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社会学民俗学研究中心
一、历史沿革
社会学民俗学研究中心于2002年10月成立,由陈华文任中心主任。研究中心主要依托我校法政学院与人文学院,更有效地整合校内的学术资源,使其向学科交叉型、互渗型发展。本研究中心是校重点研究所,共有12名工作人员。现有在职教授4人,副教授7人,讲师1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7人,在读博士3人。2002年,黄宝富为研究中心人员,2005年,黄宝富不再担任研究中心人员,并新增李震、王逍、张兆曙、许放明为本研究中心人员。目前中心主任陈华文是人文学院教授、中国民俗学会常务理事,其专著《民俗文化学》系统地探讨民俗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表现以及民俗作为族群的独特生活方式,在民俗学界影响较大。中心副主任张根福是法政学院教授,在抗战时移民与人口史方面有相当的研究,其专著《抗战时期浙江的移民与人口》。浙师大社会学民俗学研究中心以校内的社会学、民俗学研究人员为主,侧重在社会经济、社会移民、社会人口、社会理论、人生民俗、岁时民俗、民间信仰等方面的研究。
二、性质和任务:
社会学民俗学研究中心以校内的社会学、民俗学研究人员为主,属于研究性质的机构。主要任务是研究农村社会现状、社会移民、社会人口、社会理论、人生民俗、岁时民俗、民间信仰等内容。该中心与中国民俗学会联合成功举办了全国民俗民间文化保护与发展的全国学术研讨会。在民俗学教学方面,积累了十几年的民俗学与民间文学本科教学经验。民俗学课程深受学生欢迎,图书资料丰富,学术队伍强大,学术知识结构合理,学术研究资金充足。社会学民俗学研究中心主要从事社会史、移民与人口、社会理论、农村基层民主进程、民间信仰、人生民俗、岁时民俗、理论民俗学、区域民俗学、文艺民俗学的研究等。目前国内民俗学作为社会学的一个二级学科,一直与社会学有着密切的联系,社会学与民俗学联手发展在中国学术史上也具有一定的传统。早期的社会学派有着一定的民俗渊源,如燕京学派。因此,本研究中心的建立也是继承现代社会科学发展史上民俗学与社会学、人类学合作发展的良好学术传统。
三、工作情况及特色
社会学民俗学研究中心自成立以来,一直从事科学研究,为学校学科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第一,在人才培养方面,培养了大批社会学科和中文学科的本科毕业生,部份中心研究人员培养了20余名发展社会学、农村社会学、民俗学硕士研究生。第二,在学科建设方面,在原有社会学硕士点的基础下,我中心在2005年成功地申请到了民俗学硕士点,第三,在科学研究方面,本研究中心作为一个校重点研究所,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成绩。具体研究成果如下:
1.部份论文:
陈华文:《钟敬文与杭州中国民俗学会的活动及历史地位》,《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2年1期。
陈华文:《传统的回归:成人礼的现代意义》,《民俗学刊》2002年第4期。
陈华文:《丧葬:生存者的信仰文化》,《中国民俗学会年刊》,2002年。
陈华文:《论吴越丧葬文化的区域性特征》,《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陈华文:《过程与具体:对生命文化的解读》,《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3年第5期。
陈华文:《关注人类的最终归处:以20年来丧葬文化研究著作为例,《民俗研究》2004年第1期。
陈华文:《论典籍、诗文与传说的交错互动》,《民间文化论坛》,2004年第5期。
卢福营:《村民分化与村民自治》,《中国农村观察》,2002年第2期。
卢福营:《现阶段农村村级社区公共决策探析》,《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
卢福营:《论村民自治运作中的公共参与》,《政治学研究》2003年第4期。
王逍:《农村共同富裕问题刍议》,《社会主义研究》2002年第1期。
王逍:《彭德怀庐山上书的思想动因》,《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
张根福:《汪伪战时体制下的金融体制》,《山东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张根福:《抗战时期迁移人口的结构分析》,《史学月刊》,2003年第3期。
张根福:《抗战时期浙江省人口迁移的特征与影响》,《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3年第3期。
张根福:《论城市基层政权与居民自治的有机衔接》,《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张兆曙:《乡村五十年:日常实践中的国家与农民》,《开放时代》,2004年第4期。
张兆曙:《流动的交易:多生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因素》,《社会》,2004年第4期。
郑祥福:《20世纪西方文化哲学发展述评》,《国外社会科学》,2002年第5期。
郑祥福:《从认识论视域解读大众文化》, 《浙江社会科学》,2003年第3期。
许放明:《经济行为与社会关系——浙江义乌H市的调查分析》,《华东理工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周志山:《精神现象学与社会关系和人的生成》,《学术研究》,2002年第11期。
周志山:《康德批判哲学中的理性自我与感性自我》,《学术论坛》,2002年第6期。
