中原地区曾经的人伦秩序、自然伦理、社会伦理和民风的淳朴,窥视到古代人民盼幸福、求和谐的善良愿望。

  一、男尊女卑的人伦秩序观

  在“金豆开花”这则传说里,叙说了农历二月二河南南阳民间炒包谷花的来历。在河南南阳的很多地方,每年二月二那天,人们很早就起来炒包谷花,有的还边炒边唱:“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这一民俗是为了纪念为民造福的玉龙。传说在武则天执政期间,有一年,河南南阳从立夏到寒露,长达150多天滴雨没落,直旱得庄稼枯死、河塘干涸,人们连吃水都困难了。曾跟随唐僧取经的玉龙不忍看百姓受此苦难,喝足天河之水,张开巨口行雨,解除了旱情。玉帝听说,勃然大怒,把它打下凡间,压在一座山下受罪。山上立通碑,上写着:“玉龙降雨犯天规,当受人间千秋罪。要想重登灵霄阁,除非金豆开花时。”人们为了报答玉龙的救命之恩,在二月二那天,把炒好的包谷用簸箕盛着供到院中,负责镇压玉龙的太白金星老眼昏花,误把黄灿灿的包谷花当作是金豆开花,就放了玉龙使其重归天庭本文所涉及到的所有民俗传说,都是笔者及同事走访后整理的;本则传说由韩明勤讲述,笔者整理)。这则传说里,自然界的旱灾起因是武则天篡夺唐室江山,自称大周武皇帝。玉帝闻听大怒,命太白金星传谕四海龙王,三年内不得向人间降雨。这样的起因阐释是中国儒家伦理思想中男尊女卑观念的体现。

  中国华夏民族至周代,宗法社会形成,男子从属于家族,女子从属于男子。东周以后,贵族阶级实行多妻的妾媵制,严格分别嫡庶,儒家的礼教对女子的行为作了种种的规定。东汉女学者班昭著《女诫》七篇系统地阐扬男尊女卑的观念、夫为妻纲的道理及三从之道、四德之仪,从此男尊女卑观念深入全社会,广泛表现在观念形态及实际生活的各个方面,给妇女带来深重的压迫、歧视及无穷的痛苦。“尊卑”不只是表达上下位置的概念,也是价值概念的解释。

  上之尊贵和下之卑贱是封建社会人伦秩序建立的基础,也是君尊臣卑的等级社会形成的必要条件。自汉朝以来,儒家思想取得正统地位,董仲舒将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和孟子的“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概括为“三纲五常”,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和仁、义、礼、智、信。历代统治者都大力推行这套“纲常”来规范人们的思想和行动。在这种尊卑有等、唯上是从的社会环境中,男性成为家庭、社会的主宰,妇女所受的排挤、压抑、束缚的痛苦是可想而知的。在以男人为主宰(家长)的社会(家庭)结构里,男人所享的特权是“天经地义”的:他可以读书考取功名光宗耀祖;可以继承爵位、家产生活无忧;可以妻妾成群、嫖娼狎妓;可以休妻卖妾、卖儿卖女;可以要求妻妾生前守空房,死后守寡保贞节;多少女人是在冷月孤灯的陪伴下渡过凄楚哀怜的一生的。梁漱溟先生曾在其《中国文化要义》中激烈抨击了封建道德对人的压抑:“到处弥漫着义务观念之中国,其个人几乎没有地位,此时个人失没于伦理之中,殆将永不被发现。”梁先生是在为中国人整体受压抑、束缚而悲鸣,其实这受压抑、束缚的人中最深重的受苦受难者则是妇女。一个女人一生的全部价值和意义被三个男人所支配和左右:父亲、丈夫、儿子。所谓“未嫁从父,即嫁从夫,夫死从子”,她们对人生幸福的向往异化、蜕变为夫贵妻荣、子达母尊,女人的全部人生价值以取悦、服侍男人而讨得些许荣耀。

