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人口迁移理论的跨学科应用
袁政
光明网 刊发时间:2009-11-07 08:00:00 光明日报
如所周知,人口学学科理论体系的建设,大量汲取了经济学、社会学、统计学等其他学科的相关理论和方法,逐步形成了现代人口学理论和方法体系。由此启发了我们两点思考:其一,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研究的事物,其决定因素是人,人对于地球上各种事物的支配程度越来越高,使得许多事物在一些方面表现出很大程度的“人格化”特征。一些经济、社会的运动、变化具有类似人口运动与变化的特征,因而可以运用人口学的理论与方法去认识、分析这些事物的运动与变化。其二,过去主要靠从其他学科汲取养分而成长的人口学理论,在某些认识点上也可以对其他学科尤其是经济学、社会学反哺,即用人口学的理论与方法去认识、分析一些经济、社会现象。
用人口迁移理论分析经济事物的空间运动
人口迁移理论研究的鼻祖是莱文斯坦,他曾根据1881年英国人口普查中有关人口出生地和居住地的资料发表了《人口迁移的法则》一文。1889年他又根据欧洲20多个国家的资料,发表了另一篇同名文章。他的人口迁移法则集中体现在这两篇论文之中,其要点如下:
人口迁移与距离:人口迁移受距离的影响。通常,人们倾向于短距离的迁移,长距离的迁移只是移向大的工商业中心,离中心越远,迁移人口越少;
人口迁移呈分级递进的特征:大的工商业中心吸引邻近城镇的人口迁入,而后者留下的空缺则由更远的乡村居民迁入填补,如此形成整个社会的迁移全景。反过来,当大城市人口向外扩散时,也是由近及远,逐步外推;
迁移流与反迁移流:每一个人口迁移的迁移流(由同一迁移出发地到同一迁移目的地的一批迁移者)都具有一个相反方向的反迁移流,二者同时并存;
技术发展与人口迁移:运输、交通工具及工商业的发展使人口迁移呈现增加的趋势;
人口迁移以经济动机为主:虽然税收、气候、地理环境等因素是促使人们迁移的重要原因,但人口迁移的最重要原因仍是经济因素。人们为改善生活条件而进行的迁移占全部迁移的绝大多数。
尽管莱文斯坦的研究还比较粗略,但这并没有抹杀其理论的开创性意义。在现代投资区位选择过程中,一些经济事物的运动规律性与莱文斯坦法则概括的人口迁移法则具有高度的相似性,因此,我们可以用莱文斯坦概括的人口迁移法则来分析某些现代企业投资的区位选择过程。即,我们可以利用莱文斯坦人口迁移法则来演绎分析现代企业投资的区位选择过程。这就是,投资决策者与投资地点之间存在着距离反比规律,即社会经济事物的空间运动往往倾向于短距离,投资决策者与投资地点之间的距离越远,这种投资活动越少;城市作为一定区域的多区位中心,所吸引的社会经济事物的向心性空间运动存在一定的层级性特点,小城镇往往更多地吸引周边农村的社会经济事物;某级中心地往往更多地吸引腹地内次级区域的社会经济事物;反向的类似活动也存在,高级中心地的向外投资往往倾向于选择次级中心地;技术发展为社会经济事物增添了“翅膀”,使社会经济事物空间运动越来越普遍,越来越频繁;虽然以社会动机、政治动机、情感动机、个人名誉动机为主的也不少,但总体而言社会经济事物的空间运动以经济动机为主。
用人口迁移中间障碍模型分析资本的区域流动
根据德国学者李(Lee)的解释,影响迁移的因素包括四种,即迁出地因素、迁入地因素、中间阻碍因素和个人因素。四种因素之间关系的分析框架称为人口迁移的中间障碍模型。该模型可用于资本区域流动的分析:社会经济事物的空间运动过程(如投资行为)也存在迁出地因素(挽留或排斥)、迁入地因素(引力或潜入门槛阻力)、中间障碍因素(迁入地与迁出地之间的距离、信息、制度与政策性摩擦等等)、个人因素(投资决策者的个人影响或迁入地与迁出地的某地方领导)。
人口迁移推拉理论在投资区位选择中的推演
简单地说,人口迁移的推力拉力理论认为,迁移行为发生的原因是迁出地与迁入地的推力(或称排斥力)和拉力(或称吸引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德国学者李(Lee)于1965年完成的人口迁移推力拉力理论可以分为四个方面:影响迁移的因素;迁移量;迁移的流向;迁移者的特征。
上述理论有助于我们认识社会经济事物空间运动的推拉规律,如香港的一些企业向内地的迁移、珠江三角洲的一些企业向西部的投资。在香港的一些企业,一方面受到当地优惠政策、卓越的投资环境的“拉力”,但也受到当地劳动力成本高、土地价格昂贵等因素的“推力”,二力之合:F1=f1(拉)-f1(推);中国内地的改革开放、廉价的土地与劳动力资源,对香港企业形成“拉力”,而劳动力素质低、生产的软环境仍有待进一步完善等等则成为“推力”,二力之合:F2=f2(拉)-f2(推)。当F2>F1时,港资源源不断
地流入内地;原来由香港迁入深圳、东莞等地的一些企业,在一定的政策环境等影响下,开始产业梯度转移,迁入我国中、西部地区等等。
人口迁移新理论——社会网络链式迁移理论与区域招商
爱森斯坦是连锁迁移研究的先行者,他将影响人口流动行为的宏观要素归结为国家、市场和社会网络。“国家”通过制度和政策设定和对一些基本资源的控制,从而划定人们可能的行为领域。“市场”领域则已被广泛证明,它的价格、利益比较机制是现代社会中一般人口流动的决定因素。“社会”是各种经由长期的共同生活而沉淀下来的“关系网络”,包括作为流出地的农村,因亲缘、地缘结成的关系、流动者内部结成的关系,以及在二者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更复杂的网络(结构)。我国现代农村劳动力流动具有显著的社会网络特征。
人口社会网络迁移理论对区域招商过程的理论指导是:类似于人口迁移中的社会网络链式迁移模式,现代经济事物空间运动存在同样的运动规律。例如,在我国广东等地总结出的“以商招商”、“以资引资”等招商引资经验就是对经济事物(厂商、投资等)空间运动过程中类似人口社会网络链式迁移现象的经典总结。
通过分析我们看到,经济事物空间运动与人口迁移在一些场合中具有一定的、共同的运动规律,我们可以利用人口学迁移的理论与方法去分析、研究这些经济事物的空间运动和变化,同时也开拓人口学研究的新视野、放大人口学的学科价值,为人口学开辟新的、更为广阔的用武之地。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行政管理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