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你准备好了么?”——记徐杰舜教授在浙江师大文传学院的学术报告

“你准备好了么?”——记徐杰舜教授在浙江师大文传学院的学术报告

2009-9-30 8:31:45  来源:学工办

  (孙希如等)9月28日下午2点半,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人类学研究所教授、中央民族大学博士生导师徐杰舜教授,在浙江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与传播学院会议室,做了一次名为“人类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学术报告。


  本次报告由文传学院执行院长陈华文教授主持,全校民俗爱好者及民俗学专业师生积极参与。报告之初,徐教授详细介绍了自己与浙江师范大学的渊源,并高度评价浙江师范大学是“值得广大师生在这儿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好地方”。
  徐杰舜教授的报告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徐教授从四个方面详细阐述了人类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
  第一,“天下掉下来一个馅饼”。徐教授指出,韩国“江陵端午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成功,极大地刺激了国内民众和学术界,引起了国人的强烈反思。从而,国内开始意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紧迫性问题,引发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民俗学研究热潮。
  第二,“你准备好了么?”徐教授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温热”给中国民俗学导入了相当大的热量,但是作为民俗学者的我们“准备好了么”?答案是没有,徐教授认为,当前民俗学面临很大的学术困境。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缺乏理论准备。当代的民俗学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只是做了对民俗事项的分类,对作为民俗活动者的“人”的研究较少。其次,民俗学在方法论上也没有做好准备,仍需要广大民俗学者深入研究和不断探讨。


  第三,人类学可以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理论工具。根据上面所提到的问题,徐教授从人类学的视角提出了:人类学的学科定义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有天然的血缘关系;民俗学的人类学取向,决定了人类学可以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工具;人类学的理论特点,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具有积极价值;人类学的地方性知识,能够给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一种开放性的姿态;人类学对于弱势文化的研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的重要支持;人类学的田野作业研究方法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的显微镜和望远镜等六方面的观点。徐教授指出人类学本身所具有的普同性、整体性、整合论和文化相对论等特点,使人类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关系密切,借助人类学视角有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的发展。期间,徐教授还让其在浙师大任教的学生林敏霞博士根据自身田野作业的情况,从田野调查的实际出发做了实证补充。
  第四,传承人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徐教授非常重视传承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作用,指出传承人目前处于边缘和草根状态,认为应该提高传承人在民众中的地位。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首先要加大对传承人的保护,从学者、政府、企业等几个方面对传承人的地位给予提高和重视。
  第二部分,徐教授耐心回答了广大师生的问题。这些问题分别涉及传承人的保护、民俗文化的变迁与保护、田野作业、文化人类学理论的过多介入会不会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民俗学定性等几个方面,徐教授都一一给予了细致的回答。他指出民俗学对人类学的理论借鉴,只会促进民俗学的系统研究,不会影响其学科的独立性。


  最后,陈华文教授做了总结发言,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热这个“馅饼”不仅仅促进了民俗学的发展,更促进了民众对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同时,陈教授非常认同徐教授关于人类学的独特视角可以促进民俗学发展的观点,认为民俗学学者要在目前已有的理论体系下进一步完善,以促进民俗学的长远发展。
  整个报告持续3个小时,现场气氛极其热烈,给广大与会者留下了深刻的学术印象和宝贵的精神财富。

TOP

得以聆听,幸甚至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