  对女性不公平的传统习俗文化,不仅限制了女性的行动自主权,也将女性置于次等地位,甚至否定了女性存在的价值。女性在现实生活中不仅没有自己的一席话语位置,甚至没有自己的话语权利,更遑论参政议政了。在中国封建社会特定的话语环境里,对武则天这样一个颠覆男性权威的女性的挞伐便是自然的。新中国成立之前20世纪三四十年代出版的中国通史、隋唐史,大都有“武韦之祸”、“武韦之乱”、“武后之乱”的章节,把武则天执政同韦后乱政联系起来,一并批判。尽管有些史书中为武则天说过几句公正话,但总的评价没有根本变化——武则天是篡权乱政的罪人。唐德宗建中元年年)七月,沈既济在奏议中对武则天“体自坤顺,位居乾极,以柔克刚,天纪倒张”的篡国行为备加斥责。明末清初的王夫之,愤世嫉俗,将亡国之恨迁怒于历史上的罪人,他对武则天的批判开了一代风气。

  他在清初撰成的《读通鉴论》,以武氏为“伪周”,附于中宗之下,骂她是“嗜杀之淫妪”,有“滔天之恶”。认为“武氏之恶,浮于韦氏多矣!鬼神之所不容,臣民之所共怨,万世闻其腥,而无不思按剑以起”。

  二、天人合一的自然伦理观

  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华民族五千来的思想核心与精神实质,它指出了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也表明了人类生生不息、希天、求天、同天的完美主义理想和进取精神,是中华民族世界观、价值观思维模式构成的基础。天与人各代表了万物矛盾间的两个方面,即内与外、大与小、静与动、进与退、动力与阻力、被动与主动、思想与物质等等对立统一要素。儒家认为,天之道在于“始万物”,地之道在于“生万物”,人之道在于“成万物”。天地人三者虽各有其道,但又是相互对应、相互联系的。这不仅是一种“同与应”的关系,而且是一种内在的生成关系和实现原则。天地之道是生成原则,人之道是实现原则,三者缺一不可。

  在河南民间习俗的相关传说中,有很多情节是天人合一自然伦理观的体现。二月二习俗的“金豆开花”中,玉帝责问太白金星为何误把包谷花当作金豆花而释放了玉龙,太白金星的解释是:“我想着咱天上的香火全靠老百姓供养,要是真把他们都饿死了,咱以后咋办哩?”玉帝想了想,无可奈何,只得召玉龙回了天庭。这一情节鲜明地体现了天人合一的观念——老百姓的温饱仰仗上天的风调雨顺,上天的地位权威维持需要老百姓的香火供养。人的价值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只有尊重人的生存权利,满足人生存的必要条件,天地的和谐才能得以实现。

  流传在南阳一代七月七的传说“七夕会”中,牛郎是善良、勤劳、朴实的劳动人民的代表,老黄牛是天上造福于民而触怒了玉帝的神仙的代表,织女是美丽多情的天上仙女的代表,王母娘娘是上天权威的代表,喜鹊是幸福团圆的使者。牛郎和织女能够幸福的结合,得益于被玉帝贬谪到人间的黄牛的相助。他们的分离,是因为触犯了天条,被王母娘娘用一道天河分隔。喜鹊在每年农历七月七的晚上互相咬着尾巴搭起鹊桥让牛郎织女一家人团聚(王山领讲述,张松林整理)。天人合一中“天”的权威性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天”是大自然的象征,是可以与人发生感应关系的存在,也是赋予人以吉凶祸福的存在,更是主宰人命运的存在。尊重大自然的存在,达到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人的幸福实现才有保障。

  在“重阳登高”这则传说里,主人公恒景是生活在汝河岸边的农民,靠自己的勤劳耕作也能衣食无忧,但祸福常常在猝不及防时突然降临。恒景所在万方数据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9正的汝河附近有一年瘟疫肆虐,尸首遍地。导致这一惨象的原因是汝河里住着一个瘟魔,它每年都要出来到人间走走,走到哪里就把瘟疫带到哪里。恒景决心访师学本领,战瘟魔,为民除害。他历经千辛万苦找到东南山的费长房大仙,经大仙的指点,不仅学得了一身武艺,而且知道人身上带着茱萸叶子瘟魔便不敢近身、喝了菊花酒就不染瘟疫之疾。在农历九月九那天,他带领众乡亲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山,每人分了一片茱萸叶,喝了一I:1菊花酒,在瘟魔出水上岸时,恒景用降妖青龙剑杀死了瘟魔,百姓们过上了平安幸福的生活(刘金祥讲述,闫小芬整理)。在这个传说里,瘟魔是大自然邪恶势力的象征,恒景除掉了它,既是老百姓祈求安康吉祥生活的朴素愿望的体现,也是人和自然的伦理关系中人定胜天、肯定人的力量的重要表现。

