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民族大学:走特色发展之路
作者:记者 赵志研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7-10
云南民族大学朝气蓬勃的各族学生。 云南民族大学宣传部供图
7月27日至31日,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十六届世界大会将在云南昆明举行,届时将有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0多名专家、学者参会,共同研讨“人类发展与文化多样性”。作为会议的承办方之一,云南民族大学不仅组织了6个跨国学术专题组参加此次大会,开办主题讲座,还将负责代表的食宿,筹办少数民族篝火打跳晚会。从一所民族干部培训学校到学科体系健全的综合性大学,58年来,云南民族大学充分发挥云南的区位优势和民族文化资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学学科专业群,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高等院校发展之路。
从短期轮训少数民族干部为主,向培养少数民族专业人才的综合性大学过渡
1949年11月14日,毛泽东主席在给中共西北局的电报中作出这样的指示:“要大批培养少数民族干部,……要彻底解决民族问题,没有大批少数民族出身的共产主义干部是不可能的。”在随后的两年内,5所以“民族学院”冠名的学校先后宣告成立,云南民族学院(2003年更名为云南民族大学)便是其中之一。
1951年8月1日,云南民族学院正式成立。次日,《云南日报》即发表了题为《必须十分重视和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社论,称云南民族学院“是云南省大量培养兄弟民族干部的一个重要的新型的教育机构”。这个专为“大量培养兄弟民族干部”而创立的学校,从建校伊始便紧密围绕其办学方针,积极配合中央及云南省委的中心工作,从民族地区招收大批民族上层人士和进步青年,办起了短期轮训少数民族干部的政治训练班和民族上层培训班。在建校后的6年间,边疆民族地区急需什么人才,云南民族学院就培养什么人才,共培养各族学员近6000人,及时解决了云南边疆民族地区的干部来源问题,这些学员在回到家乡后大多成为当地的民族工作骨干。
1956年,随着全国第二次民族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云南民族学院也开始了对专业教育的初步探索。在1956年底学院制定的发展纲要里,云南民族学院提出要在其后的12年中,从主要开办短期轮训少数民族干部的政治训练班,逐步向培养少数民族政治、语文、历史、文艺等专业人才的综合性大学过渡。1956年,云南民族学院设立了少数民族语文部,先后开设了西双版纳傣语、德宏傣语、景颇语、傈僳语、哈尼语、拉祜语6个班,1958年又开设了佤语班,1959年开办了3年制文艺班和预科班,学校教学逐步由对干部实施政策、文化培训向以科学文化知识教育为主过渡,为云南边疆民族地区培养了大批民族干部、专业技术人才,到1964年全校又毕业学员4000人。
然而,这些积极、有益的专业教育探索却被接踵而至的各种政治运动打乱了步伐。“文革”期间,云南民族学院甚至一度陷于被撤销、停办的境地。“文革”结束后,随着全党工作重心的转移,民族地区对各类人才的需求大量增加,云南民族学院随之进入了健康发展的新时期。
以民族学学科建设为龙头,巩固优势专业,改造传统专业
进入新时期以来,云南民族大学及时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形成了以本科教育为主,具有多层次多学科多门类的综合性教育结构,实现了向正规大学本科专业教育的转型。1977年,云南民族大学开办4年制本科教育,1982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93年云南民族大学被列为云南省重点大学之一,2006年又被云南省委、省政府列入云南省高校改革试点单位。如今,云南民族大学有20个学院(部),1个联合博士点、3个博士授权建设点、50个硕士学位授予点、60个本科专业,形成了较为健全合理的学科专业体系。
1999年和2005年,云南民族大学先后两次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的称号,这是对云南民族大学办学成就和办学经验的充分肯定。在58年的办学实践中,云南民族大学努力探索边疆民族地区办学的特殊规律,形成了独特的办学风格和办学理念,积累了宝贵的办学经验。概而言之,就是“一个宗旨、三个面向、三个结合”,即“坚持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促进各民族平等、团结、繁荣、进步的办学宗旨;坚持面向云南民族地区,面向云南各少数民族,面向各民族学生;坚持与党在边疆民族地区的中心工作相结合,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要相结合,与少数民族人才成长规律的实际相结合。”
在这一办学理念的指导下,云南民族大学以富有民族特色的民族学学科建设为龙头,巩固优势专业,改造传统专业,走出了一条紧紧围绕云南民族特色的学科建设之路。云南民族大学有特色和优势的学科是民族学、社会学、历史学、民族语言文学、东南亚语言文化、化学(民族药)等学科,特别是民族学、社会学、历史学等学科建设和研究取得了突出成就。学校现有民族学、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中国少数民族艺术、中国少数民族经济、中国少数民族史等5个民族学二级学科硕士点和民族学本科专业。
