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宋颖]民俗宗教的复合形态

[宋颖]民俗宗教的复合形态

民俗宗教的复合形态

──“西塞神舟会”调查报告

  宋颖



  [摘要]神舟会,狭义上指湖北黄石西塞山区道士洑村的一个民间组织,广义上指由该组织牵头在每年阴历四月初八到五月十八所进行的为期长达40天的民间祭祀活动。“西塞神舟会”是其申报为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时的政府定名。本文通过对湖北省黄石市“西塞神舟会”的相关仪式、历史沿革及相关情况的田野考察,试图从民俗学和文化研究的角度来把握其仪式内涵、文化价值和社会功用,进而探讨其作为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以及它所面临的现实危机。

  [关键词] 西塞神舟会;民俗宗教;端午;非物质文化遗产



  “西塞神舟会”作为鲜活的“大端午”形态,在2005年中国文化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普查与国家级和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代表作名录体系的建设过程中,曾被申报为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由于对其祭祀成分的争议,它并未出现在2005年12月31日由文化部公示的501项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单中。然而,它却于2006年6月2日通过评审,与“屈原故里”的秭归端午习俗、“屈原自沉处”的汨罗江畔端午习俗、纪念伍子胥的苏州端午习俗等,并列成为“端午节”的重要内容,成为中国人端午习俗的重要“代表作”。在此次名录增补中,原来单独立项的端午节与秭归、汨罗、苏州的端午习俗,也同时被合并在“端午节”一项内。我们有理由认为,西塞神舟会之所以能够以“端午节”之一地方类型的形式,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名录,当与近年来韩国江陵端午祭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动向及其在国内引起的强烈刺激与社会反响有一定的关联。{1}

  对于西塞神舟会的认识变化以及对中国端午节“代表作”的调整,引起了我的关注。为此,我于2006年6月9日至13日(阴历五月十四至十八日)前往湖北省黄石市,对西塞神舟会的仪式、历史沿革及其相关情况做了一次初步的调查,本文以此次调查所获得的资料为依据,试图从民俗学和文化研究的角度,来把握西塞神舟会的仪式内涵、文化价值和社会功用,进而探讨其作为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和今后的保护及其可能面临的各种现实问题。

  西塞神舟会仪式的诸阶段

  “西塞神舟会”,在当地被称为“龙舟会”或“神舟会”。当地政府的文化部门和宣传部门,在申报时加上了地域名称,于是,“西塞神舟会”便成了它作为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正式定名。“神舟会”,在狭义上讲,是指湖北黄石西塞山区道士洑村的一个民间组织,它有据可查的历史已有百余年,目前有40余位成员,都是常住本地的居民。在广义上,它又是指由该组织牵头,在每年的阴历四月初八到五月十八日期间所进行的为期长达40天之久的民间祭祀活动。整个祭祀活动包括送本子、扎匠进场、龙舟开光、搭戏台、请菩萨、游街、闹船、神舟下水等多个步骤。活动期间,通过道士打醮将龙舟和菩萨神圣化,并借助谨严有序的祭祀仪式,祈望神明能够带走令人不安的污秽、病痛和灾殃,为人们提供心理慰藉,保障一方百姓的平安幸福。

  “送本子”是在阴历四月初八前三天,由神舟会组织派人到周边地区告知神舟会活动即将开始的信息。所送的本子都依次编号,收回来时上面记载着各处对神舟会活动的捐赠善款。这被叫做“村走”。

  三天后,便是“扎匠进场”,当天要摆所谓“进场酒”款待扎匠。扎匠会带来船上的总管“黑爷菩萨”,并开始在屈原宫扎制长7米、宽2米、高达5米的龙舟和40位正神菩萨以及其他菩萨。龙舟用竹篾扎好主体结构,船体内再充塞草秸。其余的部分和菩萨都是用纸糊制而成。所有图样均由神舟会提供,它依据的是村民珍藏的自民国期间一直流传至今的图谱。

  五月初四晚上,要举行当地人所称的“点光”仪式,即为龙舟开光。65岁的SGZ{1}对我介绍说,龙舟见“火”了,才可以开始接受香火,菩萨也因此才有了灵光。这是由道士主持的为龙舟开光的仪式,它旨在赋予龙舟以神性,经此之后,龙舟便可以接受人们的香火祭祀,进而成为“神舟”。道士用点燃着的香,点破龙的喉咙,还要把一只公鸡的鸡冠子弄破,滴血在酒盅里,并依次在每个菩萨上蘸一点。