周志山:《马克思实物观的实践本质和关系向度》,《社会科学战线》,2004年第2期。
陈向义:《以人为中心的发展理论的哲学合法性》,《江淮论坛》,2002年第6期。
陈向义:《传统发展观的前提批判》,《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
刘成斌:《从高考作文看社会对青年的期待》,《中国青年研究》,2004年第2期。
吴伯田:《论科学对美的追求及其作用》,《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年第4期。
宣炳善:《论陈华文的民俗学研究》,《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宣炳善:《对教育部学术〈学术规范〉的两点质疑》,《粤海风》,2004年第6期。
宣炳善:《赵旭东:反思本土文化建构》,《中国学术》,2004年第3期,(总第十九辑)。
宣炳善:《大学演讲传统与公民自我启蒙》,《书屋》,2005年第8期。
李震:《从鲁迅的语言风格看修辞的美学意义》,《修辞学习》,2003年第2期。
2.部份专著:
陈华文:《文化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9月
陈华文:《婚姻习俗与文化》,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5月
陈华文:《汉族风俗史》(第二卷),学林出版社,2004年12月
张根福:《抗战时期浙江省人口迁移与社会变迁》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12月
卢福营:《农民分化过程中的村治》,南方出版社,2000年6月
郑祥福:《科学的形象》,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5月
3.部分课题:
陈华文:“吴越丧葬文化”,九五省规划课题,1.3万元。
陈华文:“婚姻与文化”,杭州现代文化工作室,横向课题,5万。
陈华文:“浙江民间丧葬信仰文化研究”,2005省规划办课题,2万。
陈华文:“浙江民民俗史”, 浙江文化研究工程课题,2万。
张根福: “抗战时期东南地区人口迁移与西部开发” , 2003国家社科基金,7万。
张根福:“抗战时期浙江省人口迁移与社会影响”,2005浙江文化研究工程课题,2万。
张根福:“古代浙北平原经济开发对环境变迁影响研究”,2003浙江省哲社规划办项目,1万。
卢福营:“农村干部培训与中国农村社会发展”,横向课题,1万。
卢福营:“村级治理体制变迁与民主政治建设——以浙江省经验为例”,华中师大中国农村问题中心项目,2万。
卢福营:“农村基层政治生活中的派系矛盾研究” , 2003浙江省社科联项目,0.3万。
卢福营: “四类村庄社会分层的个案比较研究”, 浙江省社科规划重点项目,1.5万。
郑祥福: “认知主义科学哲学研究” , 浙江省教育厅课题,0.5万。
吴伯田:科技哲学与当代重大人文社会问题研究,2005省规划办课题,1万。
宣炳善:“浙南地区殡葬改革与新丧葬民俗现象”,2003浙江省教育厅课题,0.5万。
周志山:马克思和谐社会思想研究 2005省规划办课题,1万。
许放明:“城市家族关系微观研究”2004年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1万。
张兆曙:“代际职业流动、财富继承方式与浙江农村私营企业的代际发展”,2004年18、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1万。
陈向义:“以人为本的发展观研究”2004年浙江省社联课题,0.3万。
4.部份获奖情况:
陈华文:《民俗文化学》,浙江省教育厅2000年哲社三等奖。
陈华文:《丧葬史》,省第十届(2002年)哲社优秀成果著作类三等奖
陈华文:《雪球--汉民族的人类学分析》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七届(2002年1月)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
卢福营: 《个私经济发达背景下能人型村治》,省第二届(2001年)青年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卢福营:《转型时期的大陆农民分化》浙江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奖三等奖。(2001年)
卢福营:《农民分化过程中的村治》浙江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奖二等奖。(2002年)
郑祥福:《范•弗拉森与后现代科学哲学》浙江省第九届(2001年)哲社优秀成果一等奖。
郑祥福:《科学的精神》(个人译著)浙江省第十届(2002年)哲社优秀成果专著类二等奖
张根福:《抗战时期浙江省人口迁移与社会影响》,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一等奖(2003年)
张根福:《抗战时期浙江省人口迁移研究》,浙江省教育厅二等奖(2003年)
第四,民俗学研究中心自成立以来积极开展各种社会活动,产生了重要影响。浙江师范大学社会学民俗学研究中心与中国民俗学会、浙江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于2004年4月18至21日在浙江师范大学举办了题为“民俗、民间文化与保护开发”的全国学术研讨会,与会代表就民俗、民间文化的保护开发以及其他民俗学、民间文化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研讨,取得了一批有意义的学术成果。
