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科基金成果文库》第三批10部优秀成果简介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2008年7月
《国家社科基金成果文库》第三批10部优秀成果,涉及哲学、社会学、中国历史、中国文学、外国文学、语言学等学科。总的看,这批成果具有导向正确、视野开阔、论证深刻、文风良好、学术规范、原创性强、价值厚重等特点。它们分别由人民出版社、商务印书馆、中央编译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学习出版社等5家出版单位出版。下面对这10部成果分别作一简要介绍。
《中国民俗史(1—6卷)》简介
《中国民俗史(1—6卷)》是北京师范大学钟敬文教授主持完成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民俗史研究》(批准号为00BSH001)的最终研究成果,共380万字,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学术界以往对风俗史的研究大多从史学的角度展开,而且往往忽视中下层民众的文化生活,没有一部用民俗学理论全面系统地研究中国民俗起源和发展的学术著作。这项成果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以民俗学理论为基础,采用文献、考古、田野调查等研究方法,对中国民俗的起源与发展作了动态的、多角度的描述与分析,全面展示了我国不同历史时期中下层民众的精神文化与生活文化,系统分析了民俗文化生成、演进的一般规律,深刻揭示了中下层民众在民族文化产生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该成果共分六卷,即先秦卷、汉魏卷、隋唐卷、宋辽金元卷、明清卷、民国卷,每卷都按照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三个部分展开。
鉴定专家认为,这项成果“是一部填补学术空白的专题巨著”,“对我国民俗文化的研究是史无前例的”,“不仅是对中国文化史的重要补充,而且也丰富了世界人类文化史,同时还为了解我国现实国情提供了历史依据,对于民族文化认同、传统文化保护都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重识老子与〈老子〉——其人其书其术其演变》简介
《重识老子与〈老子〉——其人其书其术其演变》是贵州省委党校尹振环教授主持完成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重新辨析帛书老子——据简帛佚籍及战国两汉文字编进行再考证》(批准号为03BZX025)的最终研究成果,共38万字,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对《老子》和老子的研究是近年来学术界的一个热点,常常涉及以下几个基本问题:老子究竟是谁?《老子》是为谁而写的?简、帛《老子》与今本《老子》哪一个更接近“原生态”?东汉后的《老子》有哪些重大变化?老子术的源流是怎样的?
这项成果依据大量古文献资料,通过考证认为,《老子》是世界上最早的政治道德书;《老子》并非成于一时,作于一人;《老子》的作者不是春秋时期的老聃,而是战国时期的太史儋;楚简《老子》并不是《老子》的节选本,而是《老子》的古本。该成果用楚简《老子》考证了帛书《老子》文字的讹误,用简、帛《老子》考证了今本《老子》文字的讹误;对帛书《老子》的篇次、篇名、分章、章序逐一进行了考证,证明它被唐玄宗用圣旨颠倒了篇次;论述了东汉后《老子》的发展演变;剖析了《尚书》、《易经》对《老子》的影响以及《老子》对《孙子兵法》的借鉴。
鉴定专家认为,这项成果“是对老子其人其书其术的系统阐述”,“在《老子》和老子研究中独树一帜,提出了不少言之有理的创新性观点,将该领域的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二十四诗品〉诗歌美学》简介
《〈二十四诗品〉诗歌美学》是云南大学张国庆教授主持完成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二十四诗品〉的诗歌美学》(批准号为02BZW015)的最终研究成果,共43万字,由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
《二十四诗品》(以下简称《诗品》)是中国古代一部经典诗歌美学著作,理论蕴涵丰厚,言极简而意极深,对后世诗歌理论有较大影响。自清代尤其是上世纪30年代以来,《诗品》研究日见增多,现已成为海内外学界众目所瞩的一门显学。但已有研究往往偏重对《诗品》的文字意旨作注解疏释,而对其理论意蕴探究不够。
这项成果在细致考察《诗品》文字意蕴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诗品》的理论内涵和总体特色。该成果认为,《诗品》的鲜明特色及其对中国美学的重大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诗品》对于文学艺术风格的研究和揭示,涵盖面极广,理论性极强,体会极真切,见解极精深,在中国古代美学关于文学艺术风格研究的领域中,堪称独步;二是《诗品》对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美学中的一系列重要范畴,如雄浑、冲淡、豪放、劲健、典雅、沉著、旷达、悲慨、自然、含蓄等,或作出精彩的理论阐释,或作出严整的理论建构;三是《诗品》建立了自己严整的诗学理论结构,是中国美学史上体系性著作的杰出代表。
鉴定专家认为,这项成果“是《诗品》研究带有总结性的一部理论性专著”,“研究基础扎实,学术价值厚重,创新性明显,极大地推动了《诗品》理论研究”。
《〈昭明文选〉研究发展史》简介