  2006年6月9日(阴历五月十四)早晨,我到达黄石市的西塞山区。走在长江大堤上,眼前的西塞山是当地的风景游览区。它南依90里黄荆山,北阻长江,占地约60公顷,海拔176.5米,自古是樊楚三大名山之一。这里曾是古战场、古城垒,也有不少古墓葬。主峰横阻江水,迫使江面陡然变窄,大堤右边的长江行流至此遇西塞山阻挡,遂迂山折流,呈“S”形,形成一大片回流区域,水势平缓,江面开阔,还有宽阔的沙滩。这里便是神舟下水的地点。大堤左边是神舟会的主要活动空间,有搭好的戏台和屈原宫。这活动空间向南延伸,就是面积近3平方公里的道士洑村。戏台和屈原宫是神舟会活动期间最重要的活动场所,也是具有特殊意义和价值的“文化空间”。

  位居东侧的戏台,是在阴历五月十二日就搭建起来的。戏台上挂着条幅:“黄石市西塞地区纪念屈原送神舟戏曲演出”,左右两侧则分别写着:“弘扬故文化重振古镇雄风;发展新经济再创西塞辉煌。”位居西侧的屈原宫,是两三年前刚修葺过的,门前四根大柱,上有两幅长联:“古今宏文尚矣东流湘水谣比离骚十八篇;秦楚往事冠哉西望函关怕说商於六百里”,“爱国竟捐躯到今灵爽尚存一席应兮开壮缪;遇湘曾作赋对此波涛凭吊千秋犹学贾长沙”,它们全都是歌咏屈原精神的联句。宫门的两侧还写有:“神舟送意录取九歌慰忠魂,爱国忧民谪放三闾留青史”,上书横额“盛会纪神舟”。

  屈原宫前面的东侧是香炉鞭炮堆,西侧是值班的神舟会成员和乡民,门边放有功德箱、热水缸;外墙上贴着村内个人捐献善资的名单。此外,墙上还贴有署名为“西塞道士洑神舟会”的告示,上面说“为了切实做好西塞神舟会活动期间的安全保卫工作,确保本次活动顺利进行圆满结束,让广大观众开心欢乐,让领导放心满意,把这次大会办成吉祥、平安的大会,经研究决定成立西塞神舟会安全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并设立了防火组、治安组、后勤组、水上救护组等,公布了各组织成员的名单。神舟会的骨干基本上都榜上有名、各司其职,可见其组织是颇为严密的。

  神舟会期间的戏曲演出,也贴出了场次曲目的安排表。今年,会上请来的是云梦县楚剧团,担纲演出《桃花女》、《狸猫换太子》等剧目,演出时间从阴历五月十四日下午开始,到十八日龙舟下水的晚上结束。整个神舟会活动期间,道士洑本村的居民依照惯例,多要邀请周边地区的亲戚前来观戏,并在家摆酒席待客,一直要到龙舟下水或戏曲结束后,亲戚们才会陆续离开。唱戏期间,各家在每天下午5点左右要在戏台前给演员们送上荤菜、素菜等,当地称为“送幺台”。

  神舟会组织的成员,从阴历五月初五开始到五月十八,要轮流在屈原宫值班。右侧宫门上贴有值班的安排表,每天三人,阴历十七、十八两天则规定所有成员均必须在场,不得缺席。值班是从每天早七点到第二天早七点,要求“值班人员必须严守岗位”,“管好屈原宫里各种物品,指导香客焚香,确保安全”。

  屈原宫内的东侧,停放着已经扎制好的龙舟。大大小小的纸扎菩萨,加起来有60多位,其中有名号、司职的为“正菩萨”,今年的“正菩萨”共有42位。“都天府”、屈原和“娘娘”居中供奉,靠在宫内南墙边;木头制成的“黑爷”雕像则单独供奉;还有30余尊菩萨被供在南墙的西侧。扎好的黑爷,据说是船上的总管,他的位置是在船尾压船。都天府的貌样是三头六臂,据说他是“最能干的”,身旁还有军师、和尚(一说为先生、道士),被安置于龙舟前仓。前仓牌楼上,还有福、禄、寿三星。屈原,当地有人称其为“大夫”,其身旁有宫女、太监,被安置于龙舟中仓的主要位置。神舟会的长老SGY告诉我说,本来娘娘在中仓,后来屈原来了,就把位置让给他了。正在值班的LCM接着说,娘娘为了拯救屈原造了龙舟,还把自己的位子让给他坐。这里说的“娘娘”,当地有人称“三闾娘娘”、“女娲娘娘”、“圣母”,但大多数人则称之为“送子娘娘”,她的身旁有金童、玉女(一说为宫娥、彩女),被安置于龙舟的后仓。

