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第一届两岸非物质文化遗产月今晚在台北首度登场

第一届两岸非物质文化遗产月今晚在台北首度登场

第一届两岸非物质文化遗产月今晚在台北首度登场

       你好台湾网台北11月7日消息(记者 陈伟健 李晓奇)“国风――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场演出”今晚(11月7日)将在台北中山堂隆重登场。这是由中华文化联谊会和台湾沈春池文教基金会主办的“守望精神家园――第一届两岸非物质文化遗产月”系列活动之一。




    中国艺术研究院张善庆副院长和台湾沈春池文教基金会秘书长陈春霖分别代表主办方致辞(你好台湾网 陈伟建 李晓奇 摄)


两岸人士共同祝愿第一届两岸非物质文化遗产月圆满成功(你好台湾网 陈伟建 李晓奇 摄)


  今晚演出的是12项节目由150余位演员,演员年龄从12岁到72岁不等,其中每个项目都有大陆“国家级传承人”献艺,包括蒙古族高亢起伏的长调民歌和能同时唱出不同音调的呼麦,彝族歌夹对白的“海菜腔”,藏族的果卓舞,已有600余年历史的昆曲艺术,泉州的提线木偶,朝鲜族的农乐舞,侗族大歌,苗族的芦笙舞,新疆维吾尔族的木卡姆,和来自陕西的华陰老腔等。这批节目精选于大陆4批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和第一、二批大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经典项目,不仅其原生地区分布极广,而且艺术性和观赏性极高,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传统精神。


侗族大歌(你好台湾网 陈伟建 李晓奇 摄)

来自云南的彝族姐弟李怀秀、李怀福表演“海菜腔”(你好台湾网 陈伟建 李晓奇 摄)

    四个蒙古族小伙子表演的长调、呼麦和马头琴也是精典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你好台湾网 陈伟建 李晓奇 摄)


呼麦的演唱就是这样陶醉(你好台湾网 陈伟建 李晓奇 摄)


  据主办方介绍,在本届两岸非物质文化遗产月期间,除“国风――专场演出”,主办方还将举办有“根与魂――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展”和“保护、传承、弘扬――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构成“守望精神家园――第一届两岸非物质文化遗产月”系列活动。主办方表示,这是两岸恢复往来20多年,规模最大、等级最高、持续时间最久的一场文化盛会。


中央台记者陈伟建采访总导演田青(你好台湾网 陈伟建 李晓奇 摄)


        一场文艺演出的记者会难得看到受到媒体如此热情关注的场面(你好台湾网 陈伟建 李晓奇 摄)

  在为期一个半月的“第一届两岸非物质文化遗产月”期间,将在台北市、台北县和台中市、台中县演出5场,全部免费邀请台湾民众观赏,共享中华殊荣。





本文来源:你好台湾网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