云南民族大学民族学学科建设主要依托云南省民族研究所、云南民族大学民族文化学院、人文学院、东南亚南亚语言文化学院等科研与教学机构,设有民族学、民族史、民族理论等9个研究室,云南宗教文化研究中心、影视人类学拍摄与研究中心等5个研究中心。此外,云南省委统战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研究咨询基地、云南民族大学民族研究中心、云南民族文化发展研究中心等机构也为民族学学科建设提供了更为宽广的平台。
据介绍,近年来,云南民族大学在彰显民族学学科特色的基础上,积极推进民族文化传承基地、民族人才培养基地、民族理论与政策研究咨询基地和民族艺术研习基地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建设民族文化传承基地。启动了民族传统医药研发基地建设,民族药资源化学重点实验室是国家民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实验室被列为云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智能化处理工程研究中心被列为云南省高校工程中心,云南民族大学与云南白药集团研究生教育创新联合培养基地被列为省级基地。
系统强化民族人才培养基地。云南民族大学多年来坚持开办云南省7个少数民族语种本科专业,并建成云南省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人才培养基地,国家外语非通用语种本科人才培养基地的申报已通过论证;申报的“东南亚语种群”学科2008年被评为国家第二类特色专业建设点,经过4年的发展,实现了云南民族大学在国家级专业建设项目上零的突破;化学实验教学中心被批准为首批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社会学等4个专业被列为第三批云南省普通高等学校重点建设专业。
打造民族理论与政策的研究咨询基地。成立了云南民族大学民族研究中心,聘请著名民族学家、考古学家汪宁生教授为民族研究首席科学家,恢复出版国内外有影响的《民族学报》;经全国妇联和中国妇女研究会批准的全国妇女/性别研究基地挂牌成立;云南省首批哲学社会科学基地——云南跨境民族宗教社会问题研究基地获得授牌;云南省委统战部还授牌云南民族大学成立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研究咨询基地。
建设民族艺术研习基地。坚持艺术类专业的本土化教学,与中美文化交流中心和福特基金会合作办学,致力于传承和研究民族文化艺术;多次组队参加云南省和国内外重要的演出活动,并曾荣获中国舞蹈荷花奖银奖,进一步扩大了云南民族艺术的影响力。
近年来,随着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云南积极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大省和国际大通道,边疆民族地区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和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对多层次、多种类、多样化专门人才的需求快速增长。对此,云南民族大学及时调整和优化了学科专业结构,一方面积极改造传统专业,不断增强适应性;另一方面,适应社会需求,适时设立新专业。与此同时,云南民族大学还充分发挥云南独特的区位优势和民族文化资源优势,加快特色专业的建设,现已形成了一些独特的学科专业群。如:民族文化学院与南开大学合作建立民族语言研究基地(云南少数民族语言数据库),抢救和保存云南省的10余种濒危语言;东南亚语言文化学院开设泰语、缅甸语、越南语、老挝语、柬埔寨语5个本科专业,历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都达80%以上;民族艺术学院推行本土化民族艺术教学,将少数民族民间艺术引入课堂;学校着重进行云南民族文化资料库和云南民族文化艺术传习基地建设。
创建博物馆,以少数民族文物为主要收藏对象
“开民族学博物馆的先河”,这是我国老一辈民族学家吴泽霖教授生前对云南民族大学博物馆的赠言。从1981年起对外开放的云南民族大学博物馆,是国内最早问世的以少数民族文物为主要收藏对象的博物馆。在这个融汇民族文明精华的博物馆中,系统地收集、保存、陈列着云南世居的彝族、白族、哈尼族、傣族、苗族、拉祜族、纳西族、佤族等25个少数民族和汉族的3万多件文物,从劳动工具到生活用品,从服装、饰物到文字古籍、绘画艺术,从乐舞技器到宗教器械,这些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人类社会发展史的缩影,反映着古代云南少数民族多层次的社会形态。
早在上世纪50年代初,一批云南民族学院的专家学者和民族干部便已经开始了民族文物的搜集工作。由于教学和工作需要,他们经常要翻山越岭,走村串寨,深入民族地区。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将一件件民族文物征集、积累起来,带回昆明,保存在云南民族学院教学成果陈列室中。那时,虽然已拥有创立博物馆的基本条件,但由于各种原因,老一辈民族学家筹建学校博物馆的梦想不得不搁置。
1981年10月26日,正值欢庆云南民族学院建院30周年之际,在时任云南民族学院院长、著名民族学家马曜的倡导和积极筹备下,云南民族学院文物陈列室终于正式开放了。上万件珍贵的文物从狭小的陈列室搬进了700多平方米的新展厅;10年后的1991年,云南民族学院文物陈列室更名为“云南民族学院民族博物馆”;1993年,博物馆又搬迁至展厅面积近1100平方米的新馆中。