  三、和谐幸福的社会伦理观

  “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J㈣“。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结构中,都有一张环绕自身的有形和无形的社会关系网,都是社会关系的一个缩影。人生幸福的·个极其重要的内容,就是要处理好自身与他人的人际关系,努力使自己生活在一个和谐融洽的社会关系之中,实现个人和社会、集体、他人的和谐发展,从而达到个人幸福和社会幸福的统一。人的幸福需要温暖的气氛、安定的环境,需要人们彼此之间的尊重、友好、关切和善意。

  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是一个含义十分丰富的概念,它代表着一个从人的内心世界到人伦关系,再到社会、政治、宇宙的多层互动的、协调发展的系统。用它来说明人的自我,则是指人的内心世界、精神世界的健康、平和、言行有节;用它来说明人伦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友好、和睦、关爱、互助、配合、协调;用它来说明社会秩序和政治治理,就是人们各尽其能、各司其职、各守其德、政通人和、社会安定、秩序井然、邦交和睦;用它来说明整个宇宙,就是指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共荣、天人合一。在生活和实践中,”和谐“具体体现为对和合的追求,提倡贵和执中、心平气和、和气生财、和衷共济、政通人和、和而不同、家和万事兴、和平共处、协和万邦,直至天人合一。这些和谐思想为调节伦理关系,化解矛盾和冲突,提供了历史的智慧和现实的参考。

  在河南民间至今仍保留的腊月二十三祭灶的传统中,以流传在唐河县桐柏一带的传说最具代表性。

  相传,从前桐柏有座盘古山,山下有个村子里住着张姓兄弟二人,哥哥是有名的泥水匠,盘锅台出了名,人称张灶王,弟弟是个画匠,绘画技艺高超。张灶王人缘好,不管到谁家,谈家务话桑麻,化解家庭矛盾,深得众乡亲的敬重,他喜欢吃”火烧“(河南唐河一带类似于烧饼的一种面食),不管到谁家,总要做”火烧“给他吃。他活了80岁,腊月二十三寿终了。

  他去世后,没操过心的画匠理事无方,儿子、媳妇打闹、偷懒、贪吃,面对着日益衰败的家庭,画匠无奈,只有靠去世哥哥的威望把这个家治理好。又一年腊月二十三,一更天时,他把儿子儿媳都喊到厨房,只见在蜡烛的照耀下,厨房后墙图画上的张灶王夫妻红光满面,两条龙栩栩如生,十二个仙童威风凛凛。

  儿子儿媳惊讶万分,张画匠说:”你大伯、大娘都成了仙,玉帝封了他灶王神,专门监督人间男女,如果偷懒、浪费、贪吃、打骂,他就在腊月二十三报告给玉帝,玉帝就要报应这些人,或长疮、或害病。若要健康平安,必须勤俭持家。“画匠一说,吓得儿子儿媳忙跪下磕头求饶。画匠搬来供桌,摆上哥哥爱吃的”火烧“和嫂子爱吃的麻糖,希望他们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慢慢地,腊月二十三祭灶就成了一种风俗(张明讲述,张辉整理)。这个传说是人与人之间和谐的最基本体现——家庭成员内部的和谐。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只有每个家庭都和谐美满了,社会的和谐才能得到保障;而一个家庭的和谐需要家庭内部成员间的同心同德、互敬互爱、勤劳善良。家和才能万事兴。传说从反面提供给了人们具有深远意义的思考。