首先、对民俗、民间文化保护的理论思考与政策应对。中国民俗学会理事长刘魁立教授提交的论文《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整体性原则》,从四方面阐述了文化遗产保护问题:一、不能将具体文化事象从它的生存环境和背景中割裂出来进行保护,否则就会切断民间文化自我更新的能力。既要保护文化事象本身,也要保护它的生命之源。二、应该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的发展,不能将之视为过去文化的遗留物。三、保护过程中应关注和尊重蕴含其中的文化价值观。四、注意保护过程中各方利益的协调。中国民俗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城镇民俗保护发展与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陈勤建教授则从实际的民俗文化保护经历出发,指出目前民俗学学者只参与了前期的策划,而没有参与到真正的规划过程中去,所以民俗民间文化保护总是偏离了学者的学术论证与设想。上海社科院蔡丰明研究员论述了上海城市民俗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以及存在的问题,如文化保护自觉意识不强烈,包括许多民众与官员自身对民俗文化保护理解不够,认为传统文化保护与现代化相矛盾、保护过程缺乏科学规划、资金投入不足、立法制度不严、宣传力度不够等问题。中国民俗学会常务理事徐华龙则在发言中讨论了上海都市民俗文化走向衰亡的原因。杭州师范学院的顾希佳教授提交的《当前民间文化保护的民俗学思考》一文,则就保护遗产与发展经济关系的处理;保护遗产与文化创新;普查与学术研究不能割裂开来等问题进行了阐释。温州师范学院的邱国珍教授以畲族盘瓠信仰为例讨论了知识分子在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中的双重作用问题。赖施虬则以《永嘉林杭村民俗资源的开发利用》为题讨论了温州永嘉县偏僻落后的小山村在民俗专家提供的思路下山水资源与民俗资源得到合理开发,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景点的成功个案。何红一教授的《中国南方民间剪纸的历史、现状与开发价值研究》的论文就南方的剪纸文化及其开发问题进行了全面的阐释;何颖提交了《全球化背景下民族民俗文化可持续发展的思考》论文,认为可持续发展也是对民族民间文化的一种反思。
其次、当下民俗、民间文化现象的调查与研究。中国民俗学会常务理事,浙江师范大学社会学民俗学研究中心主任陈华文教授以浙江省武义县部分村落“水口树”文化的调查为例,论述了水口树这一传统的民俗民间文化与当下环境保护理论和意识的一致性,认为保护与开发民俗民间文化必须顺其自然,在保证生存传统不被破坏的情况下才是有价值的。浙江师范大学宣炳善博士提交的《2000年榕江县计划乡加去村苗族鼓藏祭祖节调查报告》,是其《金华斗牛研究》的继续,在比较春秋时期中原一带华夏族的上层社会的尸祭礼俗的基础上,对苗族的祭祖民俗进行了调查记录,并就苗族祭祖中的鼓藏头与上古的“尸”的类似的形式进行了研究。北京师范大学陈子艾教授提交的论文《古梅山桐山区域是蚩尤部族世居地之一:湘中山地蚩尤信仰民俗调查》中通过实地调查,结合古史、民族志、道教梅山教、师公经书等资料认为北宋开梅山时的梅山苗族、瑶族居民,是上古蚩尤部族的嫡裔,古梅山峒区域是上古蚩尤部族的世居地之一。上海大学田兆元教授的《上海城乡的禁忌、仪式与社会转型》对上海的两个个案进行了历时性的分析,同时结合宝鸡的炎帝会个案进行平行比较,从而考察了乡村信仰的辐射力问题。深圳宝安党校的曾祥委教授在《盘古探源》的论文中通过大量田野作业证据,揭示盘古神话之根在瑶族,古老的源头则在东夷。浙江师大的黄敏辉则通过自己对浙北、浙中的现有诸村镇寺庙的调查,探讨了目前寺庙出现的新功能,以及寺庙与当前民众生活的关系,并分析了两地寺庙存在的消长的原因。另外,刘锡诚教授提交的《乡土研究的先驱——董作宾〈看见她〉研究及其他》,蒋明智教授提交的《龙母信仰的历史演变——悦城龙母信仰研究之三》等论文则从不同视角研究了相关的民俗、民间文化问题。
再次、对民俗学理论本身的探讨。中国民俗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师范大学刘铁梁教授从重温何为民俗的学科传统话题入手,强调民俗学要直接阅读生活,而不是用精英的文献来阐释。在阐释民俗的过程中,要老老实实了解民众的心理,而不是教育民众,要让创造民俗的民众也有发言的机会。他认为民俗的阐释就是民俗碎片的有机联系。在此基础上,刘铁梁提出了实验民俗志撰写的理论设想,主张标志性的文化统领式的新民俗志的撰写理念。集美大学的夏敏教授则通过追问什么是田野入手,强调以往的民俗学重视民俗描述,现在则更应重视民俗的传播,特别在全球化时期,民俗学应调整其思路并不断扩展研究领域。会议期间,与会学者还去金华雅畈镇铜山斗牛场考察了金华民间斗牛民俗,到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村武义县的郭洞考察民居民俗及其保护开发,感受浙江金华神秘而厚重的民间文化。著名民俗学者刘锡诚、乌丙安、董晓萍、高丙中、萧放等人,虽然不能莅会,但他们都发来了热情洋溢的贺信,对学术会议的召开表达最诚擎的祝贺。
本中心继续购置社会学民俗学专业图书,鼓励中心人员外出学术交流与进修,与外校的相关社会学、民俗学研究机构保持良好的学术联系,不断提高学术层次。
历任负责人及任职年限
正职:
姓 名 职 务 任职年限
陈华文 主 任 2002.10至今
副职:
姓 名 职 务 任职年限
张根福 副主任 2002.10至今
来源: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链接:
http://rw.zjnu.net.cn/kxyj/more_info.asp?id=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