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推介民族文化应尽力保持其原真性

推介民族文化应尽力保持其原真性

                                       推介民族文化应尽力保持其原真性
                                                   来源:中国民族报      作者:陈廷亮

  
                                             
  在推介和宣传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时候,一方面要展示其精华,另一方面必须保持其原真性。大众传媒在推介和宣传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时候,尤应注重保持其原真性,真正做到娱乐性与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原真性的有机统一。

  三峡大学武陵民族研究院土家族研究中心教授

  10月18日和25日,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CCTV—3)“舞蹈世界·舞动中国”栏目第37、38期连续播出了由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推介的“土家族舞蹈的欢乐”节目。该节目以土家族摆手舞为主线,对土家族传统文化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展示。这对于宣传土家族传统文化艺术,让世人了解土家族民俗风情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令人遗憾的是,呈现在广大电视观众面前的这台节目虽然娱乐互动性很强,但其中对土家族传统文化的解读却存在着许多问题,背离了土家族民族文化的原真性,甚至是对土家族文化的曲解和误读。

  土家族主要聚居在湘鄂渝黔四省市交界处,是一个勤劳智慧、能歌善舞的民族。千百年来,土家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了瑰丽多姿的民族民间舞蹈艺术,摆手舞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舞蹈,也是土家族人民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

  据汉文文献记载,土家族跳这一舞蹈时,动作多以双手摆动为主,故名“摆手舞”。在土家语中,“摆手舞”则分别被称为“叶梯嘿”和“舍巴日”。其中,“叶梯嘿”就是汉语所说的“大摆手”,是“敬神之舞”,所祭祀的主神是八部大王,舞蹈主要反映土家先民的来源及其辗转迁徙、开疆拓野、英勇杀敌等内容,多为数寨(村)联合举行,规模较大;“舍巴日”就是汉语所称的“小摆手”,主要是艺术地再现和模拟土家族农耕、狩猎生活的场景,所祭祀之神是彭公爵主或某一姓氏的祖先,一般以一个自然村寨或一族一房人为单位举行,规模相对较小。一般在过大年之后,土家山寨男女老幼便身穿节日盛装,齐集摆手堂或神堂前,在“梯玛”(土家族民间职业巫师)或掌坛师的引导下,先祭祀祖神,然后“男女相携,翩跹进退”,唱起雄浑的摆手歌,跳起缠绵的摆手舞。土家族摆手舞的基本动作来源于土家族的日常生产生活,有“单摆”、“双摆”、“回旋摆”3种。动律特征可概括为“顺拐”(即摆同边手出同边脚)、“屈膝”、“下沉”(即重拍落地)、“颤动”8个字,舞蹈节奏多为2/4拍。传统的舞蹈语汇有百余种,但许多都已经失传。

  摆手舞在远古时代就已出现,明清之际最为盛行。但是,清末至民国之际,由于兵连祸结,民不聊生,加上统治者推行民族歧视政策,土家山寨千人共舞的盛大场面已经很难见到了。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抢救、挖掘、保护、传承工作,许多濒临灭绝的珍贵的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抢救和保护,土家族摆手舞也于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由于土家语日益濒危,民间艺人相继辞世,如今土家山寨能用土家语演唱摆手歌、真正会跳摆手舞的人已经越来越少了。于是,在一些旅游景点、节日庆典甚至电视传媒上就出现了令人眼花缭乱、啼笑皆非的“摆手舞”。

  在“土家族舞蹈的欢乐”节目中,就出现了许多对土家族摆手舞的误读,在此仅举6个例子。

  误读一,“劳茨塔”(照太阳)的动作被“专家”解释为“螃蟹上树”,那个本来是“照太阳”的手型也被说成是“螃蟹的脚脚”。且不说“螃蟹上树”绝非摆手舞的动作,就常识而言,螃蟹乃水生动物,何能上树?