  娘娘所处的后仓,已经有人先放入了大大小小的鞋子,有买的,有做的,几乎都是童鞋。神舟会有个“摸娘娘鞋”的习俗,当地人称之为“偷鞋”。上香的妇女,背对着龙舟后仓,用手偷摸出一双鞋来,不许看是什么样的,将这鞋装在袋子里带回家中,据说就能生育子女。来年如愿后则要再来还愿,除了了却当初的许诺,她还要亲自或做或买一双童鞋放在后仓中,以供其他妇人摸取。有的人说,红色的是男鞋,绿色的是女鞋;也有人说,摸出来的鞋样子,一看就知道是男孩穿的还是女孩穿的。

  “杨泗将军”手持“遣送洛阳回朝复令”的旗子,他的位置是在龙舟高扬的龙头之上,其状威武而勇猛。其余的菩萨则居于船首甲板之上,有“张元柏”(当地人说,他就是这龙舟的船主)和舵公、“土地”、“黑、白无常”、“千里眼”、“顺风耳”以及鸡、鸭、虎、马“四瘟神”和红、黄、蓝、白、黑“五方神”等。此外,还有如戏台唱戏的排场一般制作的仪仗,包括“排希”四个、“皂班”四个、“文、武忠军”、“发鼓”、“打锣”、“放铳”各一个、“刀斧手”两个。另有24个“水手”,被分别插在龙舟的两舷。船上有7米高的桅杆,它暂时靠在屈原宫的墙上。桅杆上面挂着方形的旗斗,写着“代天宣化”、“收灾缉毒”等字样。

  我到达的这天,即五月十四日,从下午开始,戏就正式开锣了,一直唱到当天夜间11点。到了夜间12点,即五月十五日子时,人们举行仪式,请菩萨上龙舟。这个仪式,是由道士主持法事,先让神舟会的长老上柏木香。长老将柏木香举在前额,敬拜之后,放入神案上的香炉内。道士为百姓打平安醮,唱完一段后,再将40位正菩萨逐一插到龙舟上,使其各就各位。40位菩萨都请上龙舟后,神案就被抬到屈原宫正门的门内位置,烧上了高香。插满菩萨的龙舟,则由神舟会的人员搬到了屈原宫正中位置;道士结束了法事之后,守夜的人们则簇拥着,争抢着,用神案上的香炉中那燃着的高香火头引燃自己手中的香,供奉在神案上,给神舟上香火。

  五月十六日上午8时,龙舟和菩萨开始游街仪式。屈原宫门口一阵鞭炮声响,龙舟被青壮年抬在肩上,走出宫门。他们按照村内的道路走向,先把村里的老路——旧有的四条主街一一走到,然后顺着大路从南绕到北,北边有一条主要的街道,走遍后再到拆迁的新区绕过一遍,就这样,要走遍道士洑村近3平方公里的各个角落,前后持续约近5个小时。所到之处,各家均设香案、摆供品、放鞭炮、撒米茶;有的人家还要烧用稻草或艾草制成的“烟包”,这大多是由于家中出现过特别不好的事情,比如说有人生病、去世或遭遇其他的不幸,故以这种方式祈望神舟能带走邪疫,留下安宁。各家大多都有给神舟会的捐赠,水、食品之类,这要由会上组织人和车拉回屈原宫的仓库里存放,并有专人看管。神舟会的成员介绍说,以前都是要等各家的鞭炮声停落后,才能继续往前游走,后来道士洑慢慢发展起来了,住户较多,鞭炮都是上万响,这样,抬龙舟游街持续的时间就太久了,经过会员开会通过决议,可以把各家的鞭炮拉在一起燃响,为的是节省时间。于是,基本上到中午1点左右,游街就能结束了。

  五月十七日晚,屈原宫内的人们,在龙舟周围一圈点起48盏油灯,并自梁上悬绳挂起金锣、摆好大鼓,由妇女们轮流同时敲响锣鼓,彻夜不息,此谓“闹船”或“吵船”。与此同时,神舟会和村民们则在庙前施舍白米粥和素包子。这天,人们一直要守到五月十八的早上。