  在每年腊月初八的这一天,河南农村的很多地方都要吃”腊八粥“——把大米、小米、黄豆、萝叶、芝麻叶、红薯叶、花生、红枣等放在一起煮。传说北宋年间,伏牛山里住着一对勤快善良的老夫妻,年年五谷丰登,日子过的特舒坦。老汉常说:”摇钱树人人有,就是自己的两只手。“老太太也常讲:”聚宝盆不算好,勤俭才是无价宝。“但是他们的独生子却自幼好吃懒做,不服父母管教。结婚后小夫妻坐吃等穿,在父母去世后很快便败坏了家业。腊月初八大雪封门时,只有从墙缝里、地缝里找些粮食籽粒放在一起煮了一锅粥充饥,寒风袭来,小夫妻命丧于年久失修的房子里(赵志远讲述,李灏整理)。从此,每到腊月初八,人们就煮这样一锅粥让孩子们吃,牢记历史教训,在通俗的传说中贯穿着”成由勤俭败由奢“、”居安思危“的道理。

  ”冬至吃饺子“的传说是人们企求健康吉祥的朴素愿望表达,也是对医圣张仲景的纪念。传说张仲景在长沙做官告老还乡那年的冬天,路过白河岸万方数据第5期韩霞:浅析河南民俗传说的伦理体现边,看到风雪里劳作的乡亲们面黄肌瘦、衣不蔽体,好些人的耳朵都冻烂了。回到家之后,他让他的弟子在南阳东关的一块空地上搭起医棚,盘上大锅,在冬至的那天给穷人舍药治冻伤。舍的药叫”祛寒娇耳汤“,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药材放在锅里煮,等煮好后把羊肉药材捞出来,用面皮包成耳朵样子的”娇耳“下锅。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浑身发暖,两耳发热。舍药一直到年三十,人们的耳朵都治好了。大年初一,人们就学着娇耳的样子做起过年的食物,有的叫饺子,还有的叫”扁食“(韩群发讲述,笔者整理)。这则传说里,张仲景的仁爱之心也是建立人与人之间和谐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仁爱是一种博大的爱心、善心、同情心,仁爱之心讲究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提倡与人为善,不仅善待他人,同时也善待自己,善待自然万物。这样的仁爱之心是和谐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自身的精神支柱。中国古代圣贤之人一直梦想将仁爱精神推广开来,但是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这只是一种空想。

  今天,在社会主义社会,我们有条件把仁爱精神由亲人推广到所有的人,使之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支撑。

  在组成中国文化的相关因素中,”民俗具有四种主要的社会功能:即教化功能、规范功能、维系功能、调节功能“。㈣。作为民俗文化主要类型之一的民俗传说,虽然有较高程度的虚构和幻想,但因为它的通俗性及与现实的契合,在它流传的地域空间内,对社会群体的每个成员思想人格的教育模塑、行为方式的规范约束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而且,它还可以在一定的时期”统一群体的行为与思想,使社会生活保持稳定,使群体内所有成员保持向心力和凝聚力“旧J(嘲)。

  在相关民俗纪念活动中,通过各地特有的方式,还可以娱乐生活、宣泄情感、补偿人们在现实生活中难以得到满足的心理需求。通过对河南民俗传说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加生动地领略到中原地区的伦理秩序、伦理观念的形成和发展以及民风的淳朴,窥视到人民盼幸福、求和谐的善良愿望。通过对这些民俗传说中积极因素的汲取,可以帮助我们更进一步妥善处理人与自我、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完善我们的人格,提升我们的道德境界,陶冶我们的情操,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收稿日期:2008—02—26

  基金项目: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项目“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与保护”(编号:B103)

  作者简介:韩霞(1965一),女,河南唐河人,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外国文学研究。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sqsfxyxb200905008.aspx



Silver 2010-06-02 16:21:56 编辑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TOP

谢谢楼主分享!

发帖请注意格式和关键词填写~~

TOP

引用:
原帖由 silver 于 2010-6-2 16:22 发表
谢谢楼主分享!

发帖请注意格式和关键词填写~~
这些工作本来应该我来做的,竟让大当家的劳烦了。罪过罪过!
竹林青青,微风徐来

TOP

引用:
原帖由 竹林遗风 于 2010-6-2 16:35 发表

这些工作本来应该我来做的,竟让大当家的劳烦了。罪过罪过!
是说我吗?

[ 本帖最后由 竹林遗风 于 2010-6-6 12:18 编辑 ]

TOP

回复 3# 的帖子

以后一定注意哦,之前那是太大意了,呵呵,望见谅哦

TOP

回复 5# 的帖子

注意就好!谢谢你发帖!
竹林青青,微风徐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