《〈昭明文选〉研究发展史》是郑州大学王书才副教授主持完成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文选〉研究发展史》(批准号为96AZW009)的最终研究成果,共36.6万字,由学习出版社出版。
《昭明文选》(以下简称《文选》)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文选学”从隋代开始兴起,目前仍是我国学术界和国际汉学界研究的一个热点。此前学术界在《文选》成书、版本、选录标准、文体学等方面取得了不菲成果,而在《文选》研究史方面则相对薄弱,没有一部从发展史的角度全面研究、评价历代《文选》研究成果的著作。
这项成果全面收集了相关文献资料,系统研究了自隋代萧该撰写《文选音义》到清末李审言撰写《选学五书》这一长达1300多年的《文选》研究发展史,深入探讨了隋、唐、宋、元、明、清六代《文选》学与当时的学术潮流、科举制度的关系,清晰地勾勒出我国古代《文选》研究的发展轨迹和历史经验,并以《文选》研究发展史上的两个高峰时期——唐代的《文选》注释学和清代的《文选》考据学为重点,客观详细地评述了各个朝代有代表性的选学著作的内容得失及其在选学发展史上的地位。
鉴定专家认为,这项成果“是第一部《文选》研究史专著”,“开拓了《文选》研究的新领域,填补了《文选》研究的学术空白”。
《郑玄三礼注研究》简介
《郑玄三礼注研究》是郑州大学杨天宇教授主持完成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郑玄三礼注研究》(批准号为00BZS001)的最终研究成果,共70.7万字,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三礼》(《周礼》、《仪礼》、《礼记》)是我国古代礼文化的基础文献。郑玄的《三礼注》保留完整,是我国古代礼学的渊薮,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研究《三礼注》对于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具有重要意义,然而迄今乏见有专门研究《三礼注》的著述。
这项成果分“通论篇”、“校勘篇”和“训诂篇”三个部分,全面系统地研究了《三礼注》,提出了一些新颖的学术观点。“通论篇”对郑玄及其《三礼注》进行了整体研究,肯定了郑玄及其《三礼注》在经学及礼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同时指出了《三礼注》存在的一些问题。“校勘编”着重研究了郑玄对《三礼》异文的校勘,归纳出郑玄校勘《三礼》的条例及其所遵循的原则。“训诂篇”主要就《三礼注》所运用的“读为”、“读曰”,“读如”、“读若”,“当为”以及“声之误”、“字之误”等术语进行了研究,辨明了郑玄是在何种情况下怎样运用上述术语的。
鉴定专家认为,这项成果“是研究《三礼注》的重要突破,填补了近几十年来该领域研究的空白”,“有利于进一步认识和理解《三礼注》,对礼学乃至我国传统文化研究以及古籍整理和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秦至汉初简帛文字研究》简介
《秦至汉初简帛文字研究》是中山大学黄文杰副教授主持完成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秦至汉初简帛文字研究》(批准号为01BYY020)的最终研究成果,共25.5万字,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秦至汉初简帛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重要发现之一,具有重要的文献学价值和不可替代的语料价值。学术界已有相关研究大多侧重于历史、文化和民俗等领域,有关语言文字方面的成果较少。
这项成果从纯文字学的角度,对秦至汉初简帛文字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该成果全面收集和系统整理了秦至汉初的篆隶资料;深入揭示了秦至汉初简帛文字形体的特点和来源,指出篆隶是一种古文字起了变化而今文字尚未定型的过渡形态。篆隶除主要来自战国中晚期的秦篆之外,还有部分上承西周和春秋的大篆,尤其是战国楚地的文字,系统分析了秦至汉初简帛文字形体变异的现象和规律,对数十种简帛文本进行了字形普查,层层剖析了300多个字例;深入探讨了过去少有人关注的音近声旁换用和类化现象,阐明了异化与同化、同化与类化、类化与讹变之间的辩证关系,考释出一系列疑难字词。
鉴定专家认为,这项成果“是第一部关于秦至汉初简帛文字研究的学术著作”,“具有较强的基础性、综合性和前沿性,是一项标志性成果”,“对丰富汉字发展史、汉字形体学以及古文字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理气性心之间——宋明理学的分系与四系》简介
《理气性心之间——宋明理学的分系与四系》是中国人民大学向世陵教授主持完成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宋明理学分系与湖湘性学研究》(批准号为01BZX026)的最终研究成果,共41.6万字,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20世纪以来,人们发现宋明理学传统的二系(程朱理学、陆王心学)之分不足以解释宋明理学的丰富内涵和思想全貌,相继提出了两个不同的三系说:将张载气学独立出来而与程朱理学、陆王心学并立的三系说;五峰—蕺山系与陆王系、程(颐)朱系并立的三系说。
这项成果论述了胡宏哲学思想的重要特点及其对宋明理学发展的影响,阐明了性学的基本观点,将“性”范畴和性学作为宋明理学的枢纽,重新审视了宋明理学的产生、发展和分系,提出了将性学与气学作为独立的理学派别而与程朱、陆王二系相并立的宋明理学四系说。该成果认为,以性为枢纽,各系之间可以相互过渡,四系的并立与一性的通贯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理学的“全体”与理学的分系本来就是相互发明;学者们不论主张以何范畴为本,都在不同层面上接受以性为本的逻辑并维系着儒家学术的“一本”;四系成立的关键在于性学一系的理论建构和以性范畴为中心对整个理学发展史的重新梳理。
