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独特的“巴楚民族文化圈”

独特的“巴楚民族文化圈”


曾代伟
       在中国历史文化视野下,构建一个区域性民族文化圈应当具备三大基本要素,一是特定的区域性地理范围和独特的自然环境;二是区域性的特定人群,即有别于华夏的部族或族群,包括原住居民及在漫长历史进程中迁徙来的各种人群,经过长时期的混融,形成一些具有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民族,并构成本区域居民的主体;三是自古以来,历代国家政权从推行怀柔抚和、羁縻笼络政策,到实行土司制度,以至改土归流,直至近现代的民族区域自治,始终将其列为特殊的民族区域,适用不同于周边华夏地区的特殊政策。
       渝湘鄂黔毗邻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众多少数民族(部族)聚居的特别区域。其独特的地域性、各民族文化的同源性及演变的趋同性,具备了整体独立发展的基本要素,跻身于中国区域性民族文化圈之列。

巴楚民族文化独特的
地域性

       位于中国内陆腹地的渝湘鄂黔毗邻地区,以武陵山脉为中心,在地理上处于中国地形的第二级阶梯向第三级阶梯过渡地带。独特的山地地形地貌,对文化的分布区域有着深刻的影响。文化作为历史的产物,是在特定时间和空间发展的。文化古今沿革,有其时代性。文化因环境之别,又有地域性,集中表现为该区域的民风民俗,即今人所谓“民俗区”、“民俗圈”。对于民风民俗的地域性,汉代时人们即已认识到“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且因其关乎各地区的有效治理而受到统治者的重视。
       长期以来,少数民族文化虽然受到中原儒家文化的冲击和融汇,仍然顽强地固守着自己的领地,成为特定地区社会生活中的主流文化,在一些区域形成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圈。渝湘鄂黔毗邻地区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色彩叠加后融合在一起,文化风格表现为多元、多层面。巴文化、楚文化和汉文化因此并存,形成一种古老又具有活力的区域性山地民族文化,是为巴楚民族文化。从文化因子的构成看,本区域当今的土家族文化、苗族文化和其他各族文化,与巴楚民族文化有着直接的亲缘关系。所以说,巴楚民族文化具有源远流长的发展历程和独特的文化传统,是中国区域性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类型。

巴楚文化圈
各民族文化的同源性
   
       在巴楚民族文化圈,各民族形成、发展的历程不尽相同,但他们是在不同历史时期各民族不断迁徙、分化聚合、相互融合混血的直接后裔。各民族的形成和发展呈现出区域性的“一源多流”格局。就区域文化而言,“一源”是指本区域内各民族文化具有同源性。各民族在形成和发展中相互关联,相互补充,相互依存,相互交融;各民族之间存在一种源远流长的血缘相亲的关系。巴楚民族文化圈的土家族、苗族、侗族、瑶族等主要民族,迄今在传统意识、生活习俗、生产方式诸方面,仍保持着许多相似或相近之处,即是明证。“多流”则是指各民族各有其形成、发展的历史。在长期的演变过程中,各自向着单一的民族发展,渐次形成同源异流、各有特色的本民族文化和各自的民族意识,形成现今的土家族、苗族、侗族、瑶族等民族。这与巴楚民族文化圈各民族大混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是相适应的。

巴楚文化圈各民族的主要族源:巴人
       巴人部族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以地缘为中心的古老部落联盟。至迟在殷商时,巴人及其建立的国家已见称于世。此后,巴国获得了进一步发展的条件,逐步向南扩张,成为镇抚周朝南土的诸侯国之首。春秋战国时期,巴国迫于强邻楚国的军事压力,逐步南迁,直至秦统一时被兼并。迄今为止民族学、考古学对巴楚民族文化圈土家族、苗族、瑶族、侗族等少数民族形成和演变的研究成果显示,在历史文献中被冠以“蛮夷”、“南蛮”、“苗蛮”、“巴郡南郡蛮”、“板楯蛮”、“黔中蛮”、“武陵蛮”、“五溪蛮”、“盘瓠蛮”等蔑称的族群,就是这些少数民族的先民。而他们中的重要成分正是源于古老的巴人部族。