几十年来,云南民族大学博物馆收集了大量的民族文物,其中的西双版纳宣慰司铜鼓、佤族舞蹈人形木雕门板、独龙族木柄石锛、傣族舞蹈人形镂花银桶、藏族人头骨内画、回族微型古兰经、德宏傣族土司官袍、大理国象皮甲等,都是当世罕见的珍品。作为展示云南多样性文化的窗口之一和传播科学文化知识的生动课堂,云南民族学院民族博物馆收集的这些文物不但为教学和科学研究提供了无数实证资料,更为意欲了解云南风土人情的友人打开了一扇窗口。
1986年10月17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访问中国,云南民族学院博物馆是她中国之行参观的唯一一座博物馆。参观过后,她由衷地赞叹道:“展品奇特,值得观赏,这是个让人感兴趣的地方。”1997年10月27日,挪威国王哈拉尔五世在参观后,认为博物馆令他印象深刻,并表示很羡慕云南民族学院有这样一座博物馆。1985年11月14日,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到访博物馆,他认为馆藏文物“既多姿多彩,又集中统一,富有独创精神”。20多年来,云南民族学院博物馆接待过近百位各国政府首脑和使节、近两万名国外学者专家和游客,丰富多彩的珍贵文物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云南民族大学博物馆中精美的馆藏及其产生的影响,得到了国家和云南省文物主管部门的肯定。2003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专家组成员在参观考察了博物馆后,对博物馆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赞扬,认为云南民族大学博物馆在全国高校中也是很突出的。
把握机遇和挑战,勇登国际学术舞台
58年来,云南民族大学不仅是云南民族高等教育、民族工作和民族关系的缩影,也是培养各民族高素质人才的摇篮、传承民族文化和研究民族问题的重要基地以及云南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发挥着其他普通高等院校不可替代的作用。
将于今年7月27日至31日在昆明举办的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十六届世界大会是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界的学术盛会,届时将有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0多名专家、学者参会,共同围绕“人类、发展与文化多样性”的主题进行广泛、深入的研讨。作为分会场之一的云南民族大学,把这次大会看成是一个展示中国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总结民族工作经验和民族高等教育发展成就、提升自身人类学民族学学术水平的良好机遇。云南民族大学以雄厚的民族学科研实力,组织了6个跨国学术专题组参加此次大会的专题会议,开办主题讲座,展示中国民族高等教育的成就。同时,根据世界大会筹委会执行委员会工作方案,云南民族大学将在大会期间负责安排900多名代表的食宿和300多名工作人员的餐饮。此外,学校还积极筹备会议期间的少数民族篝火打跳晚会,届时各族师生将以少数民族的传统方式庆祝大会召开,充分展示云南民族大学的办学特色和多元的民族文化,让与会代表充分感受中国多民族和谐共生、共同发展的文化内涵。
云南民族大学有着辉煌的过去,更有着美好的未来。在谈到学校的发展前景时,云南民族大学校长甄朝党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奋斗目标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云南民族大学2009-2013年改革发展规划》为我们提出了近期任务。云南民族大学的目标是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一支高水平的结构优化的师资队伍,建成一批重点学科和特色优势学科,拓展研发创新平台,优化配置新老校区办学资源。争取通过5年的努力,使学校办学空间和办学条件更加优化,体制更加合理,机制更加灵活,学科结构和总体布局更加科学,人才培养质量更优,特色和优势更加突出,创新成果更加丰硕,教育国际化程度更高,社会贡献更大,初步建成高水平教学研究型综合性民族大学。到2013年,本科生将达到1.9万人,研究生达到3000人,博士生达到50人,外国留学生达到1000人;教师总量达到1300人左右,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占专任教师的比例达到60%以上,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教师的比例达到80%以上;建成7个博士点,二级学科硕士点总数达到90个。”
“总之,我们要走一条科学发展道路,坚持和弘扬 ‘格致明德,弘道至善’的校训,努力实践‘立足云南,服务全国,辐射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外开放做贡献’的办学理念,以创新打造特色,以特色强化优势,以优势谋求发展,实现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的有机统一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报》2009-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