鉴定专家认为,这份成果“是第一部系统研究宋明理学分系的理论专著,集中体现了宋明理学研究的前沿水平”,“为宋明理学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生长点,具有明显的学术创新性”。
《明代国家宗教管理制度与政策研究》简介
《明代国家宗教管理制度与政策研究》是东北师范大学赵轶峰教授主持完成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明代国家宗教管理制度与政策研究》(批准号为01BZS008)的最终研究成果,共37.7万字,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宗教是明代国家权力机关运作和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相关研究对于认识明代国家管理经验以及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西方学者比较注重研究民间宗教在明代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一般倾向于强调宗教信仰与国家政策的冲突性。国内学者多以个别政策、事项或者个别区域的民间信仰活动为对象研究明代宗教问题。这些研究缺乏对明代国家宗教管理制度与政策的通观性考察。
这项成果系统考察了明代国家宗教管理理念和宗教政策、宗教活动及其内容、宗教管理机构、寺院经济对国家财政的影响以及秘密宗教等问题,全面梳理了明代国家宗教管理制度与政策的整体面貌及其演变。该成果认为,明代国家宗教制度与政策的基本着眼点在于坚持政治世俗化,承认宗教多元化,保持社会秩序与边疆稳定;明代宗教管理制度少变化而政策多变化,宗教政策的变化伴随儒家士大夫群体与皇室贵族的尖锐冲突;明代制度化宗教完全依附国家权力,使国家得以实现对各个宗教的控制,同时增强了宗教人士阑入政府机关的欲望,转而引发了关于国家政治受宗教影响的焦虑和论争;明代民间宗教信仰基本自由,宗教生活的多元性反映社会一定程度的开放性和包容性。
鉴定专家认为,这项成果“首次对明代国家宗教管理制度与政策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考察”,“填补了我国断代史研究中关于宗教制度与政策研究的空白”,“对我国当前的宗教政策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中国军旅文学50年(1949—1999)》简介
《中国军旅文学50年(1949—1999)》是解放军艺术学院朱向前教授主持完成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军旅文学50年研究》(批准号为99BZW029)的最终研究成果,共53.7万字,由学习出版社出版。
军旅文学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但学术界此前缺乏一部完整、系统研究军旅文学的专著。这项成果按照文学体裁的不同,分别对当代中国50年(1949—1999)的军旅小说、诗歌、散文、报告文学、电影的发展历程和演变轨迹进行了系统考察,深刻总结了当代中国50年军旅文学的主要成就和历史局限,提出了一些独到的学术观点。该成果辨析了“军旅文学”与“战争文学”、“军事文学”的内涵,将当代中国50年的军旅文学分为三个阶段,即“文革”前17年,20世纪80年代、90年代,指出了当代中国军旅文学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党和国家及军队工作大局服务的显著特征。
鉴定专家认为,这项成果“是新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全面研究军旅文学的学术专著,具有填补空白的创新意义”,“对于回顾和总结当代中国军旅文学的历史经验和教训,进一步繁荣发展军旅文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古罗马文学史》简介
《古罗马文学史》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王焕生研究员主持完成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古罗马文学史》(批准号为00BWW008)的最终研究成果,共59.4万字,由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
古罗马文学作为欧洲古典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历史悠久、内容丰富、价值厚重,而且在整个欧洲文学发展史上具有一定的承前启后的作用。研究古罗马文学对于深入理解欧洲文学的底蕴和内涵具有重要意义。长期以来,我国学者对欧洲古典文学的研究一直偏重希腊,而对古罗马文学重视不够,缺乏一部比较系统的古罗马文学史专著。
这项成果系统叙述了自公元前8世纪古罗马产生至公元5世纪后期西罗马帝国灭亡期间整个古罗马文学的演变发展轨迹,重点介绍和评述了古罗马文学在不同时期的主要特点和成就。该成果认为,古罗马文学的萌芽和初步发展具有自发的本土特点,但古罗马尚武、重农、轻文的特点使得文学发展滞缓;古希腊文学的影响促使古罗马文学迅速摆脱滞后状态而兴起,但这同时压抑了原有的许多本民族因素的继续发展;奥古斯都时期是古罗马文学发展的黄金时期,出现了许多经典作品,但文学的政治化和过多的个人颂扬削弱了古罗马文学的艺术感染力;古罗马帝国后期,社会衰落和思想空泛成为文学迅速衰微的根本原因。