  五月十八日是神舟下水的日子。以前在龙舟游街、出庙、下水前都要放铳,现在因为不大安全都取消了,戏曲还在继续演唱,今年因为评上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市里的领导还专门来讲了话。早上7点多,人们都来到屈原宫里,争着抢着捐功德、戴红布条,再将龙舟迎出庙门,举行最后的打醮祭祀仪式。道士将公鸡的鸡冠剁下,将鸡头抛入龙舟之中,用鸡血洒在神舟船体的各处,然后,他念词舞剑,围绕着神舟奔跑数圈。中午12时之前,道士和神舟会的长老为神舟开路,16名青壮年在长老的带领下,将神舟抬送到长江边,安放在早先已经准备好的稻草垛上,在将神舟固定好之后再推向深水区,接着再由轮船牵引至长江中心。在神舟下水处的大堤上,很多民众摆设香案,鸣放鞭炮,祈求神舟带走一切疾病和灾难,并祈望一年的安乐祥和。这时,连江北的小渔船都赶来放鞭炮、设香火、绕神舟三圈,然后,目送它顺江而下。

  从上文的叙述可以看出,西塞神舟会可能是目前我国端午期间所保存下来的较为完整的民间祭祀活动。秭归和汨罗两地是在历史记载中和屈原有着密切关系的地域,其端午习俗尤其以纪念屈原为主题,以祭祀屈原、文人诗会或龙舟竞渡为表现形式;相比之下,苏州的端午习俗则是以纪念伍子胥为主题。与其他几处纪念性的端午习俗有所不同的是,西塞神舟会则主要是通过净化、布施等手段达到祈福禳灾的一种规模较大的民间祭祀活动。

  笔者认为,西塞神舟会值得重视的特点,主要在于其仪式的主要内容是“龙舟圣化仪式”和“祝福禳灾礼仪”,■{1} 它表现了中国民俗宗教的基本主题和突出特征:亦即“祈福禳灾”,这也正是中国民间祭祀活动的重要内涵,具有颇为广泛的代表性。西塞神舟会持续活动的时间之长、历史之久、规模之大、组织之严密、仪式之完整,都是令人惊叹的。在其一系列的祭祀仪式过程中,表现出了人与宇宙秩序之间的互动,传达出了人对现世美满生活的向往。同时,它也维系着一方百姓的社会关系。这些都是西塞神舟会的文化价值之所在。

  西塞神舟会组织的历史与现状分析

  神舟会组织是道士洑村的一个自发的民间组织,由其会员牵头每年主办为期长达40余天的民间祭祀活动。西塞山脚下的道士洑村,取名为“洑”,即是河水回流的意思。在隋唐时期,这里就是一个镇子,又叫“楚雄关”。初唐以前,长江自回风矶从散花洲左右奔流而下,流经西塞山汇为一支,又与盆塘湖贯通,分出一条支流绕穿道士洑,再经风港与长江主河道会合,于是就形成了一个半岛形的村落。历代皇朝都曾在此屯兵,前后设置有官府、粮仓、金库。这里还曾是盐仓的集中地。明清时期,这里约有居民1.7万户,建有长街,是繁华的商埠,又有所谓七仓(盐仓)、八典(当铺)、九庙(寺庙)、一观(道观)之称。自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起直至1967年的370年间,曾先后在这里发掘出土了不少金银钱窑,其中最大的银窑出土银锭270余斤,最大的铜钱窑藏约25万斤。后来因为战乱、水患等,古镇逐渐趋于没落。1949年以后,黄石市沿江发展重工业,它又成为鄂东地区长江边上的一个重镇。现在的道士洑村,在行政单位上归属于黄石市西塞山区西塞街道,总面积2.5平方公里,现有居民480户,户口在本地的约有2762人,主要从事蔬菜种植和商贸服务业。这里以前就是黄石市主要的蔬菜供应基地;目前,附近建有油库、煤矿码头、钢铁厂和据说投资30多亿元新建的西塞电厂,因此,空气污染较为严重。由于经常有大载重量的货车经过,道士洑村前连接市区的主路路面损毁较多,路况很差。今年,为了在龙舟下水当天召开庆祝大会,迎接市区领导们参加,道路一直处在紧张的维护补修之中。

  神舟会组织,在民国时期曾被叫做“厘头会”。这里的“厘头会”是个他称,而“神舟会”则是会内人员的自称。根据当地政府的申报资料介绍说,这里流传的说法是,因为屈原自投于汨罗江,当地的人们认为,屈原的尸体会从汨罗江经洞庭湖进入长江,再要经过十余日才能漂到西塞回流处。于是,人们捐银造船,要为屈原收敛尸身。造船银两每人需出一厘,为此成立的以筹集资金为主的民间组织就叫做“厘头会”。据说,当时从五月十四日起,建造的“船”就日夜在江上游寻,后来听说上游已经追寻到了屈原的尸身,于是为纪念他,才又扎了龙舟,供奉起屈原的神像,最后再将他恭送入江,祈望屈原的灵魂经东海早日升天。关于屈原出现在神舟上,其实有不同说法。除了这个政府采用的版本外,还有的说当时造了两条船,看谁先找到屈原的尸身,赢的一方喝酒。也有的说,这龙舟上本来是女娲娘娘坐在船中间,后来屈原来了,才把位置让给了他,自己去坐在后仓了;还有的说是将原本供奉在头仓的“天府神”请出来让位给屈原,“天府神”亦即当地群众称呼的“都天府”。