  误读二,节目中两位“摆手舞老师”把摆手舞的“单摆”、“双摆”简单地解释为伸一只手就是单摆,伸两只手就是双摆。其实,所谓“单摆”、“双摆”、“回旋摆”,是指跳摆手舞时根据不同的舞蹈语汇、动作和摆手锣鼓的不同节奏形成的不同动作形态。

  误读三,有位舞蹈老师把摆手舞中的一个代表性舞蹈动作“软巴打几或戊打几”(水牛打架或黄牛打架)重新取名为“斗牛腿”,还教观众和主持人学着跳。其实,摆手舞中的“软巴打几或戊打几”就是土家人模仿牛打架的动作,属于“回旋摆”的一种。笔者曾采访过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土家族摆手舞传承人)田仁信老人,他曾对这一动作进行过表演和解释。

  误读四,主持人手持的八宝铜铃被说成是摆手舞的道具。八宝铜铃是“梯玛”在做法事时使用的一种道具。长期研究土家族梯玛神歌的已故学者龙泽瑞先生在其著作《牛角里吹出的古歌——梯玛神歌》一书中,对八宝铜铃是这样解读的:“(八宝铜铃)系男性崇拜的遗迹。其铃八颗,分置于50公分的木头两端,并加各色布绺,看来格外美观。值得注意的是,该八颗铃中,只有七颗有子,象征男人的两颗眼珠、一颗心脏、两颗肾脏、两颗睾丸。余下那颗无子的空铃,留给梯玛装财装喜。可是截至目前,梯玛的八颗铜铃只有六颗了,其余两颗何去?送给了傩愿老司一颗,苗老司一颗。”“梯玛”在做法事时,一手摇铜铃,一手摇司刀,口唱梯玛神歌,不停跳动,谓之“八宝铜铃舞”。

  误读五,被“改编”的群舞叫“摆手裸噶尼”。“摆手裸噶尼”该如何解释?“摆手”是汉语,“裸噶尼”是土家语,是丈夫对妻子的专称,翻译成汉语就是“老婆”的意思。“裸噶尼”是丈夫对妻子的专称,因此土家人是不能随便称呼别的女人为“裸噶尼”的。“摆手妻子”或者“摆手婆娘”这样的称呼,对土家族女性而言显然有失尊重,因此,真要给这个群舞取个名字的话,叫“舍巴裸干迭”(摆手女人)或“舍巴必优迭”(摆手姑娘)更为合适。

  误读六,一床“有一百多年”历史的“西兰卡普”图纹的含义是“八部大王”。“西兰卡普”是土家语,意为“土花铺盖”,是土家织锦中的奇葩。土家织锦的图纹十分丰富,可分为动物鸟兽类、植物花草类、生活器物类、天象地属类、文字装饰类、几何勾纹类及吉祥综合类等六大类。但无论哪种类型的图纹,都从未有八部大王的图纹,因为八部大王是土家人心目中的远古祖神,是被供奉在神龛上或舍巴堂中的,如果把自己民族的祖先神随意作为织锦图纹,那是对祖先神的大不敬。

  从“土家族舞蹈的欢乐”节目中的几处硬伤可见,许多瑰丽多姿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长期“养在深闺人未识”,需要大众传媒进行宣传和推介,以使更多的观众和听众了解它们,但是,在推介和宣传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时候,一方面要展示其精华,另一方面必须保持其原真性。什么是“原真性”?阮仪三先生在《城市遗产保护论》一书中是这样定义的:“本义是表示真的、而非假的,原本的、而非复制的,忠实的、而非虚伪的,神圣的、而非亵渎的。”可见,原真性是衡量民族民间传统文化遗产的表现形式和文化意义内在统一程度的重要标准。民族民间传统文化需要在保护与传承中不断创新和发展,如果脱离历史胡编乱造使其变味走样,在创新过程中把它原有的文化基因也改变了,那就改变了它的真实性和原义性,也就使多姿多彩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失去了“活化石”的价值和独特的文化内涵与艺术魅力。如果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原真性内涵不甚了解,就会对其文化内涵进行随意的解读。大众传媒在推介和宣传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时候,尤应注重保持其原真性,真正做到娱乐性与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原真性的有机统一。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宗教网

TOP

同意!支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