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晓辉:《现代性与民间文学》
《现代性与民间文学》
作者: 户晓辉
基本信息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ISBN:7801902505
·条形码:9787801902504
·版本:1
·装帧:平装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全面反思现代民间文学或民俗学理论和方法的“学术史论”性质的著作。作者用现象学的方法悬置了历史上作为学术研究对象的客体,重点以“民”或“民俗”这一核心概念为主线,探讨了中外民间文学话语的现代性特征,又以精神分析与现代民间文学话语在现代性语境中的发生为切入点,讨论了现代学术在方法论和对象建构方面共同体现的现代性原则。因此,本书也是作者立足跨文化对话的立场对国际民间文学或民俗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所做的理论思考和学术史的梳理。
读者对象:文学特别是民俗学研究人员及该专业的大学生、研究生。
作者简介
户晓辉,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国际民俗学者组织(FFN)通讯会员。专著有《岩画与生殖巫术》(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3)、《地母之歌:中国彩陶与岩画的生死母题》(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中国人审美心理的发生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等;译著有《审美的人》(商务印书馆,2004)等。
后记
本书是在我承担的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重点课题《民间文学理论与方法的跨文化对话——以阿兰·邓迪斯为个案对象》(2001~2003年)的基础上修改而成。
本课题最初的设想是把邓迪斯的理论和方法放在西方民间文学或民俗学研究的历史及当代背景中加以全面介绍和分析,试图以邓迪斯为个案,将重大问题突出出来,并与中国民间文学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形成比较和对话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中外民间文学研究相互隔膜的知识现状。但是,在后来阅读和思考的过程中,我的想法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我基本上放弃了原先以邓迪斯为个案进行中外民间文学理论和方法的异同比较和对话的想法,转而寻求现代民间文学或民俗学话语的深层脉络或问题域。当我不再把中国和外国看做A与B这样的实体,而是把它们看做现代民间文学或民俗学话语发生的不同场域时,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浮现了出来:即现代民间文学话语的发生与现代性的关系问题。民间文学或民俗学研究并不是古已有之的学科,而是在现代性语境中产生的文化体制现象。在很大程度上,现代民间文学或民俗学话语及其主要的范畴、概念和研究的理论范式都是现代性意向的建构之物。这就决定了此项研究必然要把理论研究与学术史研究结合起来,并且以新的思路来理解现代民间文学或民俗学话语的深层动力与本质特征。这样一变,课题的难度加大了,但或许更有理论意义和学术价值。
另外,本书也可以看做我的学术研究“转型”的一个产物或标志。近两年,我对自己以往的学术研究产生了怀疑,对自己似乎也越来越不满意起来。文学所乃至社科院有一种无形的学术氛围,像烤箱一样熏着我,使我有足够的“隐居”时间来检点自己的不足。对自己的怀疑和不满使我集中阅读了国外反思人类学的一些著作,但是,读着读着,我觉得自己的困惑和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而且自己在以前的研究中所做的反思(比如,对文人学者浪漫的民间观的警惕,对西方艺术概念的普适性的怀疑等等)也是不够彻底的。于是,在完成了课题之后,我集中时间读了胡塞尔,才有了一些茅塞初开的感觉。我与胡塞尔大概算不上是“相见恨晚”,因为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我就读过他的《现象学的观念》,但那时候真有些不知所云,所以也只能是见而未识。这大概正应了孙歌的一句话,“当不具备自身紧迫的问题意识时,知识永远是身外之物”。与此同时,我又重读了日本学者柄谷行人的《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一书,我一方面惊异于作者在20世纪70年代末就有如此的“ 彻悟”,另一方面也感到,我的这项研究虽然晚出,却与他有不谋而合之处。可以说,正是这些阅读使我的世界观发生厂变化,也让我对自己研究的对象、方法和目的有了越来越清楚的认识。因此,我在本书中运用现象学方法对现代民间文学或民俗学话语的反思有一个从自发到自觉的过程。我对胡塞尔的阅读以及对民间文学问题的思考才刚刚开始,这不是为了俗套的谦虚或者为了逃避可能到来的批评,而是为了表达一种感觉:即越读书越感到无知,也越觉得谦虚是发自内心的一种需求。
本课题从获得所重点项目立项,到我于2002年7月去芬兰参加第六届国际民俗学暑期培训班,并在赫尔辛基大学民俗学系和图书馆查阅资料,一直得到文学所学术委员会和科研处的支持。在写作过程中,我曾多次和吕微讨论有关问题,并且得到他的点拨。民族文学所的巴莫曲布嫫博士惠借了美国学者罗丝玛丽·莱维·朱姆沃尔特赠给她的邓迪斯纪念文集,爱尔兰民俗学家迪亚蒙德,奥吉里安还惠寄来新出的大著《定位爱尔兰民俗:传统、现代性、身份》 (Locating lrish Folklore:Tradition,Modernity,Identity)。本书的出版得到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的高丙中教授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的蒋寅研究员和吕微研究员的推荐,他们的赞誉为我今后的学术研究树立了一个标高,他们的批评意见在修改过程中多数已经得到采纳。另外,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的朱渊寿先生和文学研究所科研处的严平女士也提供了帮助。在此一并致以谢意!
户晓辉
2004年3月16日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