  厘头会的故事,在口耳相传的讲述中不断完善,逐渐补充上了当时道士洑的情况。相传那时候镇上有四条街,正街、三街头、盐店街、下街头,共有两三千户人家,以前每年造船唱戏的银两,都是用厘头会所收银两放贷的息租;此外,厘头会还组织16户人家负责制作神舟,每年每街出4户轮流坐庄。厘头会的活动一直延续到1949年,常设主持人员8人,每年以8人为首,率16户轮流主办。这个活动在1950年举办过之后即终止了,直到1984年才恢复。这时,厘头会也改称为“龙舟会”了。据说,由于当时的组织者担心这样的活动迷信色彩太浓,怕政府干涉,于是放神舟的活动就以纪念屈原为名义,举办成“龙舟会”活动,但目的也同样是为了满足民众驱邪消灾的愿望。

  在田野调查的过程中,我遇到有些当地民众对此有不同的说法。有的人认为,“我们本来叫龙舟会,现在叫什么神舟,会让外人认为我们是迷信的”。但神舟会组织内德高望重的长老却说,这会以前叫“神舟会”,后来恢复活动叫“龙舟会”,现在是又改回了原名,叫“神舟会”,并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神舟会的成员发展,有着比较清晰的脉络和记录,当地资料记载说,从光绪后期1885年至1912年间的主要成员有8位:杨如山、董三峰、李发智、黄朝贵、贾树春、刘正柏、黄治中、游绪玉。从1912年至1949年间的主要成员有8位:刘加和、游功申、李详元、黄煌开、黄朝经、卢万金、贾仁同、黄朝兴。这些人都是通过推荐的方式成为会员的。1984年恢复期间的12位成员,基本上是以自愿方式成为会员的,包括何国华、刘会元、游桂姣、肖宽心、袁作皇、游加宏、李远斌、黄细喜、李远和、王泽炳、游文卿、卢启发,其中有5人现已去世。1990年至今的成员,基本是通过推荐的方式成为会员,其中也包括1984年以来健在的7位长老,约有40余人。

  那么,什么样的人才能够加入神舟会呢?我访谈了神舟会的一些成员,了解到神舟会的组织一直存在,该组织对入会有着特别要求,对发展会员也有自己特定的方式。上文提到的自愿方式是在特殊时期,即神舟会恢复时期,需要用人,只要愿意成为会员的就算是参加了这个组织。而一般的情况是采用推荐的方式,个人有加入意愿,有特长,经过会员中的长老推荐,由全体会员讨论通过就加入了神舟会。

  据神舟会的一位资深成员LB介绍,加入是有条件的。首先,这人要多做好事,在村里得有较好的口碑;其次,他的家里经济状况也要比较好;最主要的是这个人要能干,有特长或专长,比如能写能画,有组织能力,或者在某一方面担任了一定的职务,能够对神舟会活动的推进和维持有所帮助。十来年前,入会还需要个人先提出申请,声明是自愿加入,并服从安排,那时候的神舟会有20来人。现在也是要写申请,交给会长JDS或会中其他德高望重的长老等,再由负责入会事务的HTZ召集大家开会审议。例如,现在的会员HYL,就是去年才加入的。一般,会员去世一个发展一个,但是也要看会上活动的需要。神舟会组织目前有40余人。2006年去世了3位老人,所以又新加入了3人。

  神舟会为了举办当年的活动,基本上要开三四次会议。通常是在阴历的正月初一、四月初八、五月二十左右举行。每年往各村送去的“本子”和活动期间所使用的捐资记录本,都是有编号的,今年到游街当天的夜间,已经用到第38号本子了。神舟会期间的基本花销约达6~7万元,这些钱基本上都是来自群众的捐赠,但也有一些组织、社团的捐赠,当地村委会等部门也会给一些适当的资助。在整个活动期间,每天的功德善款捐赠情况,当天就有专人写在屈原宫墙上的告示单上予以公布。最后,则要在总结会上清点功德善款,将其存入银行账户,以作为来年的活动用资。所有的本子,都会作为清算账目的凭据。神舟会就是这样组织和运营的,每年请手工扎匠,请戏班子,为戏班子解决吃住问题,修缮屈原宫,搭盖厕所,准备整个祭祀活动所需要的各种用具和开销等。有时候,神舟会还帮助村里的困难户解决一些经济拮据的问题。