巴楚文化圈各民族共同的祖源传说和图腾崇拜:盘瓠
       盘瓠文化是中国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各族人民创造的珍贵民族文化遗产。巴楚文化圈正是“南蛮”诸族共同祖源盘瓠传说和盘瓠图腾崇拜的发祥地。在《搜神记》、《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风俗通义》等古籍中就有盘瓠神话记载。这些神话传说透露的信息还表明,盘瓠蛮部族与巴蛮部族有着同源的关系。《史记·苏秦传》唐人张守节注云:“楚黔中郡,其故城在辰州西二十里,皆盘瓠之后也”;《九国志·楚志·彭师暠传》:五代时湘西地区“其蛮有六种,盘氏为大,即盘瓠之种也”;《太平寰宇记》卷一七八:“长沙、黔中、五溪蛮皆盘瓠”;宋人朱辅《溪蛮丛笑》序:“五溪盘瓠之蛮,皆盘瓠种也,聚落区分,名亦随异,沅其故壤”,等等。
       有关盘瓠的神话传说故事至今仍在苗族、瑶族、土家族、畲族等少数民族中广泛流传,以盘瓠作为他们的始祖或古老的图腾(犬)崇拜。如苗族神话古歌中有《盘古歌》、《盘古王制天地》、《盘王》等。各地有众多盘瓠文化遗迹与事象遗存,如盘瓠洞、盘瓠山、盘瓠墓、盘瓠庙、盘瓠祠等。这些文化遗产,既有反映心理方面的,又有行为方面的;既有反映精神上的,又有物态化的。
       值得提及的是盘瓠文化对华夏族的影响。华夏族将本为某一民族起源之推原神话,演绎为天地开辟之推原神话。盘瓠也音转为盘古,成为给人带来光明和幸福的盘古王。南朝时,梁人任昉在《述异记》中把盘瓠氏推崇为“天地万物之祖”。

巴楚文化圈各民族文化演变的趋同性

      “趋同”本为生物学概念,其实世间诸多事物的演化都存在趋同的现象。文化趋同更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大量的田野调查实例显示,少数民数文化趋同性演变,呈现出文化趋同与文化多元并存的趋势。这一趋势涉及范围广泛,包罗了语言文字、生活方式、祭礼仪式、神话传说、农耕起源、巫术占卜、婚嫁、习俗、神像器皿等重要的文化模式。
       巴楚民族文化圈各民族世代保持着一定程度和范围内的相互接触、交往和融合的混居格局,为各民族文化趋同性演变创造了内在条件。就外在条件而言,巴楚民族文化圈位于中国腹地的地域特点,使其与周边华夏族紧密相连,交流频繁。经过长期的多向交融,致使该地区民族文化受到汉文化的深刻影响,其民族色彩相对淡薄,凸现各民族文化的趋同性特征。尤其在语言文字、生活方式这种表层结构上的趋同远比在思维方式、思想观念这种深层结构上的趋同深刻。本区域各民族目前的通用语言,是以汉语四川方言为主体的西南官话。
       民族文化趋同性演变的直接后果,是各民族文化“个性”的淡化。但换个角度看,从历史文化的视野观察,民族文化“个性”的淡化只是表面现象。作为巴楚民族文化圈的主体,土家族、苗族、瑶族毕竟都作为单一的民族延续至今,并得到了国家的承认。而且,在这里仍然蕴涵着丰厚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积淀。各民族文化仍然固守自己的领地,其根深蒂固的思维方式、思想观念还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只要深入土家族、苗族、瑶族等少数民族地区考察,不难发现这里在外部文化浸润下顽强生存的文化适应方式。“汉文化的历史整合作用,以及土家族文化的变异与适应,事实上已成为最引人关注的区域性民族文化现象。”正是这种文化趋同与文化多元的和谐并存,才使古老的巴楚民族文化圈显示出迷人的魅力。

(作者单位:西南政法大学西南民族法文化研究中心)



文章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