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涛]重建中秋的浪漫与狂欢
发表在2007年09月5日 文汇报
●如今中秋节习俗似乎只有吃和团聚,未免跟大节的地位不相称。究竟如何过中秋节,特别是如何凸显其文化内涵,近些年来人们已经议论很多。认真考索中秋节的历史,我们不由得发现,古代的中秋节不仅过得热闹隆重,而且充溢着浪漫格调与狂欢精神,其浪漫格调与狂欢精神是由月、酒、乐、诗、神话造就的
●传统之所以为传统,就在于它随时会给我们以新的启迪。与其他传统节日相比,中秋节的节日象征符号数量尤多,其历史文化内涵也尤为深厚。可以说,中秋节的纪念物比西方最热闹的节日圣诞节还要丰富、浪漫。经过对传统习俗的合理吸收、改良和创新,我们本土的中秋节在浪漫、轻松、有趣等方面一点儿也不比洋节逊色
●追溯历史可知,我们的中秋节不仅有小规模的欢庆方式,还有在公共场合举行的大型游艺活动。要繁荣中秋节习俗,加强中秋节习俗的娱乐性和公共性,有关部门应该组织好较大型的中秋欢庆活动。当然,要使人们有时间准备、参与这些节庆活动,给中秋节以公假是很有必要的
现在的中秋节差不多快被我们过成了月饼节和团圆节。本来这两样也挺好,但是只有这两样就显得单调和沉闷了。一般大型的节日都会有丰富热闹的习俗,如果活动很少的话就说明这个节日呈现衰微之象了。说起来中秋节算是传统上的第二大节,可是习俗只有吃和团聚,未免跟大节的地位不相称。对于这点,我们应该有足够的警醒。
究竟如何过中秋节,特别是如何凸显其文化内涵,近些年来人们已经议论很多。可在经历了那么多的反思之后,似乎很有必要再回过头去梳理一下中秋之传统精神。毕竟,传统之所以为传统,就在于它随时会给我们以新的启迪。认真考索中秋节的历史,我们不由得发现,古代的中秋节不仅过得热闹隆重,而且充溢着浪漫格调与狂欢精神。
中秋节的浪漫格调与狂欢精神是由月、酒、乐、诗、神话造就的。中秋节本来起源于“赏月”。唐朝是个特别爱好月亮的时代,从唐朝初年就形成了在月色最好的八月十五赏月的风尚。这个风尚首先是在文人、富家、官员等上流社会兴起的。到了中晚唐,中秋节已经是一个以赏月为中心习俗的全社会的节日了。当然,赏月一般不是独赏,而是全家聚集在一起,或者跟好友同僚一起,这就附带着“团聚”的习惯了。如果月圆之夜离乡在外,就会有游子思乡之情,感慨月圆人不圆了,由此催生好多中秋思乡的诗词。但是团聚成为中秋节的第一主题却是明清以后之事。宋代,中秋赏月的风气达到了高潮。南宋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以回忆的方式记述北宋汴京的繁华景象:“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由此可以想象,那时的节庆必定有一种普遍的闲雅风度和亲近自然的情怀。
当然,赏月不是一味地仰头望明月,那样不仅有点傻呆呆,脖子也会累得受不了。赏月是与美酒、音乐、诗词以至舞蹈伴随的。《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节之前,各酒店都卖新酒,重新装饰门面、打扮彩楼,用竹竿挑出画着醉仙的旗子。街市上人人争相饮酒,到午时未时之间,各家酒店的酒就都卖光了,纷纷扯下招幌。晚上人们通宵赏月、游玩,到处是丝竹之声。孩子们在街头通宵嬉戏。夜市人声鼎沸,直到天亮。宋代吴自牧的《梦梁录》也记载,此夜金风送爽,玉露生凉,丹桂香飘,银蟾光满。即使那些住在陋巷破屋的贫穷人家,没钱买酒,把家里东西典当了也要换些酒来。这晚街上的商铺一直开到五更,玩月的游人在市面上络绎不绝。看这两段描写,可知宋朝时期的中秋节之隆重,简直是“全民狂欢”。
唐宋时期的中秋节还有着浓郁的诗意氛围。对月作诗本身就是中秋习俗之一。检索全唐诗,唐朝流传下来的八月十五赏月诗共111首。写赏月诗最好的、最有名的当然是李白了,他甚至被称为“月亮诗人”。他又是“醉仙”,其赏月佳作都是在醉醺醺的状态下吟出的,正是美酒与月光的结合才给后人留下“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妙句。宋代也有很多吟咏中秋月色的诗词,特别是写中秋节的词艺术成就很高。在《全宋词》中收有中秋词210首,其中标有“中秋”字样的就有178 首,其内容大多描写月色、思乡、思亲,其中常提到嫦娥、玉兔、蟾蜍、桂树、月宫、琼楼等。宋代写赏月诗最好的是苏轼,他有中秋词三首,都是名作,其中《水调歌头》最为脍炙人口:“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在此诗序中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饮酒后的极度狂放成就了这首咏月词的浪漫欢畅。
中秋节俗的功利性内容在明清之后显著增强了,贵人伦、重亲情的主题逐渐突出,而唐宋时期那种赏月的浪漫抒情氛围、痛饮美酒的狂欢精神衰退了。自明代中秋节的主要习俗演变为团聚和拜月之后,中秋节的浪漫格调就主要由月亮神话、月宫传说所奠定和维系。在唐宋中秋节形成并兴盛的同时,此前传了千百年的月亮神话、月亮传说等就跟中秋节联系在一起,并且生出了许多新的传说,如吴刚伐桂、唐玄宗游月宫、杨贵妃赏月、李白捞月等。这些神话传说已经流传、积淀为民族文化根基的构成部分,并且造就了中秋节的主要象征符号或者说特色元素:月宫、月饼、嫦娥、玉兔、桂树、桂花等。
与其他传统节日相比,中秋节的节日象征符号数量尤多,其历史文化内涵也尤为深厚。可以说,中秋节的纪念物比西方最热闹的节日圣诞节还要丰富、浪漫。经过对传统习俗的合理吸收、改良和创新,我们本土的中秋节在浪漫、轻松、有趣等方面可以做到一点儿也不比洋节逊色,比如有些纪念物就有足够的潜力被打造成对青少年有吸引力的中秋节日符号。
追溯历史可知,我们的中秋节其实曾经是具有轻松浪漫的风格和诗意抒情的氛围的,不仅有饮酒、赏月、赋诗等小规模的欢庆方式,还有在公共场合举行的大型游艺活动,比如在街市上举行的通宵达旦的灯会、夜市等。即使在今天,各地仍然有许多轻松有趣或声势浩大的游戏娱乐活动,如舞狮、舞龙、玩灯、游园、观潮、竞技、放烟花、文艺表演等。但是总体而言,在我国的大部分地方,中秋节习俗主要是在各自家庭举行的团聚、宴饮等活动,在公共场合举行的欢庆游艺活动太少。要繁荣中秋节习俗,加强中秋节习俗的娱乐性和公共性,有关部门应该组织好较大型的中秋欢庆活动,除当地特色习俗之外,一般地方可以组织或鼓励一些活动,如大型中秋文艺晚会,在公共场所举行的赏月活动、咏月诗文朗诵活动,夜市(包括出售中秋纪念物、特色小吃等),大型的联欢、表演、游戏娱乐活动,灯会、舞火龙、舞狮子、踩高跷等传统游艺项目,天文科教活动(包括提供器材以夜观天象)等等。当然,要使人们有时间准备、参与这些节庆活动,给中秋节以公假是很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