  神舟会组织中,有专人负责专门与政府、媒体和其他村子保持来往与联系。现在负责此项工作的是HTZ,因为他年纪较大,已经70余岁了,神舟会便决定让他培养接班人LHL。LHL以前曾是村里的干部,现在退休了,今年刚刚加入神舟会。

  神舟会组织在整个祭祀活动的安排和管理上,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正是这些人,保存了神舟制作的图谱,口耳相传地讲述着神舟会的历史、西塞山的传说以及各位菩萨的故事;也正是这些人,精心组织起神舟会每年前后长达40天的活动,并在相当程度上维系着道士洑村的经济、政治和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可以说,正是他们,在当地社区中默默传承着神舟会烦琐而盛大的仪式,并尽力保持着神舟会鲜活的民间风貌和精神。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西塞神舟会

  我的田野调查时间虽然很短,但不仅接触到神舟会的成员、道士洑村的民众,还接触到了在政府机关、报刊媒体等任职的相关人员,进而了解到在西塞神舟会申报为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对于其性质的认定曾经有过好几种意见,其间也经过了反复的讨论。湖北省民间文化保护研究中心主任吴志坚在本地调查了好几年,他认为,西塞神舟会每年都有道士参与龙舟的开光、祭祀、下水等仪式,是带有浓郁道教文化色彩的民间文化,其与唐代崇尚老庄道学的张志和在这一带的活动有很大的关系。

  当地的文化宣传部门在其最早的申报材料中认为:“西塞龙舟会是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以送龙舟这一形式纪念屈原、具有2000多年悠久历史的群众自发性传统民间文化活动。”后来,经过民俗学者的批评和指导后,它被修改为:“是民众自发、自愿组织参加的、以驱瘟、除恶、消灾、祛病、以求平安健康、延年益寿为核心主题的传统民间文化活动。西塞神舟会借助‘送龙舟’这一形式,为一方百姓消灾祈福,是端午节习俗中最壮观的一种民间盛会,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悠久历史。”

  当地的报纸如《黄石日报》、《东丰晚报》、《楚天都市报》等,都对神舟会有很多报道,主要是以HTZ的说法为准。2005年神舟会安排的外联接班人LHL,也被作为“神舟会主持人”而见诸媒体的报道,当地宣传资料称他对神舟会有新的理解,亦即“神舟会祈祷丰收、健康,悼念屈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宗旨,与现在提出的‘八荣八耻’中的第一项‘以热爱祖国为荣’相符合,有现实意义,我们要办好今年的神舟会,让这个民俗瑰宝闪烁出新的光芒”。{1}

  2006年度的“西塞神舟会”,由于它已经成为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遂使得更多的人了解了这项活动。黄石市西塞区宣传部则希望,“借神舟会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契机,进一步挖掘这一民俗文化的内涵,逐步剔除封建迷信色彩,加强西塞龙舟会的管理,做好宣传保护工作,着力打造民俗文化特色品牌”。早在此前的2005年,西塞山区政府便已经制订出了《五年保护规划》,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长远规划、分步实施;明确职责、形成合力”的原则,由市政府追加2万元进行保护,街道和村组织也分别出资5000元表示支持,同时还要努力培养神舟会的后续传人,并将神舟会纳入西塞山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地方政府的意愿之一,是通过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提高地方知名度,进而对西塞山风景区进行重新包装和对外推介,使之走上快速发展的道路。

  制订于2005年的西塞神舟会《五年保护规划》,如表1所示。

  西塞神舟会在得到如此重视和被广泛关注的情况下,尤其是在它被批准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后,却似乎开始面临着很多的现实危机。这些濒危的状况主要有:

  1.经费问题。以前,历年活动的经费完全依靠群众自觉自愿地捐款,近年随着规模扩大,今年送神舟活动的经费开支已达6万元,可是活动的组织者却只筹集到3万多元的活动经费,至于不足部分只能从以前历年的盈余和组织者自发的捐款来补充了。

  2.场所问题。用于制作神舟和举行主要的祭祀活动的场所“屈原宫”,为木制结构,百来平米,阴暗潮湿,前两年刚募资修缮过其门面和厕所一次。戏台是神舟会活动的另一重要场所,为解决戏班子住宿和神舟会活动的问题,神舟会拿出多年积蓄购买了一栋住房。此外,江边码头和当地建设项目挤占土地和居民活动空间,也制约了大规模活动的开展。每年送神舟下水,长江岸边挤满了人,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

  3.人员问题。神舟会的主事人员,大都是年事已高的老人,而村里的年轻人对该项活动参与的热情并不是很高,且缺乏细致性和耐力。以扎制神舟和祭祀程序为例,其相当复杂的细节对参与者是有一定要求的,可主持、组织和制作的各个主要环节,均感到有些后继乏人。

  我在实地调查中了解到,神舟会的多位成员都提到了经费紧张的问题,表示希望政府能够给以资助和支持。屈原宫和戏台这类活动的重要场所作为“文化空间”,也需要得到及时的维护和修缮。以前的四条街现已不复存在,道士洑也失去了往昔的繁华,并逐渐处于厂矿的包围之中。西塞电厂的修建,实际上改变了神舟游街的路线,也改变了放鞭炮、撒米茶的时间长度;长江大堤的修建工程,也迫使神舟下水的路线进行了调整和改变。可以说,周围的每一种建设,每一点变化,都有可能影响到神舟会相关活动的进行和维持。如果今后连仅存的这些空间也失去了,也就很难想象神舟会活动将如何能够进行。对于传统,人们有着不同的认识和价值判断。“倘若我们希望保护产生它们的信念,我们就要始终重视各种程式、象征、习俗,以及必须被不断重演和再现的仪式,这正是其原因所在”(莫里斯•哈布瓦赫,2002:207)。显然,对于类似西塞神舟会这样的地方民间传统,需要重视的除了那一系列传统的仪式,还应包括人群在其中活动所依存的文化空间的保护和维系。

  在道士洑,自光绪十五年传下来的神舟制作图谱,乃是目前仅存的制作图谱,它也是现在每年扎制神舟时重要的参考依据。至于扎制技艺,据说是由光绪年间以艺人陈兴旺传后陈祖华、游宏思、叶本如等人,他们在民国期间保持了扎制神舟的传统。之后,游宏思传给游宏安(已去世),叶本如传给了瞿学保(已去世),瞿学保再传给游仁喜和岳保汉。现在,是由1975年生人的游仁喜在制作,今年的神舟扎制花掉了不少钱,可还是有民众说,因为工匠太年轻,扎制的神舟没有往年的好看,那40个菩萨的扎制也不够精美。

  西塞神舟会大型民间祭祀活动主要展开的区域,是在西塞山区的道士洑村,但前来参加活动的还有黄石市周边的大冶、阳新、鄂州、蕲春、浠水等地的民众。当地的居民往往主动邀请周边地方的亲戚前来听戏和参与祭祀活动,他们吃住就在各自主人的家里,有的从阴历十四就来了,也有的在十七、十八来,吃饭时常坐满一两桌,像过年一样热闹。这期间是人们聚会、社交和联谊的重要时段,自然也是道士洑村维系各种社会关系的重要纽带。家家户户都会做出最拿手的菜式,或者用最流行的饮料、食品等,作为呈送给戏班子的犒劳。这便是“送幺台”。唱得好的楚剧,被人们称做是能“站得住脚”的戏,到“送幺台”的时候,也就能够得到更多、更好的菜式。同时,“送幺台”本身,也成为当地村民显富、夸富、比富的主要途径。听戏时,老人们常回忆自己年少时,大约在民国期间,戏台前的男女青年各聚一边,相互拥来挤去,呼喊嬉闹,促生情意。可当年戏台前的火热情形,现在已不得见了,因为听戏的大都是些老年人。今年的楚剧团因为在唱戏之前还加上了流行歌曲的演唱,这才吸引了一些年轻人观看。

  神舟会成员担心后继无人,这并非杞人忧天。他们想方设法培养较年轻的接班人,但这些接班人也大都是50岁以上了。由于城市的发展和现代化的进程,很多男人都出外打工去了,留在本地的三四十岁的男人比较少,基本都是女人在家种地和照顾老人、孩子。其中不少的青壮年,大都也只是在抬神舟的时候才回来帮一下忙而已。

  还有另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亦即政府对待神舟会组织及其活动的态度。从积极的方面讲,神舟会自1984年恢复以来,一直保持着发展的势头,政府并没有对它过多地干涉和歧视。近些年来,政府逐渐地开始关注神舟会。当地村委会也通过可能的途径,给神舟会以一定的资助。慢慢地,当地的区政府也开始积极地从事神舟会的调查,并在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具体地组织和实施申报工作,这对神舟会及其活动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政府实际上是试图通过把西塞山风景区和神舟会的活动结合起来,以便发展旅游业,并提高当地的知名度和文化竞争力。在西塞神舟会终于入围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后,更高一级的黄石市政府也给予了积极的支持。在今年的神舟会活动期间,政府在组织警力和调动安全救护设施、动员社会力量、努力保障参加民众的人身财产和生命安全方面,应该说是花费了很大的气力。

  但若是从消极的方面来讲,过多的关注也有可能会使神舟会组织及其活动面临一些前所未有的新问题。各种外力的加入,都会在当地的活动中表现出或大或小的影响,其中政府、媒体和学者们的影响均不可低估。中央政府的文化政策发生了调整和变化,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和实施细则,今后都将持续地影响到神舟会的对外宣传,甚至也会影响到它的发展走向。在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过程中,对于神舟会未来的保护与走向问题,实际是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一种是当地政府持有的态度,即希望积极地引导其发展,同时,把神舟会作为一种文化资源纳入到旅游参观的展示中,以及把神舟会作为文化遗产纳入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之中。另一种则主要是一些学者的态度,他们较为冷静,希望保持神舟会的现状,认为不宜有过多的干涉和关注。

  笔者认为,西塞神舟会从总体上说,应该属于一种复合型态的扎根于当地社会生活和民众信仰之中的“民俗宗教”,其内涵非常复杂且有多层次的积淀,既有民众驱除疫病和灾难、祈求幸福与安康的祈福禳灾仪式,也有旨在社区净化的仪式,还有道教的影响,纪念屈原的要素也不容忽视。对这样的民俗宗教,政府理应采取相应的宗教政策予以管理和应对(周星,2006),但在民俗宗教暂时无法被认可的前提下,西塞神舟会却得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分,从而使它有可能获得国家的保护和支持。由此而来的问题是,相关的政策导向会不会趋向于不断“淡化”其中的“民间信仰”、“祭祀”或被认定为“迷信”的那些因素呢?如果那些因素真的逐渐被淡化或稀释了,它还是当地社区里原先的那个“神舟会”吗?如此看来,以“保护”为初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或许却可能正是它面临巨大变迁的一个开端。

  由于一些媒体的介入,使得当地民众所看到的神舟会镜头,大都是摆拍和安排的。但是,在特定的文化时空里具体进行或展开的祭祀仪式或活动中,实际上并不存在电视屏幕所展示的画面,显然,这就很有可能误导公众对于西塞神舟会的认识和理解。而且,在官方的倡导和当地民众的理解之间,也总是不可避免地会存在误差。例如,在五月十八日神舟下水的前夜,政府重新布置了当地的戏台,临时把戏台改成了庆祝大会的会场,挂满了彩旗和标语,还把戏台两侧的对联换成了“尊重民间民俗文化传统”、“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由于在更换对联之前,并没有和神舟会组织的成员及时沟通,结果造成了相持不下的场景,最终还是由领导和长老们双方坐下来商谈,才使问题得以解决。政府在对联中说是要“尊重民间民俗文化传统”,其目的却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至于政府在介入民间民俗活动时使用行政手法的情形,应该说也并不鲜见。

  显然,我们不得不认真思考,类似西塞神舟会这样的民间传统的祭祀活动,如何才能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延续?眼下,政府应该积极、慎重地对待诸如神舟会这样的民间民俗活动,并适当地加强对此类民间活动项目的支持、服务和协助力度,进而做好信息的积累、宣传与保护工作。在当今互联网发达的时代,应尽快为西塞神舟会建立起网络信息基地,并制作神舟会的数字化信息,将神舟会历年来在媒体上的宣传文字、图片和影像资料等整理归档,并上传互联网提供检索、浏览等服务。相信闻名遐迩、风景优美的西塞山和鲜活生动、接近于原生本真的神舟会,将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到黄石来参观、游览,因此,地方政府自然还需要逐渐完善住宿、接待等设施的建设。社会各界则要给予这项民俗活动以更多的理解和尊重,充分认识到它祈福禳灾的历史内涵和文化价值,意识到它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当然,尤为根本的是,道士洑当地社区的居民和神舟会的成员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也要继续保持该组织的活力和参与相关活动的热情,并进一步思考,如何才能更好地将西塞神舟会这项历史悠久的文化传统及其精神一代又一代地传递给子孙后世。

  《民间文化论坛》07年第四期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TOP

我要认真研读此文,学习其对田野的组织、整合、提炼、升华的写作方法。

TOP

这篇文章对民间信仰的思考是很好的。

TOP

的确,此文不仅对民俗学者,尤其是初涉这一专业的学者,开展田野作业有借鉴意义,对地方政府、地方文化部门如何认识和保护民间宗教有极强的指导意义。

TOP

希望更多的同仁把此文推荐给相关的地方政府网站。在当下的中国,学者只有把自己的学术成果付诸于地方政府的具体行为中,才能算功德圆满!拜托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